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国潮1980 > 第561章 “闹耗子”事件

国潮1980 第561章 “闹耗子”事件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3-11-13 20:38:29 来源:就是看

第561章“闹耗子”事件

1984年对于改革开放无比重要。

因为这个时期的共和国,正处于一个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换位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纯粹的计划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是否利于国力的发展,才刚刚得到初步的实际验证,远远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体魄。

那么如何顺畅的度过这种交替时期,一面继续促进旧体制的解体让位,而又不发生重大震荡,就成为了目前国家上层重点考虑,又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尤其在此之前,在经济领域开展的治理整顿工作,造成了经济整体有些趋冷的状况。

这就使得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希望能加快改革步伐的迫切愿望。

毕竟这个时期,人们已经通过影视剧、广播、杂志,对西方社会的精彩、繁华与富庶,有了一定了解。

那么大家对于对家电一应俱全、开汽车、住洋房的西方现代化生活,越是感到渴望。

反过来,对于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的生活,就会越发感到厌倦。

虽然客观来说,改革开放已经给民生带来了不少有益变化,但人们已经变得不知足了。

还是感觉到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似乎姗姗来迟。

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新年伊始,“伟人”就远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进行视察。

无疑是给人们传递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号,给全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就这样,历史的车轮注定无法逆转,生活中的人们都意识到世界变了,民间的力量如泉涌般四处漫流。

很快,突破**件在各个领域频频发生,变革列车得到了重新加速。

就宁卫民个人来讲,他当然比其他人能更准确的把握大势,同样在积极备战。

只是他在新年里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的领域,却是瞄准了偏门。

完全无关于“坛宫”的经营,无关于“皮尔-卡顿”的服装主业。

甚至与他的工艺品买卖和街道工厂全都无关。

实际上,在对公的主要业务上,他反而开始抽身,搞无为而治了。

要知道,新年之前他就把“坛宫”最要命的成本浪费问题解决了。

随后虽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他解决新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做减法。

那就是让副手出面,自己干的越少,麻烦事儿也就会越少。

再加上北神厨还得等到开春之后,才能继续内部的装修施工。

所以至少在今年三月之前,宁卫民都认为自己是可以不用再为“坛宫”操什么心的。

这样一来,他直接大撒巴掌,索性把饭庄彻底甩给了一直在找机会证明自己能力的杜阳去管。

甚至连张士慧都被他暂时抽调走,又回烟酒店,去救谭大姐的急,专心去忙和年底一下子繁荣起来的烟酒业务了。

果不其然,杜阳为此大受鼓舞,卖力地把饭庄打理得井然有条。

对于雕塑艺术展的态度,宁卫民更是“汤事儿”。

他根本没动什么脑子,几乎完全是照着去年的成例照搬来进行的。

除了为自己在意几个带作品参赛的熟人说句好话,比如至少得保向群一个三等奖,其他全由美协做主,他不做任何干预。

美协的人自然乐于接过评奖的主导权啊,也就越发对宁卫民抱有好感。

同样的,后续围绕雕塑艺术展和斋宫即将开展的第二届春节游园会,宁卫民也懒得琢磨什么新点子。

他自己这次只当纯粹的出资人,把组织活动和调配人员大权全交给了乔万林,

如果不是雕塑艺术展上还发生个小插曲。

兼任工艺美院客座教授的叶赫民,由于苦于外出考察窑口遗址缺乏资金。

居然把一个加了飞天仙女雕塑的烧瓷作品也送来参加这次评奖。

这让评委们大感为难,最终还是靠宁卫民用个人的五千元资助叶赫民,解决了这个麻烦。

那么完全可以说,在这些很重要的对外活动中,宁卫民的存在感几乎近似于无了。

至于他为什么会甘愿充当一个吉祥物似的人形道具,理由也很简单。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从1980年就开始打埋伏的生肖邮票,终于到了可以兑现红包的时候了。

他必须盯紧了,调整好状态,全力以赴。

对邮票不了解的人,大概不会知道邮票市场,才是我国最早的兴旺起来的投机市场。

也是**十年代,国内规模最大的,最具生命力的投机市场。

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城市的邮票公司门口都会自发地形成邮票交易市场。

别看整天是公安、城管、工商、文化、税务来检查。

但是它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

既赶不走,也打不散,一直长期存在着。

像全国最知名的四大市场,一挺就是十几年。

尤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这差不多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

分布于京城、沪海、花城、成都的四大市场,曾经共同掀起了数次邮票炒作热潮。

仅靠那一张张官价几分、几毛、最多几元的小纸票,缔造出无数的致富神话。

那是远比股票市场和期货、国债市场,更受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炒作力度和变现条件也都更为优秀的市场。

至于邮票市场为什么这么火?

还不是因为邮票的面值小,增值快,好量化,参与门槛低,交易、携带都方便吗?

可以说邮票就是拥有了这些优点,才会成为我国经济起步阶段,最适合普罗大众参与的,也最能满足百姓增值保值愿望的唯一投资品种,没有唯二。

没办法,老百姓穷啊,手里的闲钱不多,太高端的产品参与不了。

再说这个年代资讯手段又不发达。

也只有简单的东西,大家才看得明白,能够放心的交易。

甚至于连国家对于邮票的炒作,都有一定的默许和支持。

因为邮市的火爆,有利于邮票的发行量。

而邮票的官方定价也给老百姓起到了一定信用背书的作用。

这东西再怎么样也是国家发行的,本身就等同于货币。

事实上,直到1997年以后,邮市才因为各种可供投机的市场日益增多,邮票的滥发状况严重等种种原因,失去了大众的青睐。

不过即使如此,**十年代的邮市最辉煌的日子,那些邮票涨跌最凶悍的经过,也无不被老邮商们深深的牢记在心里。

还被他们当成了人生经验和吹嘘的资本,爱在酒桌上对同行业的后辈炫耀一番。

这么一来,只要是吃邮票这碗饭的,就对邮市历史上的几次炒作热潮耳熟能详,大致都有个了解。

尤其是第一次邮票热潮的起始点,还偏偏最为好记。

因为那是被大家戏称为“闹耗子”的著名事件。

这件事儿其实是指1984年1月5日,生肖鼠票发行热卖的情景。

敢情由“猴票”开始发行的生肖票,到目前为止,猴、鸡、狗、猪,每一张都涨幅惊人。

这一年京城的集邮爱好者们自然就有了共识,对鼠票格外的偏爱。

这就导致当天,大家从凌晨三点就开始排队。

而为了维持秩序,已经从东华门邮局迁到和平门邮局的集邮总公司,不仅除了留守人员外全部上岗,而且还动用了武警部队。

结果鼠票的销售空前火爆,在京城堪称一扫而空啊。

其后这种现象也迅速蔓延到其他的邮票市场。

后随着“仕女图”、“牡丹亭”、“第23届奥运会”等邮票和小型张的发行,人们更加疯狂的排队抢购。

至此,我国邮市史上第一次热潮就此形成。

而且由于有炒卖更加的凶悍的“长春君子兰热”,替邮市吸引了高层的目光,分走了许多管理方和舆论压力。

这次主要以生肖票为代表的早期JT票和型张的邮票炒作,持续时间也很长。

差不多一直红红火火的炒了一年半左右。

真正的本次**的顶峰,那得到1985年4月“梅花”邮票和小型张发行时。

结束的标志是以1985年5月24日“臭名昭著”的“熊猫”邮票和型张发行。

而在原本没有宁卫民掺乎的历史中,猴票的价格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一下子就从五块左右涨到三十块的。

连当年发行的鼠票都涨到了一块钱。

可想而知,如今热潮尚未到来之前,宁卫民就已经把猴票的基价抬到了六十元左右的价位,最终又涨到什么程度去?

所以说,三十年后有些年轻人认为,买了猴票就得捂上十几年才能变现获利的看法,明显是极为愚蠢的。

要按照宁卫民的计划,恐怕到时候,他只需要把手里的散票撒出去。

差不多割完了这一波“韭菜”,他在邮票上的全部投入,也就连本带利都拿回来了。

以后再炒,那他手里剩下的票,完全就是百分之百毫无风险的纯利了。

还千万别怪他狠!

且不说他上辈子曾经是个邮商,做梦都想做一次操纵邮市的庄家。

好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成色,有多大的本事。

哪怕就冲着他筹谋了整整的三年!

冲着他过去节衣缩食,靠捡垃圾,也要攒邮票的那段苦日子。

他也有资格狠狠的捞上一票啊。

也只有这样,他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天爷赏赐的发财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