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居峖的目光猛地收紧,他走过去拿起桌上的纸条。
“顾居峖,我的新年愿望是离开你,再见!”
孟清苒走了,甚至连落款都没有写。
顾居峖的心狠狠一抽,将纸条紧紧握在手里。
出了房间他问母亲。
“孟清苒呢?”
顾母正在客厅看电视,闻言转过头疑惑。
“不在房间里吗?还是去街上买菜了?”
房间里没人,厨房里都是菜也不用上街买菜。
她就是不辞而别了。
外面传来吹吹打打的唢呐声,铜锣声。
顾居峖走到门口,是新年来送恭喜的舞龙队。
一打照面,那人就口称祝贺。
“顾团长,你媳妇儿真了不起啊,考上了科研学院!”
“你们家可是出了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啊!”
顾居峖傻眼了。
他说什么?
他的媳妇,孟清苒考上了大学,唯一的?
他傻愣愣的样子,把对方也看懵了。
“怎么,你不知道?”
“你昨天没去送她?”
顾居峖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字条。
“顾居峖,我的新年愿望是离开你,再见!”
他这才明白,孟清苒不是简单负气出去躲几天。
是抛下他和这个家,去北京上大学了。
……
而这个时候,孟清苒通过学校大巴车转乘绿皮火车。
颠簸了几十个小时,她终于到了北京。
出站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了满头白发的张老师,带着几个学生举着她的名牌在人群里找她。
她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和他们汇合。
“张老师!”
“清苒,路上辛苦了吧!”
孟清苒赶紧说不辛苦,倒是麻烦老师和同学们了。
张老师摇摇头,笑容满面。
“我和老柴也没孩子,一直当你们是自己的孩子。”
“开学前你就住我家,地方大得很。”
孟清苒没有推拒,心中也很是感动。
张老师今年也已经五十多了,丈夫去世后就一直没再找。
从前他们都是科研学院的老师,后来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被下放到南岭的山区伐木。
算起来,她阔别母校,阔别北京也很多年了。
放下了行礼,张老师领着她吃过饭,然后叮嘱。
“你先好好休息,明天要是想在北京城逛逛,就找他们带你。”
9
张老师指的是那几个家就在北京的年轻学生。
据说,他们也是今年考入科研学院的,听说张老师被返聘了,主动过来帮忙。
“都是热心肠的好孩子,不过要我说,都没清苒贴心。”
私下里,张老师开玩笑的说。
孟清苒没将这话放在心上,她知道曾经张老师曾经有过一个早夭的女儿.
所以张老师这样说,大概是想女儿了。
她没揭穿老师的心思,反而顺着张老师的话回。
“那是当然,我可是您的小棉袄。”
而在孟清苒心里,她也暗暗下了决心,要将张老师当母亲一样孝顺。
她从小就是孤儿,在孤儿院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