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诡三国 > 第3136章 当生存遇到生活

诡三国 第3136章 当生存遇到生活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9 13:07:18 来源:就是看

庞统说的是真话,斐潜确实已经回来了,但同时庞统也没说全部的真话,因为斐潜并不在长安城,而是到了河东。

当然,斐潜到了平阳,是有一些原因的……

龙门渡如今已经冰封,直接可以走马而过。

从龙门渡到平阳,不过就是快马加鞭的事情而已。

平阳侯府正堂之中,如今迎来了它的主人。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斐潜就是这一块地皮上的真正的主人,从山林到溪水,从人类到动物,从草皮到深林,从泥土到岩石,都是属于斐潜的,直至大汉王朝明确诏令剥夺了斐潜的权柄之前,斐潜都可以在这一片土地上行使他至高无上的权柄。

这才是真正的『封』建。

不过很显然这种彻底的封建结构,对于皇权的威胁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后,后续的封建王朝就几乎不采用实封了,而是采用虚封,中间加了中央少府,或是户部,亦或是地方郡州过了一道手,以此来限制王侯的权柄,但是这种限制又同样使得王侯子孙更多的演化成了猪猡,进一步加深了王侯和百姓之间的冲突,使得地方官僚可以从中渔利。

很明显,华夏很多政策,其实本意都没有错,而导致最终走向错误的,往往是人的**……

就像是司马懿,他也完全没有想到司马孚会死。

司马懿穿了一身的布衣,麻布衣。

斐潜在经过司马懿身边的时候,见司马懿衣着如此,面容憔悴,便是停了下来,拍了拍司马懿的手臂,『仲达,节哀。』

对于司马孚的死,斐潜也感觉比较意外。

司马懿无言而拜。

在汉代,父母长辈死亡,是要服孝的,但是兄弟么……

兄弟,终究隔了一层。

父母尚在的时候,兄弟大多数都是兄弟,父母不在了,兄弟也就各自各自的家庭,就算是稍微伸出手相帮一把,都会被各种讥讽嘲笑是伏地魔,即便可能这种付出是在一个相对来说合理的范围之内,也照样辱骂不休。

司马懿原本也当了一回伏地魔,结果没扶好。

他之前只想要帮助司马孚获取功勋,可是没想到拔苗助长,一下子给薅断了……

大汉的书生,虽说依旧可以提剑砍人,但司马孚的体质显然无法和膀大腰圆,胳膊上能跑马的单福相比较。

不过当下司马孚死了,八王……

嗯……

不过司马懿在河东斩获两名曹军大将,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和曹操结下了死仇了。

司马懿斩断了他自己的退路,也封死了河东这些士族乡绅的『后路』。

对这些士族乡绅而言,家族利益才是第一位,所以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窥测时势』,或是墙头草,或是多方下注。

司马懿当下的举动,无疑就等于是将重注都压在了斐潜身上。

这让斐潜多少有些感慨。

历史上司马懿对于曹操似乎不怎么感冒,也谈不上什么忠诚,这让一些企图将自己代入曹操立场的后世之人很是不满,觉得司马懿这个人狼心狗肺,鹰视狼顾,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实际上是因为屁股位置不一样所造成的……

实际上历史当中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以及后来曹氏对其的提防,都是要放在整个的大环境之下来看的,涉及了个人信仰,政治理念,以及现实考量等等的因素,绝非像是脸谱化的奸臣小人,或是老奸巨猾所谓一言而盖之。

斐潜个人觉得么,司马懿之所以和曹氏不对付,并非是真的因为八字不合,而是曹操出身有问题……

曹操是宦官之后,一方面因为在皇权相权争夺当中,宦官往往都扮演着并不怎么正面的角色,另外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是属于天子家奴。所以曹操挟天子,妥妥就是下克上。

搜嘎,所以东倭才那么喜欢三国……

斐潜到了河东,原因就是太原陷落。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战争就是如此,从来没有说按照剧本一丝不苟的在走,而是随时都会发生演变……

不过在解决太原的问题之前,斐潜必须站出来给这一次的战事,正面的定下一个基调。

华夏都喜欢有一个说法,甚至为了一个说法,不惜拼尽最后的一口气,所以一个正确的说法,无疑是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一点,很重要。

为什么而打仗,理解的人越多,思想越是统一,发挥出来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在后世被伟人所证明的真理,斐潜也不过是在伟人脚边捡点便宜来用而已。

斐潜坐在上首,环视一周。

『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也。人如是,家国亦如此。昔日大汉初立,百姓皆欲安定,是以上下同心,地方繁荣昌盛。后遇匈奴施虐,众人亦是齐心抵御外敌,其可歌可泣之事何其多也!然岁月如梭,山川不改,人心不古。』

斐潜缓缓的说道,『山东见雍凉贫困,便欲弃之,今又见富庶,便欲夺之,可有半分兄弟手足,枝连相傍之情乎?既大汉山东之风已然颓坏,自当改之。吾辈当仁不让,当为天下苍生计,濯污除垢,祛腐纳新,不使明珠蒙尘,不堕大汉威名!』

肮脏而稀烂的制度,何以长久?

何以昌盛?

去除腐朽,迎来新生。

人类的生存,这屁股自然就是正得不能再正了。

这就是大义。

斐潜到了平阳,在这一块隶属于他起家,也成为了他封地的地盘上,召见了荀谌、司马懿,黄成、张绣,也自然是先表明了态度,奠定了基调。

这一次的战争,不是谋逆,只是同室操戈。

兄弟相争。

大汉旗帜之下的相争。

这让一些人有些失望,但是也同样让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在山东之人大喊着斐潜是逆贼,他们是奉天子诏讨贼的情况下,斐潜的这个表态尤其重要。

如果说斐潜这个时候拍案而起,表示老子就是反贼怎么了,既然大汉做了初一,老子就要来做十五,那么必然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动荡。

人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

有一心想要颠覆社稷,搞事不嫌事情大的乐子魂,自然也有想着纵然大汉有千般不是,依旧需要忠诚于其身的顽固派。但不管是乐子魂还是顽固派,大都更愿意去接受一个『自家兄弟』的强势,而不愿意去向『杀父仇人』低头。

大汉四百年来,忠孝二字已经是深入人心,任何反其道而行之的人,都会受到这四百年所形成的思想,道德,风俗的压制,就算是自己的心脏足够大,可以承受这么多的压力,但是如何保证自己手下谋臣武将,麾下的兵卒百姓,都能一样有大心脏?

只是靠拳头讲道理,是非常不稳妥且愚蠢的,因为只有暴力就很容易养出一群虎豹豺狼出来,然后一旦上头的人不在了,这些虎豹豺狼就立刻在笼子里面撕扯开来。就算是鱼缸里面的八只王八,也是要决出谁是王八王……

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但是也有些事情,顶多只是说说,做都不能做。

就像是斐潜原本的中心是在平阳,而长安当时属于半残废的状态,斐潜就毅然将政治中心南迁,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其实也是一种宣告。

长安对上雒阳,甚至对上山东,天然就有一种压迫感。

荀谌低头而拜,朗声说道:『主公英明。今关中河东之所,乃大汉之初兴盛之地,如今主公翼辅大汉以平四海,百业兴盛,万民得安。主公进北地,定关中,踏阴山,通西域,平西凉,镇川蜀,西征外域,北临大漠,异族无不望旗止武,番邦无不束手震服。羌戎内附,叛逆诛伏,主公为大汉立不世之功也。今有山东权奸,虚邀名望,使大汉蒙尘,其谁之咎?今日之大汉,犹如沉疴,内虚元气,外邪乘之,若是攻治得当,尤可得延,然山东之辈,民心已去,士无忠谋,将无远虑,暮气迟迟,言行哀哀,实无一人可担此挽天下之将倾也,唯有主公可治大汉,救苍生,服八荒是也。故肯请览礼典程章,立邦光宅,显赫平阳,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a9eef.icu。a9eef.ic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