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诡三国 > 第2877章 水火,老套的策略

诡三国 第2877章 水火,老套的策略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2 01:31:30 来源:就是看

这一次长途行军的成功,离不开贾诩之前的充分准备。

这些准备,不仅仅是水和食物,还有各式各样的军需用品。

如果没有这些准备,斐潜别想要当下这么轻松。

在古代,军队出征,长距离的行军,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早上起来之后,随着号令下达,各部就需要收拾物品军械,然后听号令列队进食,然后清点各部的干粮辎重,战马兵刃等等,登记在桉一一汇报。

主将要派人抽检,核对是否有出入。同时派出斥候先行往前,一般来说是二十四队,分成上下两个班次,轮番向前侦测,确保整个军队在行进的时候的安全。

然后需要召开马前会议,由各部上报具体问题和相关情况,然后迅速做出裁定,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留到晚上扎营的时候商议处理。在马前会议上,还要根据前方地形安排不同的策略,比如遇到河流沟堑,谁负责搭建简桥梁,如果遇到山林高地,谁要负责侦测探查等等。

因为斐潜这一次带领的基本都是骑兵,所以事情还简单了许多,否则如果是混编的部队,那么大军就连出营地都需要分出层次。就像是渡河的时候最容易被袭击一样,在离开营地的时候也同样需要按照特定的次序,一般来说第一个出营的是各部的骑兵。因为骑兵速度快,出营后迅速前进到距离营地二三里的地方,然后停止立定,摆好队列后开始警戒。随后,步兵各部才会按照位置方向远近依次出营,在距离营地构建列阵警戒,最后才是辎重队出营。

行进的时候,如果是混编,一般的天气的时候,步卒则会走在前面,而骑兵反而会跟着辎重队走在后面,而如果是下雪之后有积雪,则是反过来,骑兵会在前面踩出一条道,而步卒则是护卫辎重车在后面跟随……

走水路并进,又是另外一种方式。

到了傍晚,在选择了扎营场所之后,便是要先派出骑兵警戒,在四周巡查,然后步卒扎营,等到步卒将营地扎好之后,才能让骑兵回来休息,同时还要设置各种哨卡,安排晚上值守巡逻等等。

一天下来,忙得要死,也累的要死。

而贾诩之前在陇右做的先期准备,则是让斐潜少了很多的麻烦。

首先,在沿途上搭建的这些岗哨,一方面存储了一定量的物资,可以作为补充,另外一方面也让斐潜一行人不必再临时设置营寨防御体系,可以依附着这岗哨小军寨直接构建临时营地,这就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其次,很多琐碎的事项,也由这些小军寨的值守人员替代完成,比如饮水的准备,草料的调配,甚至还可以帮忙修战马的马铁掌,补辎重车的轮毂等等。

最后,在行军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出现一些伤员什么的,这个时候小岗哨就派上大用处了,不管是让伤员短暂的休整,还是转运到后方,都可以极大的减少了军队的负担,并且也让兵卒更安心。

当然这一切,都是要花钱的……

贾诩带来了账本。

现在陇右这么一趟『高速路』走完了,也就该到了该和贾诩进行总结的时候,看看这一条路究竟是值不值,需不需要长期设置,以及如果进行调整的话,又是需要怎样进行调整等等的问题。

这就是斐潜一直在强调的对事不对人,总不能说只有贾诩在陇右,他和太史慈才能走出日行千里的气势,然后换了一个人之后,便是走三五百里都困难吧?

陇右原本是一个生产力很低下,负担能力差,人口比较稀疏,导致即便是战事要增加赋税,亦或是临时征调都很困难的地区。之前于大汉之时,西羌所有的战争所需,都从外地征调。这也是导致了山东人对于陇西很厌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若是以家庭个人的观念来说,山东对待陇右的这个态度,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谁也不喜欢一个穷亲戚,天天伸手找自己要钱,一年到头没完没了,而且还是年年如此,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

可问题在于,山东和陇右不是仅仅只有『亲戚』的关系,而是同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整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原本就是朴素的合作理念,可那些斤斤计较只顾自己的人,将合作的基础摧毁了。

有问题,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外出征战,消耗粮草会很多,这是个大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存在时间很长了。

从西汉就有人不断的嚎叫着,一直喊到了东汉。

难啊,运输难,消耗大,好大的问题!

但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就永远不对外作战了?

贾诩也是一身的尘土,他是从金城而来的,跟着他的还有几个文吏,每个人身上都是捆了一大堆的账单。如果不是斐潜推行竹纸,说不得这些账单都是要用车来装。

斐潜也没有多废话,和贾诩找了一个块相对平坦的石头,就开始研究这些账单。至于军中的杂务,主要让许褚代为处理,反正这一段时间下来,许褚也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内卫统领了,处理这些军旅事务问题不大。

这些账单之中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粮草后勤方面。

既然是粮草问题最大,那就先处理这个问题。

人的食量相对来说不会太大变化,个别人很能吃,但也有人胃口小。在整体人类基因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基础营养需求并不会因为年代而改变。

战马也是一样的,西汉东汉以及将来,需求可以大略的看成是一个定量。

斐潜这一次带来的骑兵,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马双骑,而是一马一点五骑,剩下的那些则是由骡马驽马等大牲口组成。这些骡马和驽马承担了一般性的辎重车的负载任务,并且也携带了一定量的拖车。

因此斐潜行军路途上的消耗,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自身携带的粮草,另外一个是沿途这些小军寨的额外补充。这一次是为了追求速度,所以没有带一些小牲口。而如果按照正常行军速度,那么携带一些羊群,说不得还会进一步的降低携带固体粮草的数量。

战马的消耗是比较大的,大概一匹战马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兵卒的三倍,毕竟战马不仅是要吃草料,还需要精料,甚至在开战之前,兵卒还会特意给战马喂上一些掺杂了盐和糖的炒制品,提升战马的耐力。但是骡马和驽马相对来说就比较好养一些,只需要草料管饱,然后偶尔掺杂一些豆子就可以了。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斐潜也是在利用这一次的长行军,测算战马和驽马的比例究竟怎样才合适。现在看起来,他和贾诩根据账本和实际的行军来看,战马的比例还是可以进一步的下降,或许是骑兵的一点二倍到一点三倍为一个合适的区间。

这样既保证了战马行军过程当中的意外伤害的补充,又可以使得在粮草方面的压力再下降一些。

至于兵卒的消耗,古代人并不明白卡路里的概念,但是斐潜清楚,所以尽可能用油脂替代碳水,就成为了减轻军需配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大体上来说,相同重量的油脂所释放的卡路里,会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当然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是在日常当中,油脂带来的舒适感会比一般的碳水化合物更为强烈,至于什么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劣,现在大汉这个阶段,还根本谈不上这些。

重盐,重油,若是放在后世,定然会被很多健康的美食家所不耻,可放在大汉当下,则是会让甚少吃肉的大汉民众幸福得一边吃一边哭。

a9eef.icu。a9eef.ic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