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诡三国 > 第2866章 某人要出征了

诡三国 第2866章 某人要出征了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2 01:31:30 来源:就是看

友情。

每每说这个词语的时候,总是觉得应该加上什么一生一世,万古长存,永远永恒什么的,但是这玩意其实就和爱情一样,保质期很可怜。

黄盖和朱桓的友谊,源自武陵蛮,现在离开了武陵地区,友谊自然也就开始随之而澹漠了起来,并不是黄盖和朱桓之间的友谊是虚假的,而是此时此刻,并非彼时彼刻。

在武陵地区,两个人可以是忘年交,战场上合作无间,相互信任,将武陵蛮子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亡到了深山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两个人就能真的从此就放下各自的身份,然后无条件的支持对方。即便是黄盖和朱桓本人愿意,跟着他们的人还有他们身后的人也不愿意。

毕竟彩礼钱……呸,利益才是永恒的。

江东军事层面,黄盖是代表了江东集团的老一代,而朱桓无疑是新生代。

中间那一代现在是少壮派,正在掌权。

现在江东麻烦很多,不比西域的问题小。别看现在打赢了一场战斗,占领了夷道,但是并不代表说两个人就因此可以相亲相爱相辅相成了,反而因为后续的方向性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如今,可谓是老弱病残都在江东,怎是一个大写的惨字了得。

正常来说少壮派承上启下,若是顺利传承倒也不差,奈何周瑜如今的状态,便是个瞎子也能听闻,所以老一代的觉得自己是老当益壮,廉颇类型,还是可以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延迟一下退休时间,毕竟什么安享晚年都比不上权柄重要。

新生代觉得本身按照排排坐吃果果的规矩,也该轮到了他们这一代了,现在麻痹的这老家伙之前已经将位置霸占一辈子了,临到老了还要怼着屁股赖在位置上,死活都不挪窝继续霸占着……

那么争夺江东军权的这种事情,两个人之间能明着说么?

只能暗斗。

江东当下其实很不容易。

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原本江东就处于大汉的经济发达圈子外围,在山东人眼里江东就是个和蛮夷之地相差不远的地域,再加上又没有什么特色产出物,顶多就是卖一些咸鱼什么的,值不了多少钱。而江北往江东销售的物品基本上都是高价奢侈品,战马盔甲器具等等,每年都要让江东财政向外流出不少钱财。

江东也很想要改变这种经济上的不利局面,可是并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高价值物品。江东造船确实厉害,可是对于当下大汉的中原人来说,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战船,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需求量非常小,买一点用十年的那种,根本算不了什么经济上的补偿。

其他的方面么,都是一些原材料了,木头,漆汁,咸鱼……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孙权是历史上三国君主之中最渴望开拓额外贸易线路的君主了。

没钱啊,穷得放屁都是咸鱼味。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争权夺利依旧是争权夺利,反正穷困的只是江东百姓,江东士族还是很逍遥自在的。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持续逍遥,就必须确保权柄不能旁落。经济压力越大,向上的空间越少,而自家吃吃喝喝什么的开销都已经习惯了,自然也没有缩减的道理,所以也就很自然的产生了内卷,老一代的想要尽可能延长掌握权柄的时间,新一代的渴望更快的成为江东的接班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因为蛋糕越变越小而越发的尖锐。

在夷道之处,水路和陆路的路线之争,看起来似乎是战略上的争执,实际上成为了江东政治方面的矛盾体现。

走水军路线,当然就是以黄盖为主,这意味着就是老一代的军将接过周瑜的大旗,重新坐稳位置,至少还能再拖五年。而走陆路,意味着等同于是闯出一条新路,一方面避开了江东老一代在水军上面的把持,同时也代表了新生代和老一代的不同之处。

黄盖和朱桓相争不下,并且这种争执也不是说全数都是为了他们本人在争吵,所以在确定了双方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便是朝后方分别寄出了奏表,一方面是表示了占领了夷道,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后方作为裁决,来确定到底要走那一条路,亦或是蛋糕究竟怎么切?

江东军于是就在夷道暂时驻扎起来,反正原本江东的计划也是要在夷道修建一个前进基地的,所以黄盖和朱桓两个人也没有因为方向上的争执而完全放弃手头上的事务,开始修建夷道的营地,做好下一阶段的准备……

……┴┴︵╰╯︵┴┴……

爱情。

这玩意在刘协这边基本上属于不存在的。

不仅是爱情,连爱卿也是挂在嘴皮子上面的粉尘,随时随刻都可以重新吐掉,亦或是重新涂抹。

他和曹操搭伙过日子,一开始或许有些见色起意,亦或是情投意合,还是什么其他的情感因素,但是时间长了,便是剩下了相看两相厌,但是在外表上看起来,又只能是维持着相对尊敬的状态,爱卿和陛下,天子和重臣。

曹操在许县的时候,刘协就会下意识的收敛自己的行为,甚至连一些小事也不做主了,只是让少府的人每日将尚书台处理的政务转抄一份给他。毕竟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刘协用印的,一些零碎的军事政务的小事,也不需要刘协处理。

当然,大事也同样不需要……

刘协的想法其实就是偷学。毕竟他没有多少执政的经验,小时候没有打下这种基础,所以他现在必须根据尚书台的处理政事的相关行文,推断出来相应的是什么事情,同时揣摩为什么曹操或是荀或这么处理,从中学习成长。

大汉的很多幼年的天子,也都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

刘协觉得他也没有理由不行。

他可以的。

比如现在,刘协就觉得他似乎又多可以了一点点……

曹操这边的军事行动,或者说是重要的军事事项,肯定不会通过尚书台的,所以刘协想要看都看不到,但是尚书台之中多少会有一些事务会关联起来。刘协就是企图在这些民生政事上推断出当下曹操在军事上面的一些安排,并以此来窥探曹操的行径。

这就像是夫妻配偶之间偷偷摸摸的翻看对方的手机的通信微信记录……

曹操这几天,忙着接见一些人。

这些人当然不可能和曹操只是像是屁民闲暇聊天摆龙门阵,图一个嘴巴爽快,然后并不落到实处去。所以在曹操接见了这些人之后,必然会有一些后续的事项。

比如像是前几天曹操见了青州的乡老,然后就开始调配修建关于青州的人力物力,修建修缮青州的水利项目。

在尚书台那边的行文里面只有体现出调配青州人力物力等,然后联系到了曹操见了青州的人,刘协才能略微推断出曹操的一些目的,比如有可能是要在青州建立起第三块的农业产地,摆脱对于冀州豫州两地太过于依赖的问题?

亦或是对于青州泰山一帮子还不是很放心,借着兴修水利的事情,来分化泰山军的人力人心?

当然也有可能是给刘协扯后腿,阻碍刘协通过农业收拢人心的计划……

这一切都有可能。

可是这一段时间,将前前后后的一些民生政务看下来,刘协心中隐隐约约的多了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让刘协寝食难安。

之前刘协没什么经历,也不懂什么时事,虽然说表面上要亲政,要掌权,但是亲政掌权之后究竟要怎么做,他自己也米有数。就像是很多小孩都想着说是要长大,也想过长大了要做什么,比如科学家,大商人,当官的等等,但是真的问说当一个科学家,大商人,亦或是官吏了之后,首先要做什么其次做什么,什么是现在可以做的什么是需要注意的等等,立刻就是傻眼了。

因为那个时候的刘协在脑海里面完全没有概念。

a9eef.icu。a9eef.ic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