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诡三国 > 第2840章 可当御内外

诡三国 第2840章 可当御内外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2 01:31:30 来源:就是看

骠骑府之中。洂

司马懿恭敬的向斐潜行礼:『拜见主公。』

然后微微转了一个方向,『见过世子。』

斐蓁起身,向司马懿回礼,『见过大理卿。』

斐潜招招手,『来,仲达请就坐。』

司马懿答谢,然后坐下。

这便是已经算是简化了的相互问候的流程。

斐潜在年轻的时候,很不喜欢流程,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流程就是老古董,是属于纯粹刁难人的东西,可是等他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算是真正明白,有问题的并不是流程,或者说大多数时候不是流程出了问题,而是在流程背后的人出了问题。洂

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某项事务的规矩,而相对应的自由固然是很可贵,但是没了约束的自由往往就会害死人……

当然,反过来如果过于强调流程规矩,也是本末倒置。

华夏是讲究流程,重规矩,也就是儒家经文之中的『礼』。

相互见面的问候,是一种『礼』,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礼』,君王臣子之间的责任分配,同样也是一种『礼』。最早的礼,是一种知识,一种独属于士卿王侯才有的知识。小到衣食住行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好,大到遇到外交国邦事务要怎么处理等等,都是礼的范畴。

可是后来『礼』就被某些人利用起来,成为了欺压底层的工具,等到了底层反抗的时候,又将罪过责任什么的尽数推到了『礼』身上,表示打破了『礼』便是没有了压榨和剥削,没有了欺瞒和诓骗,可是实际上呢?

压榨和剥削,欺瞒和诓骗,并不是因为某个『礼』的消失而随之消失,而依旧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基本上是没有华夏的『礼』,可是一样有压榨和剥削,欺瞒和诓骗。所以,其实归根结底,不是『礼』好还是不好,也不是流程的什么问题,而是人。

人的问题。洂

而人的问题之中,大多数都由**所引发出来的问题。

斐潜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普通的民间纠纷,由当地的行政执法人员处理,而地方重大案件以及地方官吏的罪责审核审判,则是由大理寺进行处理。

而在这个架构之中,大理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的**不可能消除,即便是物理上的阉割的宦官,也同样有其他强烈的**,所以只能进行规范,而规范的过程则是需要更多更合理的律法和制度。而制定这些律法和制度的,又是必须要有合格的官吏,要有合格的官吏又必须要有更加广泛的人才挑选机制。对于现阶段来说,就是科举。

而科举出来的人员,未必能通律法,更多的是现学现用。因此大理寺的指导性判例,就非常重要了。至于想要像是后世一样有专门的学科培养专业人才,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件事情。

不管在古今中外,开民智,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洂

学习,在很多人眼中,又都是很痛苦的。

斐潜听着司马懿的汇报,然后瞄了一眼斐蓁。

斐蓁似乎感觉到了斐潜目光的鞭笞,连忙将有些垮塌下去的腰挺直了些,也同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司马懿所汇报的那些事项上……

如果一个人吃喝不愁,可以成天玩乐而不用担心未来,那么这个人多半也不会学习,因为很难有什么动力,毕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至少不像玩耍般快乐,所以能沉下心来学习,往往都是有大毅力之人。

所有的知识,都是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里面,都是血泪,就连后人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品味到其中的苦涩。

就像是对于斐蓁来说,他可能更喜欢的是去飞鹰走狗,鲜衣怒马,只不过他也知道他并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放纵,而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即便是这个过程会让他感觉到疲惫和痛苦。

这也算是一种流程,或者说一种礼。洂

司马懿也在按照流程上报着这一个阶段大理寺审理的案件汇总情况。

司马懿无疑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他的这种能力使得他可以在纷乱繁杂的现象之中寻找到了事务的本质。

斐潜觉得,司马懿或许猜测到了一些什么。

『……吏律所要,莫过于尽责于人,用人所先,莫过于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之别,仅以言论,难知其心术,发於事迹者,则易见矣。先贤有云,君子讷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竞,君子图远大,以社稷地方为先,小人计目前,以聚敛刻薄为务。谏诤匡弼而进忧危之议,动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气数而不畏民乱,长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司马懿沉声说着,『然仅以此要,未能得明辨。大理寺所治之罪,多有初言正,而后行邪者,亦有初勤勉,而后贪懒者,故臣以为,初辩人任之,然需常辩人也。辨察之法,当有常例,亦当有抽检。常例如今多为上计,然上计亦有其弊,主公不可不察也……』

『公私邪正,律法为衡。上计之计较,易流于粗疏。陇右之蠹,以挪用,假借,充数等法,欺瞒上计,虚构数字,若无实地监察,难以发觉。』司马懿缓缓的说道,『如今观所犯律法之吏,多以不从其令而从其好是也。上任之初,尚知谨慎,时日一久,便生喜乐。喜乐一生,就有骄心。有乘其喜而贡谄媚者,有乘其骄而肆蒙蔽者,是故谄媚贡则柄暗窃,蒙蔽肆则权下移,谀佞工则主志惑,夤缘巧则宵小升。』

『职任前所戒惧之念,喜乐而败之;位任后侈纵之举,喜乐而开之。方且矜予智,乐莫违,逞独断,快从欲,一人肆於上,群小聚於下,流毒苍生,贻祸社稷,稽诸史册,皆同一辙。推原其端,祗一念由喜入骄而已。』司马懿拱手说道,『喜乐而无惧,此乃吏治之所大害也。臣任大理寺以来,所审之案,多由于此。吏所不治,民则难安,久之必乱,而生灵惨遭锋镝,即言乱之奸民,何非大汉赤子乎?夫上行必下效,内治则外安,而其道莫大於敬,其几必始於惧。惧天命无常,则不敢恃天;惧民碞可畏,则不敢欺民。惧者敬之始,敬者惧之终。』

『今臣贸然上谏,以陈陋见……』司马懿沉声而道,铿锵有力,『其一,除喜乐,而兴惧敬。喜乐之所源,多因缺乏约束之故。臣一人于大理寺,纵然夜以继日,不过是审此三十余。另有倍于此数之吏尚未得其罚也。故其多生侥幸,以图喜乐也。故臣请增大理寺佐吏,以应当下审案所需。其二,重刑杀,而轻赦免。贪渎之过,当罪同害命。害命者,或仅一人一户,贪渎者,则害千家万户,若以轻免,以逃刑杀,则损一人而益阖族,何乐而不为之?其三,治长远,而少短迁。上计年年,年年计上,或充政绩,或表治理,求见效于短促,得益于任期,若为长远,任内不得其利则皆不为之。三年之期着实太短,臣以为当以五年为任,满五初考,满十终考以定升迁。』洂

『臣浅薄之论,还请主公指正。』

司马懿长篇大论说完了,便是静静的看着斐潜。

斐潜摸了摸胡须。这司马懿,是要开大招啊!

司马懿或许明白了斐潜想要的是什么。

专业的吏员,并非是一开始从天上掉下来就能专业的。

大汉的地方官吏,在现在这个阶段,甚至之后的封建王朝里面,对于律法审判,依旧是以心证为主,经文为辅,同样的一个案件,其本身的客观事实并未任何的改变,但是可能因为地方官吏的个人喜好问题,以至于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所以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官吏,摒弃原本的自由心证的现象,甚至是牵强附会的审判,那就需要作为当下最高审判机构大理寺来进行规范和培养了。洂

a9eef.icu。a9eef.ic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