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孤非良臣 > 第68章 进退两难

孤非良臣 第68章 进退两难

作者:拾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30 00:54:57 来源:就是看

第68章进退两难

在宫里住的第一晚,内廷安排了好多人来,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内侍近身伺候,不过宋沅拒绝了,她并不喜欢有人近身伺候,另外各宫娘娘都送了些小礼物来,大晚上的还有送点心宵夜来的。

依照送东西的内侍的意思,便是宫里许久没有年轻孩子了,娘娘们与各自的儿孙都分别着,如今她进宫,便忍不住多疼爱些。

这理由说的宋沅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了,虽然知道她们在演,可还是得配合着。

忙碌到亥时,总算没人来了,宋沅赶紧睡觉,她实在太累了,一想到明天就要到太康帝面前伴驾她就头疼,也不知道明天又有什么花招等着难为她呢。

沉沉的睡了一觉,寅时,卫晏准时来请她起身,洗漱好宋沅就赶紧先去给贵妃娘娘请安,今日有早朝,下朝后再去太康帝面前就好了。

她来的很早,以至于明章殿的宫人瞧见她都大吃一惊,禀告了还在梳妆的贵妃,这才把她请进去。

隔着珠帘,宋沅低头作揖:“孙儿参见贵妃娘娘。”

“你这孩子,这么早就来,也不多睡一会儿,快些起来吧。”熙贵妃在妆台前微微侧身坐着,侍女正在替她梳理头发,便是如今太康帝无须招人侍寝,这些后妃也没落下梳洗打扮。

宋沅直起来,看了里面一眼又赶紧垂眼:“孙儿等下还需念书,恐请安迟了失了规矩,所以来得早些。”

“哦,对,你还得念书,本宫到是把这茬忘了。”熙贵妃笑了:“昨晚睡得可好?伺候的人用着可还放心?”

“都好,娘娘们对孙儿都很疼爱,送了不少礼物和夜宵过去,孙儿本打算一一谢过,但不敢乱了后宫规矩,只怕要失礼了。”

熙贵妃笑出了声:“宫里最年轻的妃嫔,年纪都要比你母亲大几岁,你一个孩子,也不必这般顾忌,不过你这么知礼懂事,看来你母亲把你教的很好。”

宋沅没接话,熙贵妃便继续说道:“等下午膳,你是要陪着皇上用膳吗?”

“这个孙儿还不清楚。”

“若是不用陪着皇上用膳,便过来陪着本宫用膳吧。”熙贵妃客气了一句:“本宫对你到是很喜欢。”

宋沅应了,见她没别的话再说,这才请辞离开,出来后就急急忙忙赶回飞云殿。

先生朱慈已经等她了,三十出头的青年,眉目清秀,面庞白净,瞧着便是个软乎乎的好脾气,他在坐在炭盆边,一手拿书一手微微伸着在烤火,手边的蜡烛已经燃了小半截,可见是等了一会儿了。

“先生。”宋沅见了礼才敢坐下。

教她读书的先生朱慈,是大魏名仕朱崇恩的孙儿,他做宋沅先生那年才十八岁,长得年轻脾气又软,宋沅仗着嫡母宠爱没少欺负他,结果有一次欺负人被回家的中山王撞见了,结结实实打了她一顿,朱慈来求情,好好和宋沅聊了聊,这才把她管教下来。

十年师生,宋沅对他十分尊敬。

“宫里贵人多,这么快就请安回来了?”朱慈放下书:“昨晚受了恩遇,今日该把谢恩的话说明白才好。”

宋沅点点头:“都已经说了,我与后宫的娘娘们都不认识,她们也都有自己的儿孙,我贸然去拜见,反倒失了礼数,所以就在贵妃娘娘面前谢了恩。”

“也好。”

“今日,皇上应该会召见先生。”宋沅扬起笑意:“先生教导我多年,我终是不负先生所托,未给先生丢人。”

朱慈不惊不喜,神色很平淡:“入宫伴驾后,你便不能如从前那样安心读书了,这些是是非非必定会牵扯到你身上,你有何打算?”

“自然是一往无前,如今再说我只想去做个地方官,只怕旁人也不会相信,便是信了,我自己也不乐意。”宋沅对他并不瞒着,停了停才继续:“先前以为兄长们文韬武略是我远不能及的,可这几个月相处下来才发现,他们并不如我。”

朱慈微微点头:“王爷需要诸位公子从军从政巩固势力,在他们十六七岁的年纪就安排出去了,有着亲信帮扶,万事都会顺利,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麻烦应该就是怎么与两位嫡公子较劲了,至于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提起自己的两位嫡兄,宋沅沉默了一瞬:“大哥如今有意拉拢我,先生觉得我受与不受?”

“世子爷年纪最长,战功赫赫,自幼就跟在王爷身边,王爷的亲信忠党皆以世子爷为尊,这是其他公子都没办法比较的,我想公子心里早就有数了,只是不知要如何接受对吧?”

他说中了,宋沅也就点点头:“有大哥在,我们其他人可以用但不能重用,可以出色,但不能过于出色,我如今担忧的,便是自己在宫里的处境,无论是应对得当还是应对失误,后果都不是我能承受的,看似入宫伴驾是恩宠加身,实则进退两难。”

“王爷与太子斗法多年,你来我往,其实并未占到多少完全的好处,双方无非是把各自的孩子和亲信安置在要紧的位置上,以求在朝堂上能多几个人为自己说话,但此举对皇上而言并无作用,夺嫡不止比较人心,还得看能力。

现如今,东宫的几位公子,文武皆有涉猎,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政绩,王府的公子却多为武将,在军中威望甚高,但治理天下可不是带兵打仗,太子不得皇上喜欢,却稳坐储君之位十几年,这与他那几个在地方上做出了政绩的儿子有很大关系。

说句忤逆不敬的话,太子与王爷的年纪都大了,即便登基,也做不出太多的政绩,真正要比较的,便是公子这一辈的能力,王爷看重嫡子,所有的好处都优先嫡出,对庶出有意打压放纵,想让诸子以嫡为尊,看似能让世子爷地位稳固,实则太过冒险,而且,两位嫡出公子都致力于军中,政绩上并没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反观东宫,因嫡子广明王能力平庸,所以很注重对庶子的栽培,庶子之间竞争激烈,即便是在地方上,也做出了不少让人称赞的政绩,这就是两家的差距,嫡子能干,庶子自知爵位无望,所以除了挤兑嫡子,并不会干多少有政绩的事,反到是嫡子不重用,庶子各个野心勃勃,都认为自己可以搏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