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孤非良臣 > 第302章 屡教不改就要重罚

孤非良臣 第302章 屡教不改就要重罚

作者:拾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30 00:54:57 来源:就是看

第302章屡教不改就要重罚

穆绾棠一言不发,宋沅的顾虑她无法理解,但看宋沅如此认真的思考,她也不忍心打扰。

“你在西北做生意,没人为难你吧?”宋沅把正事先放了放,关心起穆绾棠来。

对穆绾棠,她是心存愧疚的。

穆绾棠含笑摇头:“没有,许多事都很顺利,给我行方便的大人说,太子殿下吩咐过,不得为难。”

“大哥吩咐的?”宋沅笑了笑:“他的确会如此安排。”

穆绾棠试探着拉住她的手:“殿下,京兆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些,是我出身太过低微了些,没法子替你拉住国公府的支持。”

“与你无关,你不用这么想,这桩亲事没了对我来说并非坏事,我势弱,若真娶了穆国公的亲孙女,只怕万事都要听从国公府的安排了,国公府显赫,怎么会甘心屈居人下?他们若是争强好胜,势必会让我与兄长们对立,这非我所愿。”

她的解释让穆绾棠松了口气:“我虽没有国公府的权势,但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帮殿下的。”

这话把宋沅逗笑了:“不必这样想,你只需将自己的日子经营好就够了,我的日子看似风光,却朝不保夕,若是哪日性命不保,你也要有能力保全自己,这样才是最好的。”

“殿下别说这样晦气的话,我相信殿下大富大贵,绝对不会如此的。”穆绾棠一脸认真。

见她当真了,宋沅忙改口:“对,绝对不会如此,你且放心就好了,既然来了就住两日,我事忙,你自便,不用紧着我。”

“嗯。”穆绾棠答应了,她来只是想看看宋沅,也不敢过多的奢求什么。

“殿下,张掖郡尉求见。”

宋沅正等着他呢,闻言就赶紧去了前头明堂,张掖郡尉是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留着络腮胡,见宋沅进来,赶紧见礼。

“下官陈炳珍,任职张掖郡尉,拜见刺史大人。”他声音粗犷,刺拉拉的像是锈刀擦过石磨一样。

宋沅震惊的仰头看了他一眼,内心咋舌:天呐,都快顶房梁上了。

“陈大人事忙,本该我去衙门的,只是我昨日方才上任,要商议的事多,实在走不开,还望包涵。”宋沅坐下来:“请坐。”

她很客气,陈炳珍很是诧异,客气着坐下来:“不知大人有何事安排?”

“我听说西北百姓每年都有因为抢水械斗而下狱的情况,想问问陈大人,这样的情况是否频繁?”宋沅明知故问。

聊起正事,陈炳珍的神色也端正了:“回大人,这样的事年年都有,最严重的的一次,是双方上百人械斗,还都有伤亡,当时上报朝廷裁决的,尔后虽有动手,却也不敢那么大胆了,但抢水械斗屡禁不止,每年都要关押不少人。”

“会发生抢水械斗,说到底还是衙门行事不周全,若是水源充足,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械斗,此事我正在与诸位大人想办法,请陈大人过来就是想问问,能否在发生械斗后,将闹事者推迟关押?”

陈炳珍想了想:“推迟关押?”

“是,壮劳力下狱,老弱妇孺气力不足会贻误农时,械斗纵然不对,可是将壮劳力关押狱中禁闭反省,并不能让他们长教训,更甚者,恐怕会借此躲懒,所以,推迟关押,等农闲时再惩戒可否行得通?”

陈炳珍沉吟一阵:“下官到是听说过这样的先例,只是下官以为,将械斗之人下狱禁闭,意在震慑警告,以免他们二次生事,但朝廷法度宽大,这样的惩罚并不会让他们长任何教训,否则械斗也不会屡禁不止了。”

“那是否能想个别的法子呢?”宋沅耐心询问:“我记得大魏律中,对械斗一事的惩罚有许多层,一禁闭,二跪刑,三杖刑,四鞭刑,五绞刑,西北因缺水而械斗,朝廷念及百姓苦,这才以禁闭量刑,但屡禁不止,郡尉有权提高刑罚的。”

见她熟知大魏律,陈炳珍松了口气:“的确如此,只是如大人所言,因为抢水械斗,是非百姓之错,若是重罚,只怕会有民怨。”

“会有械斗之事,必有一方挑事在先,不重罚才会屡教不改,而且,有时判断双方械斗,多有和稀泥之嫌,我认为重罚之下辨明对错,主犯从犯分层严惩,比一味的和稀泥要更得民心。”

陈炳珍稍稍沉默:“大人言之有理。”

“司法原不在民政职权之内,但此事涉及民政,我不得不管,当然,这是我的浅见,具体如何处置还得陈大人自行思量。”

陈炳珍抱拳:“大人的意见下官会考虑的,但下官需与其他几位郡尉商议一番,如此才好统一意见。”

“好。”宋沅起身抱拳:“如此,我就不耽搁陈大人了。”

陈炳珍告辞离开,宋沅也叫上侍卫到街上瞧瞧。

按照奏疏上的说法,今年只有张掖有粮食收获,这样的消息必定不会瞒过百姓,粮食是否富足,到街上瞧瞧就知道了。

天色还早,街上的百姓也有不少,宋沅打听到了几家粮店的位置,特意路过瞧了瞧,粮食的市价虽然高了不少,但店铺里的货物看起来很是充足。

“殿下,这也不像是没有粮食的样子啊?”侍卫十分困惑:“那些人是不是故意把情况说的很严重的?”

宋沅摇头:“看着不像。”

这种时候,多往坏处想想才是最合理的。

如果商户们知道西北缺粮,那这个市价就有点糊弄人的意思了,百姓会寄希望于秋收后粮价下降再屯粮,所以不会买太多,等秋收一到,粮价骤然抬高,百姓防不胜防,商户可以大赚一笔。

如果商户们不知道西北缺粮,那就只能说明消息被阻断了,动手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想要用粮食置换棉花的权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趁人之危压低棉花的价格,此举就是在压榨西北百姓和商户的利益。

“属下去问问。”侍卫进了粮店,宋沅就在外头等着,不一会儿,侍卫就出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小袋子:“属下买了些粳米,据店家说,店里的存粮也不多了,就等秋收充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