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 第106章 董府论道

晋阳的局势初步稳定,李斯决定将目光投向一直保持低调的董家,这个拥有显赫先祖的家族,正是他试图争取的对象。

数日后,李斯备下薄礼,以郡丞的身份,正式前往董府拜访。董家府邸自有一股沉稳、古朴的气度,庭院深深,廊柱轩昂,隐隐透着百年世家的底蕴。

董家家主董阔亲自出迎,态度恭谨却不**份。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深邃,透着一股久经世事的沉静。寒暄过后,宾主落座,李斯并未急于谈论政务,而是话锋一转,谈及了董家的先祖。

“久闻董氏乃晋国名门之后,先祖董狐,秉笔直书,不畏强权,青史留名,实乃史官之楷模。”李斯语气诚恳,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而后更有董安于公,辅佐赵简子,奠定赵氏基业,忠肝义胆,虽结局令人扼腕,然其功绩与风骨,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颂。斯今日得见董公,幸甚至哉!”

这番话并非纯粹的恭维。李斯确实查阅过相关史料,对这两位董氏先祖的事迹有所了解。“董狐直笔”和董安于的忠烈,在史书上都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这番话,既表达了对主人家族历史的尊重,也传递出一个信息:他并非一味打压旧族的“酷吏”,而是懂得尊重历史和传统的。

董阔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身为董安于的后人,先祖的荣光与悲剧,始终是家族心中复杂的情结。李斯能主动提及并表达敬意,这无疑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也让他对这位年轻郡丞的印象好了几分。

“郡丞大人谬赞了。”董阔微微欠身,“先祖之事,已是过眼云烟。如今大秦之势,锐不可当,天下格局,正值剧变。我等身处其中,唯有顺应时势而已。”他话说得滴水不漏,点明了当前秦国独强的局面,也表明了董家的基本立场。

就在此时,一名侍者引着一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此人正是董阔的嫡长子,董余。

“犬子董余,见过郡丞大人。”董阔介绍道。

“董公子一表人才,果然家学渊源。”李斯颔首示意,目光在董余身上停留片刻,敏锐地察觉到此子绝非寻常纨绔可比。

几番客套之后,话题渐渐转向了天下大势。李斯有意试探董家的见识和立场,便沉吟着开口道:“如今秦国之势,锐不可当,并吞六国,一统天下,似乎已是指日可待。然,以强法、重耕战席卷**,固然势如破竹。但斯心中常有隐忧,不知董公与公子以为,仅凭此道席卷天下之后,我大秦又当如何才能真正使四海归心,长治久安?这前所未有之一统伟业,其后又将面临何等挑战?”他将问题聚焦于秦国统一的手段及其可能带来的未来隐患。

董阔看了一眼儿子,示意他可以畅所欲言。董余显然也对这个话题早有思考,他略一沉吟,便坦然开口,语出惊人:

“回郡丞大人,小子愚见,秦国以强法、重耕战而欲并吞六国,此乃‘易统’之道。以秦国虎狼之师,兼并列国,或许只是时间问题。然,六国之地广袤,民俗各异,人心复杂,历经数百年各自为政,早已根深蒂固。若一统之后,仅仅延续吞并之时所用的严刑峻法与赫赫武功,欲以此强行整合天下,恐怕……”

董余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锐利:“恐有‘易统而难凝’之虞!仅凭强权弹压,六国遗民之怨,非朝夕可消。若不能寻得一种足以弥合地域之别、凝聚人心之新道,使其自内心认同秦之统治,而非仅仅慑于武力,则未来大秦所建立之一统帝国,或将根基不稳。一旦强权稍有松懈,或遇内外动荡,则分崩离析之危,恐非远虑!”

这番话,在秦国国势如日中天、统一大业看似一片光明的当下,可谓是石破天惊!他并非质疑秦国统一的能力,而是深刻地指出了统一之后可能面临的、由于统一方式所带来的巨大隐患!这精准地预见了秦朝未来“其亡也忽焉”的根本症结!

董阔听到儿子如此大胆地剖析秦政潜在的危机,手心微汗,却并未阻止。

李斯非但没有丝毫愠色,眼中反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死死地盯着董余,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知己!真正的知己!

他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在他刚刚开始思考如何巩固未来大一统成果的时候,竟然有人能如此清醒、如此深刻地预见到“凝聚人心”的巨大挑战!而且还是出自一个旧赵贵族的后裔之口!

“公子所言,鞭辟入里,振聋发聩!”李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灼灼地看向董余,“‘易统而难凝’,此论断可谓洞见未来!那么,依公子之见,这足以弥合地域之别、凝聚人心之‘新道’,又当为何?如何才能避免未来‘难凝’之危?”他紧追不舍,想看看对方的思考深度。

董余显然也被李斯的反应和追问所触动,他没想到这位秦吏竟有如此胸襟和眼光。他沉吟片刻,坦诚道:“小子才疏学浅,只能窥见症结,至于万全之策……或许,当在统一之后,于法度之外,更重教化?设法统一文字、度量衡,以利政令通行?亦或是……需寻一种能超越六国旧念、为天下人所共同认同之‘道’,方能长久?”他提出的仍是方向性的思考,具体路径尚不清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请大家收藏:()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李斯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仿佛早已洞悉了历史的走向和帝国的奥秘:

“公子所虑极是!秦国若欲在并吞六国之后,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则必须在武力征服完成之后,立刻着手三件大事!”

他伸出三根手指,目光炯炯,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气势:

“其一,固形! 天下一统之后,当务之急,便是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形不统一,则政令难通,商贸难畅,人心难齐!此为构建统一帝国之骨架,基础之基础!”

“其二,铸魂! 何为统一后的‘天下’?需构建一种超越六国旧念的、全新的身份认同!当以‘华夏’为号召,溯源共祖,使六国之民,皆以‘华夏子孙’自居,而非执着于秦、楚、赵之旧名!更需编撰统一之史书,重塑天下人之历史记忆,强调‘大一统’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此乃凝聚帝国之灵魂,消解隔阂之关键!”

“其三,利民! 天下初定,战乱方息,民生凋敝。此时,空谈‘华夏’、‘大一统’,百姓未必能感同身受。新朝必须让天下百姓,切实感受到一统带来的好处!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大兴水利,发展农桑;鼓励工商,货畅其流!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充实,才能从根本上消弭旧怨,真心拥护新朝!此乃稳固帝国之血肉,长治久安之根本!”

“待武功定鼎之后,立刻着手固形以立基,铸魂以聚心,利民以安本!三者并举,辅以强法为约束,假以时日,则公子所忧之‘难凝’局面,方可迎刃而解!大秦之一统,方能固若金汤,传之万世!”

李斯这番话,不仅系统化、具体化了董余的担忧,更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他将统一后的国家治理,提升到了“形、魂、本”三个层面,尤其是“华夏认同”、“重塑历史记忆”和“利民为本”的策略,充满了后世成熟帝国的治国智慧,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普遍认知!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死寂!

董阔和董余父子二人,彻底被李斯这番宏论所震慑!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图景,以及一条清晰可行的治国路径!李斯不仅预见到了未来统一的挑战,更提前给出了应对的蓝图!这份眼光,这份格局,这份自信……简直匪夷所思!

董余看向李斯的目光,已经从之前的审视和些许不服,彻底转变为狂热的崇拜和敬畏!他感觉自己多年的苦思冥想,在李斯这番话面前,显得如此浅薄!这才是真正的经国之略!王佐之才!

“郡……郡丞大人……”董余声音干涩,激动得站起身来,深深一揖,“大人高瞻远瞩,一席话令昭茅塞顿开!此‘固形、铸魂、利民’三策,若能于一统之后推行,实乃定国安邦之无上宝典!大秦……不,华夏之幸!天下苍生之幸!”

董阔也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向李斯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敬意。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仅仅是一个能干的郡丞那么简单!他所思考的,是整个天下的未来!这样的人物,其志向绝不在晋阳一地!

“郡丞大人经天纬地之才,老朽……拜服!”董阔站起身,郑重地对着李斯深施一礼,态度已然从之前的客气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敬服。

李斯坦然受了这一礼。他知道,通过这场关于未来帝国治理的“论道”,他已经彻底征服了董家父子,尤其是赢得了董余这个潜力无限的人才的认同。

喜欢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请大家收藏:()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