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59章 文件的语气

王老师关于“一片大好”的指点,像在我面前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开始以一种近乎痴迷的态度,研究起各类文件的“语气”。

政策研究室别的不多,就是文件多。红头文件、内部简报、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稿……我像个小学徒,一头扎进了这个由特定词汇、句式和逻辑构成的文字世界。

我发现,“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程度完全不同;“研究处理”和“抓紧落实”更是天壤之别。一句“原则上同意”,背后可能藏着无数附加条件;而“有待商榷”几乎就等于全盘否定。

这天,我负责校对一份张主任亲自起草的、关于某市开发区土地闲置问题的调研报告初稿。报告措辞相当犀利,直接点了该市的名,用了“清理整顿不力”、“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字眼。

我校对得很仔细,自觉没问题,正准备送去文印室,王老师端着茶杯走了过来。

“小林,张主任那份报告校完了?”

“校完了,王老师,正准备送过去。”

“我看看。”王老师放下茶杯,拿起报告,目光扫过那些被我认为“没问题”的犀利措辞,眉头微微皱起。他拿起红笔,却没有直接修改,而是转头问我:“你觉得,这份报告是给谁看的?”

我一愣:“应该是……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吧?”

“具体点。”王老师追问,“最主要的阅读者,会是谁?”

我思索着:“分管经济、国土的省领导?或者,可能就是周副秘书长?”

“没错。”王老师点点头,笔尖点在“清理整顿不力”几个字上,“那么,你想想,用这样直接的、带有问责性质的词句,去评价一个地级市的工作,合适吗?”

我有些不解:“可是,报告里列举的数据和案例显示,他们确实做得不好啊?”

“问题存在,和如何表述问题,是两回事。”王老师耐心解释,“这份报告一旦送上去,被点名的市领导会看到,相关的省领导也会看到。用词过于尖锐,等于直接把矛盾摆上了台面,让上级领导难做,也让我们政策研究室处在风口浪尖。我们是参谋助手,不是钦差大臣,更不是审判官。”

他顿了顿,提笔在“清理整顿不力”旁边写下“工作推进仍需加强”,在“浪费严重”旁边写下“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你看,意思表达了,但语气缓和了,留下了余地。既指出了问题,又给了对方台阶,便于上级领导协调推动。”王老师看着我,“记住,在机关,很多时候,‘把事情做成了’比‘证明自己是对的’更重要。文件的语气,要服务于‘做成事’这个最终目的。”

我看着那几乎改变了报告性质的几处修改,心中凛然。这已经不是文字技巧,而是政治智慧了。

“我明白了,王老师。我重新校对一遍。”我心悦诚服。

“不急。”王老师摆摆手,压低了一点声音,“这份报告,张主任起草的时候,可能带着点情绪。上次他去那个市调研,接待上可能有些怠慢。但我们做具体工作的,要帮领导把情绪过滤掉,把最理性、最稳妥的东西呈现上去。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还藏着这样一层人际关系的涟漪。我重新坐下来,对照着王老师点拨的思路,逐字逐句地重新审视那份报告,果然又发现了几处可以打磨得更加圆润的地方。

下午,我把修改后的报告送给张主任。他粗略翻看了一下,尤其是在王老师改动的那几处停留了片刻,然后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复杂。

“你改的?”他问。

我心里一紧,不知道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老实回答:“是王老师点拨了我一下,我按照他的思路重新校对的。”

张主任“嗯”了一声,没再多说,挥挥手让我出去了。

过了两天,那份报告正式印发了。我特意找来看,发现最终版本基本采纳了我和王老师修改后的措辞,只在个别地方又做了微调。看着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正式文件,我第一次对“参与”这个词有了实感。

然而,还没等我从这份小小的成就感中缓过神来,一个更具体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科室里负责给《省内通讯》撰写月度经济形势分析短评的刘科长生病住院了,而这个月的短评后天就必须交稿。张主任在办公室里环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了我身上。

“小林,你笔头子快,这个月的短评,你来试试手。”他把几份基础资料递给我,“主题是‘当前部分乡镇企业发展的困难与对策’,把握住两点:一要指出问题,二要鼓劲。字数一千五百字以内。”

我接过资料,感觉手心有点冒汗。《省内通讯》是直送省领导的内参,虽然只是个小短评,但也是上了“天听”的东西。而且,“指出问题”和“鼓劲”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极其考验“文件的语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老师投来鼓励的目光,而钱科长则似笑非笑地看着我,说了句:“年轻人,机会来了,好好把握。”

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稿纸枯坐了两个小时,写废了好几张,却始终找不到那种既点出要害、又不失昂扬的“正确语气”。写轻了,显得隔靴搔痒;写重了,又怕不符合“鼓劲”的要求。

焦头烂额之际,我忽然想起王老师说过的话——“文件的语气,要服务于‘做成事’这个最终目的。”

我冷静下来,问自己:这篇短评的“目的”是什么?是让领导了解乡镇企业的真实困境,并对此产生重视,从而推动出台一些帮扶政策。

那么,语气就不能是单纯的批评,也不能是空洞的表扬。它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基于事实的、引人深思的“提醒”。

思路一通,笔下的文字仿佛也找到了方向。我摒弃了那些情绪化的词汇,专注于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列举了乡镇企业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困境,但也同时提到了少数企业通过转型升级逆势发展的例子。在结尾处,我写道:“……正视这些‘成长中的烦恼’,予以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或许能为我省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写完最后一句,我长舒一口气。看着这篇力求客观、冷静又不失建设性的短评,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

我把稿子先拿给王老师看。他仔细看完,点了点头:“基本框架和语气把握得不错,比上次有进步。就是这句‘成长中的烦恼’,有点文艺气了,改成‘发展中的问题’更稳妥。拿给张主任定夺吧。”

我按照王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将稿子送到了张主任办公室。

张主任看得很慢,手指偶尔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看完后,他拿起红笔,我以为又要大改,结果他只是在几处标点符号上做了修正,然后签上了“发”字。

“就这样吧。”他把稿子递还给我,语气平淡,“以后这类短评,你先起草初稿。”

我接过稿子,看着那个力透纸背的“发”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同时一股微小的暖流悄然涌动。我知道,在学习和掌握“文件的语气”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算是勉强迈过了第一个小坎。

但我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在这座庞大的机关建筑里,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语气”,远不止于白纸黑字的文件。更多的、更微妙的“语气”,还隐藏在每一次汇报、每一次交谈、甚至每一个眼神和微笑之中。

那片更深邃的海洋,正等待着我去涉足。而下一个考验,似乎已经近在眼前——科室通知,下周我要跟随一位副厅长,去下面一个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调研。

那将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差”。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