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 > 第49章 拍摄期间的趣事

清晨五点,清河沟村的天还是墨黑色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黄土坡。程疏言裹着借来的老棉袄,蹲在村口驴棚前啃冷馍,手冻得发紫,嘴里却还在念叨:“额不走咧,李婶家灯还没亮……”

这不是台词,是他昨晚梦里反复出现的一句。

三天前,他关掉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账号,摘下戴了八年的银耳钉,把手机交给小安,只背了一个帆布包,一头扎进了这个地图上搜不到的小山村。没有助理,没有替身,甚至连瓶矿泉水都得自己从井里打。

王导说得狠:“你要演林望?那你就得是林望。不是‘像’,是‘就是’。”

第一天就差点崩了。

村民听不懂他普通话里夹着京腔的“客气”,他听不懂村民嘴里蹦出的陕北土话。想帮忙挑水,结果扁担一上肩,背篓歪了,半缸水洒了一地。大爷骂了一句“瓜怂”,转身就走。程疏言站在原地,脚底踩着泥,心里也泥泞一片。

但他没走。

第二天,他六点起,跟着最老的张伯上山砍柴。别人背三十斤,他咬牙扛五十。手掌磨破,血混着汗往下滴,也不吭声。张伯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晚上回村时,默默把自家驴车上的柴火分了半捆给他驮。

那天夜里,程疏言蜷在借住的窑洞炕上,打开系统面板,轻声说:“启动‘情绪回溯’。”

【检测到高强度体力消耗与情感信任建立】

【标记事件:老农递来半碗热粥】

【情感锚点录入成功——“被接纳的暖意”】

【《触感》数据库新增条目:粗瓷碗的温度 / 柴火灰的味道 / 驴蹄踏地的节奏】

他咧嘴笑了,嘴角裂了道口子。

而此刻,他正站在排练场外,听着里面传来戏骨刘老师那句熟悉的呵斥:“这角色是根草,不是花瓶!你们非要找个流量来,也得人家能接得住土啊!”

门“吱呀”一声开了,副导演探头:“程老师,该你了。”

排练厅里,灯光惨白。七八双眼睛盯着他,有好奇,有审视,更多的是等着看笑话。

程疏言没急着上台,反而从背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写着《气味》。

“各位老师,进组前我写了点东西,想先念一段。”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题目叫——《旱厕边野花》。”

全场静了下来。

“在城里,花要插在瓶里,香水要喷在手腕上。可在清河沟,最香的东西长在最臭的地方。旱厕墙角那丛野菊,没人浇水,没人施肥,可它开得比谁都疯。粪土味里开的花,才活得最倔。”

他合上本子,抬头:“林望就是这样一朵花。他不是悲情,也不是苦大仇深。他是烂泥里抬头看天的人。”

屋里没人说话。

王导坐在角落,手指轻轻敲着剧本边缘。

“开始吧。”他说。

第一场是送别戏。原词是:“我要走了,这村子留不住人。”

程疏言站定,望着远处一户人家还亮着灯的窗户,忽然改了词:

“额不走咧,李婶家灯还没亮。”

一口地道陕北腔,尾音微微往上扬,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整座山承诺。

王导猛地站起来,一巴掌拍在桌上:“这句加进去!正戏就用这版!”

刘老师看着他,半天吐出一句:“……有点意思。”

当天晚上,剧组食堂。

连续十天高强度拍摄,所有人都蔫了。王导摔了两次剧本,灯光组小哥直接趴在桌上睡着了。空气沉得像压了块石头。

程疏言悄悄打开系统面板,弹出提示:

【集体压抑值 15】

【建议:释放压力型互动行为】

【推荐方案:方言娱乐化输出 团队共情锚点制造】

他眨眨眼:“收到。”

十分钟后,他穿着借来的红棉袄,头顶一块蓝头巾,站上了临时搭的“舞台”——其实就是食堂门口的石碾子。

“父老乡亲们!欢迎来到——窑洞春晚!”他操着刚学的陕北话,一打响板,“今儿个咱不演戏,咱说说剧组那些事儿!”

“头一桩,咱组里有个大明星,帅得很,可昨儿劈柴烧炕,眉毛给燎了!现在一脸严肃装没事,其实照镜子都想哭!”(众人哄笑)

“第二桩,咱导演大人,表面凶得跟狼似的,背地里跳秧歌可带劲了!我偷拍了啊——大家请看!”

他举起手机,放出一段视频:王导穿着厚棉袄,围着红绸子,在院子里笨拙但认真地扭着秧歌,嘴里还哼着调子。

配文写着:“导演的秘密才艺,点赞过万就放完整版。”

视频一发,不到十分钟,#程疏言剧组日常好治愈# 冲上热搜第三。

粉丝炸了:

“这是什么人间真实偶像?”

“他真的在种地!!!”

“求求了,这种艺人给我来一打!”

“原来演戏是这样炼成的……破防了。”

工作室连夜开会,小安坐在角落,手里抱着五本厚厚的扫描件——那是程疏言每天寄回来的笔记,《声音》《气味》《触感》,还有两本没命名的草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一页页翻过去,看到他在《声音》里记录:“凌晨三点,母猪下崽,接生婆喊‘快拿热水’,那声嘶力竭,不像喊人,像在喊命。”

看到他在《触感》里写:“晒谷场上光脚踩麦粒的感觉,扎,但踏实。像踩在时间的颗粒上。”

她眼眶发热,默默把手机屏保换成了四个字:等你回来。

而千里之外的清河沟村,夜已深。

窑洞前,程疏言对着山坡练习独白。系统浮现在眼前:

【情感数据库构建进度:40%】

【已收录锚点:被接纳的暖意 / 被认可的震颤 / 集体欢笑的共振】

【建议方向:深化孤独与坚守的内在冲突】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空荡荡的山谷,低声说:

“这山留不住人,可人把心留下了。”

风掠过黄土,卷起一缕尘烟。

不远处,王导站在树影里,没打断,也没走开。看了很久,才转身回屋,对副导演说:“这小子,不像演的。”

副导演笑:“现在全网都在夸他接地气。”

王导摇头:“不是他接了地气,是他让地气有了人气。”

第二天清晨,程疏言又被拉去帮李婶修驴车。这次他熟练多了,扳手一拧,链条咔哒卡上。李婶塞给他一碗热米汤,笑着说:“后生,你咋比村里娃还会干?”

他喝了一口,烫得直哈气:“额在学嘛。”

中午,他收到一条短信:

【第三本笔记整理完毕,等你回来做纪录片。别太拼,我在。——小安】

他笑了笑,回了个“嗯”,然后继续蹲在田埂上,用录音笔录下风吹高粱的沙沙声。

系统提示音响起:

【新锚点采集成功——“被牵挂的安定感”】

【《声音》数据库更新:远方的消息 / 短信提示音 / 风里的低语】

傍晚,他又爬上山坡,准备新一场独白戏。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根扎进土地的钉子。

他对着镜头草稿,轻声说:

“有人说,走出去的人,迟早忘了来路。可我觉得,走得越远,越听得见故乡的呼吸。”

“就像现在,我站在这儿,不是程疏言,也不是林望。我是那个曾经以为掌声就是一切的人,现在终于明白——真正的回响,来自泥土里的根。”

手机震动了一下。

微博热搜换了:

#程疏言五本笔记看哭网友#

#这才是演员的诞生#

#我们为什么需要真诚的表演#

他没点开。

只是把手机翻过去,继续对着山谷,一遍遍重复那句:

“这山留不住人,可人把心留下了。”

远处,炊烟升起,有人在喊吃饭。

他应了一声,拍拍裤子上的土,往窑洞走。

身后,王导拿着摄影机,悄悄按下了录制键。

画面里,少年逆着光,脚步坚定,像一粒种子,落进了黄土深处。

喜欢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