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93章 霹雳雷珠横空出世 蒸汽模型初现人间

经过大少具有煽动性的语言鼓励,最后加入电气兴趣小组的人数足有七位。

程风任命冯小宝为组长,刘大能,刘大丫为副组长,宋百羊、向奇、侯如燕,贾云道为成员。

有了专业的学习人员,程风有空就组织他们到各外去学习参观发电机各种零配件的生产方法。

为了让这些同学非常具体的学习到全面的知识,单是让他们观摩学习零配件的制作,都让师傅们前前后后做了整整五十套零配件。

要不是小块的磁石不够,切割不了五十对磁石,程风又舍不得那三块大磁石,都能组装出五十台发电机了。

为了让这些同学了解,那铜丝是怎么拉出来的,刘永福足足的把那铜锭都拉没有了十一锭,总重量高达一千一百斤。

现在的大少,有一大堆的零配件来让这些同学熟悉发电机的组装过程。

另外还有很多如头发丝细铜丝来制作电磁点火管,兴趣小组在组装电机之余,也学着制作了大量的点电磁火管。

为了解决电线没有外皮的问题,程风还异想天开的,让同学们用棉纸条来包裹在铜线外面作为绝缘层。

虽然费工费力,还不是特别的好用,但也基本解决了铜线的绝缘问题。

六月十五日,程风来到船厂查看新船建造进度。

这条船是程风做了很多重新设计的综合指挥舰,建造进度程风非常的满意,并对新舰提出了改造意见。

要求新舰增加电力照明系统,就是在船舱里铺设电线,安装开关。

虽然船厂的人不知道在船上铺那么多包裹着纸的铜线有什么用处。但,既然是东家提出的,那就安排。

反正他派得有人来负责指导铺设,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不过是增加一些带槽子的木条子而已,工作量并不大。

六月二十五日,在程风的引导和琉璃车间的配合下,电气小组制造出了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石墨灯泡。

但是在验证石墨灯泡的使用效果的时候,程风却发现无论手摇发电机摇得的速度有多快,那石墨灯泡总是像闪光灯一样,忽闪忽闪的,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少一次性加上了五台手摇发电机同时发电,才让那石墨灯的频闪稍微缓和了一些。

大少很头痛,这是没有整流器的结果啊,可现在哪里做得出整流器来。

可好在现在用的电是直流电,整不出整流器来,那就想办法整铅酸电池。

甭管那电池能不能存电,能存多少电都不重要,只要能用电池来替代镇流器的作用也行。

但是要搞成铅酸电池,就得搞硫酸,这又是一个麻烦。

程风叹息:“这就是工业体系啊,想解决一个小的问题,就得先解决一大堆大的问题。

能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解决好,那工业体系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体系了。”

不过还好,自己并不是要大规模的生产,只是需要一些来做个实验而已,那就在实验室里提取一点少量的硫酸。

好在现在实验室里,瓶瓶罐罐的不少,蒸馏器具也完整,想制作几斤并不难。

程风先指导陶三约师傅烧制了六个长方形的瓷器盒子,又用铅铸造了三十六块铅质网格板,有了铅质网格板,这才有了蓄电池的正极。

还委托药堂收购了五十余斤黄丹。

为了把这些黄丹溶解成氧化铅溶液,程风也是想尽办法,才成功加工出三十六块氧化铅网格板。

又去铁器车间要了一大块石棉布贴在铅网上,做为正负极隔板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直到七月初六,终于做出了六块简易版十二伏铅酸电池。

把这六块电池又是并联又是串联的,做出了一个三十六伏的电池组,把这个电池组安装在发电机与电灯之间,起一个储能和整流的作用。

果然,通过电池组之后的电流稳定多了,就算是在电压不足的情况下,那石墨灯也只是亮度变暗,不再一闪一闪的。

至于这组电池的储能效果,那就别提了,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是,至少解决了整流器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手摇发电机,功率低电流小,只有一千瓦左右的功率。

大少搞手摇发电机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变火箭炮点火的方式,并不是用来提供照明的。

点亮一盏两盏灯泡还勉强,多了肯定是不行的。

现在有了可以当镇流器用的铅酸电池,大少觉得可以制作大功率的垂直风力发电机装在指挥舰上去。

程风认真的计算了一天,决定制造三台九十六伏五千瓦功率的垂直风力发电机。

虽然三十六伏才是安全电压,但低压电流用于照明还是不合适的。

九十六伏直流电是目前能做到的最高安全电压,是用于照明最好的选择。

之所以制造五千瓦的直流发电机,主要是五千瓦的发电机重量不大,正好可以安装在桅杆顶上。

而一条船上最多一百二十个房间,十五个千瓦的功率只用来照明,每个房间能分到一百二十五瓦的电流,足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何况一个二十五平方的房间,不可能安装一百二十五瓦的石墨灯泡。

毕竟石墨灯泡的发光源是电弧光。耗电高,温度高,光线强,装二十瓦的就已经很亮了。

这么一算,全船照明总功率也超不过三千瓦。

算上发电机功率损耗,电路损耗等等, 一万五千瓦的发电功率,只要能正常发出四千瓦的电来,一切都可以解决。

工业品嘛,不就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嘛,多大点事。

一点一点的做,一点一点的改,总有一天小发电机就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的大发电机的。

有了腹稿,程风只花了两天就把新式发电机的各种配套零部件图纸送到了各生产车间。

过了七夕节,向阳,红旗,实验三村开始秋收,青山堡总算是有了如山般的玉米,红薯和马铃薯。红薯和马铃薯也开始进入正式进入青山堡各食堂的常用食物。

总算有了酿酒的原材料,程风也去了新建的酿酒厂,找吉日格勒商议用红薯和玉米酿酒的方法。

没想到在酒厂见到了去年帮忙送牛马过来的蒙古牧民一家。

程风好奇啊:“这位大叔,你们不是回蒙古去了吗?你家怎么会在这里?”

那蒙古汉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用不太流利好汉语说道:“尊敬的公子老爷,小人一家本来是要回去的,听吉日格勒大哥说他家要在这里帮公子老爷家酿酒。

正好我家也会酿酒,这里吃饭又管饱,小人一家就没有回去。”

听着蒙古味十足的语调,程风差点笑出来声来:“这位大叔,你留下来了,那你家人怎么办?你不管他们了吗?”

“不用我的,我有哥哥,哥哥会照顾好的,我好老婆,两个孩子都在这里,我的不提心的。”

“那好吧,欢迎大叔一家留下来,那大叔可有名字?”

“有的,有的,小人叫乌格木,老婆齐齐格拉姆,儿子乌哈在书院读书,女儿乌兰云朵还小。”

程风嘿嘿一笑:“乌格木大叔一家都是好名字,既然大叔你也会酿酒,那咱们一起进去,找吉日格勒大叔商量商量,用红薯和玉米用酒的事。”

七月二十日,沁水河船厂来了一支舰队,五条护卫舰,一条小鸟船。

当程风得到消息,赶到马栏湾码头时,就看见五艘军舰并排停靠在码头上,舷号为:3005到3009号。

分别大半年,大少再次见到杜祖恩,杜祖德兄弟俩。当晚,程大龙,冯显,姜云升等热情的招待沁水河船厂师傅们。

晚饭后,杜祖恩详细的汇报了沁水湖船厂最近半年的情况。

在听完汇报后,程风给了杜祖恩三套图纸:“杜爷爷,这是三种专业船舶的图纸,分别是两栖登陆舰,综合补给舰,人员运输舰。

三种型舰都是在护卫舰的基础上改进的,除外观同护卫舰相同外,内部取消了大多数的隔层,结构更简单些。

就是登陆舰需要的栈桥船比较多,两艘登陆舰一共需要四百八十条。栈桥船虽然不大,但数量很大,不过你们沁水厂师傅多,造这种小船应该不难。

沁水有五座船坞,你们下半年的任务就是造两艘两栖登陆舰,二艘人员运输舰,一艘综合补给舰,如果能在过年前打造出来最好,能赶上使用。”

杜祖恩打开图纸看了看总图,整体和护卫舰没什么两样,只是把五层甲板改成了四层,取消了中间的绝大部分隔层,总工作量起码减少三成。

杜祖恩叹了口气:“打了一辈子的船,还是没见识,今日才知道,原来船和工匠一样,还分使用类型的,什么样的船干什么样的活,竟然还能分得如此清楚。”

又查看了栈桥船后笑道:“少爷就放心吧,这些改动是减少工期,用工时间肯定比护卫舰缩短三成以上。

这些栈桥船嘛,同小鱼船差不多,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打造,数量虽多,但是工艺简单,费不了多少事。”

程风笑笑:“那这事就麻烦杜爷爷了。”

杜祖恩忙摆手客气道:“少爷太客气了,这本是俺们份内的事。”

大少看着杜祖恩:“杜爷爷,我记得你们家好像有好多的读书小孩子是吧?”

杜祖恩道:“是啊,咱们那里,各个师傅家的孩子加起来有八十多人呢,怎么啦?”

大少嘿嘿一笑:“你们那里有这么多的孩子,分我几个呗。”

杜祖德眼睛都睁大了,直接抢了自己哥哥的话头:“少爷这是想找丫鬟还是小厮?俺家别的不说,小丫头,小小子好几十个,随便挑。少爷要年龄差不多的,还是年龄大一些的?”

程风小脸一下就严肃起来:“杜二爷爷莫开玩笑,我找什么丫鬟小厮啊。

是咱们这里船多了,今后咱们需要的掌舵人很多,虽说我们这里学生也不少,可他们读书的时间太短,字都还没有认全。

比不得你们家那里的小孩都是读过好几年书,识得很多字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想让你们给我安排十个二十个的,十五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来学习航海技术。

你们回去问问,不管是哥哥还是姐姐,只要愿意学习航海技术的,都可以派过来。”

杜祖恩明白了,少爷是想培养自己的班底,所以要找那些年龄小的,那这事就好办了。

“少爷,只要你不嫌弃俺们杜家这边的孩子粗鄙,小的回去就给你安排一些过来。”

程风大喜:“那先谢谢杜爷爷了。”

送走杜祖恩等人,大少又开始了自己的忙碌生活。

七月二十三日,舰队返回青山堡,经过近五十天的奔波,舰队跑了三个来回送往台湾淡水村八千人口。

加上何阿菜从福建忽悠的一千多疍民,现在淡水村人口已经有了一万二千,初步形成规模。

可是希望岛还有一万多人在等待。现在正好,一次增加了五艘护卫舰,虽然舰船上还没有任务的武装,但这不重要。

总算等到舰队返回,所有舰长,见习舰长,各营营长全部可齐。

程风很高兴:“哥哥姐姐们,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咱们刚下水的五艘军舰,你们正好接收一下。”

种花桂英道:“少爷,我刚才也看过那几艘船,还没有装火炮,要不要在等等。”

“先留下一艘,你们先接手四艘,加上宋玉成他们的那四艘同行,在咱中国沿海,基本没有敌手,就算打不过,咱们跑路,谁能追得上。

再说了,咱们等得起,那一万人等不起,台湾那边等不起,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手。

趁着现在有时间,咱们用这八艘军舰,一次就可以运完那一万多人,完成了运输任务,正好八月回来休整。参加夏季军训。

你们参加夏季军训,军舰升级火炮点火系统。等你们夏季军训结束,火炮也该装配完了。九月正好,连人带船一起,返回希望岛读书。”

种花桂英:“明白了,少爷。那舰船如何分配?”

程风想了一下:“这样,哥哥姐姐们,你们记录一下新的任命:所有见习舰长马上转正,正式接收新军舰。

陆战一营营长景正荣升任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团团长,兼一营营长。下辖一营,二营,三营,四营。

二营营长杨胜江升任南海舰队第二团团长,兼六营营长,下辖六营,七营,八营,九营。

二营营长由王力德升任。

3001舰,见习舰长,程妮妮。

3002舰,见习舰长,于文会。

3003舰,见习舰长,种花云飞。

3004舰,见习舰长,种花云珠。

3006舰,命名为吉隆号,舰长种花红玉,见习舰长,张克,陆战队六营营长杨胜江兼任。

3007舰,命名为泗水号,舰长种花金蝉,见习舰长王春宁,陆战队七营营长保家宽。

3008舰,命名为棉兰号,舰长种花尚香,见习舰长田来娣。陆战队八营营长张迎洪。

3009舰,文莱号,代理舰长种花桂英,见习舰长种花叔宝,武进峰。陆战队九营营长兰亭溪。

所有女子护卫人员,陆战队员,全部转舰过来辅助你们。其它人员安排,你们自行任命。”

“是。”所有人立正行礼,大家都有升职,很是高兴。

新任命结束,种花桂英问道:“少爷,为什么他们都是舰长,只有我是代理舰长。”

程风很认真的说:“因为你的位置不在3009舰。你只是临时代理,让种花叔宝熟悉舰长的岗位,3009舰的准舰长是种花叔宝。

姐姐你是南海舰队见习司令,你是船厂马上就要完工的,舷号801的霍去病号综合指挥舰舰长。”

“明白了,谢谢少爷。”种花桂英明白了,自己才是带队的那个。

程风笑道:“桂英姐姐,我很看好你。你们准备两天熟悉新舰,二十五日出发。

另外,你们的手下太少了,还是要再多招募些队员。两万多移民里招募个几百人十八岁以下的应该不难。”

宋玉成问:“少爷,只能十八岁以下的吗?有十八岁以上的不行吗?”

大少想了一下:“陆战队可以招十八岁以上的,但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岁。海军舰艇兵只能十八岁以下的,别问为什么,舰艇兵是要进海军学院读书的,年龄大了学习困难。”

“明白了。”

程风挥挥手:“去吧,先把舰船接手过来。”

二十六日,一支由八艘护卫舰,三艘侦察艇组成的武装运输舰队启航希望岛,去完成最后一次运输任务。

至此,希望岛又回到三万人的正常数量,粮食压力大大减轻。

可惜,大少认为的最后一次任务,只是八月的最后一次。

二十七日,齐鲁书院期末考试开始,这一日,大少的大发电机零配件也全部要凑齐。

二十八日全校休沐三日。电气兴趣小组开始学习组装新式的垂直风力发电机。

三十日,杜家送来十八个小男孩,年龄都在十二到十五之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杜姓八人,杜志刚,杜志强,杜志正,杜志忠,杜永超,杜永文,杜永平,杜永安。

王姓二人,王舜忠,王禹忠。

白姓二人,白忱元,白忱初。

陈姓二人,陈江平,陈晓宇。

钱姓二人,钱进财,钱多财。

周姓二人,周平安,周高乐。

看着沁水河来的十八名男孩,程风只能呵呵了,全是男孩,一个女孩没有,杜家还是比较传统的。

不过他们运气不错,正好赶上军训,程风准备军训时,直接把他们编入二年级的队伍里。

八月初一,夏季军训正式开始,沁水来的小男孩们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集体活动。

八月,是一个多事的八月,

初三日,有官府衙役来到成山卫宣告朝廷新政令,文登县全县免除天启五年、六年、七年三年税赋。

经过文登县令解啓衷两年的努力,多次上书朝廷述说文登县及整个登州府的灾情,朝廷终于下旨免除登州府全境三年税赋。

与公文同来的,还有登州知府鲁廷延转呈给袁可立送来一封信件。

当天晚上,程风在老师家院子里被老师告之,师伯董其昌来信相邀,九月初九重阳日相聚蓬莱阁。

大少当场表示,老师放心,一切有学生安排,老师只管放心出行。

知道了老师的行程,程风在第二天就去了刘老实处,给了他一份图纸。

要求刘老实组织所有铜匠老师傅,全力打造图纸上的物件,一大一小两种型制,务必在八月结束前制造出来。

又找找到袁丙辰老太爷,给了他一份图纸,要求老爷爷们先集中精力把图纸上的箱子雕琢出来务必八月底完成。

袁丙辰看那图纸上的箱子不过就是一些门窗之类的简单工艺,笑道:“风哥儿这小玩意儿太简单,我们几个老头子不出十天就能完成。”

程风笑笑:“这个真不用这么着急,爷爷们慢慢雕,八月底能完成就行。”

初六,南海舰队返回,所有船只全部靠港升级,改造火箭炮点火系统,改拉线点火为电磁点火,取消发射拉线,全部改为按钮点火。舰船上所有人员离舰,包括女子护卫队,海军陆战队。

舰队正好新招入队员三百四十人,全部加入夏季军训队伍,也算是一举两得。

初八,三台试验成功的七十二伏垂直直流风力发电机移交给船厂,开始吊装到桅杆顶上。

初十,综合指挥舰正式下水试航,当天晚上,行驶在黄海,正围着海驴岛转圈的指挥舰上灯火通明,神奇的电灯震惊了试航的船工们。

中秋前一日,龙泉酒厂酿出了第一锅高度蒸馏酒,中秋节当晚,青山堡的领导层第一次在中秋之夜嗑着自己种的葵花,花生。

吃着自家面粉烤的月饼糕点,喝着自己家的酒,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月了。

过了中秋节,程风从酒厂调来一百斤白酒,请了三位夫子帮忙,硬是在实验室使用三台蒸馏器提纯了三十斤酒精。

大少很高兴,把早已经准备好,都放了一年的玻璃瓶拿了出来,装了十瓶送到医院去。

齐鲁医院的院长李树初,副院长戴铭轩在听完程风对酒精的功能与作用的解释后,非常开心的收下了礼物。

有了酒精和硫酸,程风开始跃跃欲试,尝试在实验室里制取硝酸。

虽然在实验室做硝酸,产量不会很大,但是,程风要的是实验经验,而不是批量生产,能在实验室里做出了三斤五斤的硝酸也就满足了。

经过程风两天的努力,八月十九日,总算是合成出第一份浓硝酸,足足的装了一大瓶。

现在,手里酒精,硫酸,硝酸都有啦,可是大少发现没有水银。

不过问题不大,中药房就是座完整的化学元素宝库。只要化学里能用到的东西,在中药房里都能找得到。

没有水银,程风就到医院药房去调了二斤朱砂,把朱砂装进曲颈瓶里密封加热。

在高温的加持下,朱砂里析出水银气体,气体经过冷却器后凝结成珠。

通过蒸馏得来的水银,纯度很高,两斤朱砂,馏得水银三两。三两水银,足够了。

如何合成硝酸汞,所有流程程风是知道的,只是自己没有亲手合成过。

为了安全,大少决定先按克来试制,还不能在屋内试验,合成硝酸汞须要比较高的温暖,室外的温度少说也有三十七八度,正好合适。

全校都在军训,学生夫子都很忙,学校只有秦礼民夫子在,于是又请来秦礼民夫子帮忙。

在院子里安放好一张方凳,把实验支架台放好后,放上一支烧杯,插上一支大号试管进烧杯里,烧杯里倒入半杯清水。

先将五克水银装注入大号试管,又称出四十五克硝酸慢慢的注入试管中,用玻璃片把管口盖上,大少转身跑得远远的,坐在实验室的门槛上观看。

帮忙的秦夫子也不知道小东家是不是在炼丹,见小东家跑,也跟着跑,小东家坐门槛上,夫子也坐门槛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东家伸长脖子看,秦夫子也伸长脖子看,虽然他也不知道小东家看的到底是什么,但跟着看就对了。

程风不管试管反应情况如何,就是远远的用望远镜看着,绝不靠近半步。

反正有反应了试管里会有棕色的烟。

果然,大约三四分钟后,试管里就被棕色的烟雾充满。

大少远远的观看了快有两个小时,确定试管里差不多有半个小时没有烟雾产生,大少才小心的走过去,伸手摸摸,试管不烫手。

这才大胆的拿起来看,试管温度正常得很,看来是成了。

拿起试管看看,小心的放在一边,又让秦夫子帮忙,拿来一支能装五斤的大曲颈瓶放好,又去拿了一瓶酒精称了一斤注入曲颈瓶。

等瓶里酒精不在晃动,大少才把试管里的硝酸汞溶液呈线状缓慢的加入曲颈瓶。

整个过程大少是平心静气,小心谨慎的操作,一点也不敢马虎。

注完试管里的五十克硝酸汞溶液,大少便小心的又跑得远远的,几分钟后,曲颈瓶里的液体开始呈透明的黄绿色。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曲颈瓶底开始出现气泡,液体表面开始出现白色的烟雾。

随着气泡越来越多,整个曲颈瓶被大量白色烟雾充满。

大约半小时左右,烟雾慢慢消散,曲颈瓶里的溶液如烧开的水一般。如此沸腾了十分钟左右,沸腾逐渐变小,瓶口开始冒出黄色的气雾。

又过了十来分钟,黄色气体慢慢消失,瓶底只剩下一层灰白色好粉末。

大少知道这时的瓶子还是烫的,又等了十分钟,这才走近查看。

摸摸瓶子不烫了,大少又拿来两支烧杯,在一支烧杯上放了一木漏斗,漏斗上铺了一块精细的精品细白布。

往曲颈瓶里注入半斤蒸馏水,程风让秦夫子拿起曲颈瓶慢慢的晃动几分钟后缓慢的倒入烧杯上的白布中。

然后又把白布上的雷酸汞倒入另一支烧杯,注入蒸馏水,边注水边轻轻搅拌。搅拌十余次后再缓慢倒入白布中。

如此反反复复洗涤十几次后,才算洗涤结束。

大少取出米粒大小的雷汞滴在一块木板上,这才把白布里的雷汞倒入一个小布袋里,把布袋放入空烧杯里,然后注入蒸馏水后便拿进实验室里存放起来。

那杯洗涤过雷汞的水也拿进了实验室,放在操作台上,杯口放了一块玻璃片盖好。

秦夫子帮忙干了半天的活,就看见忙出来半斤不到的白色粉末。实在不知道忙碌一天做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秦夫子问:“院长,俺们做的是啥?”

程风笑道:“现在不好说是什么,等一会试过才知道。如果成功了,那粉末就是引雷散,如果没成,那什么都不是。”

秦夫子不懂:“如何才知道成没成?”

程风指着木板上的白点:“等它干透了,试一试就知道成没成。成了用锤敲它就会炸,敲击没炸就没成。

夫子,先帮忙把这些器皿送回实验室去,顺便拿把小锤过来,谢谢。”

秦夫子把实验支架送回实验室,拿了把小铁锤站在程风旁边等着。

过了二十来分钟,程风才对秦夫子说:夫子,用锤敲击那个白点,小心会爆炸。”

秦礼民早就想试试这引雷散是不是真的会炸,听见能敲了,毫不犹豫的上前两步就是一锤。

“砰”的一声响,早有心理准备的秦礼民还是被吓了一跳:“还真会炸?院长,这引雷散是成了?”

听到那声响,程风踏实了:“还好,还好,我真是幸运,一次成功。”

转眼就到了八月二十五,已经六岁的程风意气风发。陪着满一周岁的妹妹程思雨,共同度过了自己的六岁生日。

一转眼,大少己经来到大明六年,自主创业也有了三年,从天天吃不饱饭到现在也有身家近百万,可谓是发展快速。

这一天,程风收到了一支特别的礼物,机械厂送的一支带枪托的长管左轮枪,枪托立在地上,只比大少矮一拳。

除了没有子弹,除了钢材差些,除了枪膛没膛线,同样的能连续扣动扳机,转轮打得夸夸响。

无论是外观还是构造,完全就是后世的版本,唯一不同的是,这左轮枪的枪托是精雕细琢的,完全就是优美的艺术品。

“风哥儿,这是俺们共同送给你的礼物,虽然不知道这个叫左轮枪的到底有什么用?但是我们知道哥儿喜欢,就用精钢做了这么一支。”

“精钢?你们知道怎样给钢钻孔啦?”

周北风开心一笑:“风哥儿上次不是说了嘛,精钢打孔不是用钻的,是烧红了压出来的,我们也没啥大事。

想等哥儿有空时细说又等不起,就照着哥儿说的方法试验,也没试几次,果然做成了,还是铁匠师傅们帮忙淬的火。”

程风都笑出声来:“还是爷爷们厉害啊,我就说了个简单方法,你们都能干出来,了不起。”

这礼物,送到程风心坎上了,程风喜欢得不行:“这礼物,真的好喜欢,爷爷们真的好厉。这都造得出来,这手艺,爷爷们要多带几个徒弟,把这手艺传下来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