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86章 逢乱世辽地多妖孽 斩邪魔铸造擎天剑

书院来了两位大仙,程风决定必须扩大医务室,开春了就开工,单独建一家综合性医院,不然都对不起两位大仙的名气。

把事情安排给了许国亮,程风又屁颠屁颠的跑回老师家去。

刚进门就听见戴铭轩的言语:“这两年太医不的干,陛下子嗣困难,我等如履薄冰。

原本幼儿夭折也是常有的事,只是陛下的子嗣奇怪,只要是公主就平安无事,只要是王子,无论我等如何小心防范,总是会意外病亡。

我等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医,哪里防护得了这些,时时都是胆战心惊的。

想这皇家坐拥天下,想要什么没有,可想生养个男孩,竟比普通百姓家难上千倍万倍。

这两年为这王子夭折之事,被处死的太医不少,我等每日都战战兢兢,不知何时会轮到自己。

我等早有退隐之心,可是没有好的去处,只留在京城,退与不退无甚区别,上面上门传召,哪敢不去。

原想如祖上一般,做过游方郎中浪迹天涯,可自己自小锦衣玉食,那里又吃不了那苦。

正没地可去时,收到军门书信,我俩查了下舆图,觉得此地够远也够偏,到是个隐世的好地方。

再加上来这里是当夫子教学生的,又有军门在这里照应,定也吃不了什么苦,咱俩一商量,这么好的去处,让什么徒弟们来啊,我们自己来得了。

今日刚到这里,我们还吃了一惊,这地方虽说人不多吧,但是这建筑真是没得说。

如此大的琉璃窗,在京城也就那么几户人家装得有,听说还是换了老高的价钱,从天津运过去的。

原以为如此名贵的东西,乡村定然见不到,不想在这书院里竟然到处都是这种明亮的琉璃窗。

纵观京城的书院,也没有这么大气的。就冲这一点,我们也愿留下来。”

程风站在门口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就说怎么会有这种神仙级的大师到自己这里来夫子,原来是想来避难的。

“这避难好啊,太医院的太医们全到我这里来避难,我把你们带到海外去,让皇帝想找都找不到。”程风心里暗戳戳的想。

想来那太医院也是,屁规矩特别的多,给皇家看病,这不能用那不能用,最后好好的神医,进了太医院全变成了庸医。

见里面聊得起劲,程风沉思了一下,算了,还是干自己的事去吧,就不再打扰他们了。

教师楼修得多就是好,许国亮得到程风的交代,叫了十几个家属帮忙,只用了半天就收拾出两套住房,把两位新进夫子安排妥当。

从这天开始,青山堡迎来了拥有两名神医的时代。

而李树初,戴铭轩两位也不着急上岗,只把学校里,再看了吴世华几位编写好了医学基础之后,决定先静下心来,把书院要求的医学基础课本重新编写。

等有了正规的,标准的教材之后,再开展医学教授。

毕竟从他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这里的孩子虽然很多,但都是刚开始启蒙识字半年,很多人连常用的字都还没有学全,现在就学医术为时过早。

十一月十四日,经过了两次简单的试航,船工们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之后,3002舰做了第一次长航。

从宁海沁水河船厂航行到青山堡马栏湾码头,时间只用了三个半时辰。

领航管事杜祖铭,带着试航师傅王定山,白水洋,陈四海,钱方,周小川五人来到马栏湾船厂,顺便参观了一下再做最后检查,还没有下水的3001舰。

并认真地观察了3001舰上畜力人力两用螺旋桨的安装情况之后,把六条巨大的螺旋桨组件抬上了船,几人高高兴兴的扬帆起锚,扬长而去。

等程风得到消息,快羊加鞕的跑到码头时,那3002舰早已经没了影。

十一月十六日,田思胜随新试航完成的艇来到青山堡汇报工作。

学校实验室外,田思胜对程二虎父子说道:“到目前为止,希望岛的官衙已经建好。官衙旁边的学校也已经完工。

白翎湾码头已经建好,一千五百料的大船满载时也可以轻松进入。

北山脚下的工厂也已经建完。另外,咱们已经从铁山镇运送过来一千三百多户人家,共建了四处新村。

加上原来的那个寨子重新改建后,现有村庄五处,大约五千多人。

照现在岛上的人口,今年岛上收获的粮食能坚持到明年四月。今年边建村寨边开荒,一共也就开出,不到二千亩的耕地。

加上原来已经开出来了,今年种了冬小麦的总耕地不到四千亩。

按照现有耕地的总产量估算,大约到明年的时候能勉强养活一万人左右,但是依然有两个月的粮食缺口。

咱们咱们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从铁山镇移民?还是暂时不移民,等明年开春了再说?”

程风问:“让你们召集了三千名护卫人员,还差多少?”

“目前新招募了一千人,加上我们原来的三百人,一共一千三百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道:“现在人数还在差得远,最少你要招满三千人的量。

等过几天看看俺大爷是否能从登州买来的船只,如果新买了船只,让人去叫你们过来接收。

辽东那边,野猪皮奴儿哈赤发疯了,咱们多接走一户人家,就能少死一户人家,这也是集阴德的大事,万万拿出不得。

今年冬天你们要辛苦一点,只要船还能靠岸,就尽量的多接些人过来。

至于粮食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采购补充。

不要怕人多,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等到开春了,我带你们去占一个更大的地方。

一处可以一年种三季庄稼的好地方,到时候只怕人手会严重的不足。

虽然现在你们累一点,但是将来大家都会有好处。”

田思胜明白了,小公子上次说的话,不是开玩笑的,小公子真的是想再去占一块更大的地方。

看来小公子要的这三千护卫不是来保护希望岛的,而是要去占那个更大的岛用的。

知道了明天要做的事,田思胜斗志昂扬,马上要求返回希望岛去。

他要从新招募的护卫中选择那些驾驶个船只的老手,准备等大老爷买来新船的时候接手船只。

知道希望岛的化工厂已经建好,就想着让谁去那里经营好。可思来想去,好像只有造纸厂的秦管事一家能胜任。

可是把秦管事一家调走,那做纸筒的人手到哪里去找?

程风犹豫不决,便想着去找秦管事谈谈。

在纸厂见到秦一民,程风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同秦一民交流。

秦一民听后说道:“少爷放心,俺家做纸卷的事都是女人们在做,完全可以放手让她们在这里带新人,等带出熟工后再过去。

希望岛那边俺与两儿子先过去,先在岛上招人手,这提纯硝石的活计一点都不难,新人带一带,就带出来了。”

程风大喜,叫来何成贵,说要让秦管事到希望岛上去管理硝矿厂。

何成贵倒是很支持的:“东家,咱这纸厂迟迟不能造出纸来,秦管事在这里也是浪费。能去硝石厂做管事是最多不过。

东家放心,俺会找大东家多增加些人手,保护不会耽误了造纸和给少爷加工纸筒的事。”

见何成贵也没有意见,程风很开心:“那就这样了,取关的时候你收拾收拾,明天我就让船送你到希望岛去。

到了岛上,想回来看看家人也容易。咱们的侦察艇跑起来跟飞似的,不到三个时辰就能跑个来回。”

十一月十五日,秦一民带着两儿子去了希望岛,从些后,大少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年产精硝十万斤硝矿厂。

十一月十九日,马栏湾码头开进来浩浩荡荡的二十几条船,那个马兰湾码头填的是满满当当。

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大支船队,原本准备下水试航的3001号只能向后推迟,副厂长何英杰不敢耽误,马上安排人去通知程二虎。

当程二虎带着程风袁可立,沈有容来到码头的时候,看到那破破烂烂的二十几条船,程二虎好生吃惊,没想到官府的船里竟然还有如此破烂的,难怪要买发卖。

而袁可立看到那些船的时候,心里先是一沉后又一喜,沉的是他竟然不知道登州水师竟然还有如此破烂的船。

喜的是如果发卖的都是这种破烂的船,那对登州水师的战力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沈有容看到这一堆破破烂烂的船的时候,心里也是一沉,没想到这些家伙竟然敢把这些私自收缴的民船作为官船卖给卫所。

这要是让程家知道了爆料出去,只怕后果很严重。

程风看到那些破船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看到这些破船,估计就不会担心登莱水师的战力了吧。

然后才想到船这么破,自家大爷是怎么心甘情愿买下来的?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观点的人心里,喜和忧果然是不同的。

没心没肺的程二虎在那里想着这船虽然破,可是这数量多啊,从没想过这些破船到底还能用多久?

只是见到自己的大哥程大龙下船来的时候,那个脸色极其的难看,后面跟着的几位百户也是欲言又止。程二虎才觉得,这船买得怕是有些不如意。

程大龙心情不好,跟随船队前来收账的杨国栋,沈世魁可是心情愉悦的很。

两人兴高采烈的下船登上码头,原本想在这个地方抖一抖自己的官威。

不想刚上码头,抬头一看,好家伙,码头上坐着两位大神。

两人打了一个激灵,官威个屁呀,在这两人面前,哪里还敢抖什么官威。

二人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小跑着赶上前去,朝着袁可立,沈有容就是大礼参拜:“下官杨国栋,沈世魁拜见军门大人,拜见沈总兵。”

袁可立抬手示意:“二位大人免礼。”

“谢过军门,谢过沈总兵。”

二人谢过起身,一脸堆笑的道:“下官还以为军门大人来这里游玩几天日之后就已经回了故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想到,大人竟然还在这里休闲。下官来得匆忙,又不知军门大人还在此处,没给军门大人备下礼物,实在是罪过。”

袁可立笑道:“二位不必如此多礼,老夫现在只是闲云野鹤,不再是你们的军门。

无论如何,你们远来是客,能在这里见到你们二位老夫,心里也很高兴。

这里虽然说是老夫学生的家,也相当于是老夫的家。

老夫就尽一下地主之谊吧,二位请陪老夫小酌一杯,老夫还有事想问问你们。”

杨国栋,沈世魁对视一眼,双双鞠躬行礼:“大人相邀,岂敢不从。”

看着袁可立,沈有容把杨国栋,沈世魁二人带走。

程风这才担心的问程大龙:“大爷,看你脸色不好,是生病了吗?

不过生病了也没事,大爷运气好,咱们这里来了两位退休的太医,咱们再也不怕什么病了。”

程大龙心事重重,压根就没有听到什么太医之类的话,他只看着程风伤心的说道:“风哥儿啊,大爷俺被人家给骗了,竟然花了一两银子一料的高价,买了二十三条破船。”

程二虎看着自己的大哥那伤心的样子,有些担心的问:“大哥是怎么回事?给俺说说。”

于是程大龙便把这买船的过程与程二虎程风说了一遍。听了自家大哥的话,程二虎也觉得这些人太过分了。

只有程风微笑着安慰大爷:“大爷这事情你不能朝一个方向想,你换一个角度来想,你就不那么气闷了。

比如说咱们买这船就花了二万八千两,听着是贵,可有二万两是咱们从朝鲜那边讹来的,并不是咱们自己的钱。

咱们买这些船实际上只花了八千两,这不就划算了吗?再说了,就算是那八千两也不是咱们自家的,咱们也是从海盗那里得来的。

这样一想,咱们一分钱都没花,就白得了这二十三条船,岂不是更划算。

虽然看上去船很破,但既然能开到咱们家这里来,说明这船问题不是很大。

咱们现在正急着用船呢,如果咱们用这船到辽东去救下三万五万的百姓,那这船的所产生的价值可就比这船的本身高了很多不是。”

程大龙脸色好看了一些,伸手摸了摸程风的脑袋:“照风哥儿这么说,咱们好像一分钱都没花,白得了这些船。

虽然破了点,但白得的船,破就破些吧,咱应该高兴才是。”

旁边的何英杰也安慰道:“其实东家没必要这么难过,这船虽然看上去破旧了一些,但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咱们有空了捡修捡修还是可以焕然一新的。

再说了,就像风哥儿说的那样,如果这船能到辽东去救上一些百姓,那功德价值就远远超过这船的成本了。”

程风狂点头表示赞同。

程大龙无奈的笑笑:“你们都这么说,那俺也无话可说了。”

程风呵呵一笑:“大爷莫要多想,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咱们就当是吃亏买福气了。

何爷爷,你安排一下师傅们到船上去检查一下这些船。

如果不是目前必须要维修的,就先不维修了。让人去通知希望岛的田思胜他们,让他们组织船工过来接走这些船,集中精力到辽东去救人要紧。”

何英杰道:“前两天他们才回来了一趟,这时候船队应该去辽东了,现在这个时间他们手里应该没有船可用。

咱们还是先检修出一条比较好的船出来,直接过去接他们的人过来才好。”

程大龙现在心情好了些,便对何英杰道:“这事就麻烦何师傅了,请大家抓紧时间先把这些船检修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先安排人把船上的火铳送到五金厂去检测一下。”

何英杰点头:“东家放心吧,老夫会安排好的。”

当天下午,二十三条船里还算有些样子的三条一千料福船,搭载着六百头牛前往希望岛。

希望岛上有了这六百头牛,岛上的耕牛总数已经达到了八百头。

姜云升是从蒙古买来的一千六百头牛已经分出去了一千二百头,只剩下了不到四百头,大大的减轻了青山堡养牛户的压力。

三条千料福船在艇的引领下,连夜赶往希望岛。

毕竟三条福船是没有罗盘的,没有侦查艇的引领,根本不敢离开海岸线直接穿越黄海海域。

于是那条来去如飞的侦察艇只能降慢了速度,变成了慢慢悠悠的海溜子。

十一月二十日,陪着袁可立,沈有容喝了一晚上酒的杨国栋,沈世魁二人,把能回答的,不能回答的问题,全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大清早的酒还没醒,就被程大龙,程二虎请到居委会办公室。

“两万八千两是船钱,两万八千两的火铳钱,八百两的辛苦钱,总计:五万六千八百两,”银子交接给杨沈二人。

杨国栋沈世魁高高兴兴的带着手下抬着三十五个大箱子的货款,一点都不想耽搁,急匆匆上船返回了登州。

十一月二十三日,去希望岛的船终于拉来了一船的人。何英杰当天便把二十三条船的船工全部分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把需要的生活物资装上船后,当晚就在侦查艇的引领下前往辽东沿海及附近岛屿上接人。

可惜这二十三条船来的太晚,只运送了一次难民之后,辽东沿海变封了冻。所有船只再没有办法靠近海岸。

虽然只是运了一次,好在这次船多,一次性还是运走了一万来人。

从辽东运送难民是不可能的,但是铁山镇的难民还多,东江镇守军每日都在江面上敲击着冰面,不让那条航道结冰。

所以这支接近三十条船的船队,还是跑了两趟,从铁山镇运走了两万多人。大大的减轻了铁山镇,东江镇的物资压力。

……

十一月二十四日,马栏湾造船厂的第一条船3001号正式下水试航。

程风并没有去看船,而是跑到五金厂去,把刚得到的两千条火铳进行了筛选。

从一千五百条火铳里筛选出来了八百四十条口径上一次筛选出来的那三百条口径完全相同的火铳。剩下的六百六十条那就是五花八门的口径了。

把这次的五百条鲁密铳,加上上一次的二百条,一共七百条进行了筛选,从中筛选出三百六十条口径完全相同的。其他的也是乱七八糟的口径。

程风把这八百四十条火铳和三百六十条鲁密铳送到了五金厂进行改造。

其余的重新打了包装,准备交给那些去台湾的护卫们使用。

交接完火铳,袁丙辰老太爷递给程风一把红木的左轮手枪:“小哥儿,看看这是不是你要好样式?”

程风接过手枪仔细的观看,外观非常的精美,在几处关键的地方还是使用了金属插销。

袁老太爷解释道:“这里面装了两条很软的弹簧,样式上还是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

里面有弹簧?程风大喜,伸手搬下机锤,果然,每扣动一次扳机,机锤都能正常的敲下来,转轮也能达到要求,跟着机锤转动。

袁老太爷又递给给程风一条圆形木棍:“哥儿用这个试试,这棍儿同枪管大小是完全相同的。

哥儿用这根棍试一试,就知道枪管与钻轮上的孔是不是完全一样的。”

程风拿着小棍子,每扣一下扳机,便把那棍从枪管里穿过去。

果然都能轻松的从转轮处穿出去,连扣六次,无一例外。

果然雕刻大师的手艺,雕出来的东西就是精准。

袁老太爷道:“这都是按照小哥儿的图纸一步步雕刻出来的,全部可以打散成零件。

如果依照这个做模具的话,应该是可以再做出铜的来。”

程风是得寸进尺:“那就把左轮手枪交给刘伯,让刘伯依着这木枪为模具,再搞出一把铜的来。

等有了铜的,再以铜的为模具,想办法搞出钢的来。”

袁老太爷笑笑,又递给程风十二颗木子弹:“小哥儿,你设计的这木头弹丸,爷爷真的不知道如何把它弄到能打出来。

只能做出这种外观很像的样子,别的爷爷算是没办法了。”

程风接过那木头子弹细看,只从外观来看,和真正的手枪子弹没有什么区别,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程风把手枪的转轮退出来,把子弹一颗一颗的装到弹轮里,再装回去比了比,连着扣了六下,听到了六声木头撞击的声音,没有问题。

程风笑道:“没事的,咱们先把这手枪做出来,至于子弹的事,反正现在咱们也没那技术做出来,以后有条件了再说。”

袁老太爷笑着摸摸程风的头:“这事哥儿说了算,反正咱们就照哥儿说的去做就是了。”

十一月二十五日,从辽东沿海溜达了一圈的,,三条侦查艇回来报告,没有发现东江镇向旅顺口派兵。

程风有些奇怪,自己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了,毛文龙那里难道不知道?这没道理啊。

程风没办法,想去求教老师,又怕老师知道了生气。思来想去,算了,还是去找沋老爷子商量吧。

沈有容知道旅顺口的事,但他也奇怪毛文龙为何没有反应。

“那姓武的明显是给那毛文龙找不自在,老夫觉得那毛文龙定是跟那姓武的怄气。

明知道现在的旅顺口没有一兵一卒,却置之不理。”

程风说道:“会不会是毛大帅不在东江镇,不知道此事?”

沈有容沉思了几秒,点头道:“有这种可能。”

程风道:“我想找人通知他一下,但又怕他觉得咱们家手伸的太长了,离这么远,还管那边的事。”

沈有容想了想问道:“你是不是和毛文龙那侄子毛承禄很熟?”

程风点头:“还算熟吧,他是铁山镇的守将,我在铁山镇的时候和他在一起混了半个多月。”

“那你安排在铁山镇做买卖的那个刘大贵应该也挺熟吧?”

“熟,他们到是常在一起。”

“那就行了,你给了刘大贵写封信,让他告诉毛承禄,旅顺口的守军早在十一月初十的时候就被武之望撤走了。只要他知道了这事,剩下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点头,马上回到学校,写了一封信,正好曹金虎几人没有出门。便安排他们跑铁山镇去送信。

顺便还让他们,如果在铁山镇遇见自家船队,就告诉景正荣,让他们把船队的管理权交给田思胜几人。

他们那一百二十人返回青山堡来,有新的事情要做。

书信曹金虎当天晚上就送到了,很可惜,刘大贵并没有找到毛承禄,就连毛永诗,毛永明,毛永喜都不在。

时间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等到刘大贵再次见到毛承禄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天,都已经到了十二月初五。

毛承禄再把这个消息传给正在镇江堡北面,对那凤凰城虎视眈眈的毛文龙,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初十。

等毛文龙的命令传达到大长山岛的张盘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十五,一切都已经晚了,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毫不犹豫地撵了过去。

而我们的程大少,在把消息传到铁山镇之后 也再想方设法的,想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可惜时间时间太仓促了,火箭炮实验小队的实验数据,直到十二月初十才完成所有的测试提交上来。

前前后后火箭炮弹就打了三百多枚,才得到了最关键的一些数据,其它的数据还是根据这些关键数据计算出来的。

如果所有的标尺都要用火箭炮弹真实的走一遍的话,估计一千发都不够。

好在现在,希望岛那边的硝石厂已经在开始出硝,估计再有一个月,所有的工人熟练之后,产量便可达到月产万斤。

从得到希望岛的开始,青山堡就不停的派人四处搜罗白砂糖,整个山东周边的白沙糖都被活生生的卖涨了价。

现在,火箭炮的参数总算是完成了,程风决定,开始安装到船上去。

自从上一次最后修改了火箭炮发射架的参数之后,五金厂就把那个参数做了定型。

程大少还有这船用火箭炮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且听龙吟。

又把车载火箭炮,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天火流星。

把单兵火箭发射筒,起名叫做:热情似火。

先放弃了陆地使用的火箭炮生产,全力生产船用型号,一个多月了,已经造出了三十多架。

现在五金厂现有的铁锭,基本全都用来造这个东西了。

以至于改良版的大型冲压机,迟迟生产不出来。

3001舰在进行了长达半月的试航后,开始安装火箭炮发射器。

船头靠右两架,右前舷十架。

船尾靠左两架,左后舷十架。

全舰二十四架发射器,单舷一次能发的四百三十二枚火箭弹。覆盖面积可达一千平方米。

其火力强度,是西洋盖伦船那老掉牙的火药弹弓难以望其项背的。

十二月十八日,宁海沁水河船厂,建造的三三艘舰艇3002,3003,3004号全部集中在了马栏湾。

十二月二十日,3001台北号全部安装完毕。

程大龙,程二虎特意邀请了袁可立,沈有容,以及李树初,戴铭轩两位神医,在何英杰,在姜云升,景天等百户的陪同下,出海游玩。

程风带着种花桂英,宋玉成等人兴高采烈的登上了台北号驱逐舰,开始完工后的第一次航行,目标直指希望岛。

他要到希望岛上去给希望岛那最早的三百名护卫的家属发年奖,顺带把那一百二十名小护卫接回家。

更重要的是,他要把放在那大福船上的台钟拿回来。

这新造的船是计程器的,船只刚离进入大海,开始满帆航行,大约半小时后,最终的速度竟然达到了一百四十里。

虽然用测量陆地的方法来测量航速,误差会很大。但上下折一折,一个小时六十里的速度绝对是有的。

这让程风非常的满意,一个时辰一百二至一百四十里,相当于一个小时三十到三十五公里,差不多有十五到十九节的航速。

虽然没有达到后世九十年代世界风帆大赛中的那条二十五节的航速的飞行翼飞剪船的速度。

但这个速度,在当前这个航海时代,最快的盖伦船也就九节的速度,那怕是十五节,也已经是飞一般的速度了。

而且大少觉得,这应该还有没有完全掌握好风帆角度的结果。

如果对风帆的掌握就更熟悉一些,航速应该会更快。

台北号顶着犀利的寒风,在黄海上飞驰,舰船上被防水油布罩着的火箭发射器,让这条拥有优美线条,超越了当今航海技术四百年,代表着全球最高科技的风力舰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程风站在驾驶舱前的挡风玻璃窗里,看着正在破风前行的船头,总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只可惜青山堡到希望岛的路程只有四百里不到,还不等大少把到底缺了什么想明白,台北号已经到了希望岛。

四百里路程,竟然只用了两个时辰多一点,这又让大少觉得这条船的速度应该不止十九节。

单从时间来算,船速应该达到了每小时四十公里,那就有二十一节还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希望岛停留了一天,现在的希望岛,因为海面封冻的原因,没办法再到辽东去接人。

二十三条破烂不堪的船,开始轮番着在希望岛临时船厂维修。如今希望岛白翎码头,简直是船满为患。

程大龙代表青山堡千户所,给岛上的居民们每户发放了一斤红沙糖,两匹粗棉布新年礼物。

对占领希望岛有功的那三百户护卫,每户多发了两匹细棉布,两匹粗棉布以资鼓励。

回来的时候,搭上了一百二十名小护卫,还有程风惦记着的台钟。

返程的路上,程风还在那里想着这船到底缺哪个傻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海面上一条跃出水面的鱼,让程风被冻僵的脑瓜子现了一丝的灵光。

大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海上有鲸鱼,鲸鱼身上可是有数吨的脂肪的,自己现在正愁没有足够的脂肪搞新武器。

这不想起捕鲸的事,便想起这船少了捕杀鲸鱼的工具。

想起捕鲸,又想起了床弩。这就对了,船上少两架捕鲸用的床弩。

大少担心自己又把这事给忘了,赶紧拿出小本本来记了一下,回去就得找袁老太爷他们问问会不会做床弩。

刚回到码头,程风没有去管宋玉成他们接手台北号战舰的手续问题。而是直奔木工厂找袁老太爷询问打造床弩的事。

好在作为资深的卫所工匠,像床弩这一类的大型防守器具,制作的方法还是烂熟于心的。

知道袁老太爷他们会做床弩,程风便随手画了弩箭的样式,以及配套弩箭的浮力筒和自动放线绳索轮。

“老太爷,床弩配套的弩箭,就照我图纸上画的来做。

先做十架弩出来装船上去,明年的时候咱们捕鲸鱼去。

对了,那绳索在加工的时候先用桐油刷过,这样更牢固些。”

……

十二月二十三日,北方小年,青山堡,正在进行着两件事。

第一件事,新建的土高炉今日点火炼铁。

罗三等十几位铁匠师傅们,按照程风给的高炉使用手册,再一位夫子的解说下,一步一步的往高炉里添加各种炼铁材料。

焦炭,铁矿石,石灰石一层一层的往那高炉里倒。随着炉温逐渐增高。

远处的十头年轻力壮的黄牛,正在围着鼓风机的齿轮轴卖力的转着圈,拼命的往高炉里鼓着热风。

在四个时辰之后,高炉终于开始出铁。而距离高炉不远的地方,炼钢转炉也开始积极加温准备。

当第一锅铁水进入转炉,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炉转炉炼钢也正式开始。

只是由于很多的技术限制,高炉的铁水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外流,但是转炉却没办法把炼出来的铁水全部炼化成钢。

但是即便如此,转炉炼钢的速度也是一等一的强。

再经过两次添料之后,铁匠师傅们开始分班休息。

毕竟这高炉一旦开始练铁,便不能停止,会一直炼下去,直到没有矿石为止。

相比之下,炼铁的速度很快,炼钢的速度却跟不上,经过了一天的努力,三成的铁被炼成了钢。七成的铁做成了铁锭。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轻轻松松炼出了二万斤铁,八千斤钢。给东江镇的五万斤铁,只用了三天就完成。

青山堡这座小小的炼铁厂,用了一天的时间,其产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青山堡从此解决了钢铁需要外购的困境。

当然这个产量不能从后世的炼钢技术比。如果是在后世,这点产量就算是私人小作坊,估计一天也是这个产量的十倍以上。

第二件事,齐鲁书院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升级考试。

经过了一天的奋笔疾书,一千二百三十一名一年级学生,五十三名二年级学生完成了语文,数学两科的考试。

一年级有八百七十四名通过了考试,算是基本扫盲成功,升入二年级,三百五十七名留级。

值得庆幸的是,上一阶留级生石达开终于升到二年级了。

五十三名二年级学生全部通过,整班升入三年级。

十二月二十四日,学校放假。五十三名进入三年级的学生,除了程丫丫,程大妮,石花儿,兰玲玲,王晓云,景诗婍几名负责财务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上舰,开始学习使用舰船知识。

宋玉成,曹金虎,无疆,桂英,红玉,金蝉负责教授三年级同学的火箭炮距离测绘与方向角度调整。

每个炮位分配四名女护卫,负责学习火箭弹装填。

景正荣,杨尚金等,带着各自的三十名手下,开始训练舰船步兵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一时间,码头舰船上杀声震天,热闹非凡。

正月十八日,八张大型三床弩抬上舰,安装在四条舰船的船头,正好船头靠右是两架火箭发射器,左边两张大床弩,直接把船头的布局搞对称了。

程风看老师傅们试射了几次,不带绳索能射到六百米开外,挂上绳索也能射到四百米,十分的给力。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