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84章 制方案规划新海军 瞎指挥急坏袁可立

程大龙去了希望岛,带着景天,杨童舒,王安宁,保明郡,张成毅,兰华兵,邓文勇七名新进百户官,一个个穿着崭新的官服,登上三条水翼船,威风凛凛又杀气腾腾的直奔希望岛而去。

目送飞翼船飞驰而去,大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自己的这些船好像都没有编号,也没有名字,现在船少还好说,只需要说个那那那,今后船多了,哪里分得清楚谁是谁。

不行,这个必须解决,任何事情都要开始就正规化,不能给今后留后患。

想想共和国海军的命名规律,大少觉得好好的参考一下,改动改动不就就是现成的。

回到学校,程风放下手里的一切,开始专心致志的规划海军的命名体系及舷号规划。

中国海军舰艇中文名的具体命名规则是这样的:序列号的舷号规则是这样的。

1字头为驱逐舰;

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

4字头为核潜艇;

5字头为护卫舰;

6字头为反潜护卫艇(猎潜艇);

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

8字头为补给舰、扫雷舰;

9字头为登陆舰;

33字头为气垫登陆艇。

虽然现在大少手里除了侦查艇之外,什么船也没有,但是这并不影响提前把规矩定好。

经过反的推敲,大少决定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反正这样的构思,除了自己别人也不懂。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构思和设计,大少终于写出了海军舰队发展命名的标准方案。

0字头的为航空母舰。中文命名为海岛名。

1字头的为巡洋舰。中文命名为行省名

2字头的为驱逐舰。中文命名为省会名。

3字头的为护卫舰。中文命名为地市名。

4字头的为两栖登陆舰。中文命名为山川名。

5字头的为综合补给舰,步兵运输舰。中文命名为湖泊名。综合补给舰舷号为51开头,步兵运输舰舷号为52开头。

6字头的为常规动力潜艇。中文命名为河流名。

7字头的为核动力潜艇。中文命名为海域名。

8字头的为综合指挥舰。中文命名为历史名将。

9字头的为医疗保障舰。中文命名为名医名。

10字头的为护卫艇,侦查艇。中文命名为县城名。护卫艇舷号为101开头,侦查艇舷号为102开头

大少觉得吧,不管现在有没有,先把这序号编好,把名分占着,省了以后麻烦。

现在吧,自己手里有的只有三条侦察艇。那就先给这三条命名为基隆号,花莲号,台南号。

正在建造的战船,依照发展的方向来看体型太小,只能属于护卫舰。

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是属于超大型战船,暂时列为驱逐舰的序列。

大少决定了,正在建造的四条船,马栏湾这条,命名为台北号,舷号3001。

宁海船厂三条分别命名为琼州号,舷号3002。

交州号,舷号3003。

马邑城号,舷号3004。

为了让这些舷号有立体的效果,大少是费尽了心思,才把那1~0的10个阿拉伯数字3D立体写法画了出来。

看着纸上,那如同漂浮在空中的立体数字,大嫂非常的满意,决定把这些数字图样送到船厂去,让他们学着在船上写字。

程风拿着手里的立体图样,高高兴兴的来到船厂,把图样交给韦远武,并告诉他,要把这字写到那大船上去,字体要有大人这么大高的字才行。

并且把现有的四条船的舷号都给了韦远武,并在地上画了一个船的样子,指出了把舷号写在船头上的大概位置,让他把这些舷号写到船上去。

韦远武看着那些几乎快要飘出纸面的立体字样,头有些大,只能讪讪的道:“小东家,一看这字的写法就很有难度,咱们得要派专人好好的练习一段时间,估计才能写得好。”

程风笑道:“现在船不是还没有造出来吗?先安排两个人做一个大的模板,每天就这么练,等到能把这字练得像我写的这个一样,能够看见字都能飘得出来的时候,再让他们写到船上去。”

韦远武见程风说先练习一段时间,等练好了再往船上写,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天快黑的时候,一条飞翼船返回了码头。带回了希望岛的消息,那个李郡守的管家,已经返回去了,估计再有两天才会有下一步的消息。

九月十九日,程风把三面旗帜的图样交给锦绣坊的管事秦娘子,请她们帮忙绣几面红旗。

程风指着其中一张图案解释:“这面红旗,红色底,边上套旗杆处为白色,五角星在红旗中间,用金色,五角星里的火炬为红色,镶金边。”

又指着第二张图案道:“这一张跟上一张一样,只是在五角星的外面加了一圆圈,颜色也黄色的,注意这个圈一定要圆。”

秦娘子看那图案,是在第一张图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黄色的圆圈,图案还是很简单,没什么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秦娘子无异议,程风又指着第三张道:“这个也是一样的要求,所有的图案都用黄颜色的。”

秦娘子看这第三幅图案,还是在第二幅的基础上增加了四个五角星,呈现一个小度角的扇面铺开。位置也不在旗帜中间,而是摆在了左上角。

秦娘子接过图纸问道:“小公子,这些图案很是简单,如果一面只要一幅的话,一天就能绣出来。”

程风笑道:“每面旗帜绣三面吧,最好都绣成双面绣。这三面旗子,今后可能会长期收藏保存的,所以做工要好。

其它的只须按照尺寸在做五十面不用绣图案的红旗。你们只需要做出红旗来,我让师傅们去雕双面印章,咱们需要什么样的旗帜,直接印上去可能会更好。”

秦娘子秒懂,开心的收起图纸:“公子放心,四五天就能全部做出来。”

程风笑笑:“谢谢秦娘子,等会你去领材料的时候,记得告诉我姐姐可以让她给你们这些绣娘姑姑们一人一身丝绸布料作衣裳。”

程风的话把这秦娘子吓了一跳,忙摆手拒绝:“小公子有所不知,丝绸这种布料不是俺们这些草民能穿的。

大明律有规定,非官眷显贵不得穿丝绸。再说了,奴家见公子夫人都没有穿丝绸,绣娘们低贱,哪里敢穿那丝绸衣裳。”

程风微微一笑:“秦娘子多虑了,那规定是二百年前的,现在兵荒马乱的谁还管。

我在外面看着那些做生意的员外们哪个不是绫罗绸缎的,也没见当官的说他们什么。

再说了,你们是绣娘,如果你们都穿得粗布麻衣破破烂烂的,如何能让人相信你们是手艺高明的绣娘。

秦娘子只管放心,在我家这里,我家说了算,只要你愿意,穿啥都不犯法。”

秦娘子感动万分,连连道谢,然而当秦娘子到库房去提布料的时候,还是没有要丝绸,而是选了质量比较上乘的印花细棉布。

九月二十一日,希望岛再次传来消息,那郡守亲自上了岛谈判,目前还没有结果。

九月二十三日,寻山所的一支建筑队赶着二十辆牛车回到青山堡,送来了最后的二十车铝矾土烧制的耐火砖。

青山堡的第一座土法炼铁高炉,以及配套的小型炼钢转炉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马上就开始炼铁炉外的厂房建设,预计一个月内便能全部完工。

九月二十六日,程风的老娘终于坐满了月子出来了。大家随便给了新生的小生命办了一个满月宴。

刚满月的小丫头第一次离开了屋子,到了外面。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程风扒过去看了看自己的妹妹,长得是白白胖胖的,可比自己当年那瘦的像牙签一样的苦日子没得比。

想想当年的自己,老娘瘦的像根柴火棍,姐姐瘦的像根柴火棍,自己三天吃不饱一顿,整日整夜的担心自己活不到三岁就得饿死,那日子想想就伤心。

程二虎本来要把这丫头取名叫程二妮的,遭到了程风的坚决反对,最后还是找袁可立老爷子给起了一个大名叫程思雨。

程风知道,这定是老爷子天天想着老天下雨想出来的名字,这是老师美好的愿望,当然要全力支持,程风自然不会反对。

九月二十八日,船队再次送回来四船铁矿石还有船尾拖拽着的四长排捆绑满了木材的木排队伍。

船厂把木排留了下来,只安排船只把矿石送到龙眼湾货运码头去,那里的货运码头已经建好,有了专业的矿石货场。

说是货运码头,其实上卸货的装备都没有,没有行吊,也没有输送带。

只能靠人力从船上一箩筐一箩筐的往下抬。费时费力费功夫,足足卸载了两天才保证四船矿石卸载完。

两趟六船的铁矿石堆放在码头上,大少根据堆垛的尺寸估算了一下,大概也就八十来吨不到。

看着如此效率低下的码头,大少爷是欲哭无泪啊,高昂着头,狠狠的问天:“老天爷啊,你告诉我,我啥时候能用上那行吊啊?”

景正荣带回来的消息,第一就是种花桂英她们在铁山镇的女护卫招聘不是那么顺利。如今过去了半个月,也才招到七八十人。

而且大多数都是朝鲜女孩,汉族女孩很少,采珠女也招到了十几个。因为人数太少,并没有随船回来,正在东江镇休养调整身体。

到是希望岛招的男护卫,已经又送过去了二百多户,目前岛上的护卫人数已经超过了八百人。

第二个消息就是希望岛的谈判还没有结果,据说那李郡守已经送了两次礼了,程千户都没有松口的意思。

十月初三,程大龙等人回来了,一个个的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一看见程风,程大龙就开心:“风哥儿,那希望岛可真是个好地方,比咱们这里凉快多了。

那土地也好的不得了,不像咱们这里的沙土地,那土地啊,黑黝黝的全是油。俺都想把家搬到那里去,好好的种地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大爷,你这想法可不对,你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到那里去种地,而是要让别的人好好的种地。

咱们想办法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别让他们受到伤害才是正理。”

程大龙嘿嘿一笑,小声说道:“风哥儿有理,风哥儿说的对。

哥儿俺们这次收获可不小,那李郡守果然如哥儿说的那样,不敢让这事情扩大。

自个儿偷偷的上到岛上去亲自磋商,偷偷摸摸的送了俺们几箱子的珍珠宝石,前前后后还送了十八个十二三岁的朝鲜小女子,俺没敢带回来,全留在岛上了。”

说完便从怀里顺出一个木盒子来递给程风看:“哥儿你看,这里面除了珍珠,还有红色的蓝色的宝石,还有一些玉器,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银子。

而且俺说要把这事压下去就得花银子打点上官,他就单独送了二万两的银子作为打点费。

俺觉得已经不少了,便同意了向上报告是船舶遇风浪沉没了,跟他们朝鲜没关系。”

跟在程大龙身后的董祖辉也笑着说道:“少爷,千户大人那箱子里的东西大约值个一万两左右。

那七个小箱子里的东西估摸着能值个两万多三万两的样子。俺见大老爷都已经同意了,便没有再提出异议。

还是找了个空档和他的管家推荐了咱们家的东西,没想到那个李郡守非常的感兴趣,愿意做俺们家的生意。

俺也同他们说了,他们可以用物品交换,比如说皮毛,人参,铁锭铁矿石,铜锭铜矿石,粮食都可以换。”

对于董祖辉的工作,程风还是比较满意的。早就知道自家大爷的经验不足,几万两就被人打发了。

不过这个没关系,只要那岛的事情解决了就好,何况还和那郡守联系上了买卖。今后有了机会,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黄海道去。

晚上的时候,几个百户抱着手里的箱子来到程家,准备上交那些珍珠宝石。

程风觉得那些珍珠宝石的,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真正的价值,尤其收到库房里更是没有任何的价值,还不如分给大家做个留念。

于是便跟自己大爷老爹一商量,八个礼盒合并在一起,把里面的物品分成十三份,一家一份分了做个留念。

程风的这个提议程大龙程二虎都没有反对,其他的百户们更是没人反对,于是大家开开心心的就分了赃。

而这个时候,正在莱州路上,带着四百名护卫,赶着八百匹马,一千六百多头牛的姜云升,正在辛辛苦苦的往家赶,并不知道自己的家里增加了一小笔存款。

自打七月出门到关外去采购马牛,这都两个多月了,去的时候倒是挺快,这回来可就遭了老罪了。

那群性情温顺的牛牛一天慢条斯理的,如同闲庭信步般的慢慢走着,一天走不了三十里,从遵化到莱州,整整走了一个半月。

要不是自己带的护卫多,又从蒙古雇了十户放牧经验丰富的牧民跟随,姜云升都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牛马赶回成山去。

本来姜云升想在天津租用些船只把牛马运回来的,可是到了天津才知道,登州府一线禁了海,百姓的船只根本不敢往那个方向去。

姜云升没有办法,只好骂骂咧咧的赶着这群牛马走陆路。护卫长林从虎带着护卫一路护送,到沧州时又带上了一老一少两个人。

林丛虎说是为书院聘请的拳师,只是这老拳师有些不放心,想到实地去看一看再做决断。

本来俺们准备专程送他们师徒过去的,现在正好你们路过,便跟你们一路同行。

有拳师同行,姜云升自是高兴。林丛虎送到德州地界方才返回天津。

姜云升带着队伍,继续向着济南缓慢前行。天启四年的山东,那是艳阳高照长达半年之久,没有一个凉快的时候。

沿路所见的都是土地干裂严重,树枯草黄,毫无生机。

各地除了大地主,大士绅的田地,仗着家生奴才多,全靠人力还能有水浇灌,普通百姓的田地已经干旱的寸草不生。

这一路上把个姜云升愁的人都老了几岁,别的倒也没有什么,自己这里几百号人,普通的山贼土匪也不敢动了打劫的主意。

只是一路上的水源和草都非常难寻,很多的时候都得到当地的大地主,大士绅家里去花高价购买。

一路上单是给这些祖宗买水和买草料,就花了上千两的银子。

天气干燥又炎热,正午时候根本不敢走路,每天只能早早的走,中午的时候休息,太阳落山之前再走一段。

辛辛苦苦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莱州府时,都已经十月初三了,再有两天的路程,就能到达文登县。

好在现在的莱州府有自己的人马府邸,再加上莱州通判石三畏照顾,运送牛马的队伍终于在莱州府得到了短暂的休整。

把管理牛马的工作暂时交给了莱州府的镖师们,姜云升整个的心神都放松了不少。

好好的在莱州休息了两天,正好有文登县的护卫过来,便把原本从莱州带走的一百名护卫留了下来,并且留下了一百匹马给莱州的镖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剩下的路程换成文登县镖局的护卫接管,姜云升带着人马再次出发,紧赶慢赶的走了两天的路,十月初八才到达文登县城。

姜云升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穿了整个山东,虽然这时候的山东各地依然是干旱严重,但是由于这个时候的朝廷还有威望,地方官员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荒废政务。

各地官府能力出众者也不少,在地方官府的积极组织下,安排村民抗旱自救,又要求各地士绅大户出钱出粮救济灾民。

再加上这是灾难头一年,很多百姓还能勉强支撑。天启四年的山东,旱灾竟然没有引起灾民潮。

至打程风确定了海军舰船序号标准,便开始为增加舰船种类而废寝忘食。

在改良版的飞翼帆飞剪船的基础上对船体内部布局做了大改动。

首先在船体不变的条件下,扩展了船体上层甲板的宽度,扩大舷窗面积,做为综合指挥舰。

船体上层夹板由原本的十四米,左右各向外飞出三米的飞檐,总宽扩展到二十米。

原本只有五米宽的船头一下子扩展到了十一米,上层夹板总面积达到了一千六百平方米。

甲板上层建筑的面积也扩大了一倍。并把一层船舱的二十六个休息间合并成四间大型会议室。

其次,设计两栖登陆舰。

主要是改变船体尾舱的结构,使船尾板变成可以放倒成一个斜面直达水面的活动舱门,舱门有四个五吨级大型手动葫芦拉动进行升降。

一层舱室保留原样,取消二,三,四层船体的隔层,使船体上二至四层甲板成为直通甲板,每层甲板上铺设四条轨道,用于停放临时栈桥专用船。

每层可以停放十米X三米的栈桥专用船六十条。可搭建长度为六百米的临时栈桥。三层甲板装满,可以搭建三条六百米长的临时栈桥。

第三,除保留一百人水兵房间外,取消五层舱室所有的隔层板,改造成三通道五条通铺的运兵船。

第四,在原船基础上缩小船舶尺寸,改装为甲板长七十米,宽十米,船高十二米,分三层,水线长五十四米的轻型护卫舰。

第五,封闭式栈桥专用船,船长十米,宽三米,船面加十米长三米宽的,可旋转甲板。入水后船体打横形成十字,旋转夹板相连就可以形成平稳的栈桥。

第六,建造双体快速鱼雷艇。该鱼雷艇,全宽船面宽四米,全长十五米,水下为W型船体。其动力为一面三角风帆加火箭推进器。

正常行驶时使用三角风帆作为驱动力。战斗时降下风帆,使用火箭推进器作为主动力,进行高速机动。

大少废寝忘食的画了整整七天的时间,才把这些基础船型建造图纸设计完成。

这刚松了一口气,便得到了姜伯伯已经到达文登县的消息,大爷程大龙已经安排人手前去迎接。

总算是有了姜云升的消息,这让程风暗暗的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带着五万两的巨款前往关外是非之地,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现在有了消息,甭管买卖如何,至少人是平安的。然而就在大少放松心情的当晚半夜时刻,气温突然下降。

原本白天还在把人热得半死的气温突然降了下来,寒冷的西北风吹得呜呜直响。

大少在睡梦中被冻醒,抖着牙花子睁开眼睛,透着皎洁的月光,便看见幼儿园的阿姨们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在翻箱倒柜找棉被。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还是热死人的天气 ,只睡了半个晚上,便突发的就入了冬。

好在幼儿园的装备本来备的就很齐全,春夏秋冬的衣服棉被都有,大人们也顾不得自己被冻的浑身发抖,匆匆忙把铺盖的厚棉被翻了出来,换掉了床铺上的凉席薄巾。

小朋友们重新备盖回了厚被子里。总算是没有出事,林家三姐妹和那六个阿姨,这才有空找出自己的厚衣服出来御寒。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幼儿园又恢复了平静,但是程风心里踏实不下来了。

他担心大家在遇到这种突变情况的时候,只想到了自我处理,而没有考虑到其他人。

毕竟中国数千年来就没有人组织过类似的临时应急预案,大家的潜意识里压根就不会去考虑别人家会怎么样。

大少很想自己起来去看一看,但是现在确实没有办法,自己的厚衣服全在家里,幼儿园里压根就没有自己的衣物。

心里焦急的程风,只能默默的等待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们把自己先拾掇好。

终于等到林家姐妹穿戴好了自己的厚衣裳,程风这才叫住林文漪:“林夫子,我觉得你应该到学校里去看一看,把别夫子们叫起来,检查一下各个寝室的学生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被冻坏的。

另外让学校安排人去找我大爷和我爹,让他们组织人马,连夜到各村寨各厂区去检查情况,我担心这天气突然变冷,有些人可能会醒不过来。

对了,还得赶快派人去教师楼看一看袁老先生和沈老先生情况,他们年纪大了,最容易出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文漪,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己穿好了厚衣服,正准备检查一下学生的情况,便上床睡觉。

听到程风这么一说,也不敢怠慢,觉也不敢睡了,赶紧的叫上妹妹林又漪给自己作伴,姐妹俩打开了幼儿园的大门。

抬头看了看天空,一点云彩都没有,头顶一轮明月,伴着满天繁星的天空,这满天繁星的夜空竟然会突然变得如此的寒冷,真的让人措手不及。

“唉,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大热的天突然就变这么冷。”林又漪叹息了一声,紧了紧自己身上的衣服,顶着寒风直奔教师小区。

而这个时候的教师区,不少人家已经被寒冷冻醒,都是打着寒战,翻找出厚棉衣棉被重新把床铺铺好,便又返回睡觉。

确实没有人想到过,要到学校去看一看那些学生的情况如何。

当林家姐妹来到教师小区,挨家挨户叫门的时候,那些已经收拾好床铺重新钻回被窝,准备继续睡觉的夫子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重新起床,开门出来询问情况。

林又漪把程风的话给大家叙述了一遍,众夫子们这次想起来,这学校里不只是他们,还有上千的小孩子需要人照顾。

大家顿时睡意全无,纷纷收拾好自己,前往学学生宿舍去,查看学生的情况。

林又漪借着这个机会,也赶紧到了袁可立和沈有荣的家查看。

好在袁家是有仆人执夜的,当发现气温急降的时候,那些执夜的仆人便通知了主家。

沈家虽然没有袁家的家仆人多,但也还是有好几个老兵丁的,晚上总是有年纪大的睡不着,发现了异常。

听着幼儿园外面又是一阵的兵荒马乱。大少哪里还有睡觉的心情,只默默的蜷在被窝里等着消息。

一直等到天光大亮,林文漪两姐妹才回到幼儿园。

跟随林家姐妹一起过来的,还有程大妮,他是来给程风送棉衣棉裤棉鞋棉帽的。

程风在林家姐妹和程大妮的帮助下,很快穿好了一身行头,也顾不得去洗什么脸了,便直奔学校教务室。

来到教务室就看见老师袁可立,师母宋氏,沈老爷子都在这里,夫子李玉玲也在。

程风先给三老请了安,才问李玉玲:“李夫子,现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人会冻死冻伤?”

李玉玲把程风抱到前椅子上坐好,又倒了一杯热水给他抱在手里捂手。

这才说道:“目前的情况是,学校里没什么事,学生们被冻醒后都纷纷叫醒同学,即使更换了棉被倒也没什么问题。

那些绣娘们虽然刚来,但她们自己备有冬天的衣物,遇到这极端的天气倒也应付得来。

就是那十几个在这里培训的夫子,他们没有厚衣服可换,现在只能让他们全在被子里,不要出来活动。

学校已经让绣娘们抢抓时间给他们做棉衣棉裤。

至于下面厂区和村庄的情况,刚得到林小夫子的传活,秦夫子就找千户大人去了。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咱们现在只能在这里等待。”

“只要全都通知到了就好,剩下的只能看天意了。唉!这老天爷莫不是喝醉了酒,咋说变天就变天,这都不给人一点准备的机会。

这一下不知外面要冻死多少人了。”程风抱着手里热水杯,无奈的叹息。

临近中午的时候,陆陆续续的才有人回来汇报。因为消息来得早,又马上安排人挨家挨户的敲门通知。

一些年纪大了的老年人也被年轻的及时呼醒换了被子。

幸好这次突发的事件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没有出现死人的现象,但是受了风寒的人不少。

医务室的四位大夫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叫了十几个跟他们学过一些医术的学生过去帮忙,正在准备治疗风寒的药物,估摸着大概半个小时就能出发到各村寨去。

“麻烦你们重点关注一下刚来的那几户匠人家,缺少衣物的给他们安排衣物,千万不能让他们有事。”程风有些担心刚来的那几户工匠家庭,怕他们没有厚棉衣可以支撑。

好在反应及时,通过一天的忙碌,虽然各地受风寒的人不少,但是没有一个人被冻死,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中午的时候,感觉北风稍微小了一点,程大龙便让船厂的试航员开着侦查艇到希望岛去,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人冻死冻伤。

再说已经到达了文登县的姜云升,在文登县休息了二天,在十月初十的时候,程大龙派来接应的人马便赶到了文登县。

等到了前来迎接的人马,姜云开把原来属于登州府和宁海州的的护卫连人带马也留了下来,.让他们自行返回两地,准备在十月十一的凌晨便出发回青山堡。

不想半夜三更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冷,把姜云升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这里的护卫,以及那十家蒙古人还有那沧州的爷孙俩,全没有带足御寒的衣物,人们准备返回的行程不得不向后推迟。

吴掌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新的,点旧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跑遍了文登县的大小当铺,又找了当地的一些士绅购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