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79章 新作物迎来大丰收 水翼船海试见成果

大少做了回喷子,喷了袁沈二人满脸,不但没有被揍,还把两老头搞自闲了。

大少很是开心,见两老头坐在那里默默对视着不说话,知道自己说的话有些超前了,也不敢在这里继续捏老虎的虎须,只默默的向后退到了院门口,然后转身跑出了小院。

平安的逃离虎口,大少爷心情愉悦,随手在墙角逮了一根狗尾巴草,拿在手里甩来甩去,蹦跳着往回走,嘴里还不停地哼起了小曲:系个口水兜,在提一个塑料袋,吃不完的火腿拉克街上卖。

你大方又慷慨,你低调又实在,你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有火腿甩。好运来,我们好运来,好运来,感谢烧耳块……

八月初十休沐日,青山堡的大小领导们带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干部们再次来到双龙泉良种基地,把最早的四亩红薯地收获了,地面上的两千多斤红薯秧子送去了养殖场,地下的红薯蛋子收获了一万六千多斤。

程大龙拿着一个足有两三斤重的红薯叹息:“这东西长得可真够大的,只可惜外表长得太难看,全是坑坑洼洼沟沟槽槽。”

程风笑着解释:“大爷,你老手里的这个红薯是咱们种的种薯,他都活了两年了,所以才能长这么大。就是这东西长的时间实在太长,看着是大,却很粗糙不好吃,没有今年新结的红薯香甜。”

程大龙点点头,哈哈大笑:“这种庄稼好,种下去的种子都不会折了,虽然长得难看一点,不好吃一点,但总比树皮草根好吧。”

程风无言以对。

见小侄子不说话了,程大龙又问:“这红薯如何食用?”

程风只能回答:“可以烤来吃,也可以煮来吃,还可以切片晒干磨粉,做成窝窝头吃。还可以擀面吃,烙饼吃,还可以直接洗干净了,这样生吃又香又甜又脆。”

程大龙眼睛一亮:“能生吃?”

程风点点头:“不但能生吃,还非常的好吃,大爷可以尝尝。不过别尝你手里的那个大的,那家伙生吃不好吃,你要换那种小的,看着长得光鲜好看的。”

程大龙只能放下手里的大红薯,拿了两个好看的就要去水潭。跟在旁边的金大力,叶一平等十几个村干部见了也问:“东家,咱们能不能也尝尝?”

程大龙扬起下巴朝程风抬了抬,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你们问他,俺不管。”

金大力等人把目光转向程风:“小东家,咱们能尝尝吗?”

大少呵呵一笑:“这红薯种出来就是吃的,你们找几个筐,多去洗一点,这里的人一人至少有一个。

辛苦了这么长时间才见了果实,大家总要尝一尝这是啥味。这红薯咱们还有几十亩,这点粮吃了光就吃光了,也不用留着它们作种。”

听了程风这么一说,金大力,叶一平等人高兴得不行,估算了一下人数后,赶紧叫人拿了六个筐,足足的装了六筐,几十人跟着去清洗,一时间,整个双龙泉池塘都围满了洗红薯的人。

在场的人都品尝到了生红薯,对于红薯的味道也是赞不绝口。大少看大家都满意,小手一挥:“把剩下的红薯全采收了吧。”

马上有人提醒:“小东家,那些红薯种植时间不一样,要晚十几天,怕是没有成熟。”

程风笑道:“这就是红薯的另一个优点,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成熟期,从它长出茎叶开始,就可以采摘它的茎叶食用。

地下块茎也是一样,哪怕只有拇指粗细都可以食用,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采摘。

只要家里种有红薯,就不怕青黄不接,只要没吃的了,就去地里挖两块来充饥毫无难度。

咱们现在提前采收,可以统一再次种植,便于统一田间管理。”

知道了提前采收没有影响,于是剩余的红薯也被挖了出来,经过秤重,发现提前采收,产量也减少得不太多。六十多亩红薯收获了二十五万斤,这产量也是很吓人了。

也是这一天,十处食堂的稀粥里第一次出现了煮红薯,而且食堂还特意提醒大家,舀粥的时候,一人可以舀一个红薯,大家都能尝尝鲜。

这样丰收的气氛过渡了好几天。继马铃薯红薯之后,四百多斤的向日葵,一千多斤花生纷纷被收进了仓库。

重新选择了比较好的二十万斤红薯块茎做种,马铃薯,晚红薯再一次种满了这一片大地,这一次的红薯足足种植了一千五百余亩,马铃薯也种植了四十多亩,现在就只有玉米要到九月才能收获。

而向日葵,花生,只有等第二年开春了。所有新的农作物都从种到收获,形成了一次完整的闭环,村民们已经有了种植的经验,除了玉米,大少再也不需要去关心这些农作物的种植事宜了。

种植的事告一段落,程风才有时间去关心工业的事。在学校吃过早点,坐上自己的小车车,一路风驰电掣,早早的来到玻璃车间。

吴正,陶三约,刘永寿都在这里,三人正在安排当天的工作,大少进门就笑眯眯的挥手打招呼:“吴正哥哥,永寿哥哥,陶师傅好。各位小师傅们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东家早上好。”小师傅们见是东家少爷,也忙挥手打招呼。

吴正三人也笑呵呵的问:“少爷今日起得很早嘛,这太阳刚出山就到这里来了。”

大少回应:“主要是快有一个月没过来了,让他看看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吴正示意刘永寿:“你先说说你的。”

刘永寿说道:“最近这一个月,俺们把各种规格的琉璃镜做了两百片,镀膜还没有完成。船厂那边要的琉璃,俺们也做了几百片,可是钢化没有一片完全钢化成功的。

门窗用的琉璃,一直生产都很正常,最近都是通过陆路运往各地,听镖局的人说,陆路运琉璃难度很大。”

大少点头:“船厂要的那个琉璃,你们就随便加工一百片先给他们用着,成不成功都没事,做过钢化处理的,就算不成功也比普通的琉璃强度大些。

其它的就按他们的尺寸做个五六百片出来放好,朝鲜那边的工坊已经建好,等到十月左右就可以运送过去,等冬天最冷的时候咱们到那边去钢化处理。明年再给他们换处理好的就行。”

说完看看陶三约:“陶师傅,我要的那个配件可做出来了?”

陶三约毕恭毕敬的回答:“小东家要的那个东西,两种要求的俺各做了五十个,己经烧制成陶。为了做好这个东西,俺还找木匠师傅帮忙做了一个模具,全部按照模具的规范来做的,只是不知道达没达到小东家的要求。”

程风点头:“陶师傅辛苦,能不能达到要求,试验一下就知道了,你安排人把那些东西全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去就行。实验的结果我会来告诉你的。”

吴正道:“少爷,船厂那边要的,大船用的各种琉璃俺们都没有处理过的,是不是也按那小船琉璃的办法来?”

程风点点头:“把大船用的琉璃窗全部按照规格多生产备用,最少要准备二十条大船以上的数量,到冬天的时候咱们也运到朝鲜那边去处理,至于船厂现在要用的琉璃,就用普通的让他们先用着,到时候再换。”

从琉璃工坊出来,来到五金车间,现在的五金车间,铜器铁器的师傅已经有了几十位,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两个人那么辛苦。

刚来的铁匠和铜匠师傅都已经安排完好。那几个制作玉器和水晶器的师傅也在这里,只是他们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好。

刘老实和罗三也不知道他们这些玩石头的,在这玩铜器铁器的地方该怎么安排好。现在正好少爷来了,可以问问少爷这些玩石头的师傅们该怎么安排。

大少笑笑:“师傅们先别着急,是英雄都会有用武之地的。刘叔,我那望远镜可做出来了?”

刘老实笑盈盈的,从桌箱里拿出了一部金灿灿的望远镜,递给程风:“早就已经做好了,只是少爷这东西看上去怪怪的,虽然比以前做的看得远,但是总是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眩晕感”。

大少接过望远镜,走到大门边,对着远处看了看,三十二倍的望远镜,视距肯定是杠杠的没啥问题,就是那反射过来的景物竟然有些扭曲,多看上几眼,那脑袋就有些眩晕。

大少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回到刘老实处,把望远镜还给刘老实:“刘叔,这种镜片你这里可还有?”

“有,永寿他们送来了十好几套。”

“那拿出两套出来给师傅们看看,这琉璃能不能像玉石那样进行打磨抛光 。”

刘老实拿出一个木箱,放在桌面上,打开箱盖,木箱里装的全是镜片。程风指着箱子问:“师傅们看看,这种琉璃镜片能不能像打磨铜镜那样把它打磨光滑?”

几个玉石师傅对视一眼,一人拿了一片起来观看。最后一商量得出一个结论,这东西是能抛光的。

玉石匠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说道:“小东家,这东西能够抛光,只是要把这物抛光好,最后的工序比较麻烦,需要上好的鹿皮和丝绸才行。”

程风大喜:“只要能够抛光就行,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列个清单出来,让刘师傅帮你们安排,像这样的镜片,抛光一片需要多久?”

老头子认真的看了看说道:“这东西比玉石要硬多了,估摸着三~五天才能抛光出一片来。”

大少满意了:“那就没问题,就算是十天一片也影响不大。一人十天成一片,十个人十天就能有十片,速度不慢了。”

又对刘老实说道:“刘叔,马上安排师傅们需要的所有材料,早一天开始早一天放心。

还有,咱们这里不是来了皮匠师傅吗?拿着这望远镜去找皮匠师傅们看看,能不能在外面包一层鹿皮。

这样冬天的时候拿着就不会冰凉冰凉的了。还有给这望远镜做一条皮带,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那种。再给它做一个牛皮的镜盒。如果需要什么扣之类的,就用铜的来做扣就好。”

刘老实点点头:“少爷放心吧,俺有空就去找那皮匠师傅研究,这个月你生日前肯定能把它做出来,给你作礼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少这才想起来,这都八月了,自己马上就要满五岁了,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谢谢,谢谢,刘叔辛苦,各位师傅都辛苦。

刘叔,师傅们的工作间就安排到总装车间去,注意位置要离镀膜室远一点,这磨镜的和镀膜的都需要干净的环境。

真是太好啦,等了那么久,总装车间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刘老实得了指令,开开心心的开始安排玉器师傅们的工作去了。大少才有空问起罗三师傅机器试制的事。

罗三笑道:“少爷让咱们做的钻床,刨床,镗床都已经做了好几个台,而且一台性能比一台好。木工师傅们用了刨床加工火铳木托,速度很快,一人一天能制作十余条。

少爷的那五百支火铳,俺们都已经全部加工改装好了,少爷有空可以去库房看一看。

这新改过的火铳俺们都已经有试验过,感觉非常的舒适,比原来的好用多了。而且现在刨床比较多,一个学徒一天能做出十来只木托。

袁师傅正在安排小徒弟继续加工,现在光木托都有一千多只了。

那冲床少爷不是说那太小嘛,我们试验了几次,确实只能冲一些小的东西,太大了根本冲不动,现在重新改进了一下,正在做制模具,估摸着很快也就能再做出一个更好的来。

那机床咱们做出了第四台,性能比第三台更好,更平稳。咱们试用了零件加工,几次加工出来的零配件,尺寸完成相同,已经快要达到少爷所要求的那种精度了。现在咱们的第一台机床都已经闲置没人用了。”

程风呵呵几声:“那第一台机床就算不用,都要保护好,那可不是一台普通的机床,那可是全世界第一台全铁制机床,将来是能当文物放进历史博物馆的宝贝。

至于第二台嘛,就没有什么历史意义了,历史永远记住的都是第一,第二是没有人关注的,本身精度也不高,如果不好用回炉也是可以的。”

罗三不知道啥是历史博物馆,但他知道那台机器定然是少爷心目中的宝贝,必须要保养好,不能让它生锈了。

程风又想起方向机来,于是又问:“那四台大型的船用方向机可生产出来了?”

罗三点头:“那四台大型专用方向机早就已经做出来了,现在就在船厂那一边,船厂那边说要等到有船的时候再送三台到宁海去。

自己少爷要的那个螺旋桨,虽然木质的比较方便,但是用来铁制难度真的很大,俺们已经试了很多次了,没有一次成功的。

那螺旋桨叶子也就是罢了,模具做好,多试验几次也就成了。就是那传动轴真的很难做,怎么做都是弯曲的,我们已经试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成功过。”

程风嘿嘿一笑:“不着急,不着急,失败是成功他娘,不管怎么失败,失败多少次都不怕。

只要大家坚持,每一次的失败都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次数多了,总会有经验可以积累,慢慢的就能做出来了。”

“也只能如此了,多试制几次,总有一次会成功的。”罗三也只能无奈的点头。

大少又道:“实在是想不到好的办法时,去做做别的换一下思路,比如试试用那钻床钻铳管。说不定就会发现铳管也是可以钻出来的。”

“少爷想打制火铳?”

程风摇头:“目前还不需要,现在只是想让你们先掌握钻铳管这门技术,等咱们可以做火铳买卖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就不会感到很吃力。对了,让你们加工的铜椎头和铁椎头可做好啦?”

罗三指指库房:“都在那里面,两种尺寸的各做了一百套,也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没敢多做。”

大少笑笑:“那就好,安排人把那些东西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去,我这就走啦,到隔壁木工车间去找袁老太爷谈谈码头的事。”

离开五金车间,程风又到木工车间找袁老太爷说在龙眼湾建货运码头的事,程风决定把小型钢铁厂的厂房就建在那龙眼湾边。这样上下货也方便些。

木工车间里,师傅们都在忙着生产新船上用的双层木床。几个老头子正在玩新机床,这几位雕刻大师正在利用机床雕刻一把小手铳的木托。

最近搞铳托有了些灵感,几个老头准备做一把工艺精致的小手铳做礼物送给风哥儿。

所以程风来到车间就看见几个老头围着两台机床正聚精会神的干活。大少来到机床边,先看到的是袁丙辰老爷子正在认真的雕琢一把手枪的木杔。

本来只是把目光关注到木杔的材质上,因为袁老大爷用的是红木,那红色的木屑正在机床旁四处飞舞。

大少正想说老爷子真奢侈,却扫眼看到了另一台机床上正在加工的东西,这让大少有些惊喜。

刚才还同罗三叔说用钻床试着钻铳管,这里就钻上了,虽然用的是机床而不是钻床,钻的也不是五尺长的长铳管,只是半尺来长的小管,但这不也是工艺进步的一种表现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少也不敢打扰,怕影响到他们的发挥,只默默的站在旁边观看。等了差不多有半小时,袁老太爷才收了势,拿着木柄看效果,这时才注意到小胖子的身影。

老头笑呵呵的把手里的木柄递给程风:“风哥儿看看,这云纹可好看?手柄合不合手。”

程风接过来细看,木柄上雕刻着,松鹤长青的图案,以及道教传统的云纹手柄,果然是非常的好看。现在花纹全都雕刻出来了,只是还没有抛光打蜡,所以看上去还有些显得粗糙。

“咋样,风哥儿,这材料,这花纹,用这手柄做一把火铳给你做礼物,你可喜欢?”

“喜欢,非常的喜欢。”大少笑容满面,看着这把雕刻精致的手柄,心里美滋滋的。

突然之间,心里有一丝灵感浮现,程风笑呵呵的道:“爷爷这手柄给了我一丝灵感,我想起了一件小玩意儿,过两天我送张图纸过来,爷爷帮我加工一下。”

老头摸着大少的头:“风哥儿只管拿来,爷爷保证给你打造得漂漂亮亮的。”

“那就先谢谢爷爷了,袁爷爷,我今天来有事和你说,咱们这里要在下面龙眼湾建个货运码头,码头处还需要一处平整的土地来堆放货物,须要爷爷负责组织安排人员规划建设。”

“怎么会想到在龙眼湾处建码头?那边不是一个现成的码头吗?”袁丙辰,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近的距离要建两个码头。

大少解释道:“主要是我们要在这龙眼湾处建一个大的钢铁冶炼厂,那铁矿石是从朝鲜过来的,所以要在这里建一个货运码头,好堆放朝鲜过来的铁矿石。”

“原来如此,那就没什么问题,风哥儿放心,这点事情爷爷能把安排好的。”

大少言道:“就是想着这件事情就爷爷你能够安排的明明白白,所以才来找爷爷的。”

袁老头笑笑:“风哥儿放心吧,吃过午饭咱就带着几个老头去看,哪里适合建码头。”

……

离开五金厂,大少嗒嗒的跑去造船厂,他都到那边去混午饭吃去,顺路看一看自己的小侦察船下水试航了没有。

前几天在这双龙泉收庄稼的时候,只远远的看见了一个桅杆,那船身被他们用草席围的死死的,都看不见进度到底如何。

大少的小羊车刚出现在船厂地界就被何英杰几个老头看见。因为徐盛宇在白翎岛指导码头建设,现在的船厂主要是何英杰负责。

等大少停好车,几个老头就围了上来问东问西,什么白翎岛好不好玩啦?什么在朝鲜见没见到什么稀奇事啦?

到时候只能站在那里吆喝的,等着老头子们把该问的问完,自己给你做了回答之后。这才问到:“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大船的建造进度到了哪里?那小船可否见完?那几条维修的船是否维修好啦?”

何英杰指着不远处海滩:“那三条小破船还能需要维修多久,拉上岸就四五天的事就全都修好了,现在正在那里晒船,如果需要,随时都可以下水。”

大少,透过堆放在沙滩上的木材垛之间的缝隙,才隐隐的看见那三条实在是小的不起眼的小船正停放在沙滩上,那全身的木材也没有做什么明显的清理。

估摸着也就是清理了一下船底的各种附作物。更换了一些腐烂的木板。

因为维修过的木板和原来的木板有着明显的色差,而且还是东一块西一块的,仅此而已。

“大船进度如何?”

“要不风哥儿亲自去看一看。现在船的主体基本上完成,正在处理,下面几层的缝隙。

大概再有一个月就能安装完最后一层甲板,然后就是桅杆,指挥舱室 ,人员生活配置设施。

估计需要一个月,估计说最多到十月就能下水试航。”

大少,扳着指头数了一下:“这么说就只需要七个月就能造好,这可比原来预估的提前了三个月左右啊,这速度果然很不错。”

何英杰笑笑:“咱们这速度算什么速度,宁海州那边来的消息,他们的开工时间比俺们晚了半个多月,可他们的进度已经赶上咱们了,有可能还在能在咱们之前就完工。俺们才造一条船,人家可是造了三条。”

大少只能呵呵一笑:“这不能比,一是他们那边一直在造船,手艺没有丢生,而你们已经很多年没造过船了,所以开始有些生疏,熟悉需要一个过程。

再一个你们这边的师傅也没人家那边的多。人家那边能称得上大匠的就有几十人,而咱们这里只有几个人,这没有可比性。”

何英杰也是呵呵点头,心想这东家真的是太善解人意了。这辈子能遇上这么一个通情达理的东家,也算是自己这群人的福气。

何英杰走了神,没听见大少下面的问话:“那水翼船可造好?。”

旁边的几个老头见何英杰走了神,便主动接话道:“早就已经造出来了,在那边草围子里围着,因为搞不清楚那船的具体使用方法,没敢冒险下水,就等着风哥儿你来了指点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少一挥手:“那咱们去看看,我要亲眼见一见,制作出来的成品和我设计的是不是一模一样的。”

有老头拉了一下走神的何英杰,老头回神,看看几个老伙计:“这是咋啦?”

佘尚峰一笑:“走啦,陪风哥儿去看那水翼船去。”

何英杰呵呵:“走啦,走啦,真是的,人老啦,总是走神。”

大少听何英杰说自己老啦,便拍了一句:“何爷爷才五十多点,正当年的年纪,哪里老啦。”

两老头呵呵一笑,各自伸手抓住程风的小胳膊把人提起,迈着四条老腿朝停船的方向快步行走:“风哥儿说得对,咱们还不老,走啦,看船去。”

大少双腿离地,一路都是咯咯咯咯的笑声。就这样,大少坐着两老头的土飞机来到水翼船的停放处。

进到草围墙里,大少终于看到了全天下的第一条水翼船,这种在另一个位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的新式风帆超高速木帆船,提前四百年出现了。

它正静静的停放在面前的一块大木板上,木板的下面垫着五棵圆木,想让这船下水,只须用力一推就能滑入水里。

大少站在看上去很大,实际下水后会小得可怜的水翼船旁,拍着那条弯曲如弓的两条腿:“这船最关键的就是这两条水翼,行驶时所有的力都会作用于这两条腿上。如果这木料不坚固,就有可能中途断裂,变成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船。”

何英杰笑道:“风哥儿放心,这两条弓足用的是整条老桑木,用微火烤制成型,柔韧性和强度都杠杠的好,不会有中途断裂的事发生的。”

“那就好,我看看水翼板。”言罢便爬到那木板上去仔细的检查那打磨的正光瓦亮的水翼板。同样是老桑木加工而成,木质纹理笔直,曲面标准完美,木工技艺极好。

大少还是非常满意的,喃喃自语的道。:“手艺真不错,只可惜是木质的,要是铝合金的就真完美啦。”

众人没听懂,何英杰问:“风哥儿,铝合金是啥木,要不咱们找找,说不定能找到。”

大少摇头:“铝合金是一种金属,不是木头,咱们找不到的,至少三十年内应该找不到。吃过午饭就安排人让这船下水吧。

把那三条维修好的船也一起下水,咱们坐那小船到外海去看看这船的表演,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我设计的要求。

说实在的,我心里也是没底,毕竟这是全木的,和它本身的设计还是有重量上的差距。

我要求也不高,能达到原设计速度的一半我就满意了,愿老祖保佑吧。午饭后安排一名操帆手,一名舵手试航,这两人一定要找水性好的,我还是有些担心船会散架。”

众人笑笑,何英杰道:“风哥儿放心,敢试船的都是水鸭子。再说还有咱们跟着,出不了事。”

吃过午饭,船厂没事的人来了一百多,大家一起动手把四条船全推入水里。大少一再提醒试航员注意安全,先慢后快,一点点来,别着急。

试航员反复保证会慢慢试,绝对不会冒险,大少才提心吊胆的跟着几个老头和十几个年轻水性好的上了苍山船,船员们开始划桨。

小哨船和水翼船却在船尾伸出了船橹,慢慢的把船摇到了马兰湾的出口,三条船也不扬帆,在距离入口三四百米处停下,直接下了船锚,就在这里等待水翼船的首航。

水翼船进入深水区后,收起船橹,开始扬帆,小船在海风的吹拂下速速慢慢的加快,只是试航员记得大少的叮嘱,不敢一上来就满帆,只上了一个半帆,慢慢的适应这船的速度。

因为水域的作用船的持水非常的浅,所以即便在半帆的情况下,船速明显感觉得出来,比大家常用的自称最快的鸟船艄船都要快很多。

当大少看到那条船在半帆的情况下,吃水都已经很浅,船头都能昂出水面的时候,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何英杰一行人也很震惊,他们还是第1次见到这种速度的船,一个个的直夸程风:“不错,非常的不错,半帆的情况下都能有这种速度,这可比那哨船要快的太多了 风哥儿可真是大才呀。”

程风不好意思的笑笑:“这哪里是我的大才,这是先生教给我的,我只是照着图纸搬而已,真正大才的是师傅们,能把图纸上的东西在现实中制造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大才。”

这几老一少就这样来回的吹捧,大家都没觉得这么互吹有什么不妥。

试航员在半帆情况下反复航行了几次后,慢慢的找到了这船的感觉,开始一点一点的升高船帆,船速也一次比一次的快。当船帆全部升满的时候,整个船全部脱离水面,整条船如同飞起来一般,在水里的仅仅就剩下了两片水翼。

这个时候试航员才开始紧张起来,他从来没有驾驶过这种可以离开水面的船。而且这船全部离开水面之后,速度快的出奇。

果然如小少爷说的那样,这船最快的时候只能跑直线,不能急转弯。试着慢慢的掌握安全转弯的角度,试航员觉得,就算是五千料的大船能转得了的弯,这小船高速时都转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果像这样的船用来传递消息那时间至少要节省好几倍,特别重要的是像这种速度,天大没有什么船追得上,就算遇见海盗了也不怕。

大少站在甲板上看着飞驰而过的船问几个老头:“爷爷们看看这船的速度能有多块。”

几个老头只摇头:“这跑的太快了,从来没见过这么跑的快的船,没法估计他的速度。”

大少好奇的问:“里面没有测量船速的工具吗?”

“有,只是咱们没有想过要测着船的速度,所以没做。”

大少忙道:“那回去就做一个装在这船上,看看他到底跑得了多快。”

何英杰点点头:“对,像这样的传说,老夫也想知道它有多快,今天回去就做,明天重新来过。”

程风又道:“对,回去把这船检查检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明天重新试过,再上三个人。再加上二百斤东西试验。”

“小东家,为何要装二百斤?”青年师傅们不明白为何要加上四百斤物品。

程风呵呵一笑:“原因很简单啊,这船上满员5个人,最少要准备五个人二十天的粮食和淡水量。只有让这船齐装满员了,测出来的速度才是他真正的速度。”

众人信服:“小东家言之有理。”

大少嘿嘿笑道:“好了,首次试航非常的成功,咱们回去吧,重新准备咱们明天再来。”

第二天上午,大少叫上老师袁可立,老将沈有容,大爷程大龙再次来到船厂,船工们正在往水翼船上加装计程器。

这玩意儿就如同一个小车,在陆地上用的时候,是滚着丈量路的长度的一般还是比较准。

只是这玩意被船工师傅们改装成水轮,装在船上之后就可以测量船的速度,只是这精准度就没有这么高了。

不过就算精度不高,那也有一个**不离十的大概,总比用眼睛估算的要准的多毕竟水面上也没办法拉皮尺。

等到计程器装好,又到了午饭时间。吃个午饭,大家就迫不及待的重新出发。今日大少敢把老师和沈老太爷请来观摩,主要是昨天已经看过了效果,觉得满意不会丢脸,才把两老头请过来显摆的。

再次来到昨天的位置,重新开始新的测试。今天的试航员,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的胆子比较大,一上来便直接满帆提速。

苍山船上的众人就看着那条小船,如一阵风一样,很快就消失在海平面上。一小会的时间又从远处如闪电一般的奔驰而来,速度快的惊人。

袁可立除了感觉这船快之外,没有别的感觉,毕竟他虽是巡抚,却很少在船上,穿的速度没有太明显的感觉。

和沈有荣就不一样了,当他看到这船的速度的时候,差点惊掉下巴:“老天爷呀,这么快的速度,要是做通讯船用,那得省多少时间。风哥儿,你得把这船献给朝廷。”

大少猛摇头:“这可不行,这船献给朝廷不一定有什么用。万一流传出去了被海盗得到,那后果不堪设想,这么快的速度,海上现有的所有船只就没有逃得了的。”

袁沈二人也是叹息一声,是啊,这船再好交给朝廷也没用,朝廷根本就不重视水师。

再说了,像这样的小船,只能当当通讯船跑跑腿,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用。

反而是流传出去被海盗掌握了,成为海盗抢劫的工具,那真的是后果不堪设想。

一众人等就站在了苍山船上,看着那条小船如风一般的来,又如风一般的去,就这样目不转睛的看了整整一个下午。

回到码头,大少满意极了。高兴的对何英杰说道:“明天开始再安排人手,多打造几条出来,看着你的小哥哥们,也多调几个人来,让他们试着掌握这船的驾驶性能。”

说到这里,大少停下来想了一下,指着,蓝色的天空问何英杰:“何爷爷,你们能把油漆调成像天这种颜色吗?”

何英杰抬头看看,一朵云彩也没有蓝盈盈的天空说道:“这种颜色肯定调制得出来,风哥儿要这种颜色的漆有何用?”

程风笑笑:“不是我要,我是说如果调制得出这种颜色的油漆出来,就把这船全部漆成这种蓝色,连帆布桅杆在内,全部漆蓝。”

何英杰不解:“为何要漆成蓝色的?一般的船帆不都是白色的吗?”

大少回答得很是直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叫隐身色,就是要让这船进入大海之后,能与海水蓝天融为一体,做到海天一色。

十里之内就算是用千里镜,不仔细观察都没办法看清它到底是船还是篮天海水。”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