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24章 新教材训练老夫子 改计划建厂最优先

现在手榴弹有了,地雷也有了,程风暂时放下心来,明天开始,自己要先去学校把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编出来。没有教材,真不知道几位夫子会教些什么内容。

晚上,当一家人都回到家,程风被老娘从澡盆里捞出来后,就对在客厅里写字的姐姐程大妮提醒:“姐姐,明天去学校时叫上我,我明天开始就去学校做事了。”

程大妮头也抬:“行,姐姐明早叫你。”

程王氏好奇:“儿子,咋想着去学校了,你实验室的事做完了。”

“实验室的事情暂时算做完了,我明天去找夫子们商量商量编写教材的事,现在没有教材,都不知道夫子们都教些什么。”

程大妮抬头回道:“夫子一直在教认字,我现在都认识五百多个字了,那些新来的都认识一百多个字了。赵姨都说夫子教得挺好的。老弟你放心吧。”

“我明天还是要跟你们去读书,看看夫子是怎么教的。姐姐记得明天一定叫我。 ”程风一连几个哈欠:“娘亲我想要睡觉,今天跑了一天,午觉没得睡…”话还没说完,眼皮已经耷拉在了一起。

程王氏看着怀里的这个妖孽儿子,真担心这么小的个人一天天操心的事比大人的还多,这身体可扛得住。

等到程风一觉睡醒,睁开眼看到的不是自家老妈也不是自家老姐而是王赵氏。这把程风吓了一跳,“嗷”的一声坐了起来:“赵姨,你咋在我家?”

“小东家好好看看,这里是学校,你姐几个早早的就把你背学校来了。”

程风揉揉自己的眼睛四处一看,还真的不是自己家。真是的,自己这觉睡得可真够沉的,人都到了学校不知道多久了都没有醒。

等王赵氏帮自己洗脸的那温热的手帕捂住脸一通的揉搓,顿时把迷糊中的程风揉搓得精神起来。

洗完脸,接过王赵氏递过来的粥几口喝完,把碗递给王赵氏,程风梭下凳子,对王赵氏挥挥手:“赵姨,我出去看看去。你不用管我。”说完就朝外走。

王赵氏把饭碗放在桌子上,跟着程风来到门口,伸手把程风抱起,跨过门槛后才把程风放下:“小东家走慢点,注意院子里的东西,别拌着。”

程风走到门边,正准备爬过门槛,就感觉被抱起来,飞身跨过。唉,还是脚太短,过个门槛都还要人抱,真的很愁人。

晃悠悠来到教室外,夫子们正在上课,程风慢慢的走近教室门,坐在台阶上靠着墙听课。夫子正在一字一字的教授着千字文。身后这个班教学的千字文已经过了大半。这个班是马哲文教过,多学了小半年。听了一会,程风又坐到另一个班门前细听,夫子正在教学数学的加减法。听了一会,教学内容还在十以内的加减法。

都上了快一个月了,程风觉得可以搞个月考来看看教学成果。

坐起身拍拍小胖屁屁上的灰。程风晃悠着来到夫子教研室门前,看看开着的门,抬腿就走了进去。

正在埋头书写的许国亮许夫子听见有人进来,抬头一看,门口走进一小孩。

上课时间会来教研室的小孩,不用想就知道来人是谁。

许夫子放下手里的笔,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小东家,吃过早食没有?”

程风反背着小手,跺着四方步来到许国亮跟前:“许夫子好,早餐吃过了,谢谢夫子关心。我来看看夫子们编写的课本可编写好。”

许国亮拉过一把椅子把程风抱在椅子上,又把椅子抬到自己办公桌旁边,这才把桌子上的一沓纸递给程风:“一年级的基本编写完了,正在编写二年级的。这是一年级的请少东家过目。”

程风接过稿件一张一张的慢慢看。许国亮就坐在对面观察程风。

见程风点头认真看稿的样子,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其实许国亮对程风神仙授课的传闻是不信的,甚至程风是不是真的识字,他都持怀疑的态度。

毕竟学堂旗杆杆上飘扬的那面旗帜上,程风那惊天地泣鬼神鬼哭神嚎的,让笔墨纸砚都含羞的字体,让许国亮觉得那就是依葫芦画瓢对笔画画出来的。

可看对面认真看稿的小人儿,许国亮又觉得这小东家应该是认识几个字的。

当程风认真仔细的看完稿件抬头,正看见一双盯着自己不放的眼睛。

见程风抬头,许国亮赶紧的收回目光,满脸都是笑意:“小东家觉得这书稿可行。”

程风点点头又摇摇头。

许国亮一下子看懵了圈,这是行还是不行啊?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没点准讯。

程风看着夫子一脸的懵*样,微微一笑对许国亮解释:“我点头是因为夫子们编写的内容非常好。我摇头是我觉得这内容对刚开始学的人难度有些高。”

“怎么就高了,本夫子开蒙的时候就是学的这样内容,只是没有按少爷说的这样定好每一天学多少而已。”许夫子对程风认为课本难度高的定位很不满意。

“夫子先别急眼,先听听我说的对不对。”程风赶紧的解释:“夫子你看这书咱们是给不识字的人编写的最基础上书对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对,没错,是给小孩子初学认字的书。“许国亮点头表示同意。

见夫子点头,程大少继续嘚吧嘚:“那我们是不是首先要从最常用的一百个字开始学,比如一、地、在、要,工,上、是、中、国、同等等最常用的。然后再学习五百个多用字如左右,上下,多少,来去,往复等等。能在一年级时花一年时间学会六百常用多用字,并能正确的用这些字组成简单的句子和成语。我觉得能学会这些,小朋友们都己经很了不起了。到二年级时咱们让小朋友们学会把这些字组成更多更长仔句子就行。毕竟这些小孩学习的首要目标是认识字,学会写白话文章。又不要他们考科举,不需要学之乎者也这些八股文章。”

“小东家如此一说老夫明白了,一会下课我们商量一下改。”

“对了,我看书犒里有很多的字笔划都很多,我记得有很多字是有简笔写法的,夫子能不能把有简写法的字的简写也一并写在旁边。”

“为何要学简笔字?筒笔字官府公文里是不准出现的。”许夫子提醒。

“夫子又忘了,咱们学校是教人识字的,不是教人科举的。简笔能让人学习得更快不是吗?”程风也微笑提醒夫子。

“小东家提醒得对,老夫又忘了咱们学校是教做事的人认字的,不是教士子科举的。”许夫子终于明白程家办这学校的目地是为了培养一群能帮自己做事的下人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考科举。

知道了主家的目地,许夫子也轻松不少。毕竟教授认识字的下人比教授考科举的读书人难度完全不一样。

两人又交流了一些意见和细节,外面才传出来欢呼雀跃的笑语声,夫子终于是想起来下课了。

程风看了看外面的太阳,算了一下自己从睡醒到现在的时间,差不多能有两小时了。一次上两小时的课,这怎么行。程风心想得定个时间,不能这么随心,可是这个时间节点上也没有个钟表什么的计时器。

一想到钟表,程风想起了澳门,就算其它地方没有,澳门和北京一定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去买几架来。只是这想法太遥远。眼目前的问题怎么解决。没有钟表,程风又想起来另一样计时的东西:沙漏。只要有玻璃,沙漏这玩意制作非常的简单。程风决定有空了一定教刘永寿做几个。

等到上课的夫子走进教研室,程风已经想好了给上课时间定时的方法。

两位夫子看见小东家,知道小东家是为何而来,许夫子同两位交代了小东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后,唐夫子拿出了数学书的草稿递给程风。

程风接过稿子看了一遍,把自己脑袋都看得三个大。

程风上辈子是认真学过家传中医的,那些竖版繁体字的古医书,也是看了很多的,所以对竖版繁体字的阅读习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这竖版的数学书就不行了,一看到算式就想把头歪着看,想着歪头不好时又想把纸横过来看,反正是咋看咋别扭。

看见书稿里也有用阿拉伯数字排顺序的写法,程风就纳了闷了,知道阿拉伯数字为什么不用阿拉伯数字来书写数字?

程风要了纸和铅笔,现在学校不会用铅笔的人完全没有。试了试用阿拉伯数字竖写算式,发现竖写出来自己都不知道从何入手如果计算,看来阿拉伯数字竖写算式没办法计算,程大少又用汉字大写的方法竖写出来,自己是比划来比划去还是计算不了。这就奇了,这古人是如果计算数字的?

咱是乖宝宝,不懂咱就问,程风放下笔问唐夫子:“夫子,咱这计算数字是怎么算的?我比划来比划去都算不了。”

唐夫子见程风在纸上写了半天,又用笔比划了半天,还以为要搞什么新玩意,原来是想算题。听程风问这算术的题是怎么算出来的,哈哈一笑:“这个简单啊,少爷没学过算术?”随伸手从桌子下面拿出一把小算盘来:“用这个算。”

见到算盘出现,程风是恍然大悟,人家是用算盘算数字的,根本不用笔,所以数字大写小写无所谓,横排竖排更是无所谓,计算过程根本就不动笔。

程风嘿嘿直笑:“我以为你们是用笔在纸上计算。没想起来你们是用算盘。”

几位夫子也明白了:“怎么可能在纸上计算,那笔墨纸张多贵的,谁舍得用纸来做草稿计算算术题,那是败家子,有钱人都不这样干的。”

程风又是嘿嘿嘿嘿的一通笑,心想老子读了一辈子书,只有小学学习珠算时那几节课没用过纸,剩下的时间打草稿浪费的纸集中一块得装半间屋子。

见程风嘿嘿嘿嘿的直笑,几位夫子很好奇少爷到底会不会算术。于是唐夫子小心翼翼的问程风:“小东家没学过算术?”语气那个慈善,面容那个慈祥,生怕语气不好,把小东家问哭起来。

程风直挠头:“算术肯定是学过的,就是没有学过算盘。”

哦!没学习过算盘,那肯定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不用算盘,扳手指头也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夫子哈哈一笑:小东家别着急,等你学到十以上的加减法时俺教你打算盘。”

一听夫子说自己只会十以内的加减法,程风不开心了,小眼睛一瞪:“夫子小看我,这整个青山堡的账都是我在管,这学校的账是我姐在管,我姐的记账法是我教的,我怎么可能只会十以内的算术。”

几位夫子大奇:“那小东家怎么不会打算盘。”

“谁说的我不会打算盘,我只是因为计算的方法跟你们不同,我都是在纸上计算。所以才忘了还有算盘这种古董,算盘拿来,我打个九九归一各几位夫子看看我会不会。”

伸手拿过唐夫子面前的算盘,抓住算盘中梁举到空中用力一抖。只听算盘发出一声“哗啦”的响,手踠一翻,然后就是“咵”的一声,算盘平放在桌面上,小手指从左到右靠梁一划,“哗哗啦啦”的一串声动,天珠地珠各归其位。拇指向上一挑,“啪啪啪啪”四声响,地珠四排,分别为一颗、二颗、三颗、四颗珠子顶到中梁,食指一勾,一颗天珠下靠中梁,接着就是拇指上挑食指下勾,又是,“啪啪啪啪”四声响动,四排天珠下落,一、二、三、四,四排地珠上升。

程风小胖手一挥:“三位夫子,一到九,我打三次把这个数字打倒过来成九到一。”

三夫子看程风玩算盘玩得,有模有样的,对程风会打算盘的是你相信了七八分。

三人同时挥手:“请小东家展示一二。”

程风抬手:“三位夫子请看好。”

话毕,小胖手开始拨动算盘珠子,口里还,念念有词:“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五去五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去二进一、九去一进一,二上二、四下五去二,七上二去五进一、一上一、三下五去二…………六上一去五进一、退一还一,完成,夫子请上眼。”

“好”三夫子看着小东家小手翻飞,算盘珠啪啪作响。十几个呼吸间算盘上的数字就被翻了个方向,都忍不住叫好。唐夫子又道:“小东家算盘打得不错,那你说的在纸上算术是什么样的,能让咱们几个见识见识吗?”

“当然可以,这还能不让夫子们知道。”程风把面前的纸翻了个面,拿起铅笔就在纸上写了几条算式,并在算式下列式解答。三位夫子看了运算的过程,唐夫子道:“这也没什么奇特的,这样的题用算盘也很轻松的算出来。”

“夫子此言差矣,虽说算盘可以算出所有的数学算式,但算盘的计算过程不清晰,在教学上会增加很多学习的困难,聪明的学生自然是容易学会,但普通的学生占大多数,他们在看这种计算方式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很难。而我们把这种算式每一个步骤一条一条的列在纸上就不一样了,算式明确直观,结构一目了然,多数的学生一般都能看得懂,更有利于教学数学知识。”

“小东家说的也有道理。”三夫人同时点头,表示了认同。

“所以说我建议把数学的格式由竖排改成横排,这样更直观,把汉字小写改成阿拉伯数字,这样更简单。三位夫子以为如何?”

“小东家言之有理。”

“另外我想改竖排为横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小东家请明言。”

“三位夫子难道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眼睛,看东西上下的距离比较窄,左右的距离却比较宽。如果我们把课本由竖排改成横排,我们从左到右看字比从上到下看字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一目十行是不是更容易。”

“会有这事,老夫须要试试看。”三位夫子拿起毛笔在纸上横着写了几排文字。左手拿着横写的纸,右手拿着竖写的书,看看左面,看看右面,两眼珠子一会上下转转,一会左右转转,翻来覆去试了几次。三人抬头一脸的惊奇和不可思议,同时感叹:“感觉好像真是的,左右看书用的眼力,好像是比上下看书的眼力更省力更快一些。”

“我说的没错吧,是不是横看比竖看更省钱更省力。”

“小东家真是奇人也,这么微小的差别,小东家都能察觉得到。”

“那这书改横版的事是不是可以定下来了?”

“先改过来试试吧,我们也很期待不一样的表现。”许夫子代表另外两人表了态。

“那好吧,这横版的事咱们定下来了,我再说一说这标点符号的事。”

“什么是标点符号?”三位夫子同时发声表示不懂。

“标点符号就是我们每一句话说完之后所做的停顿,结束之后的一个标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断句用的符号。”

“这个我们会呀,我们每句话说完的时候都会在那里打一个点,句子都是从那个点的地方断开。”

“我说的符号不是一个简单的点,而是一个完整的标点符号集群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些标点符号包括一句话中间需要停顿一下的逗号,说完一句话完整的句子后所使用的句号,表示惊叹的感叹号,表示问题的问号,表示省略的省略号,表示要说话的冒号,表示说话内容的引号,表示书名的书名号等等等等。”程风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的标点符号内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位夫子是听得一脸的懵逼:“小东家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不会呀,我们的夫子也没有教过这些奇奇怪怪的标点符号,这让俺们怎么去写。”

程风哈哈一笑:“我知道你们都不会,所以我决定这几天就在学校里教你们认识标点符号了,几位夫子可要好好的学哦。”

三位夫子面面相觑,三人互看了一眼,许夫子道:“小东家我们读书人不需要什么标点符号,直接读,都是知道怎么断句的。”

程风呵呵一笑:“夫子这话说的就简单了,一般情况下读书人肯定会正常断句。但有时候那不是有不一般情况啊,特殊的情况下,读书人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乱断句的。”

“小东家读书人都是有节操的,怎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乱断句。”三位夫子表示不赞同程风的言辞。

程风呵呵,几声冷笑:“夫子们不要忘了,那些欺压良善的,颠倒是非的,贪污**的,草菅人命的,没有一个不是读书人。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标准和规矩,法律和约束,而不是靠节操和良知。这个标点符号就是文章上的标准和规矩,法律和约束。”一说到贪官哪一个不是文人读书人,三位夫子顿时是哑口无言。

程风见三位夫子都不说话,心里暗笑,小嘴继续嘚吧嘚:“大家都读过唐代杜牧的《清明》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正常的断句,如果我把这断句的位置改一下,大家听一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诗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变成词了?”

“小东家真神童也,咱们怎么就从来没有想过诗还可以这样读的,诗的句子变了,但诗意并没有改变。”三位夫子回过神来,毫不吝啬赞美的词汇,对着程风就是哐哐哐的一顿夸。

等几位夫子夸得唾沫横飞之时,程风举手,轻轻下按,三位夫子见状顿时安静下来。

“各位夫子,我说的这个是正常的,那么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会是怎样的断句呢?我说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有一户人家他不喜欢别人在他家的大门口避雨,有一天他见着天又要下雨,于是他在写了一个告示贴在大门上,天果然下起了大雨,一群学子跑到这家大门口避雨。一个学子抬头看见了门上贴的告示,念到‘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学子叹息,唉,这家人不仁义不让我们在这里避雨啊,我们还是走吧。而另一位学者就有不同意见说到这家人哪里不仁义了,这多仁义的一家人啊。前一个学子说道,这不是写的明明白白吗?天留我不留,人家不留客。而另一个学子却大了同学你读错句子了,人家明明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你听听,这家人多仗义啊。众学子听闻哈哈大笑,而屋内的户主却气了个半死。另有一车故事,说是有一户农家要养猪,为了让猪长得好,长得快,他请一位先生写了一个嗔语,贴在了猪圈的门上,嗔语上写‘喂猪大如山,耗子全死完’。不想隔壁邻居和他有仇,还是个读书的,那邻居走过来一看,随口念到‘喂猪大如山耗子,全死完’,你们听听,这一读整个意思全变了味。所以说标点符号非常的重要,我怎么写的,我怎么做好标点,别人想改也改不了。”

三位先生听了程风的讲述,默默的在心里想了一遍,还真是这样的,自己写的文章,如果被别人随意的乱断句,那意思可能就完全变了,这标点符号果然非常重要。

“小东家果是奇才,这下俺几个懂了,这标点符号果然是非常的重要,俺们会认真跟你学标点符号的。”三位夫子想明白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个东西学好用好,以防今后因自己的文章被别人随意断章取义,瞎乱解释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见三位先生都同意了,程风也很满意,从这天开始每天跑学校教授夫子整整教授了五天,把所有的标点符号和标点符号的意思全教给了夫子,在这个期间定下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初稿。并且还去看了几次那个已经被扩大了好几倍的,已经有好几百只小兔子的学校校办养兔场。

当程风把学校的各项事情安排明白之时。青山堡的新房建设也已经接近尾声,最后的六家房屋已经五家完工,木匠正在准备安装门窗玻璃。

见程风终于忙完了学校的事,程二虎带着五家施工队的领头人过来询问儿子是否还有需要建造的房屋?

程风让老爹把他们几家的工钱先结算了,大家休息一天,明天会拿出新的图纸来让施工队的集中建设。

见程风还要继续盖房子,程二虎问儿子是先盖流民的房子还是先盖刘有财几家人的房子?程风嘿嘿一笑:“我们现在先不盖住房,我们盖厂房,咱们家的生意不能再这样小打小闹了,必须要扩大规模,先把厂房建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啥是厂房?是做啥用的?”程二虎不知道厂房是啥玩意。

“厂房当然就是做工的地方,我们要建一家木工厂,建一家五金加工厂,一家玻璃厂,再把三家的东西合并组装,对外统一叫光学机械制造厂。”

“另外还要专门建一家金属铸造厂,一家日用化工厂。”

“可是儿子你说的这些厂,那些厂的,你老爹我一个都没听懂,你说的这些是啥意思?”

程风呵呵对着程二虎微笑:“老爹,这个问题非常的深奥,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而且您老不懂没关系,儿子我懂就可以了。您老人家以后接触的时间长了,慢慢的自然也会懂的。”

“那咱们现在做什么?”

“你先找几个人到砖厂的北方就是椎山与牛青山之间靠北坡的地方找一块大的平地,先让师傅们去把那里平整出来。”

“为什么离堡那么远?现在咱们堡子边不好吗?”程二虎不明白为什么要建得这么远。

“建得离堡子这么远,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厂的灰尘比较大,噪音也很大,建在堡子边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更影响学校同学们的正常学习。而且那个位置是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的唯二的陆路通道之一,我们把那里堵住,也是为了以后的安全着想了”

“听你这么说好像也是这么回事,那我就去安排人先去看一下地形。”

“好的老爹,你去把这事安排好。对了,袁老太爷找来的那些木匠师傅们回来没有?他们的家人有没有搬迁过来?这几天忙得我都把这事给忘了。”

“哦,你说的那几个木匠啊,几个老木匠还没有回来,不过他们家属已经搬过来,现在还没有安排他们做事。”

“他们家人搬过来了就好,这清洁卫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一定要让他们穿得干干净净的,万不能让什么疾病带到咱们这里来。还有他们的铺盖,如果太破太旧,就把他们的都换成新的。还有家里大人小孩的衣服也要给他们换一换,有小孩在上学年龄的也让他们把小孩送到学校去。”

“正好借着给这几家换衣服铺盖的机会让这些帮我们建房的工匠们看一看,最好能引得他们也搬迁到我们这里来,放弃工钱吃大锅饭。”

“咱们要这么多泥瓦匠来干什么?以后没房盖了怎么办?”程二虎对程风的想法一直搞不明白。

“怎么会没有事干,以后我们盖房的地方多的很,会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都处在建设之中,他们今后的作用更大。”程风对今后的发展是充满着无限的信心的。

“那好吧,俺现在就去安排人去,儿子你准备到哪里去?”程二虎知道了儿子的安排,心里有哪些底,也准备去安排人手开始新工作了。

“我到袁哥哥家去。”程风现在必须到袁家去,把新的门窗尺寸定出来。

程二虎带着程风来到了自己以前的老院子,现在的袁家就住在这里。把程风交给袁十五之后,程二虎放心的走了。

来到袁家,程风招呼了正在做木工的几位木匠师傅过来:“袁叔,几位师傅,这里的门窗只把已经下好材料的做完就不要再做了,抓紧时间做一个新的尺寸。”

“小东家是不是以后不盖新的住房了?”袁满意听说门窗做完就不再做了。有些担心程风原来答应自己的新房,是不是也不盖了!

“不是不盖住房,是现在暂时不盖了,我们需要先盖一些厂房来解决大家工作的问题。特别是你们这个木工房,一直在露天干活不是个办法,必须盖先一个厂房来,保证大家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程风也知道袁叔的担心,担心自己承诺的是房子,不愿兑现了。

听说是要先给木工工房盖厂房,袁满意放心了:“那新的门窗尺寸是多少?”

程风想了想,在地上画了一个样式:“就按这个尺寸来,每个窗户两扇对开,每扇高三块玻璃,宽两块玻璃,每块玻璃的尺寸高两尺,宽一尺五寸。袁叔先把这玻璃的尺寸做出模板来,我拿一块模板去让玻璃工坊让他们先建模具试制。”

袁满意用尺子在地上画了一个1:1的尺寸,出来之后忍不住问道。:“这么大的尺寸,这房子得盖多大?”

“也不是很大,就是用这样的窗子,两个摞起来的高度,下面再带上三尺高砖墙,全部墙面就是由柱子和窗户来组成的,最少要有三丈高吧。毕竟做木工活非常伤眼睛,窗子要是不明亮的话采光就不好,对木匠师傅们的眼睛有影响。”

听说这么大的窗户,是用来盖木工厂房的,袁满意激动了:“小东家盖这么大的厂房,那需要花多少的钱?”

听见袁满意问盖厂房花钱的事,程风嘿嘿一笑:“也花不了多少钱啊,打门窗的木料是山上砍的,这门窗是袁叔你们打造的,玻璃是我们自己烧的,砖我们自己烧的,石灰也是自己烧的,沙石是自己挖的,运输是我们自己的牛马车来拉的,我们唯一花的就是饭钱,所以盖的厂房花不了多少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满意听了程风的话,心里的担心总算是放了下来:“那我就按现在这个尺寸来定,图样了,做好的模板我让十五给你们送过去”。

听见自己父亲说让自己送模板,一直在旁边,听安排的袁十五举手表示没有问题,并对程风说这几天他已经抽空又车了100个木柄,一会就给程风送到实验室去。

厂房门窗的尺寸定好之后,程风这才自己晃晃悠悠的回到了玻璃窑处。玻璃窑的负责人刘永寿正在吹制自己要的大玻璃瓶。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对玻璃的了解,刘永寿玩玻璃的手艺也是越来越精纯了,只要有要求基本都能够达到。自己提出来大玻璃瓶的工艺,这才几天已经吹出来十几个了。

只是像这样的大玻璃瓶,用人工来吹,确实是太费劲了,看着刘永寿吹得脸红脖子粗的,程风就在想要是能做出一个高压气泵来用,用高压气来吹,那肯定要快得多。

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程风觉得自己应该是把这件事安排上日程才好。如果袁老太爷几个能把那一群造船的铁匠都忽悠过来,和他们商量商量,以他们的手艺,多费一点心神,这高压气泵的事应该能够办得成。

到了傍晚的时候,袁十五终于是把那玻璃板的模具送了过来。

程风把那木模板交给了吴正制作成模具。

现在厂房门窗的尺寸都已经定了,下来就只剩木工打制出门窗,玻璃作坊这里制作出合适的玻璃片就可以。这些事情确定下来之后,也就没程凡多少事了。

两天后,最后一家的房屋建设也已经完成。程风让自家老爹安排留下两个木匠负责装玻璃,其他的木匠全部去帮忙做厂房的门窗。毕竟这样的大厂房全靠窗户来支撑,人手不够,窗户数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厂房的建设速度。

可是木匠的人数还是太少,就是把在砖窑里监督烧砖的三个会一些木工活,但是还不能自己独立做木工的领队都调过来,又加上刚来的那五六家木匠的子侄,凡是会些木工活的,全部都压了上去,速度还是跟不上。

程风知道这事,其实是怪自己没有早一点在建设厂房的问题上作出安排,要是提前开始加工这些大尺寸门窗,就不会出现门窗跟不上厂房建设速度的问题。

可现在问题已经出了,程风只能把砖瓦工的人手分开,留两队建设木工厂房。另外的四队分开,用两队去建设五金加工厂,另两队各自建设玻璃厂和组装总厂的地基。

这样一分工,建设的速度明显就慢了下来,但是门窗的数量可以跟得上木工厂建设的需要了。

6月底,出门访友的几个木匠老头,带着五六个人回到了堡子里,那五六个人是来查看环境的铁匠。程二虎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几人在堡子里逗留了两天,查看了各处的建设情况后,几人表示愿意留下来,他们回去组织家里的人手搬家。希望堡子里能帮他们安排好各家的住处。

程二虎当场表示这没有问题,虽然刚来时是临时住处,住的都是各家以前的老土坯房,住宿条件不好。但这些都是临时的,等厂房建设好之后,堡子里会统一盖新的砖瓦房供大家居住,到时候每家住了都会是新的。

这些话都是程风教给程二虎说的,要不然依照程二虎自己的胆量和见识,心里是没底敢这么做保证的。得到了程二虎的保证,又有袁老太爷和几位老木匠的担保,几位铁匠开开心心的走了。

等几位铁匠走了之后,袁老太爷和几位老木匠这才跟程二虎说起他们出去找那些老兄弟的事。其实原卫所船厂的铁匠不止这五六个人,但其他的人不太想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虽说没有一口回绝,但也只是说和家里人商量商量以后再说。还有一些有经验的老船工的家里,我们也是去访问过的,现在就看他们的意思。

我们几个也给他们留下的话,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来。程二虎表示他们不愿意来就算了,以后他们愿意了再来也是可以的,咱们不强求。

到外面去找造船工匠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但是几个老木匠的回归,突然间增强了木工团队的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木工的进度。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