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4章 防乱世台岛再扩军 袁都督诡计害文龙

方以智看看程风:“要不公子想个办法,去搞些铜来。”

程风直翻白眼:“大明一年的铜产量也就这么点,一小半都被我弄来了。

现在铜不够,我到哪里去想办法,我家又没铜矿。”

话音刚落,程风突然想起来:“铜矿,对了,我想起来了,咱们家还真的有铜矿,还是一个大铜矿。

我记得南京会寻找矿脉的老师傅还有几位在这里,罗厂长,马上安排人去把那几个老师傅请来,咱们商量商量寻找铜矿的事。”

自家有铜矿,罗铁锤马上安排人去请老师傅,那几位老师傅本来就在钢铁厂上班混日子。

每天啥事没有,白吃白喝的,心里都有些内疚。现在听说东家有矿脉需要寻找,老头子们顿时就来了精神,差点没用跑的去了厂长办公室。

罗铁锤办公室里,程风手绘了一张吕宋岛的地图,在地图上标注了橡胶城的位置,和军委会现在控制的区域,那座铜矿正好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内。

这铜矿山可是吕宋岛最大的铜矿山,矿石品位很高,还是座露天矿,开采还容易,矿山下就是大河,福船,广船都可以行驶到山脚下,运输也方便。

宋应星还是第一次见程风手绘地图,他都不知道那地形这家伙是如何确定的,但是宋应星也承认,程风手绘的地图确实比大明官府保存的地图看上去更好看些。

等几名老师傅到达,程风直接把地图上的铜矿位置指给师傅们看,再几位师傅表示看懂后,便安排人去找朱春良调集人手,去橡胶城开矿。

这下大家都踏实了,现在没铜不要紧,过上一段时间就能自己提供了。只是橡胶城的杜涛,林光福有得忙了。

送走几位老师傅,方以智笑道:“公子你办事还真是急风急火的,可那有什么用,我们现在需要大量的铜。

等那矿铜矿山找到,再把它开采出来,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可眼面前的难题怎么解决?”

罗铁锤举手,表示自己话说。

程风问:“罗厂长有话请说?”

罗铁锤笑道:“少爷,其实咱们不缺铜。”

程风抬头看着罗铁锤,宋应星,方以智也看着罗铁锤。

方以智问:“罗厂长,咱们现在都没几斤铜了,你还说咱们不缺铜,铜在哪里?”

罗铁锤没有直接回答方以智,而是提醒程风:“少爷,虽说咱们现在没有铜锭了,可咱们有铜炮啊,从那些西夷人的船上缴获的铜炮,哪一门不是几千斤重,那可都是铜。”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程风拍脑门:“对呀,咱们收缴了这么多的铜炮,好几百门呢,小炮都分给了商队。

可那上百门三千斤的大炮没用啊,行行行,让人把那些破炮拖来融了,咱们就有铜了,几十上百门三千斤大炮,融化了得有二三十万斤的铜。”

几十上百门大炮?全都融了?宋应星,方以智的心都在滴血。

“公子,那可是青铜巨炮,融了是不是太可惜?要不咱们派人去问问苏禄郡主,看她同不同意?”

程风摆摆手:“不用去问郡主,就那青铜破炮,她都看不上,要不也不会全丢仓库里,现在咱们缺铜,那炮是最合适的,还是融了算了。”

“公子,咱们还是问问吧,那炮再破它可以也是炮啊,真要把那炮融了,确实感觉有些心痛。”宋应星,方以智还是觉得融了太可惜。

看两位大人那心痛不已的样子,罗铁锤又提议:“少爷,我也觉得全部拿来融了有些不合适,要不咱们先拉个两三门来融了,也能有个几千上万斤的铜,目前来说也够用了。”

程风一想也是,全融了也麻烦,还不如缺多少用多少好:“好吧,那就把最重的拉个两三门过来融了,咱们接着造发电机。

这回有亿经验了,三台同时开造,争取一次性把这座小电站建起来。”

也亏得那些铜炮没被他一次性融化掉,要不然后面也找不着这么多现成的铜炮去换孙元化的大铜锭。

想起了大铜炮,总算解决了铜料短缺的问题,可以继续后面的工作了。

现在能炼出高质量的钢了,总算是有了制造高压锅炉的条件,程风从挎包里拿出一打图纸放在桌上。

笑着对宋应星说:“以前没有优质的钢材,这个东西做不了,现在咱们能够用纯氧吹出好钢来,这个东西也可以安排上日程了。

正好先生你也来了,由你来负责研究这个玩意是最合适的。”

宋应星看看图纸,笑道:“公子你逗我开心吧,不就是你船上的那种锅炉吗?这还需要我来研究?”

程风笑笑:“这东西看上去是和我船上的锅炉长得一样,但是船上的那个锅炉是低压锅炉,除了能烧个开水吹个汽笛没别的用。

现在需要你来研究的是个高压锅炉,咱们今天试验氧气发生器用的那个发生器,最高气压也就一个大气压,超过一个大气压那发生器就有可能会爆炸。

现在需要你研究的这个锅炉,是要承受得住最少十个以上大气压的压力,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宋应星虽然是刚到这里来工作,但是这几天的补课,也是掌握了不少这里的一些计量单位。

大少所说的大气压力单位他是知道的,也在那个发生器上见过气压表,至于那个气压表的工作原理,现在他还没有搞明白。

但是,不了解这些,并不影响他对研究高压锅炉的兴趣,这些不过是基础知识,研究研究就明白了。

程风这么一说,方以智来了兴趣:“小公子,要不这个高压锅炉让我来研究吧。”

程风摇摇头:“你参与过发电机的制造,有电机制造的经验,剩下的那几台发电机还需要你参与制作。

发电机后面还有电动机,变压器等着你去组织试制,你的事情多得很。

至于这个锅炉的事情,你有空帮宋先生出出主意就行了,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电气上吧。

回头我把电动机变压器的图纸给你,你试着制造台电动机看看。

只要有了电动机,机械厂所有的机床才能是真正的机床,冲压机也能改进成电气压力冲压机了。”

好吧,有新的东西可以折腾,方以智倒也不强求,非得去折腾那高压锅炉。

宋应星看着那图纸上的要求:“公子,试验这个怕是花费不小!”

程风笑笑:“花费的事情你不用管,这是国家重器,不管花费有多大,必须把它搞出来。等高压锅炉搞出来了,还有蒸汽机车等着先生去研究。

明天你就到机械工程学院去找些学生做帮手,能减轻你不少的工作压力,还能顺路带带学生,培养一下人才。”

宋应星点头:“公子都这么说了,老夫定会用尽全力去做,公子只管放心。”

……

有了第一台水力发电机,电气化进程又进了一步。

因为还没有其它可以使用的电器,目前那个水电站发的电,只能用来做电解氧气炼钢和工厂照明。不过也让钢铁厂,机械厂有电灯用了。

程风很想念路灯,可惜手里没有钨矿,做不出钨丝灯泡来,用这种石墨灯泡简单是简单,就是功耗大的不行,一盏灯泡都像一个小火炉子,想用这灯给全城照明,那区区四十个千瓦的小发电机哪里承受得住。

制造蒸汽机没什么技术难度,最难的技术瓶颈就是制造高压锅炉的钢材。

有了好钢材打底,才能搞出高压锅炉来。有了达标的锅炉,蒸汽机简直不是事,一点技术瓶颈都没有,有问题的只有工艺和经验。

只要有了高压蒸汽机,那火力发电站就不是问题,电气工业技术,慢慢的也就成型了。

等到台北全城都用上电,有了路灯,就在台北开放一些私有经济,把台北打造成首座不夜城,大少很是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宋应星刚接手工业,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方以智刚搞了一台大发电机,正在兴头上,刚得到大少提供的电动机图纸,便不再搭理任何人浪费时间。

大少也没空玩,他的事更多。刚参观了钢厂试用吹氧炼钢,又来到机械厂车辆生产车间查看轮胎生产和马车改造情况。

以前库存的五百架六管步兵火箭发射车全都换上了五寸宽扁平橡胶轮胎。

只需要四个人就能抬着满山跑的小火箭车,绝对是步兵攻坚的利器。

四轮马车的底盘也有了两百套,木工厂正在赶工打造车厢,大少要的二百辆野战车,二十辆折叠野战餐饮车,三辆战地观察车,在八月底肯定能生产出来。

这些车底盘用的可全是十二寸的超宽橡胶轮,会被陷到泥坑里的可能性很小。

今后在北方的大平原上行走,这些马车厢即是阵地也是营地,还是交通运输工具。

本来橡胶都是不够的,还好西班牙人很给力,又及时的送来了十万斤,原材料一下子就充足起来。

现在才是六月,车底盘全部造了出来,车厢也已经打造出了小半,八月底完工出厂是没有问题的,大少很放心。

看过车辆生产车间直接走进机械厂,几个老头都在等着程风好长时间。

办公室里,程风看着手里的入库单,整整三千把左轮步骑枪都入库完成,还有两千把正在生产中,到八月前也能够完工。

放下入库单,程风拿起一支放桌子上的手枪:“这驳壳枪你们也试制出来了?试过效果如何?”

朱老头叹息一声:“这种火器的制作难度可比那左轮骑枪难太多了,老哥几个抽空闲的时间亲自动手,也费了好大的劲才作出来几把来。

这枪打是打得远,都快赶上那骑枪的射程,就是这枪震动太大了,每次试枪,那枪口都能跳起老高,压都压不住,十枪打出去得有八枪会脱靶。”

程风笑笑:“制作难度大不是个问题,只要能做出第一把,就能做出几千几万把。不过就是花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这枪的后坐力是有点大,平时多练习练习就好了,不过也可以把枪横过来打,这样它就不跳了。”

程风还拿起枪来,做了个横枪射击的姿势,嘴里还来了一声:“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啊,这枪还可以这样用?”老头们心都碎了一地。

程风颠着这手里的驳壳枪叹了口气:“这枪好是好,就是太重了,小孩子玩不转。

这样吧,老爷爷们,这个枪你们安排几个熟练工人先试做五十吧,只要掌握些制造经验就算了。

钢铁厂现在有新的炼钢法了,新法炼的钢质量更好,原来的钢就不用了,重新炼炉新的合金钢来用。

我们还要把这枪重新改动一下,加长枪管,增加一个长弹夹,能装三十发子弹的那种,再装个折叠枪托,把它变成简易款冲锋枪。”

这又是一个新课题,让这些喜欢研究的老头们又兴奋起来了。

干就干,程风马上拿出纸来开始修改,其实这种改版的驳壳枪,二十世纪末还真有人改过,加长的枪管和弹夹,也增加了一个枪托。

改版驳壳枪用起来确实有冲锋枪的感觉,最大射程增加到了四百米,有效射程也增加到了一百五十米,二百米还能伤人。

只是在二十世纪末,这样的设计已经淘汰,不过是枪械爱好者对这经典武器的一种怀念罢了。

这种被改型过的驳壳枪大少正好也研究过,那图纸也是熟的很。

不过一个中午的时间,一张改版的加长款驳壳式冲锋枪图纸就交给了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对这改版货很有信心。

大少原本是想搞冲锋枪的,只是那精度要求实在太高,制造难度非常大。

要不是今天试过驳壳枪,感觉太重,一只手搞不定,也想不起来还有加长版带枪托的驳壳枪来。

想制造冲锋枪会很难,但驳壳枪就不一样了,哪怕是这种加长版驳壳枪,也比五六冲的制造难度低了好几个度。

讨论完了枪的问题,又跟着几个老头去看轧钢,因为现在的轧钢机己经有了第二套,轧钢车间也单独独立出来,成立了轧钢车间。

能轧出一米宽的超薄铁皮,真正的铁皮那种,五张叠加一起才有一毫米厚,己经是现在工艺的极限了。

总算是可以干的别的了,程风又写了一个马口铁的配方让师傅们,让师傅们试验制造马口铁。

回学院后又找出早就设计好的制造铁罐头盒的机械制造图纸,又叫来曹金虎,让他第二天把图纸送去机械厂,顺便领取四百把骑枪出来,全部分配给护卫队员。

在到武装部去找朱春良,从他手里接收一千五百人进护卫队,进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第二天,曹金虎带着人去了机械厂领武器,顺便送图纸。

月儿和木兰到海军学院选拔十二岁以下的学员组成炮兵队伍,开始训练步兵战车同六管步兵火箭炮技术,为十月的行动作准备。

程风自己去了理化学院化学五班。现在的班长张秀琴,都玩了快一年的橡胶,已经小有经验。

除了橡胶轮胎,还有橡胶手套,橡胶软管,她们还试制出了橡胶筒靴,也发现了添加剂不同,

程风这次来我张秀琴,也是要橡胶试验组来试验如何给细帆布刷上橡胶,制成橡胶防水布。

这是目前很需要的物资,生产野外露营的防水睡袋和行军背包很需要这种特殊的布料。

理工学院五班,班长张秀琴报告:“院长,我们的汽油快不够用了,原来库存的只剩一小半,老家生产的汽油数量太少,都跟不上消耗。”

有了橡胶,程风知道汽油早晚会不够用,目前之所以没出现缺口,也是因为攒了多少年才攒出来的家底。

现在能提炼出汽油的原料,只有那炼焦时所得到的,可怜的一点点煤焦油。

可现在大少能掌握的地方,没有一处有不需要开采的石油矿。

提起石油矿产地,这让大少想起了渤泥岛上的石油泉。一想到石油泉,大少又想起那群小鬼子来。

算算时间,它们也回九州岛三个月了,想来也风光得差不多了,抢到的钱财也快花完,是时候出来干活了。

离开理化学院,程风直接去了军管会找种花桂英询问倭寇的情况。

当得知陈衷纪早就派人来报告,九州岛已经雇佣到了足够的人手,那些倭寇早等不及,想早日出岛干活,问何时可以出兵。

“一共雇佣了多少人?”

“听陈衷纪说应征者五万有余,有很多不是武士的人也要应征,只是不知道咱们需要多少。还有那些普通的百姓,要不要他们入伍也是个问题。”

程风笑笑:“有多少要多少吧,反正是自找自吃,管它是武士还是百姓,只要是倭国人就行,咱们只负责帮他们运兵,别的不管,只要它们自愿参加,小孩都行,又不是死咱们的人,何乐而不为?”

种花桂英听着自家少爷的话,总感觉那些倭奴定是偷了少爷的宝贝,不然少爷怎么会那么想弄死他们。

程风指着墙上挂的南海地形图,在文莱小王国处点了点:“这个地方,渤泥岛。先送三万人上去,从这个地方登陆开始攻打。

等占据了这里,就派人手上去建处海军基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让郭怀一,何斌,杨禄,杨策四人负责管理,具体如何打,他们自己商量着办。

记得提醒他们,把这岛上住大房子的,家里有金银的,穿绫罗绸缎的,头上有羽毛的,脖子上就装饰品的都清理干净。

让那些倭寇顺便找找一处冒黑水的,闻起来很很臭的泉水,找到了给他大奖。”

手指向东边移了移,指着棉兰老岛:“这个岛,运两万人过去,从望加锡登陆,让在雅加达的种花云飞,云珠兄妹带舰队参加攻打。

先把望加锡拿下来,灭了苏禄王国的东王。那岛上有两座火山,火山周边产硫磺,可以派人去开采,棉兰老岛的倭寇由陈衷纪,李魁奇,李明负责管理。

让东海舰队派出二十艘舰船参加运兵。

对了,顺带把咱们以前生产的纸筒黑火药的火箭弹全运去消耗掉。”

看着那两个大岛,种花桂英叹息:“少爷,打下那岛后怎么办,咱们没有百姓移民过去。”

程风嘿嘿一笑:“管他有没有人移民,还是老路数,先把岛上有权有钱的砍光。

咱们再派人去安抚那些穷人,给他们些好处,把地分给他们,收他们税就行了。

至于移民,咱们慢慢的从国内搞人口就是,离咱们的移民还没有占主导,他们又有了有钱人,那就再砍一遍就是。”

种花桂英笑道:“那倒不是问题,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明天就开始安排。”

程风点点头:“明天就开始执行吧,告诉运兵的舰队,把人送上岛之后,就往各地去收粮食,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看着地图上的两座岛屿,程风自言自语:“希望这两岛上的土着战斗力能强一些,别在那么菜,多消耗一些算一些。”

……

六月初的程风在台岛上到处奔波,而远处的京师也热闹非凡。

自从三边总督兼陕西巡抚武之望死后,京城就吵吵闹闹好几个月,新的总督就是派不出来。

朝廷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派谁去当陕西三边总督呢?

满朝上下,谁都不愿意去。

因为官员们都清楚,如果户部发不足军饷,不管怎么做,谁去做,做这个三边总督都是没法活。

转眼三个月过去,新总督依然没有人选。

崇祯帝是天天问,时时问,可吏部的人跟皇帝玩躲猫猫,全都把头龟缩进去。

搁太平年岁这总督的肥缺,少说也得几万两银子打点才能捞到手。

今时不同往日了,今日的陕西三边可不是个好位置,谁去都明摆着是去送死!

谁接任那个位置,谁横竖都得死,要么死在缺粮断饷的流民乱兵刀下,被他们生吞活剥;

要么镇压失败,轻者被革职入狱,重者被千刀万剐。

无论哪一种死法,都会让你后悔生而为人,想想后背就一阵发凉。

官当不成,可以再等,脑袋可不像韭菜割了一茬,还能继续长回原样,这种送脑袋的差事,谁去谁是傻子。

可皇帝天天问天天问,都问了三个月了,吏部实在是躲不过去了,一咬牙终于推选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鹤出任陕西三边总督。

杨鹤何许人也?

字修龄,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任雒南知县、长安知县,万历四十年擢升为御史,上疏言事直率无忌,遭当事者排斥,引疾而去。

杨鹤是个御史,而且还是个非常称职,敢于直言的御史,这老头干御史非常的努力,每天没事就喜欢弹劾别人。

虽然弹劾的没什么是国家大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官僚私人生活作风,老头每天都弹劾的很开心。

虽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动不了那些官员的根本,但也搞的那些被弹劾的官员每天都很不开心。而那些没被弹劾的官员,听八卦也听得很开心。

就因为老头嘴碎,朝廷上下没有哪个看他顺眼。

杨鹤本来因为讨人嫌,天启朝时被排挤出朝廷回家养老。可崇祯上位后听人说起杨鹤的事迹,觉得杨鹤是名正人君子,又把他弄回了朝廷。

为了报答崇祯皇帝起用于田间的知遇之恩,杨鹤见国事衰败不堪,就劝崇祯要培养国家元气,说什么图治之要在于培养元气——如,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士大夫元气。

说得头头是道,崇祯听着欣喜异常,认为杨鹤有大才。

就说朝廷要培养元气这话,绝对在理,剑锋所指朝廷中相互攻讦,愈演愈烈的党争问题。

崇祯认为有大才,可他的言辞引起善于党同伐异的朝中大僚的反感。

正好这个送死的位置找不到人去,吏部众高人一合计,得了,既然皇帝这么喜欢他,三边总督就杨鹤去吧。

杨鹤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个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的纯嘴炮,对于剿匪完全是一个门外汉。

当得知自己要去陕西当总督,杨鹤是诚惶诚恐,吓个半死,忙向皇帝辩辞:“臣没有勘定祸乱之才,亦未阅历边疆的经历,去担任三边总督的要职,恐难胜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这时候的崇祯皇帝找不到一个愿意去挑重担官员,满朝文武都推荐杨鹤去担任三边总督,自己也觉得杨鹤有大才,怎么可能同意他的推辞?

可杨鹤从无带兵作战的经验,皇帝问他平乱方略,也只能以:“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作答,这种回答感觉杨鹤去三边是去静修,而不是去平乱。

崇祯皇帝却恰恰欣赏他的这种为官清慎的作风,这是崇祯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可杨鹤这人完全是个真清高,真清流,除了那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别的本事一点没有。

成为一名出色的清流御史,每天找点别人的毛病,跟皇帝说一点道听途说,家长里短完全没有问题。

但这种只会动嘴皮子的迂腐文人决成不了统帅,别说是合格的统帅,就算是将就的统帅都不行。

但崇祯皇帝实在找不到人,也相信他是正人君子能办好事,还是选择用其所短,弃其所长,强行指定他担任三边总督一职。

杨鹤日后的悲剧,大致肇源于此。六月初,被逼无奈的杨鹤,见皇帝死活不改口,只能收拾起自己行囊,前往陕西赴任。

也就在杨鹤奔赴陕西的时候,也不知是哪一位大嘴巴子的,给崇祯进了东江镇消息,小皇帝才知道东江镇已经快一年没有得到朝廷一分一毫的补给。

这袁崇焕是怎么搞的,竟然会忘掉给东江镇拨付军饷,一年没有粮食补给,都不知道东江镇那几十万军民会饿成什么样子,崇祯帝不敢想象。

但小皇帝不愿意怪罪袁崇焕,总觉得他断绝东江镇的粮草肯定不是故意的,定是另有原因。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信任依然是百分之百的。

为了弥补对毛文龙的愧疚,崇祯帝发了一份圣旨对毛文龙的功绩进行表彰,并从内帑拨出白银十万两补偿东江军民。

六月中旬,袁崇焕收到了皇帝对毛文龙的嘉奖圣旨和十万两补偿银,看着那一箱一箱的银锭和手里的圣旨,袁崇焕心里有了主意。

六月十三日,袁崇焕带着皇帝的圣旨,又补充了十万两本来就该给东江镇的军饷,凑出二十万两银子,带着三千关宁兵来到金州卫西岸的双岛。

会选这个双岛,主要是这个岛距离金州卫近,距离旅顺口也近。

在岛上能合理的得到两个地方的消息,在岛上还看不见这两个地方的情况,便于疑惑敌人,确实是栽赃陷害,杀人越货的好地方。

六月十五日,袁崇焕到达双岛,就以阅兵为名,邀请毛文龙带兵前来双岛会面。

而这一天,远在台湾的程大少爷也乘坐戚继光号综合指挥舰,带着三艘护卫舰开始北上。

他要去东江镇去,确认一下有没有热闹可看,万一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那自己再乱来就玩大条了。

如果真有热闹可看,还可以顺带着到铁山镇扩招几千保安人员,保卫一下自己的私有财产。

……

东江镇的毛文龙收到袁崇焕的邀请,没有一点犹豫,更没有过一点怀疑。

上面的主管文官邀请自己双岛会面,还要检阅自己的军队,毛文龙不敢不去。

因为袁崇焕还要求自己要带着军队前去参加检阅,那肯定不会害自己。

就因为这一条,毛文龙也没往深处想,便也带了五千东江兵前往双岛。

程风提醒毛永诗,毛永喜几人说的话,他们是一点也没有说给毛文龙听啊。

其实那也自然,像那种掉脑袋的话,谁敢跟毛文龙说,别说毛永诗,毛永喜不敢,就是毛承禄也不敢。

这也是大少知道的结果,既然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大少为什么还要同这几人说?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强化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

他提前的示警救不了毛文龙,但他卜先知的能力会在毛永诗,毛永喜,刘兴祚,毛承禄几人身上得到了无限的加强。

六月十八日,毛文龙在双岛见到了袁崇焕。

毛文龙上了双岛,与袁崇焕相互拜见之后,一起登上山来。

行路中,袁崇焕问起毛文龙随从的军官姓名,毛文龙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干孙子所以都姓毛。”

袁崇焕笑了,说道:“你们在海外劳苦多日,每月禄米也只有那么一斛,说起来痛心啊,大家都为国家尽力,可你们比他人吃苦更多,请受本都一拜。”

袁崇焕对着毛文龙的随行将官躬身行礼,毛文龙随行的将官感动得纷纷跪地,叩头道谢。

看着跪了一地磕头的将官,心中得意,自己在东江镇还是有威信的。

这让袁崇焕很是高兴,在岛上设宴招待毛文龙,奖赏众军士饮酒、行乐,这第一天就喝到了大半夜才罢。

饮酒间,袁崇焕同毛文龙商量,想要搞军队改革,更改营制,设立监司,问毛文龙意见。其实就是提醒毛文龙,要往东江镇安插钉子。

毛文龙没有觉得袁崇焕有别的意思,借着酒劲,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袁崇焕见毛文龙听不懂自己的意思。又尝试着用语言试探,让毛文龙主动放弃东江镇回老家当个富家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