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31章 南京城租借众工匠 秦淮河大少谱新曲

柳隐不知道以德服人和流星雨有什么关系?但是她看得出来,吴自用,月儿,木兰是知道流星雨和以德服人是什么关系的。

大少敢这么说,也是因为京城的那位,正在执行的新政策。

崇祯帝从小受儒学大家熏陶,他坚信读书人都是光明磊落,一身浩然正气的正人君子,皇帝往这些正人君子家里安插锦衣卫密探是不对的。

崇祯皇帝不喜欢锦衣卫,更不喜欢东厂番子,因为自己还是信王的时候,自己身边就有东厂的人,这让他非常的反感。

以前自己只是一个信王,知道身边有暗探也是没有办法。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自己是皇帝,那些该死的密探就没有必要留下来了。

自从自己登基以来,那满朝文武对锦衣卫是怨声载道,特别是魏忠贤那老狗倒台之后,呼吁裁撤锦衣卫的声音越来越高。

崇祯皇帝认为,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大度的皇帝,满朝文官武将,全都是大儒名士,正人君子。

总是让锦衣卫的密探监视着这些正人君子,是对正人君子们的不信任,此等行为非常的不妥,有损君臣和睦。

为了体现皇帝对满朝饱读诗书的儒门正人君子们的信任,崇祯帝决定裁撤锦衣卫,搞了个没有圣旨,锦衣卫不能出京城,东厂番子不得出皇城的承诺。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崇祯帝开始大规模裁撤锦衣卫,那些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绞尽脑汁才以各种身份潜伏在各高门大院里的探子们,小人物糊里糊涂的就被解了雇,大人物全都召回了京。

这一举动,使得那些潜伏在各高官贵族家里的,家主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他们,纷纷浮出水面,几十年的隐忍瞬间化为虚无。

很多高门大院的主人猛然发现,那个在自己家里干了一二十年的,忠心耿耿的管家,竟然是锦衣卫。

也有人家发现,自己家里那个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扫地老妈子,或者是种花的花匠,竟然也是锦衣卫。

皇帝的这一新规,终于把悬挂在文武百官头上二百六十年的那把剑取了下来,众文武顿感浑身上下一阵的轻松。

当今皇上果然是圣主明君,比得过尧舜禹汤,秦皇汉武。

于是乎,崇祯帝迎来了朝野上下一片皇上圣明的高呼声。

监管百官的锦衣卫都栽撤了,那监管锦衣卫的东厂自然也没了什么作用,也被关进了皇城,无旨不得出皇城半步。

一时之间,崇祯皇帝的圣贤之名传遍五湖四海。

原本有锦衣卫监管,都敢四处下黑手的大小官员们,终于迎来了当官的春天,以前干坏事还得藏着掖着,这一下算是彻底的放开了。

现在的大明,矿税没了,商税也没了,撤回了矿监,税监,关闭了盐务司,茶务司,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各地的达官显贵。从此,大明的税收全部压在了可怜的农民身上。

基于这些因素,知道大明即将进入群魔乱舞时代,到时候讲的就不是律法,而是比谁的拳头大。

所以在南京开店,大少决定只留下皇帝一个股东,其他的全部都被排除在外。

特别是南京的勋贵大族,为了避免将来有一天翻脸的时候不好下手,南方的勋贵是万万不能合作的。

安排好南京的商业和书院,所有事情都交给吴自用。大少闲着没事,每天除了读书,有空就跟着南京国子监那帮街溜子四处瞎晃。

这天,看着刚从马场学习骑马回来的柳隐,大少又想起柳隐的事,想着没有了周道登那半年的艺术指导,柳隐的艺术成就会不会被影响?

为了补足周道登的那一段学习经历,大少决定,先给柳隐找位老师?补课。

在征询了柳隐的意见之后,大少自己先去了董尚书府找到师伯董其昌。

说明自己家里有位姐姐,自幼喜欢琴棋书画,特别在书画方面颇有天赋。

只因家处地方偏僻,找不到一位好的老师,一直未得名师指点。

“学生想让姐姐拜入师伯门下,学习书法绘画,望师伯恩准。”

大少毕恭毕敬的给董其昌行礼,只希望他能收下柳隐为徒。

董其昌对大少印象非常的好,加上大少向来大方,有什么好的东西,除了自己老师袁可立有一份,自己这个师伯也有一份。

虽然董其昌并不愿意收个女子为徒。但是得这小师侄的东西多了,自己也没回过什么礼。

俗话说得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现在小师侄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再加上袁可立的面子,董其昌也不好拂了他的意。

这也就是个指点指点便可的学生,花不了多少精力,董其昌勉为其难的同意了拜师的要求。

九月三十休沐日,大少带着重礼,领着柳隐,月儿和木兰,跟随师母宋氏一同,敲响了礼部尚书董其昌家的大门。

董家客厅,正堂内摆放了一屋子的礼物。董其昌在考核了柳隐的书画功底之后,还算满意,觉得收下这样一个聪慧女子做学生,也不会坏了名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满意的董其昌与夫人正堂端坐,在司仪的唱礼声中,柳隐行了拜师大礼,端上了拜师茶。

因为董其昌并不想让人知道,他收了一位女子做徒弟,所以整个拜师过程,只有师母宋氏和程风两人在场,没有外人观礼。

从这日起,柳隐正式成为董其昌的弟子,认认真真的跟随董其昌学习了一年多的书画。

直到己巳之变结束后,大少从遵化抢了一波回来,台湾正式开府建衙,柳隐才随大少来到台湾,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是后话。

安顿好柳隐的学习之后,大少开始打南京宝钞司的主意。

这两月跟随南京街溜子们到处闲逛,进过不少南京工部的匠造所。

让大少看到了工部匠造所那些可怜的工匠们。

特别是宝钞司的工匠最是混得惨,自从大明宝钞烂大街,成了厕纸之后,宝钞司的工匠们真的也就造起了厕纸,顺带着印印宝钞。

可现在的大明宝钞还不如厕纸,南京皇宫的人又少,造厕纸的量也有限,以至于这些工匠们不带饷的三天倒,上一休二,一个月只能上十天的班,领十天的饷银。

原本就微薄的饷银只领到三分之一,养家糊口简直成了难事,逼得宝钞司的大小工匠们,全都成了南京街头不是乞丐的乞丐。

看着这些一身的手艺,却吃不上饭的工匠们,大少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正好,街溜子中有个叫杜文忠的,他爹是南京工部尚书杜士全,这宝钞司的事就归他爹管,宝钞司的事他熟悉。

大少一打听,宝钞司工匠共有二百六十人,每人每月饷银一两二钱。

因为现在宝钞司没事做,所以二百六十个人分成三班,一班上一天,一月上十天,只能领到十天的饷银,四钱银子。其他的时间只能自己自谋生路,是乞讨还是打零工?完全自便。

大少一听,这不就是机会吗?就让这杜文忠去与他爹商量,想把这些工匠一次性买断,实在是不行,租借出来也行,反正借着借着就成自己的了。

杜士全原是南京户部侍郎,今年八月才升任工部尚书,刚上任就被工部的破事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多年没有营造项目,工部穷得要死,大量的工匠无事可做,每月就靠一点点饷银吊命。

这些工匠都是工部在册的,没事可以做,又养不起这些人,还不能遣散了。工匠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搞得工部像乞丐窝一样。

杜士全想改变一下,可是没钱,想什么都是浮云。正在这个时候,自家那个混混儿子找上自己。说是虚谷公子想买那些宝钞司的工匠。

杜士全不知道虚谷公子要那些工匠有什么用,总不可能让他们去印宝钞吧?可这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宝钞还没纸值钱,谁没事印宝钞玩。

杜士全并不关心虚谷公子买工匠有什么用,这不关他的事,他只是好奇而已。

他现在想的是如何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把这些没用的工匠卖出去换钱。

于是,杜文忠找到程风,说起自家老爹的烦恼。

大少哈哈一笑:“这有何难,现在南海的海寇们不是己经归顺了朝廷,原则上旧港宣慰司也归南京管。

杜尚书完全可以用支援旧港建设为由,卖也好,借也罢,把工部多余的工匠都打包送到旧港去,本公子相信苏禄郡主会很开心的。”

杜文忠点点头:“这倒是个办法,可是,万一,我说万一苏禄郡主只收人不给钱可咋办?”

程风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笑道:“这事简单,有多少工匠,需要多少银钱,本公子先垫付了,账由本公子去找苏禄郡主结算如何?”

杜文忠大喜:“这感情好,还有一事,旧港只要宝钞司的工匠吗?别的工匠要不要?”

“要啊,只要是入了匠籍的,都要,不嫌多,杜哥哥有门路?”

杜文忠大喜:“有啊,工部各种工匠多的是,现在除了兵杖局的不能动,别的工匠多得很,少说有上千人。”

程风很好奇:“这么多工匠全借走,工部需要工匠干活时可咋办?”

杜文忠哈哈大笑:“虚谷公子不懂了吧,现在做工谁还用工匠,五军营那些丘八多的是,干活利索还不用给工钱,随便给口饭吃就行。”

“给口饭就行了?他们不需要养家糊口吗?”

“需要啊,不过他们有军饷,只要自己能混一口饭吃,军饷就可以全部拿去养家了。”

程风点头:“本公子懂了,他们拿着军队的钱,干私人的活。”

杜文忠笑道:“其实也不是一点都不给,多少还是要给点的,只是不给他们,而是把工钱给他们的将官。”

“懂啦,懂啦。这是又让马儿跑,还不给马儿吃草,大人们真是高明。”

“虚谷公子说的还真帖实,那这事说好啦,公子你先垫付了。”杜文忠也哈哈大笑不止。

程风点点头:“这是必须的,只要把人数点出来,签了用工协议。有多少人头,我就结多少人头的账,保证不欠工部一文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得了虚谷公子保证,杜文忠高兴的回去,向杜尚书如实的汇报。

杜士全也放心了,只要有人提前把账结了就行,还不管结账的人是谁呢?

于是,杜士全召集了工部所有部门的官员商议这事的可行性。

经过五六天的推敲权衡。工部各部门提交上来的一份援助旧港建设的工匠名单。

包括了大明工匠目录上所包含的几乎所有的工匠种类。

匠作所,营造司,船务司,琉璃厂等部门的老工匠,小刺头几乎被清扫干净。

就连原本说不敢动的兵杖局的官员们,也把手里一些老的,小的和刺头儿列出来了二三十人的名单送了过来。

工匠总人数达到两千三百二十人之多,加上这些工匠的家属,总人数超过两万人。

你以为这些人口很多吗?并不是,南京在册的工匠八万多人,工部给大少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和部分刺头而已。

但是大少在呼吗?当然不在呼,大少要的是技术人员,不是劳动力,在别人眼里全是老弱病残的老工匠们,正好是技术最成熟的人群。

当大少看到那一份长长的名单,工匠种类之齐全,令大少叹为观止。

特别是龙山船厂的工匠,本来就所剩不多的人口,几乎被一网打尽。

还有四十多名有找矿技能的工匠,也被当垃圾打包丢了过来,把个大少笑的嘴都快合不拢了。

至于工匠的人事关系为租借,每年一万两的借用费,租借期十年,费用一次付清。

大少当然不会同意一次性支付,万一给了钱,人搞不走就麻烦了。

经过几次协商,双方同意先支付两年的租金。工匠们全都上船之后,在支付剩余的租金。

为了让这些工匠们安心,大少把这些工匠所在的部门全都走了个遍,当面和他们进行了详谈,详细地讲解了旧港宣慰司在用工方面的各种条件和待遇。

在保证他们签订用工合同之后,家里人就可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粮食,布匹都会提供。

保证他们在上船之前能够吃好,穿好,能精神饱满的前往工作所在地。

开始的时候,那些工匠对程大少爷的承诺并不太相信,但是上面已经下了租借文书,不接受也不行。

十月二十五日,工部大院内,所有需要租供的工匠全部到齐,大少带着手下四十几号人,带着厚厚的一打用工合同,根据工匠的种类分成了二十几处,同那些工匠们签订了用工合同。

大明别的不说,就是教育普及率比较高。国民的识字率大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相比其他所有的朝代都是最高的。

特别是江南地区,虽说专业的读书人不多,但识字的人却很普遍,国民识字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相对的,朝廷御用工匠的识字率就更高了,达到八成以上。

签完了用工合同,工匠都有半月的休息时间,收拾东西。

所有的工匠可以拿着合同,到御驰街雀羚坊程家大院免费领取一石大米和两匹粗布,一匹细布。

合同签了一天,粮食布匹发放花了两天,曹金虎这才带人前往松江府上海县,让那里的商队带书信和工匠名单和家庭信息去淡水。

好让淡水提前安排各工种的工作和住房,并于十一月初十日前调三艘步兵运输舰到南京接收人员。

套路工匠的事告一段落,结果超乎大少的想象,原本只是打算套路宝钞司的那二百来个工匠。

没想到工部的官员那么的给力,把工部所有的工匠种类全都打包了一份。

大少很满意,给了杜文忠一千两银子的辛苦费,把个杜文忠高兴的要死。

大少也很高兴,为了报答南京各官僚机构官员的纨绔们支持。大少决定请客,随便这些纨绔到哪里去玩?大少一律买单。

这一下纨绔们兴奋了,开始商量去哪里玩乐好。最后,还是小纨绔郑玉合提议:“小弟听说秦淮河畔春风楼名妓李凌波,声音非常的甜美,要不咱们去领略领略?”

这郑玉合家世可不一般,他爷爷可是新进南京户部尚书兼刑部尚书郑三俊,一般纨绔都不敢得罪他。

见郑玉合提议去秦淮河听曲,一群纨绔公子不怀好意的道:“李凌波啊,这个不好办,那小妖精身家高得很,没有个百两银子都见不着人。”

郑玉合笑道:“本公子去过几次,那李姑娘的曲子真的唱的好,声音很是好听,娇滴滴的言语,听着就陶醉。

只是可惜,这李姑娘轻易不以真面目示人,本公子去过好几次,尚未见过此人真容,真是遗憾,遗憾啊。”

大伙马上起哄:“这么傲娇的吗?竟然敢不给我们郑三公子面子。既然如此,咱们怎么也得去砸砸场子,虚谷公子认为如何?”

月儿和木兰两女见这群混蛋竟然忽悠自家少爷去秦淮河寻花问柳,两人的小脸都流出水来。只恨恨的看着保镖头子曹金虎,希望他能发声阻止一下少爷。

可曹金虎有什么办法?自家少爷如果决定要去,自己也阻止不了啊。最多就是回去之后找师母告状,让少爷挨顿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事没事的告状,让少爷挨打,曹金虎又觉得很不地道,不是君子所为。

纨绔们几看到了虚谷公子身边的两个丫鬟,好像对去秦淮河听曲很不高兴。

可这些纨绔,哪个身边没有丫鬟小厮伺候,谁在乎丫鬟小厮高不高兴。

主子在外面做了什么?哪个小厮丫鬟敢乱嚼舌根子?

长舌的被转手发卖出去都是轻的,弄不好直接被打死都有可能。

可大少不是真纨绔,他只是同这些纨绔混在一起,利用这些纨绔的身份帮自己做些事而已。

见月儿姐姐和木兰姐姐不高兴,便小声的对二女说:“本公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去哪里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只要他们玩的开心,不耽误我们的正事就行了。”

月儿叹息一声,小声说道:“少爷还是要注意,这帮子纨绔没一个心是好的,整天招猫逗狗,不干好事,哪里不干净就想往哪里去。”

“就是。”木兰也恨恨应声。

程风笑笑:“月儿姐姐言重了,大家不过是去听听曲而已,这是雅事,算不得伤风败俗。

真正不好的地方,少爷我保证不会去,再说了。

那个叫李凌波的,竟然如此的高傲,本公子也想去见识见识,到底是什么样的国色天香才会如此。”

安抚好二女,程风才让曹金虎去国子监看看,那些国之废柴们下学没有,下学了就一起去。

等了大半天,才见国子监那群废柴急匆匆的赶了过来,陈子龙见面就问:“师弟急着把大伙儿叫来,今日想去那里玩耍。”

程风嘿嘿一笑:“不是刚办了件大事,众哥哥们都帮了忙,弟弟我就想请大家出去开开心,杜公子提议去秦淮河听曲,大家伙都同意,弟才让曹金虎去叫你们。”

一听是去秦淮河听曲,国之废柴们都很兴奋,纷纷表示愿意同去。

南京城的纨绔们,除了勋贵级别的纨绔。官宦子弟中的纨绔到了一小半,而且大家也都同意去秦淮河,大少小手一挥:“那就出发,目标秦淮河。”

于是乎,南京纨绔公子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直奔秦淮河而去。

来过南京多次,也在南京住了很长的时间,大少还是第一次到秦淮河来。

以前对秦淮河不感兴趣,主要也是大少心目中的目标人物年龄都还小,基本上还没有踏入秦淮河这条不归路。

要不是听那郑玉合说那名妓叫李凌波,他也不会同意去。

因为大少记得,八艳之一的顾横波最先跟随服侍的名妓就叫李凌波。

那顾横波只比柳如是小一岁,又是从小被卖入妓家学唱曲,这个时间段出现在秦淮河也是有可能的,去听听李凌波唱曲,说不定有机会见到顾横波。

几十号纨绔浩荡荡奔向秦淮河,沿途百姓都被这阵仗吓个半死,如同躲避瘟神一般的纷纷逃窜躲避。

还没到秦淮河畔,远远的便看见河面上停放着一排排的红色花船。因为大白天的,好多的花船都不营业,只有少数靠卖唱为生的花船白天是营业的。

一行人跟着郑玉合走过好几家花船,才找到春风楼的花船。花船上正传出丝竹之声和轻吟浅唱。

桥头的龟公见几十公子哥,正嘻嘻哈哈安踏而来,带头的还是位老熟人,龟公顿时眉开眼笑。

忙上前行礼招揽:“小人给郑三公子请安,给公子爷们请安,小店正营业着,船上有俊俏的姐儿。

可以陪各位公子爷饮酒唱曲,各位公子爷要不赏个脸,到小人船上坐坐。”

郑玉合上前问道:“李姑娘可有空?”

龟公眼睛一亮:“有空有空。李姑娘正在休息,各位爷是否赏光?小人去请李姑娘出来陪客。”

大少笑呵呵的,随手丢给龟公一两银锭:“呵呵,呵呵,既然李姑娘有空,本少爷便上去看看,这李姐姐长什么样?前面带路。”

“走,走,虚谷公子喜欢,咱们怎么都得去捧个场,各位兄台咱们都去赏玩赏玩如何。”

“走,咱们同去。”

众纨绔们一路嘻嘻哈哈登上花船,小小的花船顿时被挤得满满当当。

龟公见来的人实在太多,船小根本坐不下,便从旁边又叫了一条船过来,把两船并在了一起。

拆掉了船上的门窗,让两条船看起来就像一条船一样,总算是把这几十号人安排停当。

大家各自找了一个地方入座,大少因为是东主,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上首的主位。

月儿和木兰很自然的站在大少身后,沉着一张俊秀的小脸,恨恨的看着满船的纨绔公子不言语。

王夫之和陈子龙见了也是一脸无可奈何的苦笑,很自觉的坐在了大少的旁边。

花船上的小丫鬟上了香茗和水酒,正台上才走出几位少女,在台上坐定,开启纤指红唇,先来了一段盈盈清唱。

听了好几段清曲,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传统的词牌曲调,从唐朝唱到明朝就没有改变过,把个大少听得瞌睡都快来了,也没见那个叫李凌波的名妓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少知道,这些秦淮名妓,就如同后世的明星歌星一样,架子都大的很,没有她感兴趣的东西或人,轻易不会出来见人的。

大家伙上船都喝了两壶茶了,也没见这个叫李凌波的出来见客,估计是这群纨绔里面没有她感兴趣的人。

好不容易冒着挨打的风险来了趟秦淮河,竟然连正主儿都没见到,大少心里有些不甘。

可自己这群人里,没有人家感兴趣的风流才子,哪怕是王夫之,陈子龙也不行。那也是没有办法。

大少觉得自己应该搞点事情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然这一次怕是要白跑。

想到要搞事情,大少就有些跃跃欲试了,他本就坐在最前排,又是众人关注的对象,等到一位歌姬唱完一首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之后,大少抓住机会,高高的举起了右手。

大少的这个举动,吸引了船上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虚谷公子把自己那胖嘟嘟的手举那么高要做什么?

歌姬们也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刚唱完曲的歌姬小心翼翼的看着程风:“是奴家没唱好?小公子不满意吗?”

“哦……?”大家的眼光刷刷的看向了程风,想知道他要说什么。

程风笑问:“这位姐姐,你们唱曲确实唱得好,只是咱们这曲总这么千篇一律的,从唐朝唱到现在,不觉得很乏味吗?”

不是自己没唱好,歌姬暗暗松了一口气,忙解释道:“公子,这不是奴家的错,奴家学的曲调就是这样的,就算走遍秦淮河畔,大江南北,唱临江仙的都是这个曲。”

“是啊师弟,我们学的临江仙曲子也是这个曲调,没错的。”陈子龙觉得有些丢脸,忙出声打圆场。

程风笑笑:“我知道,老师教的临江仙曲子就是这样的,不过弟觉得,这一套曲子唱了千年,一点改变都没有,没多少意思。

哥哥们就没想过,如果把这曲调换一换,创新个新的曲调,是不是更有吸引力一些。”

几位歌姬觉得这位小公子才**岁的年龄就来了风月场,一定是不懂什么曲调,就是来砸场子的。

那歌姬心里虽然不痛快,但也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只是微笑着询问:“那公子觉得,这临江仙应该怎样唱才有新意?”

“是啊,虚谷公子,莫非你有新的唱法?是什么新唱法,唱给咱们听听。”船上的纨绔们也一起跟着起哄。

大少等的就是这句话,笑呵呵的站起身来,朝下方拱拱手:“大家没说错,我还真想起了一段唱临江仙的新曲子,要不本公子开个恩,唱给你们听听?”

“好!”

“虚谷公子威武。”

“虚谷公子唱一曲。”

“ 既然大家都这么捧场,我要不唱一曲也对不起大家,这样吧,大家应该都知道本朝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本公子就以他的这首临江仙唱上一曲。”

程风笑呵呵的拉了拉自己的衣角,朝中间走了两走,摆了一个架势,拉起奶声奶气的小奶音,开始唱起三国演义版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只开了个头,曲调中所描绘的长江奔腾不息、汹涌东去的壮阔景象和磅礴气势,顿时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在程风的全新唱腔和身形表演中,花船上的所有人都被这新鲜感震撼到了。

“献丑献丑,唱的不好,大家见谅。”大少刚把这曲子唱完,对着大家客气了一番,在台上台下一阵目瞪口呆中,走到茶凳前准备坐下。

却见一小丫鬟从船尾的居室里走了出来,轻声询问:“我家小姐问,小公子可是翡翠岛重阳诗会上,写木兰词.赠杨爱的虚谷公子?”

大少一听,哦豁,自己还有这名气吗?这才几天时间,在扬州写的词都能传到南京来了。

“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家小姐了,本公子正是翡翠岛重阳诗会,写木兰词的虚谷公子。”

“好的,奴婢知道了,公子稍等,我家小姐马上就来。”

“好,虚谷公子威武。”船上的众纨绔们纷纷欢呼,这李姑娘总算是愿意出来了,真的好不容易啊。

在众人的叫好声中,只听得船尾的居室里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一位十七八岁的女人,怀里抱着一琵琶,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美人来到台前,朝程风轻盈一半:“奴家李凌波见过虚谷公子。”

程风也朝李凌波拱手回礼:“李姐姐好。”

李凌波半蹲回礼:“公子抬举,奴家身份下贱,哪里当的公子称姐姐,奴家能坐在公子身边吗?”

程风呵呵一笑,朝桌子左边让让:“欢迎之至,李姐姐请。”

李凌波朝身边的小丫鬟道:“眉儿,抬椅子过来,放在公子旁边。”

“是,姑娘。”李凌波身后一名抬着椅子的小丫鬟应了一声,便把手里的椅子放在了大少的桌子旁边。

眉儿?大少斜眼看了一眼这个抬椅子的小丫鬟:“莫非这小姐姐就是顾横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