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割鹿记 > 第八百零七章 无形的压力

割鹿记 第八百零七章 无形的压力

作者:无罪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6:25:5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八千曳落河成了推倒府兵制的最后一根稻草。

哪怕是最遵循祖制的保守派,在朝会时也只能保持沉默。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按照大唐现有的募兵、练兵,以及军费统筹的方式,大唐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根本找不出对付这支曳落河骑军的办法。

拥有这样一支骑军,太子割据江南已是最好的结果,那如果这八千曳落河并非全部,他手里还有更多这样的骑军呢?

或者他穷兵黩武的能够搞出更多这样的骑军呢?

假以时日,若是他拥有两万甚至三万这样的骑军,那该如何应对?

面对这样的窘境,裴国公在朝堂上主动请缨,意思就是,诸位不如将各路大军的指挥权全部交给我吧,我到时候和我的贤婿顾十五商量一下,让他召集手底下所有厉害的修行者,到时候我们翁婿两个就和打扶风郡一样,保管很快就将黔州叛军给平了。

一群门阀大员被气得七窍生烟。

狗东西真狗啊!

这裴国公和顾十五两个人,真的是一样的货色啊。

之前为了让裴氏交出手里的军权,各门阀已经和裴氏心照不宣的做了许多交易,现在才刚刚换将,结果出了这档子事情,裴国公说要将军权全部要回去,那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但不同意的话,他们想要借着大义去抽调顾十五手里的修行者,就恐怕别想了。

这对翁婿有的是办法将修行者用在别的地方。

不用就不用!

一群门阀大员铁青着脸掀翻了裴国公的提议,接着便顺理成章的敲定各节度使募兵事宜。

没办法,太子的势头太凶猛了,而且有着这样的一支还看不出上限的可怖骑军,各地节度使不赶紧募兵,别说是主动出击,就连遏制太子的扩张都做不到。

因为朔方军大败,很自然的便讨论到了换将的问题。

大唐军方的传统一向都是谁统领大败谁背锅,尤其主将若是战死了也就罢了,没有战死的话,那被撤职查办是免不了的。

姜简和他的顶头上司独孤思顺刚刚才掌了朔方军的军权,将印在手里头还没有捂热,结果一场朝会下来,罢免文书就已经上路了。

令所有门阀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人一撤之后,朔方军顺理成章的落在了华州郭氏手中。

因为此时朔方军之中,最能够稳定军心,最适合领兵的,便是华州郭氏的郭讷。

恰好郭氏也有足够的财力自己募兵补充军力。

联想到之前顾留白在灵州将清河崔氏又是好一顿收拾的举动,这些门阀大员瞬间又觉得自己无形之中被皇帝和顾留白联手摆了一道。

但吃了这样的一个闷亏之后,这些门阀也彻底看清楚了形势。

太子拥有了这八千曳落河,接下来必定能够站稳脚跟,他应该会彻底控制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接着他应该会设法拿下岭南道。

皇帝扶持了华州郭氏统领朔方军,那关内道肯定是皇帝和顾十五不想放手的了,那夹在关内道和吐蕃中间的陇右道,哪个门阀还能拿?

要好处没好处,风险却一堆。

真囤了兵,那真是自己贴钱老老实实在那戍守边关,赔本生意。

剑南道靠近南诏,此时兵力空虚,里面到底有多少太子的细作也不好说,又有诸多蛮族,这地方也不能要。

那他们这些门阀能大做文章的地方,只剩下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这些地方了。

然后这么一看,很多门阀大员在大殿上顿时都有些隐隐的蛋疼。

和关内道挨着的河东道、河北道都有戍边之责,河北道虽然富庶,但许多望族的关系错综复杂,地方上那些望族和他们的关系一向不妙。

而剩余最合适的河南道、淮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那他娘的都和太子的叛军挨着,那接下来不是要直面太子的曳落河?

皇帝这狗东西啊!

这意思是你们掏钱募兵可以,你们想要割据一方可以,但你们得好好干活,给我挡住太子的曳落河?

这日朝会结束,很多大员走出大殿,看着明晃晃的太阳时,他们甚至不自觉的想到了林甫和王夜狐。

怪不得林甫和郑竹这样的人物,也在皇帝的面前一败涂地。

怪不得王夜狐这样的人物,也觉得皇帝的确是最适合那张龙椅的李氏子弟。

……

明明是吃准了李氏的无奈而推动的军权变革大势,但这次朝会结束之后,所有的顶级门阀却都觉得自己在和皇帝的交锋之中再次受挫。

裴氏虽然卸下军权,但顾留白的坐镇长安,却成了皇帝根本不怕长安出现乱子的底气。

所有这些门阀大员都心知肚明,他们若是在长安掀起什么风雨,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而此时他们的一切布局,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太原王氏已经将大量的资财运往潞州,与此同时,他们已经在壶关新建一个巨大的粮草仓库,而一批擅长制造重铠的匠师已经到了上党郡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割鹿记请大家收藏:()割鹿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郑氏门阀早已押注河南道,甚至在数月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募兵,只是实则募兵,但明面上不配给军械,只是说招收船工,但其实已经按照水军操练。

琅琊王氏布局得更早,在裴国公出征扶风郡之前,琅琊王氏已经在金州和商州操控州学,广收门生,那些通过乡贡考试的学生,几乎都已经被琅琊王氏暗中招揽。

与此同时,他们还控制了大量的铜铁矿,并借“安置流民”之名,在均州、房州设立侨郡,安插宗族子弟为属官,实际掌控户籍与赋税。

不过这些门阀之中,最倒霉的也是琅琊王氏,因为琅琊王氏布局的重点就在襄州至江陵,他们原本还想控制来自夔州的盐铁,他们估计之前还想等着太子起兵之后刷军功,但谁能想到,之前谁都看不起的太子竟如此凶猛,竟然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江陵,接下来必定很快进攻襄州。

若是在此之前,哪怕太子闪击江陵成功,琅琊王氏也必定要和太子在襄州一较长短,但现在突然冒出这八千曳落河,朔方和陇右的边军又无法对夔州形成夹击之势,这琅琊王氏就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

夜色深沉,江陵城外的临时军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太子冷峻的面容。

帐内炭火微红,驱散了几分秋夜的寒意,却驱不散众人心头的凝重。太子端坐主位,指尖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在座的谋士——有白发苍苍的老臣,也有锐气逼人的年轻幕僚,此刻皆沉默不语。案上摊开的舆图被烛光映得泛黄,扬州一带被朱砂圈画得格外刺目。

此时长安所有的权臣都觉得太子应该志得意满,尤其是琅琊王氏的那些大员们,觉得主动权尽在太子之手,压力应该在他们那边。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太子和他手下的这些幕僚,此时也感到如山般的压力。

压力来自于绝大多数长安权贵还没有意识到的后起之秀安知鹿。

正是因为在扬州早有无数党羽,所以太子才很清楚现在的安知鹿拥有多少军力和在做什么事情。

三万大军囤积瓜洲渡,又有水匪效忠,在安知鹿现在表现出暗中结盟,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态下,大军进攻扬州,绝非很好的选择。

即便能够击溃安知鹿的大军,彻底控制扬州一带,但剩余军力即便能够闪击襄州,接下来恐怕首尾难顾。

若是不管安知鹿,任凭他慢慢坐大,他们的军队和琅琊王氏决一死战的时候,谁能保证安知鹿不会突然反水?

烛火摇曳中,烛芯爆出一声轻响,火光忽明忽暗,映得太子眉间阴影更深。

他缓缓的抬起了头来,苦笑了一下,“所有人都觉得我要进攻襄州,那现在我们先定岭南,诸位觉得如何?”

一群幕僚都和他差不多的表情。

这绝对是保守之举。

其实短时间之内不动岭南,以他们之前的布局,和岭南吴氏之间的关系,暂时也能保证那数个港口的海运和贸易不出问题,但眼下看来,先彻底控制岭南,获得更多兵源,却似乎是最稳妥的选择。

关键之前他们也根本想不到,安知鹿竟然能够如此迅速的囤积起这样的大军,而且还能打通润州,没有粮草之忧。

喜欢割鹿记请大家收藏:()割鹿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