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割鹿记 > 第七百三十一章 公主送上门

割鹿记 第七百三十一章 公主送上门

作者:无罪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6:25:5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高集安在长安等待着秋天的来临。

他看到门前的那株樱花树上已经开始掉落黄叶。

他感觉自己来到长安已经很久。

久得似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的存在。

一名七品的修行者,在长安之外的很多地方都足够引人注目,然而这里是长安,尤其是当整个道宗,包括堕落观都在顾留白的统御之下后,在延康坊,在明月行馆的七品修行者,似乎也很容易被人遗忘。

因为是高丽道人,且师门来历没有那么清楚的情形之下,他在道宗也属于真正的边缘人物,不知道是疏忽了,还是故意为之,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他也没有得到进入任何道观藏经处学习的机会。

倒是厉溪治现在的关系和他还算不错,或许是性格相近,看他办事认真,又经常落单,所以厉溪治有时候会请他帮忙做些事情,也会找机会安慰他,让他放心,但凡顾十五承诺过的事情,他绝对不会不放在心上。

他当然也听进去了。

做事情也是依旧兢兢业业。

只是还需要等多久?

他并非是埋怨顾十五,只是不管多努力都始终不得门道,找不出自己为什么无法形成神通的原因,找不出自己师门这功法的缺陷,这一日日过去,就是在虚度光阴,空自蹉跎。

这时候安贵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门口。

“集安兄!”

安贵看着他就笑眯眯的行了一礼,然后轻声道,“顾道首给你送来一份密笺。”

高集安呼吸骤顿。

他失神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将安贵请进院子。

“你先看顾道首的密笺,我来端茶倒水就成。”安贵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紫铜小管塞到高集安手里,自己却是去忙活去了。

高集安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之后,才打开这个紫铜小管的蜡封。

他有种强烈的直觉,这个紫铜小管里装着的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着的东西。

此时的阳光并不耀眼,但展开的羊皮小卷上的那些小字却似乎在流淌着耀眼的光彩。

他只是看了数句,心中所有的郁气便瞬间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难言的感动。

信中的开端便直接指出了他法门的缺陷到底是在哪里,直接告诉他必须用何种方法才能补全形成神通所缺的气机,接着便有些歉然的说道,他这法门的问题,他之前已经请教过一些道宗的修士,但得到的结论都是需要换法重修,而他自身的修为进境也委实看不出问题所在,但他以玄庆法师的修为和感知,却是找出了问题所在。

顾留白字里行间的意思,是真正要感谢的人是玄庆法师。

他高集安能够成就神通,解决师门功法问题的贵人,原来是玄庆法师。

但高集安此时所想的,却只是,在昨夜那场大战之后,顾留白返回长安,却是还特意仔细的感知了他的气机,还认真的想出了他法门的症结所在。

安贵烧开了水,等到高集安收好了密笺,他才端着茶壶出来,给自己和高集安泡茶喝。

他大致就已经猜出来高集安等来了他想要的东西,虽不言语,但也替高集安感到高兴。

高集安喝了半杯茶,他心境还没有彻底的平复下来,他看着安贵,忍不住认真的问道,“安贵兄弟,你觉得顾道首和裴二小姐,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安贵愣了愣。

他想到了近两日明月行馆里有些人的议论,他便认真道,“长安城里那些像他们这样有本事的人,总是习惯将人当成提线的皮偶,但我觉得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家里人,他们也把我们当成真正的家里人。”

高集安默默点了点头,真心道,“安贵兄弟,你泡的茶比我泡的好喝。”

……

此时,数名年迈的僧人正走出大慈恩寺。

他们刚刚约了佛子在大慈恩寺见面。

之前朝堂虽说也有数次针对一些佛寺的事情,但只是局限于一些胡作非为的胡僧,以及参与朝堂之事的僧众,但此次风向显然就不对了,这数名年迈的僧人都是长安城中一些大寺的住持,这些人在佛子面前表达了忧虑,原本是想要佛子出面,看是否能够借助顾道首和李得意的力量,给予佛宗一定的支持。

然而周驴儿别的没听明白,却听懂了他们表达的想要尽可能保住寺庙的钱财的意思。

他就反问了一句,“留着钱财要做什么?”

这些僧人迟疑了一阵,有人想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以用来修整寺庙,将寺庙建得更威严壮观,佛寺佛像更威严壮观,修行地越具神妙,就会令人越发敬畏,越发虔诚,越容易宣扬佛法。”

周驴儿就想不通了,反问道:“那佛寺修得再壮观,再威严,以后有个皇帝犯病想要拆寺庙的时候,谁能阻止得了?为什么玄庆法师在的时候,没有人敢拆寺庙?是更加威严壮观的寺庙有用,还是玄庆法师这样的大能有用?”

这些僧人沉默了很久,才有人又道,“可是什么都不做,会有无数僧众被迫还俗,很多僧人晚来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会吃很多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割鹿记请大家收藏:()割鹿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驴儿脑海之中闪过自己师尊说过的话,他便直言道,“不吃苦,何以体会苍生疾苦,吃苦就是修行。至于还俗…真一心向佛,在哪都可以修行。”

这些僧人此时离开大慈恩寺的时候,似乎已经可以看见很多富丽堂皇的寺庙倒塌时涌起的烟尘,他们转头看向那座大雁塔,此时忍不住都在想,佛子到底是什么都不懂,还是真的什么都懂?

……

暮色渐沉时,蒲州解县外的官驿笼罩在一片昏黄的余晖中。这座驿站紧邻解池,平日里多是盐运官吏歇脚之处,今日却显得格外安静。

顾留白倚在驿馆二楼的栏杆边,手中把玩着一枚青玉扳指,目光却落在远处盐池上泛起的粼粼波光。

他身后有着几分墨迹未干的新誊抄本,一些用朱砂笔圈出来的数字显得尤为扎眼。

楼梯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一名头戴帷帽、身着粗布衣衫的高挑女子缓步而上。她摘下帽纱,露出一张清丽却隐含威仪的脸。

顾留白早就吃得准她的喜好,只是平静道,“想不到怀贞公主竟会亲至。”

怀贞公主看着顾留白却是有些莫名的哀怨。

许久未见,她看着顾留白是真正的久别重逢的感受,心中其实何等的激动,但顾留白却是表情淡然,似乎和以往在长安时和她见面没什么不同。

难道自己真的在他的心目中占据不了多少地方?

但顾留白还真的就是彻底拿捏了她。

顾留白只是将那几本抄本朝着她推了推。

“这是?”

怀贞公主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她很快就看出这些抄本乃是解池盐监最新的账册抄本,内里记录的是盐产、税收核算。

她接着便反应过来,“你挑这么个腌臜地方谈事,原来是要查解县这边的盐政?”

顾留白似笑非笑道,“解县与安邑盐池合称‘两池’,乃大唐十八盐池中产量最高的区域,年收入在一百万贯以上。而按我所知,去年大唐所得赋税收入在三千四百万贯左右。”

怀贞公主有些羞愧道,“此处盐池收入我并不清楚,但以此来看,此处委实重要。”

顾留白微微一笑,道,“公主你觉得我为何要顺道特意来这查一查?”

怀贞公主平时都是考校别人,而此时仿佛成了个被调教的学生,她认真思索片刻,才轻声道,“你觉得大皇兄若是起兵造反,军资可能来源于盐产?”

顾留白看着怀贞公主,认真道,“公主应该清楚,大唐虽然一直设置盐池、盐井盐丞,但尽力保持盐价低廉,一直到三年前才开始收盐税。如果我记得不差,应该是对吐蕃连续用兵,连续大败之后,军费吃紧才增加了盐税,当时推动盐税的是林甫,我本来以为他会在这里面大肆收刮银两,但后来他倒台之后,却发现他只是垄断了茶叶生意。那林甫的倒台是李氏机要处刻意为之,顺势连着王夜狐一起收拾,那背后若是隐藏着很大的利益,这部分利益自然是落在李氏机要处手里。太子去黔州,显然就是李氏机要处和一些门阀合力的结果,以目前的情形来看,他不是可能会起兵,应该是肯定会起兵。那我觉得要留意的就不是黔州和扬州这一条水路上的事情,而是整个盐税的事情。”

怀贞公主心神震颤,她想起朝堂之上那些官员最近这些时日的争吵,顿时觉得那些人的战略眼光和顾留白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两处盐产,真的有问题?”她语气都不由得尊敬起来。

“现在我大唐的盐政是不禁私制盐,只是私盐必须官收,解县与安邑采用‘垦畦浇晒’私盐产量也十分惊人,按照这账目显示,现在解县盐产之中有五成是私盐所产,但总量和大隋时出产持平,意思是解池这官产盐池的产盐量减少了一半,但我让人查了,用工量反而比大隋时多,晒盐田也多,那么你本应该多出来的盐去哪了?”

怀贞公主心中一颤,下意识道,“私卖了。”

顾留白笑了笑,道:“没那么麻烦,就是明明是官产,克扣下来至少一半,所有用工成本都是官家贴的,但这至少一半盐产就说是私产,就直接用官家的钱收。自己产出,卖给自个,用这种法子把钱库里的钱就源源不断的往一个口袋里套出来了。”

怀贞公主寒声道,“如此做法,监察竟然看不出来?”

顾留白道,“时间一长,哪怕这边盐政从上到下都一手遮天,哪怕有李氏机要处从中遮掩,也绝对会被查出来,但最关键就是这盐税是新收,两三年时间里有些疏漏在各部也很正常,以往有什么漏洞,那就是抓出一批蛀虫,砍一批官员的脑袋,然后再将有可能得漏洞从制度上补了,但是现在这个窟窿养出来的不是一批贪官,而是一个造反的被废太子了。”

怀贞公主看着顾留白,久久不能言语。

等到顾留白递来一盏茶,她才回过神来,从袖中取出数本绢书,认真道,“父皇让我带来些东西,是李氏机要处之中的绝密,若是李归尘不死,这些东西也到不了手里。他让我带这些东西过来,说有助你修行。”

喜欢割鹿记请大家收藏:()割鹿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