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搞钱传奇 > 第33章 “国父”为革命奔波筹钱之“刀光与义气”!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旧金山唐人街的“同庆楼”里,挤满了人。致公堂的堂主黄三德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一对核桃,眼神却盯着门口——孙中山应该到了,可约定的时间过了半个时辰,还没见人影。

“堂主,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坐在旁边的副堂主马六,脸上带着焦虑,“刘道一的消息说,清廷派了两个密探来旧金山,说是要‘取孙中山的项上人头’。”

黄三德把核桃往桌上一放,声音沉得像铁:“再等等。孙先生不是那种失信的人。再说,咱们致公堂的兄弟,已经在码头和唐人街布了暗哨,就算有密探,也得先过咱们这关。”

正说着,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砰”的一声——像是有人摔在了地上。黄三德猛地站起来,拔腿就往楼下跑,马六和几个堂主也跟着跑了下去。

楼下的巷子里,一个穿短打的年轻人正和两个黑衣人打在一起。年轻人脸上挨了一拳,嘴角流着血,却死死抱着一个布包,不肯松手。而那两个黑衣人,手里都握着短刀,刀光在灯笼光下闪着冷光。

“是阿力!”马六喊了一声——阿力是致公堂的小字辈,平时负责在码头接人。黄三德二话不说,从腰间拔出一把短铳,对着天空“砰”地开了一枪:“住手!致公堂的地盘,也敢撒野!”

两个黑衣人愣了一下,看到围过来的致公堂兄弟,知道讨不到好,转身就想跑。可巷口已经被堵住了,几个致公堂的兄弟手里拿着铁棍,把黑衣人围得水泄不通。

“把他们抓起来!”黄三德喊了一声。兄弟们一拥而上,很快就把两个黑衣人按在了地上。阿力这才松了口气,把怀里的布包递过来:“堂主,孙先生……孙先生在后面,他让我先把这个送来。”

黄三德打开布包,里面是孙中山的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本写满字的小册子——是他在檀香山写的《革命方略》。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了脚步声,孙中山扶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走了过来。

“孙先生!您没事吧?”黄三德赶紧迎上去。

孙中山摇了摇头,指着身边的老人:“这位是吴老爹,在码头帮我挡了一下,不然我可能就被那两个密探缠上了。”

吴老爹笑了笑,拐杖在地上敲了敲:“孙先生客气了。我在旧金山码头扛了三十年货,见不得有人欺负咱们中国人。再说,您是为了咱们华侨好,我帮您,是应该的。”

黄三德把孙中山和吴老爹请进“同庆楼”的包间,又让人把那两个黑衣人带上来审问。没审几句,黑衣人就招了——他们是清廷“粘杆处”的人,奉命来旧金山刺杀孙中山,还带了五千两银子,想收买致公堂的人,让他们不要帮孙中山。

“收买?”黄三德冷笑一声,一脚踹在一个黑衣人身上,“致公堂的兄弟,是靠银子能收买的吗?咱们在海外受够了洋人的气,清廷不护着咱们,还来杀帮咱们的人,简直不是东西!”

孙中山看着怒气冲冲的黄三德,心里明白,致公堂虽然是江湖组织,讲究“义气”,但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们护着的,不仅是他孙中山,更是华侨在海外的尊严。“黄堂主,多谢各位兄弟。不过,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清廷既然已经动手,咱们发行金币券的事,得抓紧。”

黄三德点了点头:“孙先生说得对。明天咱们就召开致公堂的堂会,让各分堂的兄弟都来,一是宣布发行金币券,二是把这两个密探交给旧金山的华人商会,让大家看看清廷的嘴脸!”

可第二天的堂会,却出了岔子。

致公堂旧金山分堂的堂主赵四海,是个出了名的“老狐狸”,平时就爱贪小便宜。清廷的密探虽然被抓了,但他们带来的五千两银子,却被赵四海的人截了下来。堂会上,赵四海故意拖拖拉拉,说“发行金币券风险太大,万一革命失败,致公堂得赔死”,还暗示黄三德“别为了一个外人,把致公堂的家底搭进去”。

“赵四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马六急了,拍着桌子站起来,“孙先生是外人吗?他是为了咱们整个中国好!你是不是看上了清廷那五千两银子,想私吞?”

赵四海脸一红,却不肯认:“马六,你别血口喷人!我是为了致公堂着想!咱们好不容易在旧金山站稳脚跟,要是被清廷盯上,以后兄弟们还怎么混?”

堂会上顿时吵了起来,一半的堂主支持黄三德,一半的堂主犹豫不定,还有几个跟着赵四海,说“要再想想”。黄三德看着乱哄哄的场面,心里又急又气——要是致公堂内部都不能统一,还怎么帮孙中山筹款?

就在这时,孙中山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是他昨晚写的《致华侨书》。“各位堂主,我知道大家担心风险。但我想问大家一句,咱们在海外,难道就没有风险吗?”

他走到赵四海面前,声音平静却有力:“赵堂主,你在旧金山开了三家烟馆,上个月,英国殖民政府说你‘偷税’,罚了你两千两银子,清廷管过吗?没有。去年,你的儿子在学校被洋人打了,警察局说‘中国人闹事’,把你儿子关了三天,清廷管过吗?也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搞钱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中山顿了顿,又看向其他堂主:“咱们华侨在海外,就像没有根的草,风一吹就倒。为什么?因为咱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靠山。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帮大家建一个这样的国家——一个能护着咱们华侨,能让咱们的孩子在海外不被欺负,能让咱们堂堂正正回家的国家。”

他把《致华侨书》放在桌上:“这金币券,不是欠条,是咱们华侨对国家的‘投资’。要是革命成功了,咱们不仅能拿回双倍的银子,还能拿回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国家。要是失败了,我孙中山,愿意把我在海外的所有财产拿出来,赔偿大家的损失。但我相信,咱们华侨,不会连这点勇气都没有。”

赵四海看着孙中山的眼睛,又看了看身边的堂主们——那些支持黄三德的堂主,眼神坚定;那些犹豫的堂主,也露出了动容的神色。他心里知道,自己要是再反对,就真成了致公堂的“罪人”。他咬了咬牙,站起来:“孙先生,我赵四海不是胆小鬼。之前是我糊涂,不该贪那点银子。从今天起,我旧金山分堂,第一个支持发行金币券!我先认购一千张!”

堂会上顿时响起了掌声。黄三德看着孙中山,眼里满是敬佩——他没想到,孙中山不仅能说服华侨,还能让赵四海这样的“老狐狸”服软。

接下来的日子,致公堂的兄弟们分成几队,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的唐人街宣传金币券。孙中山每天都跟着他们跑,有时候一天只睡三个时辰,嗓子都喊哑了。有一次,在洛杉矶的唐人街,一个卖豆腐的老华侨,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三百块大洋都拿了出来,说“孙先生,我没读过书,但我知道你是好人。这钱你拿着,要是革命成功了,记得让我孙子回国,读中国人自己的学堂”。

孙中山接过那沉甸甸的银子,眼泪差点掉下来。他知道,这些银子,不是数字,是华侨的希望。

可就在金币券发行到一半的时候,又出了意外——清廷驻美国大使馆,联合英国、法国的领事馆,给旧金山的市长施压,说“致公堂发行金币券是非法融资,要查封致公堂的堂口”。

黄三德收到消息时,正在和孙中山清点金币券的认购名单。“孙先生,这下麻烦了。旧金山的市长是个洋鬼子,肯定会听领事馆的话。要是堂口被查封,咱们的金币券就发不下去了。”

孙中山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黄堂主,你还记得吴老爹吗?他说他在码头扛了三十年货,认识很多华人劳工。咱们可以让吴老爹帮忙,把金币券卖到华人劳工的宿舍里去。那些劳工虽然没钱,但人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另外,我再去拜访旧金山的华人商会,让他们给市长施压——华人商会在旧金山的生意做得大,市长不敢得罪他们。”

黄三德一拍大腿:“好主意!我这就去找吴老爹!”

接下来的半个月,孙中山每天都去华人商会,和商会的会长周旋。商会会长一开始怕惹麻烦,不肯帮忙。孙中山就给他讲华侨在海外的难处,讲革命成功后的好处,还把陈嘉庚在新加坡支持革命的事告诉了他。最后,商会会长被说服了,联合了旧金山五十多家华人商号,给市长写了一封信,说“致公堂是华人的社团,发行金币券是华人内部的事,外国政府无权干涉”。

而吴老爹则带着致公堂的兄弟,跑遍了旧金山的华人劳工宿舍。那些劳工大多是从广东、福建来的“猪仔”,每天干最苦的活,拿最少的钱。但他们听说孙中山是为了推翻清廷,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捐五块,有的捐十块,还有的把自己的旧衣服卖了,凑钱认购金币券。

到金币券发行结束时,孙中山一共筹到了五十八万大洋。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黄三德时,黄三德激动得把手里的核桃都捏碎了:“孙先生,咱们成功了!有了这笔钱,革命就有希望了!”

孙中山看着窗外的唐人街,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笔钱的背后,是无数华侨的义气和坚守——是林阿福的淤青,是阿力的鲜血,是吴老爹的拐杖,是赵四海的转变,还有那些卖豆腐的老华侨、扛货的劳工……他们都是革命的“靠山”。

离开旧金山前,孙中山去拜访了吴老爹。吴老爹正在院子里晒豆子,看到孙中山,笑着说:“孙先生,是不是要走了?”

孙中山点了点头,递给他一张金币券:“吴老爹,这是我给您留的。革命成功后,您拿着这张券,回国找我,我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

吴老爹接过金币券,小心地叠好,放进怀里:“孙先生,我等着那一天。到时候,我要回广东老家,看看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

孙中山看着吴老爹的笑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一天早点来,不能辜负这些支持他的华侨。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搞钱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