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8章 宫墙暗影藏奸谋 铁钵辨伪破迷局

我骑着马,蹄子踏在临安城的青石板路上,发出“嗒嗒嗒”的声响,震得路边排水沟里的积水都跟着晃悠。身边跟着李锐和三个丐帮精锐弟子,都是一身干净的短打,乍一看跟寻常商贩没两样,只有腰间暗藏的兵刃和走路时沉稳的步伐,透着股久经沙场的利落劲儿。

临安这地方,跟襄阳完全是两个画风。襄阳城满是刀光剑影的肃杀气,城墙根下随便拉个人都能说几句抗蒙的道道;可临安不一样,街头巷尾飘着脂粉香和酒肉味,绸缎庄的伙计吆喝得比谁都欢,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江湖轶事,压根看不出北边还有蒙古铁骑虎视眈眈。这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越安逸,越让人觉得不安。

“林长老,前面就是皇城根了,咱们得下马步行。”李锐勒住缰绳,低声提醒我。他是陈默牺牲后,我亲手提拔的情报堂首领,心思缜密,追踪和反追踪的本事一绝,这次带他来临安,就是看中了他这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

我点点头,翻身下马,将马交给路边的马夫,嘱咐他好生照料。刚走没几步,就见两个身着锦袍、腰佩玉带的官员从对面走来,身后跟着四五个随从,趾高气扬地把路都占了大半。街边的百姓赶紧往两边躲,连大气都不敢喘。

其中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官员,眼神扫过我们几个,眉头一皱,对着随从呵斥道:“哪来的粗人,竟敢在皇城附近喧哗?还不赶紧滚开!”

我心里火儿一下子就上来了,刚想发作,李锐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袖,摇了摇头。我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现在不是惹事的时候,咱们是来办正事的,不能因小失大。我朝那官员拱了拱手,语气平淡地说:“这位大人,我等是来京城做些小买卖的,无意冒犯,这就走。”

说着,我带着弟子们转身就走,身后传来那官员的冷嘲热讽:“哼,乡下来的土包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真是晦气!”

弟子们气得攥紧了拳头,我回头瞪了他们一眼,低声道:“忍着。咱们丐帮弟子,能屈能伸,没必要跟这种只会仗势欺人的家伙一般见识。”

其实我心里清楚,这官员的态度,恰恰反映了朝廷对我们江湖人的看法——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一群没规矩、没文化的粗人,就算帮着朝廷打了胜仗,也照样入不了他们的眼。这次宋理宗召我入京述职,说是述职,恐怕更多的是想看看我这个“丐帮执法长老”到底长什么样,能不能被朝廷拿捏住。

按照之前的约定,我们在皇城附近的“悦来客栈”住了下来。刚安顿好,就有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斗笠的人找上门来,正是主战派官员来,正是主战派官员徐清的亲信。他递过来一封密信,上面写着徐清已经安排好了,三日后带我入宫面见宋理宗,让我这段时间不要随意走动,以免引起主和派的注意。

我谢过那人,将密信烧毁,对李锐说:“这三天,咱们也别闲着。你带着弟子们去打探一下,看看城里有没有可疑人物,尤其是那些打着商人、流民旗号,却行事诡异的人。我总觉得,蒙古间谍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李锐领命而去,我则留在房间里,取出青铜丐钵仔细端详。自从魂晶嵌入后,这钵子的符文已经完全点亮,摸上去温温的,就像有生命一样。“时空感知”技能能让我看到历史的可能性,“辨伪”技能更是能识破一切虚假的东西,这次入宫,能不能化解朝廷的猜忌,能不能揪出藏在暗处的蒙古间谍,全靠它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每天都在客栈里推演入宫后的场景,琢磨着该怎么跟宋理宗说话。既不能显得太卑微,让人觉得丐帮好拿捏;也不能太强硬,惹得皇帝不高兴。毕竟,我们现在需要朝廷的支持,至少不能让朝廷在背后给我们捅刀子。

李锐每天都会带回一些情报,说临安城里最近确实来了不少外地人,有西域商人,有江南书生,还有一些逃荒的流民。其中有一伙人最为可疑,他们住在城西的一处宅院,深居简出,白天很少出门,晚上却经常有人来往,而且说话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

“林长老,我怀疑这伙人就是蒙古间谍。”李锐沉声道,“我让弟子们悄悄盯着他们,发现他们昨天派人去了皇城方向,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我摩挲着青铜丐钵,钵身微微发热,似乎在提醒我有危险。“看来,这些蒙古间谍的目标果然是皇宫里的时空锚点。”我眉头紧锁,“他们肯定是想趁着我入宫面圣的时候,浑水摸鱼,找到时空锚点。”

“那我们要不要提前动手,把这伙人拿下?”李锐问道。

我摇了摇头:“不行。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我们不知道他们在皇宫里有没有内应。如果贸然动手,打草惊蛇不说,还可能被主和派抓住把柄,说我们丐帮在京城寻衅滋事,到时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怎么办?”弟子们都急了。

“等。”我语气坚定地说,“等入宫那天,见机行事。皇宫里守卫森严,他们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必然会用伪装的身份潜入。到时候,我的‘辨伪’技能就能派上用场,只要他们靠近时空锚点,我一定能识破他们的伪装。”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入宫的日子到了。徐清派来的人早早地就到了客栈,给我带来了一身干净的锦袍,让我换上,说是入宫面圣,不能穿得太寒酸。我看着那件绣着暗纹的锦袍,心里挺别扭的——我还是习惯穿丐帮的布衣,自在。但转念一想,这是在别人的地盘,总得遵守人家的规矩,便勉强换上了。

跟着来人穿过一道道宫门,我心里不由得感慨,南宋的皇宫真是气派。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皇家的威严。路上遇到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路,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让我更加觉得,生活在这种地方的皇帝,恐怕很难真正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疾苦,也很难理解北边蒙古铁骑带来的威胁。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座大殿前,殿门上写着“崇政殿”三个大字。徐清已经在殿外等候,见到我,他快步走上前来,低声道:“林长老,陛下已经在殿内等候了。记住,说话一定要谨言慎行,主和派的几位大臣也在里面,他们对你可是虎视眈眈。”

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跟着徐清走进了大殿。

大殿里庄严肃穆,正上方坐着一个年轻的皇帝,想必就是宋理宗了。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脸上带着一丝稚气,眼神却透着帝王的威严。两边站着十几个大臣,左边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为首,想必就是主和派的首领、宰相史弥远;右边则是以徐清为首的主战派大臣。

我按照规矩,跪下给宋理宗行了大礼:“草民林越,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宋理宗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很有穿透力,“早就听说丐帮有位林长老,年纪轻轻就立下了不少抗蒙大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谬赞了。”我站起身,低着头,语气恭敬地说,“草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抗蒙护宋,是每个大宋子民的责任。”

“说得好!”徐清上前一步,朗声说道,“陛下,林长老率领丐帮弟子,多次协助官军抗击蒙古,襄阳保卫战更是立下奇功,保全了襄阳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这样的功臣,理应受到朝廷的嘉奖!”

史弥远冷哼一声,出列道:“陛下,臣不以为然。丐帮虽是江湖大派,但终究是草莽之辈,目无王法。如今丐帮势力日益壮大,拥兵自重,遍布各地,若不严加约束,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我心里冷笑,果然来了。这史弥远,分明就是怕丐帮势力太大,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又想讨好蒙古,所以才处处针对我们。

“史相此言差矣。”我抬起头,直视着史弥远,语气不卑不亢地说,“丐帮弟子皆是大宋子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深受皇恩。我们之所以习武练军,并非为了拥兵自重,而是为了抵御蒙古铁骑,保卫家园。襄阳之战,我们丐帮弟子死伤惨重,难道在史相眼里,这些都一文不值吗?”

史弥远脸色一沉:“你一个江湖草莽,也敢顶撞本相?简直无礼!”

“草民不敢顶撞史相,只是实话实说。”我接着说,“蒙古铁骑凶残无比,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前几日,草民收到情报,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下令,集结大军,准备再次南侵。此时正是朝廷与江湖同心协力、共抗外敌之际,若内部猜忌不断,岂不是让蒙古人坐收渔翁之利?”

宋理宗皱了皱眉,显然是被我说动了。他看向史弥远,问道:“史相,林长老所言,可有此事?”

史弥远眼神闪烁,说道:“陛下,蒙古南侵之事,尚无确凿证据,想必是这丐帮弟子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夸大其词。再说,就算蒙古真的要南侵,有官军在,也轮不到这些江湖草莽插手。”

“史相好大的口气!”我忍不住反驳,“官军固然英勇,但蒙古大军来势汹汹,仅凭官军,恐怕难以抵挡。襄阳之战若不是丐帮弟子协助,恐怕早已城破人亡。江湖势力虽散,但只要团结起来,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草民此次入京,并非为了邀功请赏,而是想向陛下提议,朝廷与江湖势力联手,共同组建抗蒙大军,抵御外敌。”

“荒谬!”史弥远厉声喝道,“江湖势力鱼龙混杂,难以约束,若让他们参军,岂不是会扰乱军纪?此事绝不可行!”

两边大臣顿时争论起来,主战派支持我的提议,主和派则坚决反对,大殿里吵得不可开交。

宋理宗揉了揉太阳穴,显然是有些不耐烦了。他摆了摆手,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好了,此事容后再议。”他看向我,“林长老,听说你手中有一件丐帮的祖传信物,名为青铜丐钵,不知可否让朕一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