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12章 见孙权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12章 见孙权

作者:兔子爱吃甜甜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黄盖与鲁肃的引领下,诸葛亮与陆瑁穿过回廊,来到了后堂。与前厅那剑拔弩张、充满文人酸腐气息的氛围截然不同,这里安静了许多,却弥漫着一种更加内敛、也更加沉重的威压。

只见后堂门口,赫然站立着一人。此人身长七尺有余,肩宽背阔,面容方正,一双碧绿色的眼眸深邃如潭,在堂内柔和的光线下,闪烁着洞察人心的锐利光芒。颌下,一部浓密的紫色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更添了几分威严与异相。他虽未着王袍,仅一身锦绣常服,但那股生而为王、久居上位的气度,却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岳,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敬畏。此人,正是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孔明先生、小将军,这位便是我江东之主,吴侯。”黄盖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地介绍道。

诸葛亮与陆瑁同时停下脚步,对着孙权深深一揖,齐声道:“拜见吴侯。”

孙权见状,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快步上前,亲手扶起诸葛亮,那双碧眼中充满了欣赏与好奇:“久闻卧龙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先生风姿神采,果然名不虚传,更胜传闻!”

他的声音醇厚而富有磁性,热情之中,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诸葛亮顺势起身,神态谦逊,微笑道:“吴侯谬赞了。江东地灵人杰,才俊如云,亮不过一介山野布衣,何敢当此盛誉。”

二人寒暄过后,孙权的目光便转向了诸'亮身后的陆瑁。这道目光,比看诸葛亮时少了几分对名士的探究,却多了几分对“自家子弟”的审视与兴味。

“这位,想必就是于万军之中救出皇叔之子,威震当阳的陆子璋将军了?”

陆瑁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再次拱手行礼,沉声道:“末将陆瑁,见过孙将军。”

他特意用了“孙将军”而非“吴侯”,既是表明自己此刻的身份是刘备帐下将领,而非江东子民,也将双方置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军事同盟者的位置上。

“陆将军不必多礼。”孙权和蔼地摆了摆手,那语气,仿佛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与自家晚辈说话,“听子敬言,将军乃我江东吴郡陆氏之后,血脉同源。既是家乡子弟,如今为何却效力于外州的刘玄德帐下?”

陆瑁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孙权对他的第一次试探。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那双碧绿的眼眸,朗声答道:“回孙将军,末将虽生为江东人,然汉室倾颓,国贼当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末将仰慕刘皇叔心怀汉室、仁德布于四海之大义,故而投奔,愿凭手中长枪,为匡扶汉室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没有谈及个人恩怨或是对江东的情感,而是直接将自己的选择提升到了“忠于汉室”和“仰慕仁德”的政治高度,滴水不漏。

孙权听了,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随即微微一笑,继续不动声色地“招揽”道:“刘玄德心怀仁德,天下共知。然我江东,亦非无主之地。我孙氏三代,经营江东,保境安民,深得百姓拥戴。陆将军既是人中龙凤,何不留在家乡,为故土效力?我孙权,必不吝高官厚禄,与将军共创大业!”

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既有对陆瑁的肯定,又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橄??。

诸葛亮见状,知道不能再任由孙权将话题引向“挖角”,他轻摇羽扇,不着痕迹地上前一步,恰到好处地打断道:“吴侯爱才之心,亮深感佩服。然今日我等前来,乃是为商议孙刘联合、共抗国贼之大事。曹操百万大军已兵临城下,战机稍纵即逝,还望孙将军明察。”

他的话语温和,却坚定地将话题拉回了正轨。

孙权闻言,深深地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哈哈一笑,不再纠缠于陆瑁之事。他引着二人入座,神色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先生所言极是。”他沉声道,“曹操此人,平生最恨、最忌惮之人,无非是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与我孙权。如今,这些昔日的天下豪杰,或死或降,皆已覆灭。放眼天下,能与他曹操掰一掰手腕的,便只剩下刘豫州与我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股身为一方霸主的傲气与决绝:“我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坐镇江东,岂能将这六郡八十一州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与他人,受制于人?我意已决,联合抗曹,势在必行!除了刘豫州,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人,能与我共同对抗曹操!”

话锋一转,他那双锐利的碧眼直视着诸葛亮,抛出了最核心的问题:“只是……刘豫州刚刚经历长坂大败,兵马折损大半,元气大伤。他,还能承担起如此抗曹重任吗?这,是我江东上下,最为顾虑的一点。”

这才是真正的谈判。孙权先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堵死了投降的路,随即又将皮球踢给了诸葛亮,要他证明刘备一方的价值。

诸葛亮闻言,脸上非但没有丝毫为难,反而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从容不迫地答道:“吴侯此虑,乃是人之常情。然亮以为,此虑大可不必。我主刘豫州虽新遭败绩,但其核心力量并未伤筋动骨。关云长将军仍统领水陆精兵万人,扼守汉津,兵锋锐利;刘琦公子麾下的江夏将士,亦不下万人,且同仇敌忾。此两万精锐,便是我军反攻的基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接着分析道:“反观曹军,虽号称百万,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其军为追击我主,昼夜兼程,急行三百余里,兵法有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此乃其一弊也。其二,曹军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今于大江之上,如履薄冰,一遇风浪,便呕吐不止,战力大减。其三,荆州百姓、将士归附曹操,实乃为其威势所迫,并非心服,人心不稳,一有变故,必生内乱。此三者,皆是曹军必败之因!”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孙权,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如今,孙将军坐拥长江天险,虎踞江东,士卒精锐;刘使君心怀仁德,虎将如云,占据上游。若将军能与我主同心协力,互为唇齿,以逸待劳,以水克陆,则击溃曹军,易如反掌!”

他描绘出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届时,曹操兵败,必然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而荆州与江东,便归属我两家所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与曹贼划江而治,共图天下!成败兴亡之关键,全在将军今日一念之间!还望将军早作明断!”

孙权听罢,只觉得胸中一股豪气勃然而生,他猛地一拍大腿,霍然起身,放声大笑道:“先生一席话,真如拨云见日,令我茅塞顿开!好!我意已决!即刻召集众将,商议发兵破曹事宜!”

会后,孙权对诸葛亮与陆瑁的态度愈发亲切。当晚,鲁肃于府中大设宴席,盛情款待二人,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孙刘联盟的大势,至此已定。

酒过三巡,宴席上的气氛正当热烈。鲁肃放下酒杯,目光转向身旁沉静如山的陆瑁,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缓缓道:“陆将军,分别多年,江东有一位故人,对将军可是日思夜想。今日,肃特意将他请了来,想给将军一个惊喜。”

陆瑁闻言,心中一动,正待询问,却听得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人从堂外缓步走入。此人年岁与陆瑁相仿,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深色儒袍,身形颀长,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他头戴纶巾,不佩刀剑,手中只持一卷竹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然而,在他那儒雅谦和的外表之下,一双眸子却清亮而锐利,仿佛能洞悉人心,眉宇之间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智睿。此人,正是已在江东崭露头角,深受孙权器重的新进才俊——陆逊,陆伯言。

陆逊的目光在堂内一扫,当他看到陆瑁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庞时,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手中的竹简“啪”地一声掉落在地,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即被巨大的、难以抑制的狂喜所淹没。他嘴唇微颤,声音都带着一丝抖动。

“瑁……瑁弟?!”

“兄长!”陆瑁亦是霍然起身,那张在刀光剑影中始终冷峻的脸上,此刻也写满了复杂的情绪。他快步上前,对着陆逊一抱拳,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这一声沉甸甸的呼唤。

鲁肃见此情景,满意地捋了捋胡须,他站起身,对着诸葛亮笑道:“军师,你看,果真是兄弟情深啊。不如,就让我等暂且回避,给他们兄弟二人留些空间,好好叙一叙这十数年的离别之情。”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在陆逊和陆瑁之间一转,心中早已明了鲁肃的用心。这不仅仅是兄弟团聚,更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攻心之战。他却并不点破,亦不阻拦,只是淡然一笑,起身道:“子敬先生安排得周到,亮亦不愿扰了他们兄弟重逢的雅兴。”

说罢,便随鲁肃一同离席,向隔壁的茶室行去。

待堂上只剩下兄弟二人,那股初见时的激动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久别重逢的沉默与尴尬。

陆逊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上前一步,紧紧抓住陆瑁的手臂,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心疼与不解:“瑁弟!这些年,你究竟去了哪里?又为何……为何会投奔了那刘备?你可知,我江东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以瑁弟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和胆识,若肯留下,吴侯必当重用,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陆瑁感受着兄长手上传来的温度,心中一暖,却也只能无奈地叹息道:“兄长,非是小弟不愿效力东吴,实乃天下大势所迫。曹操虎踞北方,席卷中原,如今又鲸吞荆州,其志在一统天下,已是昭然若揭。若我东吴与刘皇叔不摒弃前嫌,联手抗曹,恐怕唇亡齿寒,皆难幸免。我此刻,不仅是为刘皇叔而战,更是为我江东基业而战啊!”

“瑁弟所言,为兄岂能不知?”陆逊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合力抗曹,乃是必然!但为何非要效力于刘备麾下?他如今兵败势微,如飘零之浮萍,前途未卜。你留在我江东,同样可以抗曹,甚至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你我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联手辅佐主公,岂不更能保我陆氏一族,保我江东百年基业?”

“兄长,道不同,不相为谋。”陆瑁轻轻挣开陆逊的手,神情变得无比郑重,“汉室衰微,天下大乱,我辈武人,当择明主,行大义。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仁义之名播于四海,虽屡遭挫折,却百折不挠,此乃汉室正统之名分。如今,他又有军师这等经天纬地之才为谋主,关、张、赵云等盖世虎将为羽翼,未来必能成就一方霸业,兴复汉室!此非一方之主,乃天下之主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逊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心气极高,寻常的功名利禄恐怕难以打动他。他深吸一口气,打出了最后一张牌:“瑁弟,吴侯已亲口许诺,只要你肯留下,即刻便可官拜偏将军,入我江东核心将领之列,与周都督共掌兵权。这并非虚言,而是吴侯爱才的诚意!”

陆瑁闻言,却是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兄长美意,吴侯厚爱,陆瑁心领了。但我既已宣誓效忠刘皇叔,便是君臣名分已定。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言而有信,岂能做那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之人?”

“你……你当真如此固执!”陆逊急了,他指着门外,沉声道,“你可知我东吴水师,冠绝天下!曹军百万,亦不敢轻渡长江!瑁弟你武艺虽高,终究是陆战之将,若能得我江东水师之助,修习水战之法,日后必成一代水陆名将,前途不可限量!何苦要跟着刘备,去图那虚无缥缈的所谓‘大义’?”

陆瑁看着焦急的兄长,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他上前拍了拍陆逊的肩膀,柔声道:“兄长,你我兄弟,虽各为其主,然手足之情,血脉之亲,终生不变。战场之上,或许你我将是对手,但在这堂下,你永远是我的兄长。我既已投奔刘皇叔,便当克尽全功,尽忠职守。还望兄长能够理解。”

陆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看着弟弟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心意已决,再多言语也是无用。他颓然坐下,摆了摆手,不再提招揽之事。

“罢了,罢了……你既已决定,为兄也不再强求。”他声音低沉地问起了陆瑁这些年的遭遇,当听到陆瑁被鬼谷传人所救,学得一身本领时,他眼中满是惊奇与欣慰。

最后,他神色黯然地说道:“父亲他……直到去世前,心中都对你充满了愧疚。他说,当年若非他执意带你前往江陵,你便不会走失。这些年,他派人寻了无数次,却都杳无音讯。他总说,是我们陆家,对不住你……”

听到父亲的消息,陆瑁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虽然他是穿越者,但是这具身体血脉毕竟和他这个面上的父亲还是相连的,虎目之中,亦是泛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与此同时,隔壁的茶室内。

鲁肃与诸葛亮对坐品茗,气氛看似闲适,实则暗流涌动。

“诸葛先生,”鲁肃放下茶杯,微笑着试探道,“陆瑁将军,既是我江东子弟,又与陆逊督尉兄弟情深。此番机缘巧合得以重逢,若能让他留在我江东,与兄长团聚,岂不是一桩美谈?”

诸葛亮羽扇轻摇,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答道:“子敬先生一片好心,亮代子璋谢过了。然子璋在我主麾下,早已是我主视若手足的爱将。长坂坡上,他与子龙将军一同血战救主,这份君臣之义,恐怕……难以割舍啊。”

他将“难以割舍”的主语,巧妙地放在了刘备身上,而非陆瑁,既表明了刘备的器重,又回避了陆瑁本人的意愿。

“军师此言差矣。”鲁肃继续努力道,“孙刘联盟,共抗曹贼,乃是眼下头等大事。若陆将军能留在东吴,便是我两家联盟牢不可破的最好见证,更能加强两家之间的互信。此举于公于私,于国于家,皆是百利而无一害,岂不更能彰显刘皇叔的宽宏大度与联盟的诚意?”

诸葛亮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他放下茶杯,笑道:“子敬此言,倒也有几分道理。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事,非亮一人可以决断,需得回禀我家主公。况且,最重要的一点,还需看子璋将军自己的意愿。我主素来仁德,从不强人所难。”

就在此时,陆瑁与陆逊兄弟二人从里间走了出来。

鲁肃立刻将目光投向陆瑁,只见他虽然眼角微红,但神情却依旧坚定,毫无动摇之色。再看陆逊,则是满脸的无奈与怅然。鲁肃心中“咯噔”一下,便知劝说已然无效,不禁在心中暗叹一声:可惜了,如此一员虎将!

随即,鲁肃恢复了常态,笑着安排黄盖,亲自将诸葛亮和陆瑁送回驿站休息。而他自己,则再次匆匆赶回吴侯府,将今夜发生的一切,连同他与诸葛亮的交锋,详细地向孙权禀报。这场围绕着陆瑁的暗中角力,虽暂时告一段落,但江东之主的心中,却已埋下了更深的种子。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