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的库房,最近多了个常客。
南楚归附后,户籍、田产、赋税的册子堆了半间屋,连户部尚书都头疼,可萧澈却像找到了宝贝,天天泡在里面。
“萧大人,歇会儿吧?”
小吏端来杯茶,看着趴在账册上的青衫公子——这位南楚太子,来户部才半个月,就把南楚三十七州的赋税算得清清楚楚,连十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补全了,比户部的老吏还厉害。
萧澈抬起头,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却眼睛发亮“快好了。
你看,这是岳州的盐税,去年比前年多缴了三百两,不是因为盐价涨了,是盐井多开了两口——我标出来了,下次户部核税,该按新盐井算,能让百姓少缴点。”
小吏凑过去看,见账册上用红笔标着密密麻麻的批注,条理分明,连“盐井位置在山腰,运盐成本高”
都写得清清楚楚。
“大人您太细了。”
小吏佩服地说。
萧澈笑了笑,指尖在“岳州”
两个字上顿了顿“长公主说,百姓日子过得好,国家才稳。
南楚刚归附,不能让他们觉得被苛待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自然,像是在说自己的本分。
小吏突然想起侍卫说的“萧大人给长公主送账本时带蜜饯”
心里了然——这位大人哪是在算账,是在替长公主“稳住民心”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
萧澈眼睛一亮,赶紧把刚算好的“南楚赋税优化方案”
整理好,起身迎出去。
上官婉儿走进来,手里拿着个木盒“萧澈,这是燕离从海东带来的珍珠,说是能卖钱,你看看能值多少。”
“珍珠?”
萧澈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十颗圆润的白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光。
他拿起一颗,用指尖掂了掂“这是深海珠,颗颗饱满,按京都的市价,一颗能卖五两银子,这一盒,至少值三百两。”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飞快地记下“若做成首饰,能翻倍。
交给内务府的首饰坊,做成簪子、耳环,卖给世家女眷,能赚五百两——够给边城百姓买五十石粮食了。”
婉儿听得直点头“不错。
那这些珍珠就交给你处理,卖的钱给边城送过去。”
“好。”
萧澈把珍珠盒收好,又递上“赋税优化方案”
“这是我算的南楚赋税,能让百姓少缴一成,国库还能多收两成——长公主看看可行?”
婉儿接过方案,看了两页就笑了“你把靠近西凉的三州赋税调低了?”
“是。”
萧澈点头,“那三州常被西域小国骚扰,百姓日子苦,少缴点能安稳些。
而且西凉王在那边驻军,赋税低了,他们也能帮着照看。”
他连慕容野的作用都算进去了,心思细得像发丝。
婉儿拍了拍他的肩“就按你说的办。
对了,晚上御膳房做南楚的糖糕,你过来一起吃。”
萧澈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