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十二年(1285)春,大都皇城深处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忽必烈大汗衰老的躯体被困在轮椅上,但他的意志依然如鹰隼般笼罩着这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然而,在他目光难及的阴影处,权力的毒蛇正在悄然吐信。
一、 权相末路
正月十五元宵夜,大都中书省衙署依旧灯火通明。平章政事阿合马坐在案前,翻阅着各地呈报的税赋账册。这个出身花剌子模的权臣,执掌元朝财政二十余年,此刻却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父亲,"其子忽辛低声道,"真金太子近来频频召见汉臣,恐对父亲不利。"
阿合马冷笑一声,抚摸着腰间镶嵌宝石的佩刀:"太子?不过是个被南人儒生蛊惑的懦夫。大汗还需要我的理财之能......"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百余名禁军破门而入,为首的是千户王着。这个山东汉子双目赤红,手中钢刀直指阿合马:
"奸臣!你贪赃枉法,残害忠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阿合马惊怒交加:"你们这是造反!"
"除奸佞,清君侧,何谓造反?"王着挥刀上前。
这场精心策划的刺杀在顷刻间结束。当忽必烈得知消息时,阿合马的尸体已经凉透。老皇帝震怒之下,下令将王着等人处以极刑,但心中也对权臣势力的膨胀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二、 东宫悲风
真金太子坐在东宫的暖阁内,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这位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储君,此刻面色苍白,手中的《资治通鉴》久久没有翻动一页。
"殿下,"老师王恂轻声劝慰,"阿合马伏诛,正是推行仁政的好时机。"
真金苦笑:"父皇虽然诛杀了阿合马,却更忌惮我们这些'亲近南人'的。你看,"他指着案上的一封奏章,"有人密告我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这时,侍卫引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商人进来。商人卸下伪装,竟是真金安排在江南的密探。
"殿下,江南士林对阿合马之死额手称庆,都说是殿下为民除害。"
真金长叹:"我何功之有?若是早听文统先生(刘秉忠)之言,抑制权臣,何至于此......"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染了点点猩红。王恂大惊,正要传太医,却被真金拦住:
"不必了。我这病,不是药石能医的。"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真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密令江南的旧部,暗中保护一批南宋遗臣。
"告诉谢翱、郑思肖他们,"他嘱咐心腹,"活下去。文明需要传承者。"
三、 江南棋局
阿合马之死与真金病重的消息相继传到江南,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上激起了暗涌。
在杭州西湖边的一所幽静别业内,几个身着便服的人正在对弈。执白子的老者是前宋状元留梦炎,如今在元朝任职;执黑子的则是新任的江浙行省参政马绍。
"留公可知,"马绍落下一子,"朝廷要对江南士族动手了?"
留梦炎手微微一颤:"愿闻其详。"
"有人向大汗进言,江南士族表面归顺,暗地里仍以'宋遗民'自居。大汗已下令彻查。"
留梦炎沉吟良久:"参政大人需要老夫做什么?"
"列出名单。"马绍压低声音,"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当除。"
当晚,留梦炎在书房中独自徘徊。他展开一份江南士人名册,手中的笔迟迟无法落下。窗外的桂花被夜风吹落,仿佛无数破碎的往事。
最终,他只写下三个名字,然后在灯烛上焚为灰烬。
四、 海上密使
几乎与此同时,一艘商船悄然驶入庆元港。船主是蒲寿庚的旧部,带来的却是北方的密信。
在宁波城外的天童寺内,住持心越禅师接见了这位特殊的客人。展开密信,竟是真金太子的亲笔:
"......闻禅师乃前宋宗室,必知江南士林动向。今朝中奸佞虽除,然大汗对南人猜忌日深。望禅师转告诸君子: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天时......"
心越禅师长眉微动:"太子殿下他......"
"殿下病重,"信使低声道,"这可能是他最后的嘱托。"
当夜,心越禅师召来俗家弟子方凤。这个年轻的士人,正是谢翱的挚友。
"你立即动身,"禅师嘱咐,"通知各地的明月会成员,近期停止一切公开活动,转入地下。"
方凤迟疑道:"可是谢兄他们正在筹备文山先生(文天祥)的祭礼......"
"取消!"禅师罕见地严厉,"告诉他们,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五、 北望神州
至元二十二年十二月,真金太子薨逝的消息传到江南。那天,西湖结了一层薄冰,仿佛天地同悲。
在金华山中,何基破例让弟子们休息一日。北山书院后洞内,香烟袅袅,供奉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以及刚刚加入的真金太子的牌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风雅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先生,"弟子柳贯不解,"为何要祭奠一个蒙古太子?"
何基望着牌位,缓缓道:"因为他理解我们的文明,曾尽力保护我们的同胞。记住,华夷之辨在文化,不在血统。"
在苏州,郑思肖得知消息后,展开素绢,画了一幅《冰雪墨梅》。他在画上题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写到这里,他掷笔长叹:"这'春风',何时才能吹到江南?"
最令人意外的是谢翱的反应。这个向来刚烈的汉子,在得知真金临终前还在保护遗民的消息后,独自登上严子陵钓台,面向北方洒酒祭奠。
"殿下,"他轻声道,"若你早生二十年,或许天下会是另一番光景。"
夜色渐深,大都皇城内,忽必烈独自坐在黑暗中。老皇帝手中摩挲着真金年幼时佩戴的玉佩,喃喃自语:
"你们都走了......留下朕一个人......"
窗外,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雪花。在南下的寒流中,没有人知道,这场席卷汗国上层的风暴,将会给江南大地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每一个暗中关注时局的人都明白,旧的秩序正在崩塌,新的变局即将到来。
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文明的星火依然在风中顽强闪烁。
(第九卷 第三章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风雅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