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风舞南诏 > 第95章 全是行家

风舞南诏 第95章 全是行家

作者:小阿毒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0-21 04:23:07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95章 全是行家

苏郁繁听到这样的话,差点火冒三丈。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用自己的心血之作换钱,当然也不管别人喜欢什么。

他们在走一条很新的路,从来没有人探索过,不管结果怎么样,他们都要去经历这个过程。

“和大爹,之前我和您聊过木料的事,我们现在遇到了困难,我外公留下的木料刚好能用,我们是做乐器,能用的木料有限,如果再一笔钱去外面买,成本很高,木料也不一定有我外公收藏的这些好。

我们只是使用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剩余的还是归您,我们的创作方向不一样,需要的木料也不会太重迭。

再说,我们做的是民族乐器研究和复原,不图钱,管别人喜不喜欢,我们都要做。

咱们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我也在不停地替您宣传店里的生意,我从没给您提过钱的事,我和西里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人,现在跟您好好商量,是我们作为晚辈的态度。

您要是不同意,我们也一样会用。我外公的遗愿是我们一家人和睦相处,现在店里搬过来,生意也好了不少,至少我是替您着想的,并没有坑骗过您。”

这是她肺腑之言,她并不欠和家什么。

西里也适当补充:“师傅,我这边会专心研究乐器的事,要是有别的生意,我可以介绍给您,就像咱们约定的一样,对外还是称一个店,我的名字也还在木雕工坊的工作人员中,我并没有要求您一定摘除。

咱们师徒之间吵归吵,但遇到大事,您要是不帮我们,我去找别人帮忙,显得咱们关系生硬,肯定要闹出不少传闻。”

和文康一直闷头用斧子砍除多余的木料,耳朵是认真听话的。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就是可惜了那些珍贵的木料,他要是真能做出能用的东西来还好,如果只是拿去给那些学生练手不成,那不是糟蹋了好东西,暴殄天物吗?

“你要用就用吧,多少给我留一些,我也有几个东西要用。只是我提醒你,就白天在店里闹腾的那些研究生还是大学生,别听他们瞎咋呼,他们在学校里没多少经验,好的木料,不能白给他们糟蹋。

以前县里有几个民族乐器厂的老师傅都还在世,就住太和村,你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他们,当年他们做的乐器可是得了很多大奖的。

你们说得对,咱们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只要你们别浪费木料,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又不亏钱,别丢我的人就行。”

“师傅,您放心,这些珍贵的木料,我会亲自动手开,最多让外面的人辅助调一些图案,您说的老师傅,我明天就去拜访。师傅那您忙着,我先去挑一些木料,看看哪些能用。“

和文康态度好起来,仔细想了一下,得利的全是他,西里和苏郁繁付出这么久,在木雕销售这块,没拿什么钱,就当互相补偿和体谅吧。

年轻人难得想专心做事,他不能反对,总比游手好闲要强。

苏郁繁听他答应和松口,带着西里连夜去老院里挑木料,然后放在三轮车上。

苏郁繁帮着搬了几小块,然后拿个手机,在一旁帮拍照登记木料的材质,和大约的大小。

西里去拜访民族乐器厂的老师们的时候,带了许多礼物,也带了一批学生过去。

几位老师傅住在一个村,早晨的太阳刚出来,他们就约在一起村里的凉亭里演奏白调,自娱自乐。

西里听音乐,过去询问:“大爹,请问你们知道从前在乐器厂工作的几位老师傅住哪里吗?”“你找他们干什么?”

一位大爹停下手里的龙头三弦,有些警惕的问。

“我是木雕师傅,最近在复原几个古乐器,听说曾经的民族乐器厂的老师住在这里,过来请教一些问题。”

“哦,什么问题?”另一个老大爹特别热情,立马站起身来。

“说实话,我们没有制作乐器的经历,这些都是学校的学生,我想请他们好好系统地给我们指导一下程序。”

“那你知道不同的乐器不要不同的木料吗?没有木料,你做不出好乐器。”

“是这样,我师傅的师傅是苏段吾,我们是天域园木雕工坊的人,他留了一些木料,我们挑了一批,想请他们过去帮忙选选,在乐器这块我们还比较稚嫩,没经验。”

西里很谦虚,虽然他已经复原过两三件乐器,但也不会在这里自夸。

“现在乐器又受欢迎了?做乐器可不简单.”

“你们真啰嗦,这么多年轻人想学,咱们跟着去一趟,好好给他们说清楚不就行了?”

另一位老师傅听他们问东问西,实在忍不下去,不就是问个制作过程。

西里恍然:“你们就是我们要找的乐器师傅啊?”

“是。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们的忙,你们在哪做?我们过去看看吧,难得年轻人还想着做民族乐器。”

“我们研学社在木雕小镇,我开了车过来,如果你们方便,我正式邀请你们莅临指导。”

西里先恭敬给各位师傅鞠躬,这是拜师的时候的礼仪。

吓得几位老师傅一跳,这年轻人懂礼貌,能帮上忙最好,帮不上该指导还是得教。

他们一行人回到研学社,西里把打印出来的大图纸摊开,把相应的文献资料复印件摆在每个乐器旁。

几位老师傅围着图纸看了几圈,这玩意跟他们年轻那会做的那些有共通之处,但也不太相同。

其中有个老师傅,带着老镜在一个图片前面研究了半天。

“这玩意我家里有过一件,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是早期的葫芦笙,后面这些是巴乌,口弦,曲项琵琶,葫芦丝,象脚鼓。不过这些东西,我感觉跟现代的不同,有几个拿不准。”

资深管乐老师傅,也开始细数:“苏古笃,筚篥,蜂桶鼓,四弦琴,玎俄,土良,铓锣,洞巴,册节,太平萧,矢遮,呗拖美浅,闹等。

这些古东西,好几样都是几百年的前乐器,怎么不像本土的?上面的文字也看不懂,你们从哪搞来的?”

西里一听这几位老师傅见多识广,全是行家,立马脱口而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