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78章 算学之比与人心之算

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学之比与人心之算

帝国的中枢在南北交错的危机中高速运转。前往江南安抚民变的钦差带着尚方宝剑与皇后亲拟的《工坊疏导策》离京,而北上的格物博士与军工匠师队伍,也在精锐禁军的护卫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安,携带着帝国最核心的火药工艺改良密卷。

朝堂上的焦点,似乎暂时从具体的危机,转移到了那场即将决定帝国学术根基的算学比试上。然而,无论是李瑾、林薇,还是那些深谙权力博弈的朝臣都明白,这场看似纯粹的学术较量,其背后牵扯的,是路线、是权力、是未来数十年帝国将由何种思想主导的宏大命题。

比试的地点,定在了国子监论辩堂。这日清晨,论辩堂外人头攒动,获准观战的官员、名儒、以及国子监算科的生员们,早早便等候在此,气氛凝重而肃穆。

堂内,御座高设,李瑾与林薇端坐其上,太子李昊则坐在御阶之侧,小脸紧绷,目光紧紧盯着堂下左右分列的两支队伍。

左边,是以老翰林周崇儒为首的“古法派”。周老先生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银髯飘洒,面色肃然,身后跟着七八位同样年纪颇大、以精通《九章算术》及历代注疏而闻名的算学博士。他们面前摆放的是算筹、纸笔,以及厚厚一叠散发着陈旧墨香的典籍,气度沉凝,仿佛代表着千年的厚重与正统。

右边,则是以格物分院一位年轻博士为首的“新算派”。这位博士姓陈,不过三十许岁,是林薇最早一批选拔培养的格物学士之一,对《太子算经》的理解最为精深。他身后是几名同样年轻、眼神中闪烁着锐气与自信的格物院学生。他们案上,除了纸笔,便是写满了“怪异符号”的草稿纸,以及几把制作精良的算尺(简易计算尺的雏形),显得简洁而富有锐气。

“开始吧。”李瑾没有多余的赘言,直接宣布。

由宰相、六部首脑共同拟定的试题被当场启封,由内侍高声宣读。试题涵盖范围极广,从最基础的田亩面积计算、赋税分摊,到复杂的工程土方、粮草转运、军需调配,甚至还有一道涉及海上贸易利润分成的题目,难度层层递进,极其考验算学功底与实际应用能力。

题目一出,双方立刻投入了紧张的演算。

古法派这边,算筹碰撞,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响。老先生们或凝神布筹,或疾书注解,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推演过程繁复而严谨,每一个步骤都力求符合古法义理,速度虽显缓慢,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章法。

新算派这边,则是另一番景象。陈博士与学生们迅速将题目中的数字转化为符号,在草纸上列出一行行简洁的算式,运用李昊所创的加减乘除符号和演算规则进行推导。算尺被熟练地拉动,用于快速处理乘除开方。他们的动作更快,书写更简练,整个演算过程呈现出一种迥异于古法的、近乎“机械”的高效。

堂上观战众人,无不屏息凝神。支持古法者,见周老先生等人沉稳布筹,心中稍安,认为正统终究是正统,底蕴非奇技淫巧可比。而支持新算者,见到陈博士等人下笔如飞,算尺舞动,则暗暗期待,希望这“异端”能真正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李昊的小手在袖中紧紧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看着自己创造的符号在那些年轻的博士手中飞舞,心中既紧张又自豪。当看到一道涉及多层赋税叠加的复杂题目,古法派那边还在反复布筹校验时,陈博士已经利用符号的结合律和分配律,迅速得出了结果,他几乎要欢呼出声,却强行忍住,只是眼睛亮得惊人。

林薇的目光则更多地停留在那些古法派的老人身上。她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额角渗出的细汗,以及偶尔因为算筹摆放失误而不得不推倒重来的懊恼。她心中并无多少胜利在望的喜悦,反而升起一丝复杂的感慨。这些老人,并非奸佞,他们只是固执地守护着他们视为圭臬的学问与秩序。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被抛下的人,其情亦可悯。

比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题目难度的加大,古法派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尤其是涉及到需要大量重复计算或复杂比例的问题时,算筹的局限性暴露无遗。而新算派凭借符号体系的优越性和算尺的辅助,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效率。

最终,十道大题全部解答完毕。双方将誊写清楚的答案与主要演算过程呈送御前。

结果,几乎是碾压性的。

在准确性上,双方都对最终的答案进行了反复验算,确保无误,打成了平手。但在速度上,新算派平均比古法派快了三倍不止!尤其是在最后几道最复杂的题目上,古法派耗时近半个时辰,而新算派仅用了一刻钟便已完成。

当负责核验的官员当众宣布这一结果时,论辩堂内一片哗然。

古法派的几位老先生脸色灰败,周崇儒老翰林更是身形晃了晃,若非弟子搀扶,几乎站立不稳。他望着对面那些年轻人案上凌乱的草纸,以及那几把他视为“奇器淫巧”的算尺,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事实胜于雄辩,在绝对的效率面前,任何关于道统、正朔的言辞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瑾看着手中的结果汇总,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他沉声道:“结果已明。新算之法,于国计民生之大用,毋庸置疑。自即日起,《太子算经》所载新数体系及演算规则,纳入国子监算科必修,各州府县学,亦需逐步推广教授。旧法精深,仍可研究,然朝廷取士、官府计簿,当以新算为准。”

一锤定音!

帝国的学术风向,在这一刻,被强行扭转。

“陛下圣明!”支持新法的官员们纷纷躬身,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周崇儒老翰林深深吸了一口气,挣脱弟子的搀扶,整了整衣冠,向着御座缓缓跪拜下去,声音沙哑而沉痛:“老臣……老臣学艺不精,有负圣望……无言再立朝堂,恳请陛下……准臣骸骨归乡……”

这是要以辞官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以及对那份古老学问的殉道。

李瑾看着他,心中亦有不忍。周崇儒学问人品并无大瑕,只是固守陈规。他正欲出言挽留,却见林薇轻轻对他摇了摇头。

李瑾会意,知道此时强留,反而不美,便温言道:“周爱卿为官清正,学问渊博,朕素来敬重。今日之比,乃为求真,非为贬斥。爱卿既心意已决,朕便准你所请,加封太子少保衔,荣归故里,颐养天年。”

这已是极大的恩宠。周崇儒叩首谢恩,在老泪落下之前,被弟子扶起,黯然退出了论辩堂。他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旧学术时代的落幕。

比试的胜利,和皇帝的明确支持,让“新算”的推广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李昊在退朝时,被许多官员围住称赞,他那双原本因迷茫而黯淡的眼睛,重新焕发出明亮的光彩。

然而,技术的阴影并未因一场学术胜利而散去。

数日后,江南钦差的第一封密奏送达。奏报中提到,按照皇后策论进行疏导,招募手工织户进入大型工坊,效果初显,部分年轻织户经过培训已能操作新机,情绪渐稳。但仍有大量年老或不愿进入工坊的织户,对转型其他产业心存疑虑,生活困顿,怨气难平。更棘手的是,一些地方豪强,利用朝廷推广新机、整合产业之机,大肆兼并土地,逼迫小织户破产,然后以极低的工钱雇佣他们进入自己的工坊,形成了新的盘剥。皇后的良法美意,在执行层面,被人心的贪婪与地方的势力交织成的巨网,扭曲变形。

几乎同时,北境郭猛的第二封密报也到了。密报称,格物分院派去的博士已初步改进了火药的配比和颗粒化技术,爆炸威力提升显着。用于守城的“轰天雷”(大型爆炸物)和单兵使用的“掌心雷”(小型手投火药包)已在试制。但郭猛也提出了新的忧虑:草原探马回报,黑狼部首领兀术似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援助”,其试验爆炸的声响越来越密集,威力也在增大。一场围绕着火药优势的军备竞赛,已在北境无声地展开,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

李瑾将两份奏报并排放在御案上,沉默良久。

林薇走到他身边,轻声道:“算学之争,我们可以用事实和效率来赢得。但江南的人心之算,北境的生死之算,远比纸上的符号要复杂千万倍。”

李瑾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份温暖与坚定,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

“是啊,”他低声道,“释放巨兽易,驾驭巨兽难。薇薇,我们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