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15章 铳声后的余波

第一百一十五章 铳声后的余波

登州大捷的消息,伴随着那几艘残破的高句丽战船和数十名垂头丧气的俘虏,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朝野。火铳的轰鸣第一次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再是禁苑演武场中的奇观,而是真真切切决定胜负的国之利器。登州军民士气大振,街头巷尾皆在热议“洪武铳”之威,将其视为守护海疆的“雷神之锤”。

紫宸殿内,捷报带来的喜悦却并未持续太久。兵部呈上的详细战报,除了描述胜利,也冷静地指出了火铳初战暴露出的问题:射击精度不佳,有效杀伤距离尚不及强弓硬弩;射击速度缓慢,装填繁琐,面对快速突进的敌船难以形成持续火力;且在海上潮湿环境中,火药保管和引信击发偶有失效。更重要的是,此战消耗的火药数量巨大,几乎掏空了登州储备,暴露出大规模列装后的后勤压力。

“利器虽成,然欲善其用,尚需时日打磨,体系支撑。”李瑾看着战报,对林薇说道,欣喜之余,目光中更多了几分审慎。

林薇点头,她深知从武器到成熟战斗力的转化,绝非一蹴而就。“陛下所言极是。当务之急,一是令匠作学堂针对战报所提问题,加紧改进铳械,提高其可靠性与射速;二是需建立专门的火药工坊和仓储体系,制定严格的生产、储存、运输标准,确保供应与安全;三是需编练专门的火铳部队,研究与之配套的新战法。此事,急不得。”

然而,外界并不都如帝后这般冷静。火铳的实战成功,极大地刺激了朝中主战派的气焰。以程知节等老将军为首,众多武将纷纷上疏,请求朝廷趁此大胜之威,加大火铳生产,扩充“神机营”,并以此为依托,水陆并进,一鼓作气,解决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甚至连部分文臣,也受此鼓舞,认为当以雷霆之势,震慑四方不臣。

朝堂之上,求战之声甚嚣尘上,仿佛只要拥有更多的火铳,便可无往不利。

**\* \* \***

与此同时,另一股潜流,也因火铳的轰鸣而被悄然搅动、放大。

那日,林薇抱着李昊在御花园玩耍。春日暖阳,和风拂面,池畔新设的一座利用水力自动汲水、灌溉花圃的“翻车”模型(类似于筒车),正吱呀呀地转动着。年仅一岁多的李昊,竟挣脱母亲的怀抱,摇摇晃晃地走到那翻车旁,伸出小手,试图去触摸那转动的轮轴,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充满了专注与好奇,口中还咿咿呀呀,似乎在模仿那水流和机械的声音。

此情此景,恰被几位奉命前来觐见、等候在远处的官员看在眼里。其中便有那位始终对“格物”抱有疑虑的宗室老亲王。

退下之后,老亲王对同行的几位官员忧心忡忡地叹息:“皇子殿下聪慧天成,然……性喜机巧,远圣贤之道。长此以往,老夫恐其……玩物丧志啊!昔日炀帝亦好奇技,终至亡国,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这番话,很快在特定的圈子里流传开来。一些本就对科举革新、重用匠人不满的守旧势力,仿佛找到了新的攻击方向。他们不再直接反对火铳(因其战功已显),而是将矛头隐隐指向了皇长子的教育,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由林薇主导的“重技轻文”的治国路线。私下里,“皇子近匠器而远诗书,非社稷之福”的论调,开始悄然滋生。

这已不仅仅是理念之争,更关乎帝国未来的走向,以及他们自身和所代表阶层的长远利益。

**\* \* \***

面对内外交织的复杂局面,李瑾展现出了一位成熟帝王应有的平衡手腕。

他首先肯定了登州水师的战功,重赏有功将士,并批准了兵部关于扩大“神机营”编制、建立火药专门管理体系的方案,表现出对技术强军的坚定支持。

但与此同时,他驳回了主战派立即大规模对高句丽用兵的激进提议。“高句丽陆上根基未损,岂是区区海战可定?火铳虽利,然国之大计,当谋定而后动。此刻当以巩固海防、消化新得岛屿(指台湾)、疲敝高句丽为上。”他命令登州水师继续保持高压巡弋,封锁高句丽沿海,同时加大对高句丽的经济和技术封锁力度,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朝野上下关于皇子教育的隐晦议论,李瑾并未公开表态,但其行动却意味深长。他下旨,为皇长子李昊开蒙,所选定的启蒙师傅,并非众人预想中的当世大儒,而是由一位以博学着称、并不排斥格物之学的翰林学士,与一位精通算学、来自匠作学堂的年轻博士共同担任!旨意中明确要求“授以圣贤之道,亦需明晓万物之理”。

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激起的涟漪让所有人都看清了皇帝的倾向。他无意让皇子成为一个只知空谈的儒生,也绝不会让其成为一个只懂技术的匠人,他要的,是一个能够理解和驾驭这个正在被技术深刻改变世界的继承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薇得知后,心中暖流涌动。她知道,这是李瑾在用他的方式,支持着她,也守护着他们共同的理想。

**\* \* \***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帝后二人试图稳住局面,推动帝国航船在技术变革的激流中平稳前行时,一则来自河西的密报,带来了新的变数。

密报称,吐蕃内部主战派势力近来活动频繁,其新任大论(宰相)在贵族会议上,公然质疑与大唐的“技术换和平”政策,认为吐蕃用宝贵的战马和矿产资源,只换来一些“华而不实”的农具和有限的医药知识,是得不偿失。他甚至暗示,大唐如今专注于东方,正是吐蕃在西方“有所作为”的大好时机。

几乎同时,前往高句丽沿海执行封锁任务的登州水师,遭遇了高句丽一种新的反击战术——他们不再派战船正面交锋,而是利用熟悉水文的小型快船,在夜间利用潮汐,向大唐舰船投掷大量点燃的、装载油脂和硫磺的火船,虽未造成重大损失,却极大地干扰了水师的封锁行动,显示出高句丽顽强的抵抗意志和应变能力。

东西两线的压力似乎同时在增大。

李瑾将密报轻轻放在御案上,目光深沉。火铳的轰鸣震慑了敌人,但也可能刺激了敌人,加速了某些潜在的联盟和对抗。技术的优势,带来了力量,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

他看向窗外,暮色渐合。殿内,林薇正耐心地引导着李昊,用彩色的积木搭建一座小小的“桥梁”,孩子专注的神情,与她当年在匠作学堂中推演图纸时的模样,依稀重合。

帝国的未来,系于这未成形的桥梁之上,也系于他们能否在这铳声后的余波与四面而来的暗流中,找到那条最艰险,却也唯一正确的航路。下一步,是继续强硬施压,还是该变换策略?东西两线,又该如何权衡?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