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01章 新丝路与旧伤痕

第一百零一章 新丝路与旧伤痕

永徽三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长安城沐浴在暖融融的日光下,东西两市人声鼎沸,漕河上船只往来如梭,码头上新式的吊杆正在高效地装卸货物,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由林薇(如今已是母仪天下却依旧深度参与朝政的皇后)推动设立的“大唐盛世基金会”资助修建的官道,正将帝国的血脉延伸向更远的边疆。

紫宸殿内,却弥漫着一丝与窗外春意不符的凝重。

新任的户部尚书,一位由林薇提拔、精于算学的寒门官员,正捧着账册,向帝后二人汇报着一个令人振奋又隐隐不安的消息。

“陛下,娘娘,去岁全年,各州府商税收入,同比大增三成,已占国库岁入四成有余,首次与田赋持平。尤其是江南、剑南等地,新式织机推广后,丝绸、棉布产出倍增,利润丰厚,商税增长最为迅猛。”

龙椅上的李瑾(永徽帝)微微颔首,这是他乐于见到的,帝国财源更加多元健康。然而,尚书接下来的话,让他和一旁的林薇都蹙起了眉头。

“然……据各地巡察使密报,因新式织机效率远超手工,江南苏、杭等地,已出现大量手工织户破产,失去生计,沦为流民或涌入大户作坊为佣,工钱被压至极低。部分州县,已有小规模骚动,怨声渐起。”

技术的进步,在带来整体繁荣的同时,也开始无情地撕裂着旧有的社会结构,制造出新的伤痕。

林薇轻轻叹了口气,这正是她一直以来隐隐担忧的。生产力的飞跃,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的阵痛,这是另一个时空早已验证过的规律。

“还有一事,”兵部侍郎紧接着出列,面色严峻,“安西都护府八百里加急。吐蕃新任大论(宰相)遣使,表面上是为恭贺陛下登基,实则……对我朝在河西推广的新式犁铧、以及匠作学堂流出的一些水力锻铁技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多次旁敲侧击,意图获取。臣恐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经济的变革,开始与边疆的安全隐隐挂钩。先进的农业工具能开垦更多荒地,养活更多军队;而水力锻铁则意味着更精良、更大量的武器装备。

李瑾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目光锐利:“看来,有些人已经嗅到味道了。朕与皇后推动的‘格物致用’,在他们眼里,成了可以抢夺的肥肉。”

他看向林薇:“皇后,此事你如何看?”

林薇沉吟片刻,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决断:“陛下,技术如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能做的,是引导,是建立新的规则,让我们始终站在浪潮之巅。”

她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河西走廊,指向西域:“吐蕃所求,无非是强兵富民。我们何不化被动为主动?他们想要技术,可以,但不能白给。我们可以提出,以技术换和平,换市场。”

“技术换和平?”李瑾若有所思。

“不错。”林薇思路清晰,“我们可以组建一支由匠作学堂精英和军中匠师组成的‘技援使团’,前往吐蕃‘友好交流’,帮助他们改进农业技术,但核心的水力锻铁、武器制造等机密,必须严格掌控。同时,要求吐蕃开放边境榷场,降低我朝商队关税,允许我‘大唐商盟’进入其境内贸易。我们要用更优质、更丰富的商品,去交换他们的牛羊、药材,用经济纽带捆绑政治关系。”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此机会,建立一套《技术出口管制律令》,将关乎国计民生与国防安全的核心技术,列为禁脔,严禁私下流出。同时,在国内,对于因技术革新而失业的百姓,基金会要启动‘转业扶助计划’,资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或迁移至地广人稀之处垦荒,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绝不能让他们成为盛世下的流火。”

李瑾眼中闪过激赏之色。林薇总是能透过问题的表象,直指核心,并提出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已不仅是经济手段,更是深谋远虑的国家战略。

“准!”李瑾拍板,“此事由皇后全权统筹,户部、兵部、工部及鸿胪寺协同办理。技援使团人选,需严格审查,宁缺毋滥。《技术管制律令》的草案,尽快呈报于朕!”

**\* \* \***

就在帝国高层为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谋划时,长安城内,一场因技术而起的风波,正悄然酝酿。

西市最大的丝绸商号“云锦阁”外,人潮涌动,却不是来采购的顾客,而是一群面色悲愤、手持残破织梭的男女织工。他们大多是祖辈相传的手艺,靠着灵巧的双手养活一家老小。然而,“云锦阁”东家引进了南方来的新式织机,效率是他们手工的数十倍,织出的丝绸更加均匀细密,成本却大幅降低。他们的手工丝绸再也无人问津,赖以生存的技艺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奸商!还我生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砸了那些鬼机器!”

人群激愤,与商号护卫推搡起来,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暴乱。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林薇闻讯,沉默良久。她知道,这是变革必须承受的代价,但她不能坐视不管。

她没有调动金吾卫镇压,而是换上了一身简便的常服,仅带着少数护卫,亲自来到了“云锦阁”外。

看到皇后凤驾亲临,骚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织工们面面相觑,既惶恐又带着一丝最后的期望。

林薇没有站在高处训话,而是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织工面前,拿起他手中那磨得光滑的织梭,轻声问道:“老丈,这织梭,用了多少年了?”

老织工没想到皇后会如此平易近人,愣了一下,哽咽道:“回……回娘娘,三代了……小老儿的手艺,是爷爷传下来的……”

“三代人的心血,不容易。”林薇叹息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新织机让你们没了活路,心中愤懑。但你们可知,这新织机,能让更多大唐百姓穿上以前穿不起的丝绸,能让朝廷收取更多商税,去修筑抵御外敌的城墙,去赈济受灾的州县?”

她话锋一转:“时代在变,手艺也会变。旧的手艺或许会没落,但新的机会也在出现。朝廷已经下令,‘大唐盛世基金会’将在此设立‘织工传习所’,愿意学习操作新织机的,可以免费入学,学成后优先录用至各大工坊,工钱从优!若有不愿再从事织造,想另谋出路的,基金会将资助银钱,助你们返乡垦荒,或学习其他匠作手艺!”

她的话语清晰而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真诚。“朝廷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为大唐出过力的子民!但大唐,也不能因为眷顾旧情,就停下向前走的脚步!是抱着旧的织梭饿死,还是拿起新的工具,为自己和家人挣一个更好的前程,选择,在你们自己手中!”

人群陷入了沉默。愤怒渐渐被现实的考量所取代。最终,那位老织工颤巍巍地跪下:“娘娘……小老儿……愿意去学那新机器!”

有人带头,越来越多的人动摇了。一场潜在的暴乱,被林薇以怀柔与给出路的策略,悄然化解。

**\* \* \***

夜色中,林薇回到宫中,略带疲惫。李瑾在殿门口等她,自然地接过她解下的披风。

“今日之事,辛苦你了。”李瑾语气温和。

“这只是开始,陛下。”林薇靠在他肩头,望着窗外繁星,“技术带来的变化,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刻。我们要建立的,不只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更要是一个能包容变化、消化阵痛、让大多数人都能分享成果的……健康的帝国。”

李瑾揽住她,目光坚定:“任重道远。但只要有你在身边,朕便有信心,与这时代洪流,一较高下。”

帝国的航船,在永徽帝与睿智皇后的共同执舵下,正调整着风帆,驶向那充满未知与挑战,却也无限广阔的深蓝海域。新丝路的机遇与旧技术下的伤痕,都将是这条航路上,必须面对的风景。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