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长广县府对蔡吉等人招待有加。
可眼下一心想着要在海上赚它一票的蔡吉哪儿会在长广县多做停留空耗时间。
这不,在处理完蝗灾及匪灾的善后事宜之后,蔡吉与太史慈等人便忙不迭地赶回了黄县。
而一同的随行的当然也包括了新近招安的管承一伙海贼。
依照蔡吉先前的许诺,管承一到黄县就被任命为了水军司马。
而在这个时代招安盗贼本就是各家诸侯扩军的一种手段。
因此蔡吉的这一举动非但没有引来非议。
相反管统还十分大方地向新建的水军调拨了一批钱粮用以安抚管承等人。
因为在他看来蔡吉招募的这伙海贼早晚都是主公袁绍的人。
这时候收买人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管统万万没有想到,蔡吉与海贼们早已有了分赃之约。
他的这点小伎俩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管承在得了官职分了粮草之后,当即便由唐蓥带一队人马护送着赶回水寨通报被招安一事。
至于与他一同被俘的其他海贼则被太史慈单独编位一军留在黄县操练。
美其名曰熟悉军纪。
对于太史慈的这番安排,蔡吉十分赞同。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
蔡吉可不想像明朝的崇祯帝那般一次次地花钱招安流寇,又一次次地为流寇所叛。
眼瞅着管承回水寨收拢海贼,太史慈日夜操练新兵。
劫掠三韩贡船一事似乎只能暂且先搁置一旁。
可蔡吉又哪儿是能轻易闲得下来的人。
钱、粮、权、名每一样都是她急需却又缺乏的资源。
但是历史的车轮却依旧我行我素地向前滚动着,丝毫没有为她蔡吉减慢速度的意思。
不过就算蔡吉忙地恨不得将一天掰做两天来用。
但她在管承离开黄县之后,还是抽时间前往段府拜会段家二郎段芝。
至于原因嘛,很简单。
就是为了火药。
须知就算加上新近招安的长广海贼,眼下东莱的兵马也不过刚增长到八千余人而已。
且不说北边的袁绍与公孙瓒那动辄数十万人的会战。
就是周边的曹操、吕布势力,哪儿一个不是对外宣称有十来万人马。
东莱的这点兵力,碰上实力稍强一点的诸侯或是流寇,怕是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而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战斗力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一来是增强士兵单体的素质以及协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