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2245章 更多兵马,更多钱粮

对于一众内阁大臣们的统一选择,其实徐弘基的心里早就有了预料,毕竟徐弘基也是想要坚守南京城。

因为如果真的选择了弃城而逃,那么造成的影响绝对很大,首先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永历皇帝的大明正统就会受到动摇。

若是永历皇帝确为大明正统的话,那就绝对不能选择弃城而逃,否则将会极大的影响皇帝权威,同时也得不到天下百姓们的民心。

历数大明立国两百余年以来,可还从未见过哪位皇帝弃守都城,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哪怕当初的‘大明留学生’被瓦剌俘虏,敌军的兵锋已经直抵京师城下时,大明君臣也都选择坚守到底,绝对不愿就此弃城都城。(明英宗朱祁镇)

还有当初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是同样的选择了坚守都城,直到朱棣率领着大军攻破了南京城后,建文帝朱允炆这才选择了逃跑。(建文帝的具体下落一直是个迷)

有着两位大明皇帝作为榜样在先,那么徐弘基等人自然是要学习榜样,怎么可能选择弃守南京城,这岂不是有辱大明皇帝的威严。

“好!好!诸位大人果然都是为国为民。”

徐弘基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对于一众内阁大臣们的统一选择很是高兴,至于说他的心里有多么的高兴,也就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

“魏国公,既然我们全都选择坚守南京城,那么依照当前的局势来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威武军的两面进攻?”

“是啊!如今威武军两面进攻而来,简直可以说是势不可挡,而以我们当前的兵力与钱粮物资,恐怕是抵挡不了多久时间。”

“目前我们的兵力与钱粮物资都是不足,若是没有一个能够尽快的解决办法,到时候坚守南京城可就是死路一条啊!”

“如今的我们还有几天时间应对,如果不能在这几天时间里想到办法,那么我们根本抵挡不住近十万威武军的进攻。”

“......”

既然已经选择了坚守南京城,一众内阁大臣们很快就说出了当前困难,如何才能解决兵力与钱粮物资的问题。

徐弘基并没有立马回答,而是看了看在场的一众内阁大臣们,随后露出了一脸的严肃神情,顿时吸引住了一众内阁大臣们的注意。

钱谦益当即猜测的问道:“魏国公,难道您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可否说出来让下官等人知晓。”

赵之龙等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神中充满的好奇,也都说明了一切。

徐弘基依旧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将目光看向了堂外,随即高声喊道:“来人!”

候在堂外的府中管家徐福仁听到命令,连忙快步的走进了堂内,而后向着徐弘基恭敬行礼道:“国公爷!”

徐弘基沉声吩咐道:“立即命人守在堂外十步之远,若是没有本公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若有违令者直接杖毙!”

徐福仁心中一凛,也不敢多问原因,立即低首应道:“是,国公爷!”

应声领命后,徐福仁退出了大堂,很快就安排了起来。

堂内的一众内阁大臣们也都很是疑惑,实在不太明白徐弘基到底是要做什么,而且又为什么要这么突然安排。

徐弘基也没有解释什么,直到徐福仁再次走进大堂,向着徐弘基低首复命道:“启禀国公爷,堂外已经安排好了,家丁们全都守在堂外十步之远。”

“嗯!安排好了就行。”

徐弘基微微点头,随即挥手道:“你也在堂外候着,若是有事找你,本公爷自会喊你进来。”

“是,国公爷!”

徐福仁低首应是,当即就退出了大堂。

见得大堂内只有赵之龙等人后,徐弘基这才说出了应对之策,说出了如何解决兵力与钱粮物资的问题。

徐弘基神色严肃的看向了在场所有人,语气郑重的说道:“诸位大人,想必你们心里也都清楚,如果我们坚守不住南京城,抵挡不住近十万威武军的进攻,那么到时候我们的下场绝对很惨,抄家灭族都是绝对的事情。”

“所以为了能够守住南京城,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我们就要不尽一切手段招募更多的兵马,征收更多的钱粮。”

不尽一切手段!

招募更多的兵马!

征收更多的钱粮!

一众内阁大臣们闻言微惊,不过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继续听着徐弘基的说话。

只听得徐弘基继续说道:“要想招募更多的兵马,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强征,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青壮男丁,全部强征进入大明军队,贡献出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要征收更多的钱粮,最快的办法只有进行劫掠,派出兵马故意冒充威武军,大肆劫掠那些底层贱民的钱粮物资。”

“只要有了充足的兵马,有了充足的钱粮物资,那么想要守住我们这座南京城,想要抵挡住近十万威武军的进攻,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着徐弘基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一众内阁大臣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充满了惊骇的神情。

强征青壮男丁进入大明军队!

派兵假冒威武军劫掠大明百姓!

这哪一项都是妥妥的暴政,是会失去民心的愚蠢之策,是会遭到天下百姓们的唾骂,

甚至一旦东窗事发了后,必会留在史书上遗臭万年,还是永远洗不清的那种。

毕竟身为大明正统的南明朝廷,怎么能够做出强征青壮男丁入伍的事情,又怎么能够派兵假冒威武军劫掠大明百姓。

这简直就是败坏的朝廷的名声,同时也是败坏了在场所有人的名声,实在使得赵之龙等人接受不了。

赵之龙等人全都沉默不言,不愿做出任何的回应,或者说是不敢做出任何的回应。

因为徐弘基所说的应对之策,放在赵之龙等人的眼里,可以说是没有了半点的底线。

虽然说这个应对之策确实有效,但是赵之龙等人哪敢做出回应,他们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哪怕自己死后不管洪水滔天,可是自己的后代恐怕逃脱不了,同样是会承受自己祖先留下的罪名。

岳飞墓前设立的秦桧跪地像,可就是一个妥妥的例子,永远遭受世人的唾骂与鞭打,赵之龙等人可不想受到这样的待遇。(秦桧跪地像最早设立于成化年间1475年左右)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