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40章 信念生根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40章 信念生根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雪后第七天,阳光终于把马家堡的积雪晒化了大半。村西头的麦田里,露出黑乎乎的麦茬,被冻硬的土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战地小学的破庙前,乡亲们正用新砍的樟子松修补屋顶,赵老栓家的遗孀踩着木梯,手里攥着混了麦秸秆的黏土,一点点往墙缝里填,嘴里还哼着东北的小调——那是老栓活着时教她的,现在成了重建家园时的“鼓劲歌”。

王卫国拄着松木棍,慢慢走到庙前。他的腿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王破军说“这是战伤的印记,得带着它记着疼”。李老师正领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写字,木炭在冻硬的地面上划过,留下歪歪扭扭的“国”“家”“战”,小石头蹲在最前面,把“国”字的方框写得格外方正,像要把整个村子都护在里面。

“卫国哥!你看俺写的‘国’字!”小石头举着木炭跑过来,冻得通红的手在棉袄上蹭了蹭,“李老师说,等俺们打跑鬼子,就能有一个大大的‘国’,再也不用躲地道了!”

王卫国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目光落在地上的“国”字上。就在这时,眉心的空冥天赋突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温热——不是危险预警,而是像有扇尘封的门被推开,前世关于“新中国”的记忆碎片,突然汹涌地撞进脑海:

他看到纵横交错的高铁在平原上飞驰,银白色的车身掠过绿油油的麦田,车窗里是乡亲们笑着的脸;看到深蓝色的航母在海上航行,甲板上的战机腾空而起,舰艏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看到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手里拿着精密的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数据;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课本上印着彩色的插图,朗朗的读书声飘出窗外……这些画面太清晰了,清晰得像他昨天刚见过,可再低头看看眼前的破庙、冻硬的土地、孩子们手里的木炭,又觉得像隔了两个世界。

“发啥愣呢?”王破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道士手里拿着卷地道图纸,道袍上沾着泥土,“张连长让咱们去检查新挖的地道支线,看看通风口够不够,别到时候鬼子来了,里面闷得慌。”

王卫国回过神,把脑子里的画面压下去,跟着王破军往地道口走。地道的新支线挖在村东头的杨树林下,入口被一堆枯树枝挡住,掀开后能看到往下延伸的台阶,台阶上铺着松枝防滑——这是昨天武工队和乡亲们一起挖的,小李的胳膊刚好利索,就扛着铁锹来帮忙,说“多挖一米地道,乡亲们就多一分安全”。

“你刚才看小石头写字,眼神不对。”走在台阶上,王破军突然开口,“是不是又想起啥了?”

王卫国愣了一下,没想到老道士看得这么细。他摸了摸心口的手帕,母亲绣的“卫国”二字隔着棉袄传来温热的触感,突然觉得没什么好瞒的——这些天用草药救伤、看乡亲们重建家园,他越来越明白,那些前世的记忆不是负担,是支撑他走下去的底气。

“王叔,俺闭着眼想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以后’的画面。”王卫国压低声音,怕被其他人听到,“俺看到咱们的‘国’变得很大、很强,没有鬼子,没有炮火,乡亲们能在田里安心种地,孩子们能在亮堂堂的房子里读书,还有能跑很快的车、能飞很远的飞机,能保护咱们的家,再也不用怕别人欺负。”

王破军的脚步顿了一下,转头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了然的平静:“玄真派说‘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不管你看到的是啥,只要是护着乡亲、护着国家的,就是正道。俺年轻时在道观里,师父也说过,‘守道者,虽九死其犹未悔’,不管路多苦,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走不到头。”

地道的作战层里,几个武工队战士正在检查射击孔,小李正用一块粗布擦拭土制步枪,枪托上的布条已经磨得发亮。看到王卫国和王破军,他赶紧站起来:“卫国哥,王叔,你们来啦!这射击孔俺都检查过了,能看到五十米外的动静,鬼子要是来,俺一准能打着他们!”

王卫国走过去,看着小李手里的步枪——枪管是赵老栓锻打的,没有膛线,射程只有一百多米,跟他前世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狙击步枪比,差得太远了。可就是这样的枪,小李却擦得比自己的棉袄还干净,眼里满是珍视。

“小李哥,你说咱们能打跑鬼子吗?”王卫国突然问。

小李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能!咋不能?俺们有地道,有石雷,有张连长,还有你这样的好苗子,早晚能把鬼子赶回老家!就是……就是俺怕俺看不到那一天,俺娘还在老家等着俺呢。”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点发颤,手紧紧攥着枪托。

王卫国的心里也跟着一酸。他知道小李的娘在河北老家,去年鬼子扫荡时跟他失去了联系,小李每天都在盼着能早点打跑鬼子,回家找娘。可他也知道,根据前世的历史,还要再等两年,1945年日本才会投降,这两年里,还会有很多像小李这样的战士,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他更知道,胜利不是凭空来的。那些他看到的“以后”的画面——高铁、航母、实验室、明亮的教室,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像小李这样的战士,像赵老栓这样的乡亲,像王破军这样的道长,一代又一代,用命、用汗、用心拼出来的。

他想起前世历史课上学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搞工业化,多少工人在工厂里熬夜加班;为了研制原子弹,多少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在戈壁滩上吃沙子;为了修铁路,多少建设者在崇山峻岭里开山凿石……那些日子,不比现在轻松,可他们都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拼一点,后辈就能少吃一点苦,国家就能早一点强大。

“你能看到的。”王卫国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声音异常坚定,“咱们现在挖地道、炸粮车、救伤员,都是在给‘以后’铺路。等打跑了鬼子,你就能回家找娘,还能看到咱们的‘国’变得很强,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到时候,咱们的孩子,再也不用躲在地道里读书,再也不用怕鬼子的扫荡。”

小李愣住了,随即笑了,眼里闪着光:“真的?那俺可得好好活着,不光要打跑鬼子,还要看着咱们的‘国’变强大!”

王破军看着两个年轻人,嘴角露出笑容。他从怀里掏出《玄真子兵要》,翻到“信念篇”:“里面写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你们心里有‘以后’,有‘强国’的念想,就比啥都强。俺们现在吃的苦,是为了后人能享的福,这就是‘传承’——咱们把路铺好,后人接着走,总有一天,能走到你说的‘以后’。”

检查完地道,三人往地面走。夕阳把杨树林染成了金黄色,乡亲们还在修房子,李老师领着孩子们在唱抗日的小调,歌声飘得很远。赵老栓家的遗孀看到他们,赶紧招手:“快来喝碗热粥!俺刚熬的,放了红薯,甜着呢!”

坐在庙前的石头上,喝着热粥,王卫国看着眼前的景象——乡亲们的笑脸、孩子们的歌声、战士们擦拭武器的身影,突然觉得眼眶发酸。他知道,现在的马家堡很破,很艰苦,可这里的每一块土坯、每一根松枝、每一个人的笑脸,都是“以后”那个强大国家的基石。

空冥状态里,他又看到了那些“以后”的画面:高铁上的乡亲们笑着聊天,航母上的战士们敬着军礼,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欢呼着突破,教室里的孩子们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画面和眼前的马家堡重叠在一起,像一条从现在通往未来的路,路上满是像小李、赵婶、王破军这样的人,他们一步一步,走得坚定又踏实。

“王叔,俺明白了。”王卫国放下粥碗,眼神里满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以前俺想着报仇,想着找到俺娘,现在俺知道,光报仇不够,俺得帮着把咱们的‘国’建好,建得很强很强,这样才能护着更多像俺娘、像小李娘这样的人,才能让后人不用再吃咱们现在的苦。”

王破军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好小子,这才是‘信念’。玄真派说‘道在心中,路在脚下’,你心里有了‘强国’的道,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会迷路了。”

晚上,地道里的乡亲们聚在一起,煮了红薯粥,还蒸了玉米面饼。小李给大家讲他老家的故事,说等胜利了,要带大家去吃河北的驴肉火烧;赵婶给孩子们缝新的棉鞋,说等开春了,要教大家种玉米;王破军给战士们讲《玄真子兵要》里的战术,说下次鬼子再来,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王卫国坐在角落里,手里攥着母亲的手帕,空冥状态里,他仿佛看到母亲在笑着看他,看到赵老栓在给他竖大拇指,看到小李找到他娘,看到那些“以后”的人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起 1943年的马家堡——讲起一群人在雪地里挖地道、炸粮车、救伤员,讲起他们用信念铺就了通往强大的路。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还会有很多人牺牲,可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他的身后有乡亲,有战友,有前世那些为国家奉献的人,他的身前,是那个强大、温暖、再也没人敢欺负的新中国。

窗外的风还在刮,可地道里很暖。王卫国闭上眼睛,心里默念着:娘,俺知道以后要走的路了。俺会好好打鬼子,好好帮着建咱们的国,等它变得很强很强,俺就去找你,告诉你,咱们的家,再也不用怕了。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