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33章 勇救孩童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33章 勇救孩童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残雪在土坯房的屋檐下挂着半尺长的冰棱,风一吹就“簌簌”掉渣,砸在地面的冻土层上,脆响像碎瓷。王卫国抱着刚写满汉字的草纸往难民安置点走,怀里还揣着李老师给的两张识字卡片——一张写着“国”,一张画着小小的五角星,是昨天学字时特意留给他的,说“让娃们也认认,知道咱们的国长啥样”。

安置点在村东的几间废弃土房里,住了二十多个从日军“扫荡”区逃来的乡亲,大半是老人和孩子。赵老栓家的遗孀正蹲在门口搓玉米芯,准备编新的门帘,见王卫国过来,赶紧招手:“卫国,快进来烤烤!里面娃们正吵着要听你讲算术呢!”

推开门,一股混杂着麦秸秆、红薯干和炭火的暖气息扑面而来。土房里搭着三个通铺,铺着晒干的茅草,几个孩子正围着小石头,看他摆弄木陀螺;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给怀里的小娃缝棉袄,线轴转得“嗡嗡”响。王卫国刚把识字卡片掏出来,最小的娃丫丫就扑过来,拽着他的衣角:“卫国哥,你教俺认‘国’字好不好?俺娘说,认会了‘国’,就知道家在哪了。”

王卫国蹲下来,把卡片放在丫丫手里,用手指着“国”字的方框:“你看,这方框像咱们的根据地,里面的‘玉’是宝贝,咱们的国就是最金贵的宝贝,得好好守着。”他想起昨天李老师说的“国是方框里有玉”,又补了句,“就像咱们现在住的安置点,虽然破,却是咱们的家,也是国的一小部分。”

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国”字怎么写,小石头还掏出半截木炭,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方框,非要王卫国教他填里面的“玉”。王卫国刚拿起木炭,突然觉得眉心一阵发烫——是空冥天赋在预警!这感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强烈,像有根烧红的针在扎他的太阳穴,耳边似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引擎声,越来越近,带着让人窒息的压迫感。

“快!带娃们躲进地道!”王卫国猛地站起来,声音发颤却异常坚定。他记得安置点后面有个隐蔽的地道入口,是上个月和王破军一起挖的,专门用来应对日军突袭。赵老栓家的遗孀也反应过来,赶紧放下玉米芯,帮着把最小的娃往怀里抱:“是鬼子的飞机!上次扫荡就是这动静!”

话音刚落,屋外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是日军的轰炸机!土房的屋顶被震得掉土,挂在房梁上的油灯“哐当”摔在地上,火苗瞬间窜起,燎到了茅草铺。孩子们吓得哭了起来,丫丫紧紧攥着王卫国的手,指甲都嵌进了他的棉袄里。

“别慌!跟着俺走!”王卫国抱起丫丫,让小石头领着其他孩子往地道口跑。他的“空冥”天赋全力运转,眉心的发烫感变成了清晰的“地图”——他能“看”到下一颗炮弹的落点,就在土房西边三米处;能“闻”到飞机投弹后留下的硫磺味,越来越浓;还能“感觉”到地道入口的位置,被一堆麦秸秆挡住,得赶紧掀开。

刚跑到门口,第二颗炮弹就落在了西边的空地上。气浪掀得王卫国一个趔趄,怀里的丫丫吓得哭出声。他死死护住孩子,用“七星步”稳住身形,往地道口冲去。赵老栓家的遗孀跟在后面,手里拽着两个孩子,头发被风吹得散乱,却没松手。

“快掀麦秸秆!”王卫国把丫丫递给小石头,自己扑到麦秸秆堆前,双手飞快地扒开——地道入口的木板露了出来,上面还留着上次画的“北斗星”标记,是王破军特意做的记号。他刚掀开木板,就听见身后传来孩子的哭声:“俺的识字卡片!俺的‘国’字卡片!”

是六岁的小柱子,他的识字卡片掉在了土房里,正想回去捡。王卫国心里一紧——空冥告诉他,下一颗炮弹的落点,就在土房正中央!“不能回去!”他一把拽住小柱子,可孩子还在挣扎:“那是俺娘留给俺的!俺娘说,认会了‘国’,就能找到她!”

王卫国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怀里的手帕,想起母亲留下的念想,突然松开手:“你跟小石头进地道,俺去给你拿!”没等小柱子反应,他就转身往土房冲——此时的土房已经燃起大火,茅草铺烧得“噼啪”响,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空冥状态下,他能“看”到识字卡片掉在通铺的角落,还能“感觉”到炮弹的轨迹,正在往土房这边来。他冲进火里,抓起卡片,刚想往外跑,房梁上的一根木椽突然掉下来,砸在他的肩膀上——钻心的疼顺着胳膊往下窜,他却死死攥着卡片,没松手。

“卫国!快出来!”王破军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老道士举着步枪,正朝着飞机的方向射击。王卫国咬着牙,推开压在身上的木椽,抱着卡片冲出火房——几乎就在同时,第三颗炮弹落在了土房里,“轰隆”一声,土房的半边墙塌了,扬起的尘土把他埋了半截。

王破军赶紧跑过来,把他从土里拽出来:“傻小子!你不要命了?”他看着王卫国手里的识字卡片,又看了看他流血的肩膀,眼眶红了,“一张卡片,值得你冒这么大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值得。”王卫国的声音沙哑,却很坚定,“那是小柱子娘留给他的念想,跟俺的手帕一样。俺要是不拿,他会跟俺一样,心里一直惦记着。”他把卡片递给跑过来的小柱子,孩子接过,紧紧抱在怀里,眼泪掉在卡片上,把“国”字晕得发潮。

地道里,孩子们挤在安全屋,马灯的光映着一张张满是泪痕的脸。王卫国靠在墙角,肩膀上的伤口还在渗血,赵老栓家的遗孀正用草药给他包扎,嘴里念叨着“傻孩子,太拼命了”。小柱子凑过来,把识字卡片放在他面前:“卫国哥,俺把‘国’字卡片给你,你别疼了好不好?”

王卫国笑了,摸了摸他的头:“卡片你留着,俺不疼。你要好好认‘国’字,以后帮俺一起守着咱们的国,好不好?”小柱子点点头,把卡片揣进怀里,像抱着块宝贝。

空冥状态还在运转,王卫国能“听”到外面的轰炸声渐渐远了,日军的飞机应该是飞走了。他扶着墙站起来,对王破军说:“王叔,俺们得出去看看,还有乡亲没进地道的。”

王破军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两颗手榴弹:“你跟俺一组,老嫂子带着娃们在地道里等着,别出来。”两人刚走出地道,就看见李老师跑过来,她的棉袄被烧了个洞,手里还攥着那本《算术课本》:“安置点还有三户老人没出来!俺刚才在村头看见他们往这边跑,不知道躲哪了!”

王卫国的心又提了起来。空冥天赋再次展开,他能“感觉”到东边的麦地里有三个人的气息,还有日军的脚步声——是小股日军,应该是跟着飞机来“清剿”的,大概有五个人,手里还拿着步枪。

“日军在东边麦地!”王卫国拉着王破军和李老师往麦地跑,“老人可能躲在麦秸垛后面!”刚跑到麦地,就看见五个日军举着步枪,正朝着麦秸垛的方向走,嘴里还在叽里呱啦地喊,像是在叫里面的人出来。

“俺去引开他们!”王破军突然说,他把铜簪递给王卫国,“你带着李老师去救老人,俺用‘七星步’引开鬼子,记得用空冥预判他们的动向,别硬拼。”没等王卫国反驳,他就举起步枪,朝着日军的方向开了一枪——子弹打在日军脚边的雪地里,溅起一片雪雾。

日军果然被吸引,举着步枪朝王破军的方向追去。王卫国趁机带着李老师冲到麦秸垛前,掀开麦秸——三个老人缩在里面,浑身发抖,其中一个还抱着个布包,里面是给孩子缝的棉袄。“快跟俺走!地道安全!”王卫国扶起最年长的张大爷,李老师扶着另外两位老人,往地道口跑。

刚跑没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日军的枪声——是王破军被追上了!王卫国心里一紧,空冥告诉他,王破军正躲在一棵枯树后,日军的步枪正对着他的方向!“李老师,你带老人进地道!”他把铜簪揣进怀里,抓起地上的一根枯树枝,朝着日军的方向冲去——他知道自己打不过日军,却不能看着王破军受伤。

空冥状态下,他能“看”到日军的射击间隙,能“闻”到他们身上的烟油味,还能“感觉”到王破军的位置。他绕到日军的侧面,突然把枯树枝扔出去——日军以为是手榴弹,赶紧卧倒,王破军趁机开枪,击毙了一个日军。剩下的四个日军慌了,转身朝王卫国的方向射击,却没打中。

“快进地道!”王破军跑过来,拽着王卫国往地道口跑。日军在后面追,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王卫国的棉帽被流弹击穿,帽檐掉在地上,却没回头。两人冲进地道,王卫国赶紧盖上木板,用麦秸秆伪装好——日军的脚步声在外面响了半天,才渐渐远去。

地道里,老人们坐在安全屋,惊魂未定。张大爷握着王卫国的手,老泪纵横:“娃啊,谢谢你救了俺们!要不是你,俺们这把老骨头,就交代在麦地里了。”王卫国摇摇头,指了指王破军:“是王叔引开的鬼子,俺没做啥。”

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却从怀里掏出那本《玄真子兵要》,翻到“义之篇”:“里面写着‘义者,非独为己,乃为众’——你刚才救小柱子、救老人,就是‘义’。玄真派的道,不光是会打仗、会算术,更是会护着该护的人。”

王卫国看着书里的字,又摸了摸怀里的手帕和小柱子的识字卡片,突然明白:他之前学算术、学汉字,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能护着像小柱子、张大爷这样的人,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安心心认“国”字,能守住自己的念想。

傍晚时分,日军彻底撤走了。乡亲们从地道里出来,看着被炸毁的土房,看着烧焦的麦秸秆,却没哭——他们开始清理废墟,有的捡能用的木椽,有的扒没烧完的茅草,赵老栓家的遗孀还在给孩子们缝补被烧坏的棉袄,嘴里哼着东北的小调。

王卫国坐在废墟旁,肩膀上的伤口还在疼,却帮着乡亲们搬木椽。李老师走过来,递给他一张新的识字卡片,上面写着“勇”字:“这是俺给你写的,你今天够勇敢,配得上这个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卫国接过卡片,看着上面的“勇”字,突然觉得这字比之前写的任何一个都重——“勇”不是不怕死,是明知危险,还愿意为了别人冒险;是明知会疼,还愿意护着别人的念想。他把卡片和小柱子的“国”字卡片放在一起,贴身藏好,像藏着两份沉甸甸的责任。

夕阳把废墟映得通红,乡亲们的身影在废墟上忙碌,像一群在伤口上播种希望的人。王卫国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怀里的卡片和手帕,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虽然土房塌了,虽然还有鬼子在捣乱,可只要他们还在,只要“人”“家”“国”“勇”这些字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这些字冒险,他们就永远不会输。

晚上,安置点的乡亲们在地道里煮了红薯粥,大家围着炭火盆,分着吃。小柱子把自己的红薯分给王卫国,说:“卫国哥,你吃,俺不饿。俺娘说,勇敢的人要多吃点,才能打跑鬼子。”王卫国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得心里发暖。

王破军坐在旁边,翻着《玄真子兵要》,突然说:“明天咱们修土房,再挖两个地道入口,以后鬼子再来,咱们也不怕。”乡亲们都点头,有的说要去山里砍木椽,有的说要去河边挖黏土,还有的说要教孩子们认更多的字,让娃们知道,不管鬼子怎么炸,咱们的“国”还在,咱们的念想还在。

王卫国靠在炭火盆边,看着眼前的人——王破军的道袍还沾着尘土,李老师的棉袄有个破洞,赵老栓家的遗孀在给孩子缝棉袄,小柱子抱着“国”字卡片,睡得正香。他摸了摸心口的手帕和卡片,突然觉得,这就是他的“国”——不是方框里的玉,是身边的这些人,是他们的笑,是他们的念想,是他们在战火里还愿意守护彼此的劲。

夜深了,地道里的鼾声渐渐响起,王卫国还在看着炭火盆里的火苗。火苗跳动着,像一个个小小的“勇”字,像一个个小小的“国”字,在黑暗里,亮得耀眼。他知道,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要修土房,要挖地道,要教孩子们认更多的字,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他守护的不是一座土房,不是一张卡片,是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中国人的根。

窗外的风还在刮,可地道里很暖。王卫国把“勇”字卡片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空冥状态里,他仿佛看到母亲在笑着看他,看到赵老栓在给他竖大拇指,看到牺牲的老张和大牛在为他骄傲。他在心里默念:娘,俺今天救了孩子们,俺护住了他们的念想,俺没让你失望。以后,俺会更勇敢,会护着更多人,直到把鬼子打跑,直到咱们的“国”,再也没有炮火。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