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68章 前线动员、誓师大会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68章 前线动员、誓师大会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50 年 11 月 15 日,东北的晨雾还没散尽,誓师广场就被一股滚烫的人气烘得发烫。近千名志愿军战士穿着灰布棉服,背着刚领到的步枪,在广场上列成整齐的方阵,棉帽檐上的雪粒被体温烘化,顺着帽檐往下滴,在冻土上砸出细小的水印。王卫国站在方阵第三排,左手握着编号 “037” 的步枪,右手贴在裤缝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空气中混杂的油墨味、煤烟味,还有步枪金属味里混着的细微汗味 —— 那是战友们激动时攥枪攥出的汗,透着一股 “箭在弦上” 的紧张与期待。

广场北端搭着临时主席台,用木板和冻土垒成,上面铺着一块洗得发白的红布,红布中央缝着五角星。主席台两侧插着八面红旗,风一吹,旗面 “哗啦啦” 响,像无数双手在挥舞,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八个黄漆大字衬得格外醒目。台下最前排,几个胸前别着抗战勋章的老兵坐着,他们是从晋察冀、东北野战军抽调来的骨干,脸上的皱纹里还留着战火的痕迹,眼神却像晨雾后的太阳,亮得灼人。

“吹号!” 随着张连长的吼声,司号员举起裹着红绸的冲锋号,金色的号嘴在晨雾中闪着光。“嘀嗒 —— 嘀嗒嘀 ——” 冲锋号的旋律穿透雾霭,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广场上的气氛。战士们下意识地挺直腰板,握着步枪的手更紧了,方阵里的呼吸声突然变得整齐,像一块绷紧的钢板。

王卫国的心脏跟着号声跳得更快,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身边孙二牛的喉结在上下滚动 —— 他手里攥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娘连夜纳的鞋垫,上面绣着 “平安” 二字;右侧的李大勇则悄悄把一块红糖塞进嘴里,嘴角还沾着糖渣,显然是想靠甜味压一压紧张。他想起昨天授枪后,孙二牛在帐篷里缝鞋垫的样子:煤油灯的光晃着他黝黑的脸,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格外用力,嘴里还念叨着 “娘说绣平安,就能活着回来”。

“全体都有!立正!请团首长讲话!” 张连长跑到主席台前,对着话筒敬了个军礼,声音因激动有些发颤。

团首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兵,姓赵,左胳膊空荡荡的,右手握着一个铁皮话筒,话筒上的漆掉了大半,却被擦得锃亮。他走到台前,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目光扫过方阵,从前排老兵的脸,到后排像王卫国这样的新兵,每看一个人,就停顿一秒,仿佛要把每个人的样子都刻在心里。

“同志们!” 赵首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俺知道,你们中间,有的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有的是刚走出学堂的学生,有的是刚从兵工厂出来的工人 —— 可今天,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

他举起右手,指着主席台后的朝鲜地图:“你们看!美军的坦克已经开到了鸭绿江边,他们的飞机炸了咱们东北的村庄,炸死了咱们的乡亲!俺们要是不跨过江去,他们下一步就会炸咱们的北平,炸咱们的家乡,让咱们刚过上几天的太平日子,又回到日军扫荡时的苦日子!”

王卫国的空冥感知里,地图上的蓝色箭头突然变得刺眼 —— 他想起魂穿前历史课本里的照片:美军飞机轰炸后的安东,房屋成了废墟,孩子坐在断墙上哭;想起养父信里写的 “长津湖的雪能埋到腰,可要是让美军过了江,咱们的孩子就得在北平的雪地里哭”。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握着步枪的手更紧了,枪托上的瓦片硌得掌心发疼,却让他更清醒地知道 “为什么而战”。

“俺们不是去侵略!” 赵首长的声音提高了些,眼里闪着光,“俺们是去帮朝鲜乡亲保家卫国,是去护着咱们自己的家门!抗战时,俺们靠乡亲们送粮、送情报,才打跑了日军;现在去朝鲜,俺们还要靠人心 —— 靠朝鲜乡亲的支持,靠咱们自己的勇气,靠手里的枪,把美军赶回去!”

台下突然有人喊:“首长!俺们不怕死!俺们要去朝鲜,给俺爹报仇!” 是孙二牛,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泪水,却挺着胸膛,像一棵倔强的白杨树。他爹去年在吉林农村被美军飞机炸死,家里的房子也烧没了,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这事,声音却没一点怯懦。

赵首长对着孙二牛敬了个军礼:“好同志!俺们不是不怕死,是怕死得不值!俺们死,是为了让家里的爹娘能安稳种地,让村里的孩子能安心读书,让咱们的新中国能好好建设 —— 这样的死,值!”

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的战士红了眼眶,有的挥舞着拳头,连前排的老兵都激动地拍着桌子。王卫国的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每个战士眼里的光 —— 那不是恐惧,是愤怒,是坚定,是 “宁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 的骨气。他想起晋察冀的赵老栓,那个教他做石雷的老农,临死前说 “俺们这代人把仗打完,下一代就不用打了”,现在,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现在,咱们请抗战老英雄李大爷讲话!” 赵首长侧身,把话筒递给身边一个白发老兵。李大爷胸前别着三枚勋章,都是抗战时得的,他拄着拐杖站起来,声音有些沙哑,却字字有力:“俺们打了八年鬼子,以为能好好过日子了,可美军又来欺负人!俺们志愿军,就得像钉子一样,钉在朝鲜的土地上,不让他们前进一步!俺老了,不能去前线了,可俺给你们准备了俺们村的土法地雷方子,你们带着,在朝鲜的雪地里,给美军尝尝咱们中国人的厉害!”

李大爷从怀里掏出一叠油印的方子,递给身边的战士,战士们传着看,有的还掏出小本子抄。王卫国也接过看了一眼,上面写着 “石雷混硝石,埋在雪地里,美军坦克压上去就炸”,和当年赵老栓教他的法子一样,简单却管用。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李大爷的手在发抖 —— 不是害怕,是激动,是想把所有本事都传给这些要上战场的年轻人。

接下来是宣誓环节。张连长走到方阵前,举起右手,手里拿着一张鲜红的誓师词:“全体都有!举起右手,跟俺宣誓!”

战士们齐刷刷地举起右手,王卫国也跟着举起,掌心对着主席台的五角星。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近千只手举成一片森林,有的手上还留着种地的老茧,有的带着工厂的机油味,有的缠着刚愈合的绷带,却都举得笔直,像一道道向敌人宣战的剑。

“俺志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张连长的声音洪亮,“赴朝参战,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不辱使命!”

“赴朝参战,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不辱使命!” 近千名战士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震得晨雾都散了些,连广场上的红旗都仿佛被这声音吹得更高了。

王卫国喊得嗓子发疼,却觉得心里有一股热流在翻涌 —— 这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他对养父的承诺,是对赵老栓的告慰,是对新中国的誓言。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养父的身影仿佛站在方阵外,手里握着桃木剑,对着他点头,眼里满是欣慰;“看到” 母亲的手帕在胸口的布兜里轻轻晃动,像是在为他鼓劲。

宣誓结束后,战地炊事房的战士们推着小车过来,给每个战士递上一碗热粥和两个红糖馒头。粥是用大铁锅熬的,带着点煤烟味,却熬得格外稠,喝一口,暖得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王卫国接过粥碗,看到炊事员的手上满是冻疮,却还笑着说:“同志们,多喝点,到了朝鲜,可没这么热乎的粥了!”

孙二牛把自己的红糖馒头分了一个给王卫国:“卫国哥,你多吃点,你要在前线狙击美军,得有体力!”

李大勇也凑过来,把自己的粥碗递过去:“俺这碗里红糖多,你喝点,甜丝丝的,能暖身子!”

王卫国没推辞,接过馒头和粥,心里暖暖的。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战士们互相分享食物,有的把馒头掰成两半,有的把粥倒给受伤的战友,有的还把自己的棉手套送给冻得发抖的新兵 —— 这些细碎的举动,比任何誓言都更让人踏实,因为他们知道,在朝鲜的战场上,这些人就是彼此的家人,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上午十点,誓师大会结束,部队开始往鸭绿江边的列车站转移。战士们排着队,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的歌声在晨雾中回荡,引得沿途的乡亲们都出来送行。有的乡亲提着篮子,往战士们手里塞鸡蛋;有的孩子举着纸折的小红旗,跟着队伍跑;还有的老人对着队伍鞠躬,嘴里念叨着 “孩子们,要活着回来啊”。

王卫国走在队伍里,看到一个白发老奶奶把一个布包塞给孙二牛,里面是几双鞋垫,和孙二牛娘绣的一样,都绣着 “平安”。孙二牛跪在地上,给老奶奶磕了个头,然后爬起来,跟着队伍继续走,眼泪却顺着脸颊往下流,落在冻土上,瞬间就冻成了冰珠。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这些乡亲们的眼神 —— 有不舍,有担忧,却更多是信任。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丈夫、兄弟交给部队,是相信这些战士能把美军赶回去,能护着他们的家。这份信任,比任何勋章都更重,让他更不敢辜负。

到了列车站,黑色的蒸汽火车已经停在铁轨上,车身上用白漆写着 “中国人民志愿军专列”,车厢外贴着 “保家卫国” 的标语。战士们有序地往车厢里挤,车厢里没有座位,大家就坐在自己的背包上,步枪靠在身边,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

王卫国和孙二牛、李大勇挤在一节车厢的角落,透过车窗,能看到鸭绿江的冰面泛着冷光。“卫国哥,你说俺们到了朝鲜,第一仗会在哪打?” 孙二牛小声问,手里还在摩挲着那包鞋垫。

“不管在哪打,俺们都能赢!” 李大勇拍着胸脯,“俺们有枪,有战术,还有卫国哥的空冥,肯定能打跑美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卫国点点头,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列车缓缓开动,朝着鸭绿江的方向驶去;“看到” 赵首长站在站台上,对着列车敬军礼;“看到” 乡亲们还在挥手,直到列车消失在晨雾里。他握紧手里的步枪,摸了摸胸口的道观瓦片,心里满是坚定 —— 他知道,列车的前方,是朝鲜的雪地,是美军的炮火,是血与火的考验;但列车的后方,是中国的土地,是乡亲的期盼,是他要守护的太平。

车厢里,战士们开始互相留地址,有的还写起了家书。王卫国也掏出纸笔,借着车窗透进来的光,写道:“爹,我已经在赴朝的列车上了。俺会带着您给的瓦片,带着您教的战术,在朝鲜好好打仗,好好活着。等胜利了,俺就回去,跟您一起看北平的春天……”

字迹虽然有些歪,却写得格外认真。他知道,不管前方有多少危险,他都不会退缩,因为他是王卫国,是玄真派的传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

列车的汽笛声在鸭绿江边响起,像一声庄严的宣告。王卫国放下笔,望向窗外 —— 鸭绿江的冰面越来越近,朝鲜的土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他握紧步枪,嘴角带着坚定的微笑,心里默念着誓师时的誓言:“赴朝参战,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不辱使命!”

这列载着热血与信念的列车,正穿过晨雾,跨过鸭绿江,朝着朝鲜的战场驶去。车厢里的歌声还在继续,战士们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坚定,他们知道,前方的路很苦,很险,但他们更知道,他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等着太平的家,是一个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