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33章 见证北平解放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33章 见证北平解放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混乱动荡的日子在不经意间走过,这个时代的人们每天都在为活着努力拼搏,时间一晃就到了1949 年。腊月的最后一场雪还没化尽,北平前门大街的青石板上积着薄薄一层白霜,却被初升的暖阳晒得微微发亮。王卫国站在胡同口,棉鞋踩在融雪上,传来 “咯吱” 的轻响 —— 和三个月前内战阴云下的压抑不同,今天的空气里满是雀跃的气息:街坊们早早打开了院门,有的踩着梯子往门框上贴 “解放” 的红纸条,有的搬出家里的煤炉,在街边煮起了热水;孩子们举着用纸糊的小旗子,在巷子里跑着喊 “解放军要来了”,清脆的声音撞在灰墙上,又弹回来,混着远处隐约的军号声,像一首热闹的歌。

“卫国小哥,快过来帮俺搭个架子!” 李大妈的声音从街对面传来,她踩着板凳,手里举着一条红布标语,上面用白漆写着 “欢迎人民解放军”,小芳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刚折好的纸花,踮着脚想把花挂在标语上,却够不着。

王卫国快步走过去,帮着把木架钉在门框上,红布标语一挂起来,整条胡同都亮堂了不少。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李大妈煮鸡蛋的香味(从厨房飘出来,裹在热气里),“听” 到老木匠在院里刨木头的 “沙沙” 声(在做欢迎用的木牌),更 “触” 到街坊们手里的东西 —— 有缝好的布鞋、蒸好的馒头、写满祝福的纸条,都是要送给解放军的。

“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李大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眼里满是笑意,“昨天听广播说,傅作义将军投降了,北平和平解放,不用打仗了!俺家小芳她爹要是还在,肯定也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王卫国点点头,心里也暖烘烘的。魂穿前的浅薄记忆里,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的场景模糊又遥远,可此刻亲身站在这里,才明白 “解放” 不是历史书上的四个字 —— 是街坊们不用再躲特务的安心,是孩子们能在街上跑闹的自在,是兵工厂的机床不用再怕被破坏的踏实。他想起三个月前保护老郑传递布防图的惊险,想起之前反特时的紧张,突然觉得那些苦都值了。

“卫国,你看!那边来了!” 张大勇的声音从街尾传来,他穿着兵工厂的蓝色工装,手里举着一个刚做好的木牌,上面刻着 “人民子弟兵”,跑得满头大汗,“俺刚从厂里来,周厂长说,今天要组织工人去前门大街欢迎,咱们也去!”

王卫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街口出现了一片红色 —— 是解放军的队伍!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穿着灰色军装,裹着打了补丁的绑腿,肩上扛着步枪,枪托上还挂着老百姓送的红绸花,正沿着大街慢慢走来。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战士们的布鞋沾着泥土(刚从城外的阵地赶来),脸上带着疲惫却眼神明亮,路过街边的煤炉时,有人想递热水给他们,他们却笑着摆手:“不用麻烦,我们自己带水了!”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街坊们涌到街两边,有的把煮好的鸡蛋往战士手里塞,有的把布鞋递过去,有的拉着战士的手,絮絮叨叨地说 “可把你们盼来了”;孩子们举着纸花,跟在队伍后面跑,嘴里喊着 “解放军好”;连平时严肃的粮店掌柜,都搬出了家里的酒坛子,要给战士们倒酒,却被战士们笑着婉拒:“大爷,我们有纪律,不能喝酒,您的心意我们领了!”

王卫国挤在人群里,手里攥着一个刚从李大妈那拿来的煮鸡蛋,想递给身边的一个小战士 —— 那战士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稚气,绑腿上沾着草屑,显然刚走了远路。可没等他递过去,小战士已经接过了另一位大娘递来的馒头,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谢谢大娘,我们一定守护好北平!”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小战士的背包里装着一本翻旧的《**选集》,还有一张家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和小芳差不多大;他还 “看到” 队伍里的老兵,手里握着一把旧步枪,枪托上刻着 “解放全中国” 的字样,那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武器,现在成了守护和平的工具。这些细节像针一样,轻轻扎在他心上 —— 解放军不是遥不可及的 “队伍”,是和他一样有家人、有牵挂的普通人,只是他们选择了扛起枪,为更多人守护安稳。

“快看!是老郑同志!” 林墨的声音突然传来,他举着一面红旗,从人群里挤过来,指着队伍里一个穿干部服的人,“上次你保护的那个地下党员,他也来了!”

王卫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老郑 —— 他穿着藏青色的干部服,正和一位解放军军官说着什么,手里还拿着一张地图,应该是在给部队指路线。看到王卫国,老郑笑着挥了挥手,快步走过来:“卫国同志,好久不见!没想到能在这儿遇到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郑同志,您也来了!” 王卫国有些惊喜,“您是来给解放军带路的吗?”

“是啊!北平的胡同复杂,我熟,帮着指指路。” 老郑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之前多亏了你,布防图才能安全送到,不然北平解放还得多费些功夫。现在好了,不用打仗,百姓能安稳过日子了!”

正说着,军号声突然响了起来,队伍开始往前走,街坊们跟着队伍一起动,红旗飘在前面,像一片红色的海。王卫国和林墨、张大勇也跟着往前走,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兵工厂的方向 —— 周厂长带着工人们举着 “工业救国” 的木牌,站在工厂门口,等着欢迎解放军;他还 “看到” 西郊联络点的老杨,正带着药铺的伙计,往队伍里递草药包,嘴里说着 “这是治感冒的,你们带着”。

走到**广场东侧时,队伍停下来,一位解放军军官站在高处,拿着铁皮喇叭讲话,声音洪亮又亲切:“北平的乡亲们!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是来保护大家的!以后再也不会有战争,再也不会有特务欺负人,咱们一起种地、做工、读书,把北平建设好,把新中国建设好!”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激动地哭了,有人举着拳头喊 “中国**万岁”,声音像潮水一样,漫过广场,漫过胡同,漫过北平的每一个角落。王卫国也跟着鼓掌,手掌拍得发红,心里像揣着一团火 —— 他想起在晋察冀根据地,赵老栓牺牲时说 “俺们的日子,得自己护着”;想起母亲被押走时,塞给他的那半块绣着 “卫国” 的帕子;想起之前反特、护学生、传情报的日日夜夜,突然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没白费,所有的牺牲都有了意义。

中午的时候,解放军队伍在街边休息,街坊们围着战士们,有的送吃的,有的拉着他们说家常。王卫国坐在一个老兵身边,递给他一个煮鸡蛋,老兵接过鸡蛋,却没立刻吃,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背包里:“俺要留给俺家娃,让他知道,北平解放了,以后不用再躲炮弹了。”

“您家娃多大了?” 王卫国问。

“八岁了,在河北老家,跟着他娘种地。” 老兵笑了笑,眼里满是温柔,“等全国解放了,俺就回家,陪他读书,教他写字。”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老兵背包里的照片 ——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举着一个玉米,笑得露出了豁牙。他突然想起自己魂穿前的生活,想起和平年代里孩子上学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他要守护好这份解放的成果,让更多孩子能像照片里的小男孩一样,不用再怕战争,能安心地长大。

傍晚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擦黑了,可院里的灯却亮得像白天。老木匠做了一桌子菜,有炒鸡蛋、炖白菜、蒸馒头,还煮了一锅红薯粥,李大妈把家里的酒拿了出来,说要 “庆祝解放”。王破军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玄真子兵要》,却没翻页,只是看着天上的月亮,眼里满是感慨。

“爹,在想什么?” 王卫国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在想狼牙山的道观。” 王破军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怀念,“当年道观被日军烧了,师父为了保护兵书牺牲,俺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和平了。现在北平解放了,不用打仗了,师父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也会高兴。”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桃木牌,上面刻着 “和平” 二字,“这个给你,算是俺给你的解放礼物 —— 玄真派说‘止戈为武’,以后咱们的本事,不是用来打仗,是用来建设国家,护着百姓过日子。”

王卫国接过桃木牌,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心里格外踏实。空冥感知里,胡同里的笑声还没停,有的街坊在院里唱歌,有的在教孩子写 “解放” 两个字,还有的在讨论以后的日子 —— 李大妈说要开个小杂货铺,老木匠说要教孩子们做木工,张大勇说要在兵工厂造更多好机床,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像星星一样。

夜里,王卫国躺在土炕上,手里攥着那块 “和平” 桃木牌,耳边还能听到街坊们的笑声。他想起白天看到的解放军队伍,想起街坊们送的煮鸡蛋,想起老兵背包里的照片,突然明白:北平解放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 以后不用再躲特务,不用再怕内战,他可以在学堂里安心读书,在兵工厂里学造机床,和身边的人一起,把北平建设得更好,把国家建设得更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照进来,落在桃木牌上,“和平” 两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王卫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北平会是新的样子,而他,也会跟着这个时代一起,继续成长,继续奋战,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解放,为了更多人的安稳日子,为了魂穿前那个和平年代里,他曾拥有过的、现在要守护的一切。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