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11章 师父往事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11章 师父往事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油灯的光晕在岩壁上摇晃,将王破军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手里摩挲着那根北斗七星铜簪,指腹反复划过簪头的刻痕,像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洞外的风卷着雪粒,拍打在藤蔓遮掩的洞口,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低声哭泣。

王卫国和孙大牛并排坐在干草上,手里捧着刚烤热的红薯,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两人的眉眼。自从上次在树林里遭遇日军“扫荡队”,孙大牛就像块牛皮糖似的黏着王破军,总缠着要听他年轻时的故事。王破军今天难得没推脱,只是让他们多烧了些柴火,说要讲个“能让人记一辈子的故事”。

“狼牙山棋盘坨,知道不?”王破军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了些。他把铜簪放在膝头,指尖在簪身的星位上点了点,“那地方,三面是悬崖,只有一条石阶路能上去。俺们玄真派的道观,就建在山顶的平地上,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

王卫国点点头。他听赵老栓说过狼牙山,说那山上的石头都带着股硬气,当年义和团在那儿打过仗,用大刀片子砍过洋人的火枪队。赵老栓还说,山上的道士都会飞檐走壁,能在悬崖上采药,比猴子还灵。

“师父叫玄真子,是个干瘦的老头,留着山羊胡,平时总爱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王破军的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他老人家看着不起眼,可本事大得很。能凭着风向算阴晴,能隔着三里地听出是野兔还是山鸡,最厉害的是那手‘七星步’,在悬崖边采药,脚底板像抹了胶水,从来没失过手。”

孙大牛嘴里的红薯差点掉下来:“真能飞檐走壁?比戏文里的大侠还厉害?”

“哪能真飞。”王破军笑了笑,眼角的疤痕在灯光下显得柔和了些,“是脚下有章法。就像咱现在练的‘七星步’,原是师父为了在悬崖上落脚创的,每一步都踩在石头的‘气眼’上,借着力就能稳住身形。后来改成战场用的,才加了卸力、转身的法子。”他拿起一根柴火,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山势图,“道观后面有个‘一线天’,两块巨石夹着条缝,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过,师父能背着药篓在里面走来回,眼睛都不用看。”

王卫国听得入了迷。他想象着那个干瘦的老道,穿着道袍在悬崖上如履平地的样子,突然觉得那些只存在于传说里的江湖侠客,好像变得真实了。

“道观里有啥?有神仙像不?”孙大牛追问,眼睛瞪得溜圆。

“有三尊泥塑的老君像,还有一屋子的书。”王破军的声音低了下去,“最珍贵的是师父那本《玄真子兵要》,是明朝传下来的孤本,里面记着抗倭的阵法、地道图谱,还有怎么用草药治刀伤、箭伤。师父说,那是玄真派的根,比命金贵。”

他顿了顿,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星“噼啪”溅起,映得他脸上明暗不定。“昭和十七年——就是民国三十一年春天,鬼子来了。”

这句话像块冰投入滚水,山洞里的温度仿佛瞬间降了下来。王卫国和孙大牛都屏住了呼吸,手里的红薯渐渐凉了下去。

“那天早上,俺正在晒草药,就看见山下的烟柱冲天而起。”王破军的声音有些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地上的泥土,“是鬼子的‘讨伐队’,带着炮,说是搜剿八路军。师父站在观门口的老松树下,看了半天,说‘躲不过去了’。”

他说,那天师父把全观的道士都叫到院子里,让年纪小的三个师弟从后山的密道先走,他和师父还有两个师兄留下。师父把《玄真子兵要》用油布包了三层,塞到他怀里,说“你年轻,脚程快,把这书送出去,交给能用上它的人”。

“俺不肯走。”王破军的喉结动了动,“俺说要跟师父一起守道观。师父给了俺一耳光,说‘玄真派的道,不是躲在山里修仙,是保一方平安。现在鬼子来了,这书比道观金贵,保住它,比保住三清像有用’。”

他记得师父最后塞给他一把短剑,是道观里传下来的,剑鞘上刻着“护苍生”三个字。师父说“走出这山,就不是道士了,是拿剑的兵。记住,见了鬼子,别手软;见了百姓受难,别袖手”。

“鬼子是从石阶路上来的,带着‘歪把子’机枪,还有掷弹筒。”王破军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咬着牙说话,“师兄们在‘一线天’设了埋伏,推下去的石头砸死了十几个鬼子,可他们有炮……”

他没说下去,但王卫国和孙大牛都能想象出那场景——炮弹呼啸着飞向道观,木质的房梁在爆炸声中断裂,泥塑的神像被震得粉碎,刺鼻的硝烟混着松香的气味,弥漫在狼牙山的上空。

“俺被师父推下密道时,听见了他喊‘玄真派弟子,死战!’”王破军的声音突然发颤,眼眶泛红,“密道里能看见道观的方向,俺看见火光冲天,听见机枪‘哒哒’地响,还有鬼子的叫喊……俺想回去,可脚像被钉住了,只能抱着那本书,顺着密道往山下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滚到山脚时,他被树枝划破了头,晕了过去。醒来时,天已经黑了,道观的方向还在冒烟,空气中飘着焦糊味。他不敢回去,只能揣着那本书,一路往南走,后来在平型关附近遇到了正在组织群众转移的八路军,才知道师父和两个师兄都没出来——道观被日军用燃烧弹烧了三天三夜,最后只剩下断墙残垣,连那棵老松树都被烧成了炭。

“后来俺才知道,鬼子不是为了搜剿八路军,是听说道观里有‘宝贝’。”王破军拿起那根铜簪,在火光下看着,“他们在山下抓了个采药的老乡,逼着问道观的事,老乡不说,被他们活活打死了……”

山洞里一片死寂,只有洞外的风声和火堆的“噼啪”声。孙大牛的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红薯皮上,肩膀一抽一抽的。王卫国的心里像堵着块石头,闷得发疼。他想起自己那个被日军抓走的母亲,想起孙大牛那块染血的红布,想起医疗点里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伤员——原来,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的悲剧不是个案,而是正在无数地方上演的现实。

“那……那两个师兄呢?”孙大牛哽咽着问。

王破军摇了摇头,声音沙哑:“没找到尸首。有人说看见他们抱着炸药包冲进了鬼子堆里,也有人说他们被鬼子抓去当苦力了……”他把铜簪重新揣进怀里,“不管咋样,他们都是玄真派的好弟子。”

他说,下山后他就参了军,把《玄真子兵要》交给了八路军的指挥员。那本书里的地道图谱,后来真的派上了用场——冉庄、林家峪那些有名的地道,都借鉴了书里的“明暗双层”“九曲十八弯”的法子。他自己也把师父教的“百草经”和“七星步”教给了战友,救了不少人的命。

“俺现在这身本事,都是师父给的。”王破军看着王卫国和孙大牛,眼神里带着期许,“教你们‘心斋’,不是让你们修仙,是让你们在乱世上能稳住心神;教你们‘七星步’,不是让你们耍花架子,是让你们能活着看到鬼子被打跑;教你们认草药,不是让你们当郎中,是让你们在缺医少药时,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他从怀里掏出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打开,是半块烧焦的木板,上面还能看见模糊的“道”字。“这是俺后来偷偷回狼牙山捡的,从三清殿的门板上拆下来的。”他把木板递给王卫国,“你们记住,玄真派的道,不在山里,不在观里,在手里的枪里,在脚下的土地里,在能护住百姓的本事里。”

王卫国接过那块木板,焦糊的气味呛得他鼻子发酸。木板很轻,却像有千斤重。他突然明白,王破军教他们的不只是本事,更是一种念想——一种从师父那里继承的、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土地的念想。

“叔,俺以后一定好好练本事。”孙大牛抹了把眼泪,把拳头攥得紧紧的,“俺要杀好多好多鬼子,给你师父报仇,给俺爹娘报仇!”

王破军拍了拍他的头,又看了看王卫国。王卫国把木板小心地收起来,郑重地点了点头:“俺也会。俺会把《玄真子兵要》里的本事学到手,用它打鬼子,护着乡亲们。”

那天夜里,王卫国睡得很沉。梦里,他好像来到了狼牙山的棋盘坨,看到了那个干瘦的老道在悬崖上采药,看到了道观里的青烟缭绕,看到了火光中的厮杀……最后,他看见王破军背着书,从密道里滚下来,眼里闪着不灭的光。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王卫国就爬起来练“心斋”了。盘腿坐下时,他仿佛能听到师父的声音在耳边说“稳住心神”;练“七星步”时,脚踩在“天枢”“天璇”的位置上,他仿佛能感受到悬崖石头的“气眼”;认草药时,指尖捏着马齿苋的叶子,他仿佛能闻到狼牙山晒药场的清香。

他知道,从王破军讲述往事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不再只是为了自己活下去而战斗,更是为了那些没能活下来的人——王破军的师父、师兄,强子的爹娘,孙大牛的母亲,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在战火中失去一切的人。

洞外的雪停了,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王卫国看着正在教孙大牛辨认地雷引信的王破军,突然觉得,那本《玄真子兵要》里的字,一定和这阳光一样,带着能穿透黑暗的力量。

而他们,就是要把这力量传下去的人。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