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中国历史上最会“逆袭”的皇帝,除了后来的朱重八,可能就剩下他了吧!这哥们出身比草根还草根,在家排行老三,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刘季(相当于“刘老三”),年轻时天天游手好闲,跟狐朋狗友混吃混喝,他爹刘太公天天骂他“不如二哥会种地”。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街溜子”,最后把不可一世的项羽逼得乌江自刎,开创了四百年的汉朝基业。《高祖本纪》里写他早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活脱脱一个古代版“问题青年”,可偏偏就是这号人,把人生玩成了“爽文剧本”。
刘邦的发家,得从一场“职场逆袭”说起。他成年后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差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长,管着十里八乡的治安。这官虽小,却让他练就了一身“社会人”本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县里的小吏萧何、曹参称兄道弟,跟屠夫樊哙、车夫夏侯婴打成一片。有一回,沛县县令的朋友吕公请客,规定“贺礼不到千钱的坐堂下”,刘邦兜里一分钱没有,却大摇大摆喊“贺钱万”,愣是混进了上席。吕公还真看上他这股混不吝的劲儿,当场把女儿吕雉(也就是后来的吕后)许配给了他。这波操作,把“空手套白狼”玩成了“婚姻投资”,《高祖本纪》里记着“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可见刘邦的气场有多能唬人。
真正让刘邦命运拐弯的,是押送徒役去骊山。这活儿是个苦差,徒役们知道去了大概率没命,一路上跑了不少。刘邦一算,照这速度,到了骊山也是死罪,干脆在芒砀山停下来,喝了顿大酒,对剩下的人说:“你们都跑吧,我也不干了!”没想到有十几个壮汉愿意跟着他混,这就是刘邦最早的“创业团队”。传说他逃跑时斩了条白蛇,还编了个“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说自己是上天派来的真命天子,这招在当时特管用,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多。《高祖本纪》里写“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这故事真假不好说,但刘邦这“造神”能力,确实比项羽强多了。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天下立马乱成一锅粥。沛县县令也想跟风造反,萧何、曹参劝他:“你是秦朝的官,老百姓不一定信你,不如把刘邦召回来,他手下有几百号人,能镇住场子。”县令先答应了,后来又后悔,怕刘邦抢了他的位置,赶紧关了城门。刘邦哪吃这一套?他写了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煽动老百姓:“天下苦秦久矣,县令不让咱们响应起义,迟早得被秦军屠城!”老百姓果然杀了县令,开门迎刘邦进城,推举他当“沛公”。这时候的刘邦,才算正式踏上反秦之路,手下已经有了三千人马。
刘邦的“创业路”一开始并不顺。他打了几仗,投奔过项梁(项羽的叔叔),跟项羽成了“同事”。后来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意思是谁先打进咸阳,谁就能当关中王。项羽当时正跟秦军主力硬刚,刘邦却捡了个便宜,一路西进,没遇到太多硬仗。他这人有个优点,听劝。进宛城时,有人劝他“硬攻伤亡大,不如招降”,他立马照办,让宛城守将当了殷侯;攻武关时,又用郦食其的计策,劝降了秦将。等他到了咸阳城外的霸上,秦王子婴穿着白衣服,驾着素车,捧着玉玺来投降,秦朝就这么亡了。
进了咸阳,刘邦的老毛病又犯了——看着秦宫的美女珍宝,眼睛都直了,想住进去享受。樊哙劝他:“你是想当富翁,还是想夺天下?”张良也跟着劝,刘邦才算清醒过来,封了府库,还军霸上,跟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老百姓一看,这沛公比秦朝的官强多了,纷纷送酒肉犒劳军队。《高祖本纪》里说“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这波“收买人心”的操作,比后来项羽坑杀降卒、火烧阿房宫高明太多。
但麻烦很快就来了。项羽打完巨鹿之战,带着四十万大军也赶到了鸿门,听说刘邦想当关中王,气得差点当场发兵。刘邦手下的曹无伤还跑去告密,说刘邦想独占咸阳的宝贝。这才有了着名的“鸿门宴”。项羽的叔叔项伯跟张良是好朋友,连夜跑去给张良报信,刘邦赶紧跟项伯结为亲家,求他帮忙说好话。第二天刘邦去鸿门谢罪,把姿态放得极低:“我能进关中,全靠将军(指项羽)神威,哪敢称王啊!”项羽被他哄得没脾气,还把曹无伤给卖了:“都是你手下曹无伤说的,不然我哪会怀疑你。” 范增好几次使眼色让项羽杀刘邦,项羽假装没看见;项庄舞剑想刺杀刘邦,项伯又出来挡着。最后刘邦借口上厕所,抄小路跑回了霸上,算是捡了条命。这事儿能看出刘邦的本事:该怂的时候能怂到底,该跑的时候绝不恋战。
项羽后来自立为西楚霸王,把刘邦封到巴蜀、汉中当汉王,还封了三个秦国降将在关中盯着他(就是“三秦”)。刘邦气得想立马跟项羽翻脸,萧何劝他:“巴蜀虽然偏,但总比死强。咱们先在这儿养精蓄锐,再收三秦,天下还是有希望的。”刘邦这才忍了,带着人马去了汉中,还故意烧了栈道,让项羽以为他安心当汉王,不想东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