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3章 王政君:六帝更迭皆经目,玉玺掷地西汉衰!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王政君虽然还是皇后,但日子过得并不舒心。她知道汉元帝对她和太子不满,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后宫中生活,努力维持着自己和儿子的地位。而汉元帝呢,对她更是不闻不问,整天和傅氏、冯媛等宠妃在一起,尽情享受着后宫的奢靡生活。王政君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人,在这深宫里,孤独地守着自己的皇后之位,等待着命运的下一次转折。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终于结束了他那充满风流韵事的一生,驾崩于长安未央宫。太子刘骜顺利即位,是为汉成帝。而王政君,也终于迎来了她人生的又一个高光时刻,从皇后升级为皇太后。这一下,她可算是熬出头了,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

王政君当上太后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报答自己的娘家人。她觉得自己之前在宫中不受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娘家势力太弱。看看那些受宠的妃子,哪个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持呢?所以,她决定要让王氏家族崛起,成为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于是,她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娘家。大哥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统管朝政,一下子成了朝堂上最有权势的人。其他兄弟如王谭、王音、王崇、王商、王根等也都纷纷封侯,食邑万户。这还不够,她连家里的子侄都不放过,能封的都封了个遍。甚至连同母异父弟苟参,她也想封个侯。一时间,王氏家族在朝廷中势力滔天,“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职”,几乎把朝廷的重要职位都占了个遍。

汉成帝刘骜对母亲的这些做法,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满的。毕竟,王氏家族的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皇权。但是,他又不敢轻易得罪母亲。一来,这些掌权的人都是他的舅舅、表兄弟,都是自己的亲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来,王氏家族的“五将十侯”一个个气焰嚣张,势力庞大,他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撼动他们。

就拿王太后的弟弟成都侯王商来说吧。有一次,王商生病,居然伸手向汉成帝要来宫殿避暑,想享受皇帝待遇,这简直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汉成帝心里当然不痛快,果断拒绝了他。可王商倒好,你皇帝不给,我自己想办法。他直接派人凿穿长安城,引渭水到自家庄园。这可不得了,不仅坏了长安城的风水,还严重僭越了规矩。汉成帝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决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这个舅舅。

还有曲阳侯王根,那就更过分了。他直接在自己府邸里原样复刻了未央宫白虎殿,这不是公然谋反是什么?汉成帝实在忍无可忍,决定要给这俩舅舅一点颜色瞧瞧。可是,还没等他动手,这俩国舅就得到了消息,抢先跑到太后宫中去告状。王政君一听,这还了得,自己的弟弟怎么能被皇帝欺负呢?于是,她把汉成帝叫到宫中,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汉成帝面对母亲的威严,也只能无奈地低下头,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从这以后,汉成帝对朝政越来越失望,也越来越厌倦。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既然不能好好当执政,那我就宠幸后宫,过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吧。于是,他开始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把国家大事都扔给了王氏家族。而王政君呢,她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舅舅、老表们的帮衬下,处理好政务的。

在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出现以前,汉成帝还喜欢过一个男宠张放。《汉书》说张放平日里“与上卧起,宠爱殊绝”,皇帝出巡都带着他,还以家人相称。本来在汉朝,皇帝喜欢男宠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汉文帝有邓通,汉武帝有韩嫣,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要不影响传宗接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王政君却不这么想。她觉得张放是汉成帝的“枕边人”,很有可能会获得后宫中的部分权力,这对她和王氏家族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她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把张放流放到了外地,让他离开了汉成帝。

就这样,在王政君的扶持下,王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掌控了整个西汉朝廷。而王政君,也成为了西汉末年实际上的掌权者,她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走向。

汉成帝刘骜虽然贵为皇帝,但在母亲和王氏家族的压制下,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如意。他沉迷酒色,放纵自己,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刘骜在赵合德的宫中暴死,年仅四十六岁。

汉成帝没有子嗣,这可让朝廷上下乱了套。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后,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被立为皇帝,是为汉哀帝。而王政君呢,也跟着水涨船高,晋升为太皇太后。

汉哀帝刘欣即位后,他可不甘心被王氏家族继续压制。他想要摆脱王政君和王氏家族的控制,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家族,打压王氏外戚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政君看到这种情况,心里虽然很不痛快,但也知道不能和新皇帝硬来。于是,她选择了避让,让自己的侄子大司马王莽“乞骸骨”回家。虽然汉哀帝没有批准王莽的辞职请求,但对王氏家族却日渐疏远。

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氏家族的势力逐渐衰落。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秋天,曲阳侯王根与成都侯王况被查出了罪名,王根被迫返回自己的封地,王况被贬为庶民。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王莽也被弹劾,不得不卸职回到封地新都,闭门不出。这期间,王氏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乎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而傅氏和丁氏家族呢,在汉哀帝的支持下,开始在朝廷中飞扬跋扈起来。傅氏被尊为“帝太太后”,丁氏被尊为“帝太后”,她们的家族成员也纷纷加官进爵,掌握了朝廷的重要权力。这两大家族和王氏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一场激烈的外戚争斗即将爆发。

就在这个时候,汉哀帝却做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居然爱上了一个名叫董贤的男子,而且爱得死去活来。他对董贤的宠爱,简直超乎了想象。不仅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还让他担任了大司马的重要职位,甚至还想把江山都送给他。这一下,可引起了朝廷上下的轩然大波。

傅氏和丁氏家族本来就对董贤得宠感到不满,现在看到汉哀帝居然要把大司马的位置让给他,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她们觉得董贤是个祸害,必须要除掉他。于是,她们联合起来,准备向董贤下手。

可是,汉哀帝却坚定地站在了董贤一边。他为了保护董贤,不惜和自己的祖母傅氏、母亲丁氏翻脸。这祖孙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傅氏含恨而终。而汉哀帝呢,也因为过度放纵自己,在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病逝,年仅二十五岁。

汉哀帝的去世,让西汉朝廷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而王政君,这个历经风雨的太皇太后,也再次迎来了她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汉哀帝去世后,由于他没有子嗣,皇位一下子就空了出来。王政君得知哀帝死讯后,立刻展现出了她的果断和睿智。她迅速移驾未央宫,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枢,第一时间夺得传国玉玺,把持了国政。

随后,王政君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这一次,王氏家族再次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在王政君和王莽的商议下,他们推举中山王刘衎继承皇位,即汉平帝。

汉平帝当时只有九岁,还是个小孩子,根本无法处理朝政。于是,王政君临朝听政,将政事都托付给了王莽处理。一开始,王莽还表现得兢兢业业,对王政君也十分恭敬。他在朝廷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赞誉。王政君看到王莽如此能干,也对他越来越信任,逐渐把更多的权力交给了他。

可是,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王莽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大司马,他想要的,是整个天下。于是,他开始一步步地谋划着篡汉自立的计划。

元始五年(公元6年),汉平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四岁。对于汉平帝的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很多人都怀疑是王莽下的毒手。但不管真相如何,汉平帝的死,无疑给了王莽一个绝佳的机会。

汉平帝死后,王莽为了方便自己掌控朝政,推举汉宣帝的玄孙、广戚侯的儿子,当时只有2岁的刘婴继位。刘婴年纪太小,根本无法理政,于是王莽就以摄政皇帝的身份,总揽朝政大权。

此时的王莽,已经完全不把王政君放在眼里了。他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他想要的,就是推翻西汉,建立自己的王朝。终于,在公元9年,王莽撕下了最后的伪装,正式建立新朝,向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

王政君这才如梦初醒,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侄子王莽,居然是个狼子野心的叛徒。她又惊又怒,坚决不肯交出传国玉玺。她愤怒地对王莽说:“你们父子一家承蒙汉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贵,既没有报答他们,又在他人托孤之时,趁机夺取国家,完全不顾恩义之道。”可是,在王莽的百般威胁下,王政君最终还是无奈地摔碎了传国玉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反抗。这一摔,不仅摔碎了传国玉玺的一角(后来王莽让人用黄金补上),也摔碎了西汉王朝最后的尊严和希望。

《汉书·元后传》里清清楚楚记着这一幕:“太后闻舜语,怒不肯予玺。舜固请之,太后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

王莽拿到玉玺后,如愿登基,改国号为“新”,西汉就此灭亡。而王政君呢?她被王莽尊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却再也没笑过。她把自己关在长乐宫的寝殿里,不许下人挂新朝的旗帜,也不许用新朝的历法,每天就对着汉宣帝、汉元帝的画像发呆,有时候哭着哭着就睡着了,梦里全是当年刚入宫时的场景——那时候她还是个忐忑的“家人子”,以为只要生下孩子,就能安稳过一辈子,哪想到最后会亲手见证汉朝的覆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一次,王莽派人给她送新做的礼服,想让她在新朝的祭祀大典上穿。王政君直接把礼服扔到门外,骂道:“这衣服我穿不惯,我只穿汉家的衣裳!”王莽知道她心里不痛快,也不敢过分逼迫,只能任由她在长乐宫里守着汉朝的旧物度日。

王政君的晚年,过得比守寡还难受。以前虽然汉元帝不宠她,汉成帝不争气,但好歹还是汉家天下,王氏家族也靠着她风光无限。可现在,天下换了姓,自己成了“亡国太后”,那些曾经围着她转的侄子们,要么忙着在新朝当官,要么怕被她牵连躲得远远的。只有几个忠心的老宫女陪着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对着画像叹气。

更让她心寒的是,王莽为了彻底抹去汉朝的痕迹,居然把汉元帝的宗庙改成了“文母庙”,还想把她的灵位迁进去和元帝分开祭祀。王政君得知后,气得差点晕过去,她对身边的人说:“我这辈子嫁的是汉家天子,死了也要跟元帝葬在一起,他王莽算什么东西,也敢改我汉家宗庙!”她坚决不肯去“文母庙”祭祀,王莽没办法,只能作罢。

到了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王政君已经八十四岁了。这在古代可是实打实的高寿,可她却觉得这长寿是种折磨。那年冬天特别冷,长乐宫的暖气烧得不好,她受了风寒,一病不起。王莽来看过她一次,手里拿着新朝的药,嘴里说着“太后安心养病,新朝定会让您安享晚年”。王政君连眼睛都没睁,只是挥了挥手让他走。

临终前,她拉着老宫女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死了以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渭陵(汉元帝的陵墓)旁边,离元帝近一点……千万别忘了,给我穿汉家的皇后礼服,别让我带着新朝的东西去见地下的先帝们……”说完这句话,她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汉书》里记载她的谥号是“孝元皇后”,还是按照汉朝的规矩来的,这大概是王莽唯一还顾念一点亲情的地方。可即便如此,她的陵墓也没能完全如愿——王莽虽然把她葬在了渭陵旁边,却故意在她的墓和汉元帝的墓之间挖了一条沟,意思是“你是新朝的‘文母’,不能跟汉朝的皇帝真正葬在一起”。直到后来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才让人把那条沟填上,让这对生前不睦的夫妻,在地下终于“团聚”。

王政君的一生,实在太传奇,也太悲哀。她从一个“克夫”的民间女子,一步步当上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熬走了六个皇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见证了西汉从鼎盛到灭亡的全过程。她没什么坏心眼,一开始只是想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地位,后来又想扶持娘家人,可偏偏就是这份“护短”和“心软”,让王氏家族越来越膨胀,最后养出了王莽这个篡国贼。

有人说她是“西汉的掘墓人”,可仔细想想,她又何尝不是个受害者?她一辈子都在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被父亲送进宫,被稀里糊涂地选给太子,被儿子的不争气逼得扶持外戚,最后又被侄子逼着交出玉玺。她就像一片飘在风中的叶子,看似站在权力的顶端,却从来没有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

参考《汉书》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