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7章 秦华阳夫人:楚女入秦展风华,辅政安邦功卓着!

公元前265年前后,秦国的咸阳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楚国华阳君的侄女,咱们的主角华阳夫人。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论出身,是正儿八经的楚国贵族,相当于现在的“顶级名媛”;论颜值,《史记》里虽没直接写,但能让秦昭襄王的儿子安国君(后来的秦孝文王)一眼沦陷,颜值绝对是“天花板”级别;论情商,更是没话说,刚到秦国就把安国君哄得团团转,连带着秦昭襄王和王后都对她颇有好感。

当时的安国君,还是秦国的太子,身边的姬妾没有一个加强连也有一个排,可他偏偏就独宠华阳夫人。为啥?因为华阳夫人太会“拿捏”人心了。别的姬妾还在靠撒娇、争风吃醋博关注的时候,华阳夫人已经玩起了“高端操作”——她知道安国君喜欢风雅,就特意学了秦国的诗歌,还练了一手好书法,安国君跟她聊天,既能聊楚国的风土人情,又能聊秦国的治国之道,简直是“灵魂伴侣”;她知道安国君孝顺,就经常去给秦昭襄王和王后请安,端茶送水、捶背揉肩,比亲闺女还贴心,王后一高兴,就常在安国君面前夸她“贤良”。

就这么着,华阳夫人很快从“姬妾”升为“正夫人”,成了太子妃。安国君对她宠到什么程度?专门给她建了座“华阳宫”,里面的装修比太子寝宫还豪华;华阳夫人喜欢吃楚国的蜜橘,安国君就让人从楚国千里迢迢运过来,哪怕路上坏了一大半,也得让她吃上新鲜的;宫里的人见华阳夫人受宠,都忙着巴结她,连安国君的其他儿子见了她,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母亲”。

按说华阳夫人的日子已经过得够滋润了,可她心里始终有个“隐忧”——她嫁给安国君好几年,却一直没生下儿子。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没有“长期饭票”。现在安国君宠她,可等安国君老了、去世了,新的秦王继位,她这个没儿子的前太子妃,下场恐怕会很凄惨。

有一回,华阳夫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跟贴身侍女吐槽:“你说我这日子过得再好,没个儿子,将来可怎么办啊?”侍女劝她:“夫人您别担心,大王这么宠您,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皇子了。”华阳夫人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再说,就算有了,也得等他长大,这期间要是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好?”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为“无嗣”发愁的时候,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正在千里之外的赵国邯郸,盯着一个叫嬴异人的秦国公子,心里盘算着一场“惊天大投资”——而这场投资,即将彻底改变华阳夫人的命运。

嬴异人是谁?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却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个——因为他的母亲夏姬不受宠,他自己也被派到赵国当“质子”(相当于人质)。在赵国的日子,嬴异人过得那叫一个惨:赵国跟秦国老打仗,他动不动就被赵国人骂“秦狗”;手里没多少钱,连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跟乞丐差不了多少。用现在的话说,嬴异人就是个“落魄凤凰”,谁都不觉得他有翻身的机会。

可吕不韦不这么想。吕不韦是个商人,眼光毒辣,他见了嬴异人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此奇货可居也”(《史记·吕不韦列传》),意思是这小子是个“潜力股”,值得重金投资。他的计划很简单:把嬴异人包装成“贤能公子”,再帮他认华阳夫人当“母亲”,最后推他当太子,等嬴异人继位后,自己就能从“商人”变成“权臣”,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吕不韦先找到了嬴异人,开门见山地说:“公子,我能帮你回秦国当太子。”嬴异人一开始以为他是骗子,笑着说:“你先管好自己吧,别来忽悠我。”吕不韦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要是帮你当了太子,我自己也能富贵,这是‘双赢’的事,我为什么要骗你?”

嬴异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跟吕不韦达成了合作。接下来,吕不韦开始“砸钱”:他给了嬴异人一大笔钱,让他在赵国结交名人、打造“贤能”的名声;自己则带着更多的钱,买了一堆奇珍异宝,直奔秦国咸阳,目标只有一个——见到华阳夫人。

吕不韦没直接去找华阳夫人,而是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用珠宝和利益打通了关系。在阳泉君的引荐下,吕不韦终于见到了华阳夫人。一见面,吕不韦就把带来的珠宝全献给了华阳夫人,然后开始“彩虹屁”攻击:“夫人您真是仙女下凡,我在赵国就听说您的美名,今天一见,比传说中还美!”

华阳夫人被夸得很开心,吕不韦趁机话锋一转,说起了嬴异人:“夫人,您不知道,嬴异人公子在赵国可想念您了!他经常跟我说,‘我虽然没见过华阳夫人,但我心里把她当亲母亲一样,要是能回秦国,我一定好好孝敬她’。而且嬴异人才华出众,在赵国的名人圈子里口碑特别好,大家都说他是安国君儿子里最优秀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华阳夫人一听,心里有点触动——她一直没儿子,要是能认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既能解决“无嗣”的问题,又能巩固自己的地位,何乐而不为?但她还是有点犹豫:“嬴异人再好,也是夏姬的儿子,我认他当儿子,合适吗?”

吕不韦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赶紧说:“夫人,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母凭子贵,子也凭母贵啊!嬴异人现在没靠山,您要是认他当儿子,他以后肯定对您忠心耿耿;您有了他这个儿子,以后就算安国君百年之后,您也是太后,谁还敢欺负您?要是您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安国君其他儿子当了太子,您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这番话戳中了华阳夫人的痛点。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天晚上就找安国君“吹枕边风”:“大王,我听说咱们的儿子嬴异人身在赵国,却不忘秦国,还特别贤能,我真为您高兴。可惜我没生儿子,要是能把嬴异人认作儿子,让他当太子,我以后也有个依靠了。”

安国君本来就宠华阳夫人,再加上吕不韦之前已经通过其他大臣,把嬴异人的“贤名”传到了安国君耳朵里,安国君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夫人说得对,嬴异人确实不错,就依你,让他当太子!”

为了让这件事更正式,安国君还和华阳夫人一起,刻了个玉符,作为立嬴异人为太子的凭证。《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记载:“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嗣。”就这么着,嬴异人从一个“落魄质子”,摇身一变成了秦国太子,而华阳夫人,也终于解决了“无嗣”的隐忧,为自己的未来买了一份“保险”。

嬴异人能回秦国,华阳夫人的作用可不小。为了让嬴异人更“贴心”,华阳夫人还特意给嬴异人改了个名字——“子楚”,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让他姓“楚”,意思是“你是我楚国来的儿子”,既拉近了关系,又彰显了自己的地位。

嬴异人(现在该叫子楚了)回到秦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华阳夫人。他特意穿了一身楚国的衣服,一见到华阳夫人就跪下磕头,哭着说:“母亲,儿子在赵国天天想念您,今天终于能见到您了,儿子太开心了!”

华阳夫人一看,这孩子不仅懂事,还这么贴心,心里更满意了,赶紧把他扶起来,给了他一堆赏赐,还亲自安排他的住处和饮食。安国君见他们母子关系这么好,也特别高兴,经常让子楚陪自己处理政务,子楚表现得很出色,安国君对他越来越满意。

可就在一切顺顺利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了,安国君继位,成了秦孝文王。按照规矩,安国君继位后要先守孝一年,然后才能正式登基。可谁也没想到,安国君守孝期满,刚正式登基三天,就突然去世了!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整个秦国都慌了——国君刚继位就去世,要是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内乱。就在这关键时刻,华阳夫人站了出来。她虽然心里也难过,但还是强忍着悲痛,召集大臣们开会,大声说:“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大王去世了,太子子楚就是新的国君,咱们赶紧拥立子楚登基,稳定大局!”

大臣们本来还有点犹豫,可看到华阳夫人这么坚定,再加上子楚本来就是法定的太子,就都同意了。就这样,子楚顺利继位,成了秦庄襄王。华阳夫人也从“太子妃”升级成了“太后”,史称“华阳太后”。

子楚继位后,果然没辜负华阳夫人的期望,对她特别孝顺:给她建了更豪华的宫殿,让她享受最高规格的待遇;每次处理重大政务,都会先去请教华阳太后的意见;宫里的人要是敢怠慢华阳太后,子楚二话不说就严惩。华阳太后的地位,比以前更稳固了。

吕不韦也没白忙活,子楚继位后,任命他为丞相,封他为文信侯,还把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变成了秦国最有权势的大臣,实现了“奇货可居”的目标。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华阳夫人当初的“慧眼识珠”——要是没有华阳夫人认子楚当儿子,子楚成不了太子,吕不韦也成不了丞相,秦国的历史可能都会改写。

子楚当了三年秦王,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继位。这时候的嬴政才十三岁,还没能力处理国家大事,秦国的政权就落到了吕不韦和华阳太后手里。

有人可能会问:嬴政的母亲赵姬也在,为什么是华阳太后掌权?因为赵姬出身低微,又跟吕不韦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大臣们都不认可她;而华阳太后是楚国贵族出身,又是子楚的“养母”、嬴政的“奶奶”,身份尊贵,又有威望,大臣们都服她。

华阳太后虽然掌权,但她不像别的太后那样“垂帘听政”、独断专行,而是跟吕不韦分工合作:吕不韦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对外军事,华阳太后则负责稳定宫廷、协调贵族关系。这种“搭档模式”,让秦国在嬴政年幼的时候,保持了稳定,没出什么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时秦国的贵族势力很复杂,有秦国本土的老贵族,有从楚国来的“楚系”贵族(华阳太后就是楚系的核心),还有从其他国家来的客卿(比如吕不韦)。这些势力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内乱。华阳太后就像个“润滑剂”,经常在这些势力之间周旋,化解矛盾。

比如有一回,秦国本土贵族想排挤吕不韦,说他是“外国来的商人,没资格当丞相”,还联名上书,要求嬴政罢免吕不韦。华阳太后知道后,直接在朝堂上反驳:“吕不韦帮子楚回秦国当太子,又辅佐子楚治理国家,功劳这么大,怎么没资格当丞相?你们要是有本事,也帮秦国立个大功看看!”

那些贵族被怼得哑口无言,再也不敢提罢免吕不韦的事。吕不韦知道后,特别感激华阳太后,两人的合作关系也更稳固了。

除了稳定朝堂,华阳太后还很关心嬴政的教育。她知道嬴政是未来的秦王,必须好好培养,就亲自挑选了有学问的大臣当嬴政的老师,教他读书、学兵法、学治国之道。有一回,嬴政跟老师吵架,不愿意学兵法,华阳太后就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你是秦国的未来,要是连兵法都不会,以后怎么统领军队、统一六国?你父亲和爷爷都是靠打仗才稳住秦国的,你可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啊!”

嬴政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再也不偷懒,认真学习起来。后来嬴政能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跟华阳太后小时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华阳太后在秦国的威望越来越高,连楚国的国君都要给她写信,想通过她跟秦国搞好关系。有人说,华阳太后是“秦国的定海神针”,只要有她在,秦国就乱不了。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她掌权的那些年,秦国不仅没出内乱,还继续扩张领土,为后来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30年左右,华阳太后去世,享年大约七十岁。嬴政按照最高规格,把她跟秦孝文王(安国君)合葬在了一起,还追封她为“孝文王后”,以表彰她对秦国的贡献。

华阳太后的一生,堪称“传奇”——她从一个楚国贵女,嫁到秦国当太子妃,因无嗣而面临危机,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吕不韦的帮助,认子楚当儿子,成功化解危机;她辅佐子楚继位,又辅佐嬴政稳定朝局,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不像赵袖那样靠“枕边风”乱政,也不像骊姬那样靠阴谋诡计争权,而是靠自己的威望、智慧和品德,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参考《史记》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