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2章 晋骊姬:骊戎绝色倾晋土,毒子众叛亲离路!

骊戎绝色倾晋土,一朝入宫,便把君心掳。

欲立亲子施毒计,机关算尽终成误。

太子冤亡公子逐,霸业飘摇,众叛亲离路。

千古骂名谁与诉?不过乱世棋子故。

公元前672年,晋国的军队像饿狼一样扑向骊戎(今山西晋城一带)。骊戎是个小国,根本扛不住晋国的猛攻,没几天就举白旗投降了。按当时的规矩,战败国得给战胜国送“战利品”,金银珠宝、粮食牲畜都得往上堆,而骊戎最拿得出手的“宝贝”,是两个姑娘——骊姬和她的妹妹少姬。

这骊姬可不是一般人,《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里说她“美而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颜值天花板级别的大美女,放在短视频平台能靠一张脸圈粉百万那种。更绝的是,她不光长得美,还特别会来事,情商高、嘴又甜,能把人哄得团团转。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献公,这老爷子虽说打仗是把好手,但有个致命缺点——好色。他一见骊姬,眼睛都直了,当场就拍板:“这姑娘我要了!骊戎的事儿好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就这么着,骊姬从一个亡国战俘,摇身一变成了晋献公的宠妃,直接跳过“答应”“常在”,一步到位成了“夫人”,简直是春秋版“灰姑娘”的逆袭剧本。晋献公对她宠到什么程度呢?专门给她建了座豪华宫殿,叫“曲沃宫”,里面的装修比国君的寝宫还讲究;骊姬想吃啥、想要啥,晋献公哪怕是天上的月亮,都得想办法给她摘下来。

宫里的人见骊姬这么受宠,都忙着巴结她,只有少数几个老臣看不过去,比如大夫士蔿(wěi)。他私下里跟人说:“这骊姬长得是美,但我总觉得她眼神里藏着东西,咱们国君这么宠她,以后怕是要出乱子啊!”

这话传到骊姬耳朵里,她非但没生气,反而主动去找晋献公,梨花带雨地说:“大王,士蔿大夫说得对,我一个亡国之女,能得到大王的宠爱已经很满足了,您别为了我跟大臣们闹矛盾,要是影响了国家大事,我心里会不安的。”

晋献公一听,更觉得骊姬懂事、善良,反过来把士蔿骂了一顿:“你个老东西,整天瞎琢磨,骊姬这么好的姑娘,你也忍心诋毁?以后再敢胡说,我饶不了你!”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说骊姬的坏话。骊姬一边享受着晋献公的宠爱,一边悄悄观察着晋国的朝堂局势——她知道,光靠美貌和宠爱是不够的,要想在宫里站稳脚跟,还得有自己的“靠山”。而这个“靠山”,很快就来了。

没过多久,骊姬给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奚齐。有了儿子,骊姬的野心彻底暴露了——她不光要当宠妃,还要让奚齐成为晋国的太子,将来继承国君之位。可当时晋国已经有太子了,名叫申生,还有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夷吾两个公子,这三个人都很有能力,尤其是申生,人品端正、战功赫赫,深受大臣和百姓的爱戴。

要想让奚齐当太子,就得把申生他们三个扳倒。这事儿听起来比登天还难,但骊姬却一点都不慌——她早就想好了一套“宫斗剧本”,就等着慢慢上演了。

骊姬知道,晋献公虽然宠她,但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还是很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要是直接跟晋献公说“我想让奚齐当太子”,肯定会被驳回,说不定还会引起晋献公的怀疑。所以她决定,先从离间晋献公和申生的父子情入手,用“温柔刀”慢慢割掉申生的“靠山”。

她的第一步,是装“贤良”。每次晋献公想给骊姬和奚齐更多赏赐,骊姬都故意推辞:“大王,申生太子是国家的未来,您应该多赏赐他,这样大臣们才会更拥护他,晋国才能更稳定。我和奚齐有您的宠爱就够了,不用那么多赏赐。”

这番话传到申生耳朵里,申生还真以为骊姬是个善良的人,对她没了戒心。可他不知道,骊姬这是在“捧杀”他——表面上夸他,实际上是在让晋献公觉得,申生的威望已经太高了,再这么下去,可能会威胁到国君的地位。

接下来,骊姬开始耍“阴招”。她找了个机会,对晋献公说:“大王,申生太子在曲沃(晋国的旧都)待了这么久,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很拥护他。不如让他去镇守蒲城(今山西隰县)吧,那里是边境重镇,让他去锻炼锻炼,也能为国家出力。”

晋献公一开始没多想,觉得骊姬说得有道理,就真的把申生派到了蒲城。可他没意识到,骊姬这是在把申生从权力中心赶走——申生一走,朝堂上就少了一个能制衡骊姬的人,骊姬就能更方便地安插自己的人手。

与此同时,骊姬还把重耳派到了蒲地,把夷吾派到了屈地,美其名曰“让公子们为国家镇守四方”,实际上是把晋献公的三个儿子都调离了都城,让他们无法互相联系,也无法接触到晋献公。

士蔿看到骊姬这么操作,急得直跺脚,又去找晋献公进谏:“大王,您把太子和公子们都派到外地,这不符合规矩啊!太子应该留在都城辅佐您,公子们也应该在身边学习治国之道,您这么做,以后朝堂上没人能牵制骊姬,怕是要出大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这时候的晋献公,早就被骊姬迷昏了头,根本听不进士蔿的话,反而把他贬到了外地当官。从此,朝堂上再也没人敢反对骊姬,骊姬的“宫斗计划”进展得越来越顺利。

有一回,申生从蒲城回都城朝见晋献公,顺便去拜见骊姬。骊姬表面上热情招待,还特意准备了一桌好酒好菜,可暗地里却在酒里下了药。等申生走后,骊姬故意对晋献公说:“大王,申生太子今天来见我,还特意给我带了酒,说要孝敬我。我不敢喝,想先请大王尝尝。”

晋献公拿起酒杯,刚想喝,骊姬突然拦住他:“大王,等等!现在人心叵测,还是先让小臣尝尝吧,免得有人害您。”说完,她让一个小臣把酒喝了下去。没过多久,那个小臣就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死了。

晋献公吓得脸色惨白,骊姬趁机哭着说:“大王,我真没想到申生太子会这么狠心!他肯定是觉得我和奚齐碍了他的事,想害死我,然后再害您啊!您可得为我和奚齐做主啊!”

晋献公本来就对申生有点怀疑,现在看到“证据”,更是火冒三丈,当场就下令:“申生这个逆子,竟敢谋害我和夫人,我一定要杀了他!”

骊姬见晋献公上了钩,又赶紧“劝”道:“大王,您别生气,要是现在杀了申生,大臣们肯定会说我是祸水,说您偏心。不如先把他放回蒲城,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做,要是他真有反心,再杀他也不迟。”

晋献公觉得骊姬说得有道理,就把申生放回了蒲城。申生回到蒲城后,才知道自己被骊姬陷害了,心里又委屈又愤怒,可他又不敢去找晋献公辩解——他知道,晋献公现在只相信骊姬的话,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申生回到蒲城后,骊姬并没有放过他,反而加快了“宫斗计划”的步伐。她知道,申生一日不死,奚齐就一日当不上太子,所以她必须尽快除掉申生。

公元前656年,骊姬又想出了一个毒计——“蜂蜜计”。她先让人在晋献公的花园里,把蜂蜜涂在一棵树上,然后对晋献公说:“大王,花园里那棵树上有很多蜂蜜,咱们去看看吧,说不定能尝到新鲜的蜂蜜。”

晋献公一听,来了兴趣,就跟着骊姬去了花园。到了树下,骊姬故意说:“大王,您看,蜂蜜都流下来了,我去尝尝好不好吃。”说完,她走到树下,假装要去舔蜂蜜,可刚走到树底下,就被蜜蜂和蚂蚁围攻了——因为蜂蜜的甜味吸引了很多蜂蚁。

骊姬吓得尖叫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大王,救我!好多蜂蚁咬我!”

晋献公赶紧让人把骊姬救下来,看到骊姬身上被咬了很多包,心疼得不行。骊姬趁机哭着说:“大王,我听说申生太子在蒲城养了很多蜂蚁,还说要用来对付我和奚齐。今天这些蜂蚁,肯定是他派来害我的!他连我都敢害,以后肯定会害您的!”

晋献公这时候已经完全相信了骊姬的话,当即下令:“传我的命令,让申生立刻从蒲城回来,我要亲自审问他!要是他敢抗命,就地处决!”

申生接到命令后,知道自己这一回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他的手下劝他:“太子,骊姬在大王面前说了您很多坏话,您这回去肯定会被害死的!不如您逃到别的国家去吧,等以后大王明白过来了,再回来也不迟。”

申生摇了摇头,说:“我不能逃。要是我逃了,别人会说我真的有反心,会连累我的父亲和晋国的名声。再说,我父亲年纪大了,离不开骊姬的照顾,要是我逃了,骊姬肯定会更放肆,到时候父亲的安危就更难保证了。”

还有人劝申生:“那您可以去找大王辩解啊,把骊姬陷害您的事说出来,说不定大王会相信您的!”

申生叹了口气,说:“我父亲现在只相信骊姬的话,我就算去辩解,他也不会相信的。要是我辩解,只会让父亲更生气,说不定还会连累更多的人。”

就这样,申生没有逃跑,也没有辩解,而是选择了自杀。他在蒲城的宫殿里,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里说自己没有谋害晋献公和骊姬,是被人陷害的,希望晋献公能明辨是非,好好治理晋国,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影响国家大事。然后,他就拔剑自刎了。

《史记·晋世家》里记载了这件事:“骊姬使人置毒酒中,置毒肉中。献公召申生,申生至,骊姬曰:‘酒肉自外来,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之,况他人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杀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申生的死,让晋国的大臣和百姓都很伤心,很多人都知道申生是被骊姬陷害的,对骊姬的不满越来越深。可骊姬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她的“宫斗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最大的竞争对手申生死了,接下来只要除掉重耳和夷吾,奚齐就能顺利当上太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申生死后,骊姬又把目标对准了重耳和夷吾。她对晋献公说:“大王,申生太子虽然死了,但重耳和夷吾肯定也参与了申生的阴谋,他们肯定也想害您和我,不如把他们也杀了,以绝后患。”

晋献公这时候已经对骊姬言听计从,当即下令:“传我的命令,让重耳和夷吾立刻回都城,要是他们敢抗命,就派兵去抓他们!”

重耳和夷吾接到命令后,知道自己也被骊姬陷害了,他们可不像申生那么“傻”,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逃跑。重耳逃到了翟国(今山西吕梁一带),夷吾逃到了梁国(今陕西韩城一带)。

骊姬见重耳和夷吾跑了,心里有点慌,怕他们以后回来报仇,就又对晋献公说:“大王,重耳和夷吾逃跑了,这说明他们心里有鬼,肯定是参与了申生的阴谋!咱们应该派兵去追杀他们,免得他们以后回来作乱。”

可这时候的晋献公,已经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精力也跟不上了,再加上申生的死让他心里有点愧疚,就没有同意骊姬的提议,只是下令把重耳和夷吾的家人软禁了起来。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重,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骊姬和奚齐叫到身边,嘱咐大臣荀息:“我快要死了,奚齐还小,以后就拜托你辅佐他当国君,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们母子。”

荀息跪在地上,郑重地说:“大王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辅佐奚齐,要是我做不到,就以死谢罪!”

没过多久,晋献公就去世了。骊姬按照晋献公的遗愿,让奚齐继承了国君之位,自己则成了太后,荀息担任相国,辅佐奚齐。

骊姬本以为,自己终于实现了目标,以后就能掌控晋国的大权了。可她没想到,晋献公一死,那些反对她的大臣就再也忍不住了。以里克、邳郑父为首的大臣,早就看不惯骊姬的所作所为,他们觉得骊姬害死了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现在又让年幼的奚齐当国君,肯定会把晋国搞得一团糟。

于是,里克、邳郑父就暗中策划了一场政变。在晋献公的葬礼上,里克率领家丁和士兵冲进灵堂,当场杀死了奚齐。荀息看到奚齐被杀,想拔剑自刎,骊姬赶紧拦住他:“你不能死!奚齐虽然死了,我还有个小儿子卓子,你可以辅佐卓子当国君,只要你能保住卓子,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荀息觉得骊姬说得有道理,就又辅佐卓子当了国君。可里克他们并没有善罢甘休,没过多久,里克又率领士兵冲进宫殿,杀死了卓子和荀息。

这时候的骊姬,彻底慌了——她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辅佐她的荀息也死了,她再也没有任何依靠了。里克拿着剑,一步步走向骊姬,愤怒地说:“骊姬,你害死了申生太子,逼走了重耳和夷吾公子,害死了奚齐和卓子,你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今天我就要为晋国的百姓和死去的太子、公子们报仇!”

骊姬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她看着里克手里的剑,又想起了自己从骊戎来到晋国的日子,想起了晋献公对她的宠爱,想起了自己为了让奚齐当太子而做的那些坏事。她后悔了,可现在已经晚了。

最终,骊姬被里克下令处死,死得很惨。《史记·晋世家》里记载:“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荀息立卓子而葬献公。里克又杀卓子于朝,荀息死之。里克使人迎夷吾于梁,欲立之。”虽然没有直接记载骊姬的死因,但根据其他史料和当时的情况来看,骊姬的结局肯定是被处死了。

骊姬死后,里克派人去梁国迎接夷吾回国,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也就是晋惠公。可晋惠公并不是个贤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大臣,还跟秦国闹僵了,导致晋国越来越弱小。直到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晋文公),晋国才重新强大起来,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参考《史记》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