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59章 北王韦昌辉:散尽家财入教会,天京血泪盛转衰!

乱世风云起金田,北王逐鹿志冲天。

功过是非转头空,唯留史话后人传。

韦昌辉,原名志正,又名正,约出生于1826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他出身地主家庭,父亲韦元玠辛勤经营,置下田地约二百六十亩,还搞起了高利贷、小生意、季节性榨油业和牛贩等产业,家境还算殷实 ,属于新晋地主。

在那个时代,有钱还得有势,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韦家虽然有钱,却没有权势,常常遭受当地强宗豪右的嫉妒和欺负。韦元玠一心想让家族跻身于大地主豪绅行列,于是把宝全押在了韦昌辉身上,着力培养他读书,盼着他能中举做官,给家族撑撑门面。

韦昌辉也算是个勤奋好学的主儿,整日埋头苦读,一心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可命运这玩意儿就爱捉弄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捞着。这对韦昌辉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韦元玠并不死心,既然考不上,那就走捷径。当时清朝可以通过捐纳获得监生的资格,当地富商大户子弟大多都这么干,捐个监生,好歹能和官府搭上点关系。韦元玠咬咬牙,给韦昌辉捐了个监生。

本以为捐了监生就能扬眉吐气,可现实又给了他们父子俩狠狠一巴掌。韦昌辉凭借监生身份,却依旧没能结交上豪绅,也攀附不了官府,还是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踩在脚下。就在韦昌辉一家满心郁闷的时候,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出现了,这人就是冯云山。

冯云山当时正在桂平传教,听说了韦昌辉家的遭遇,觉得这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于是,他通过曾槐英的儿子了解到韦昌辉的为人后,便亲自上门劝说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冯云山告诉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就不用再怕那些豪绅的欺负,要是能倾尽家产相助,将来还能化家为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韦昌辉本就对现状不满,听了冯云山的话,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1848年,冯云山在押解返回原籍途中,特意重返紫荆山区,路过金田村时,借宿在韦昌辉家。这一次深入的交谈,让韦昌辉彻底下定了决心,正式加入“拜上帝会”。

同年八月初六,贵县形势不太稳定,萧朝贵和韦昌辉前往贵县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紫荆山区。初八,他们抵达贵县石达开家,萧朝贵假借“天兄下凡”的名义,宣称韦昌辉和石达开为洪秀全胞弟。这一下,韦昌辉直接成了“拜上帝会”核心领导层的一员,这身份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后来萧朝贵又故技重施,再次假借“天兄下凡”,成功劝说韦昌辉的父亲韦元玠,让他心甘情愿地倾尽家产投身革命。

“拜上帝会”有了韦昌辉家的资助,那可就鸟枪换炮了。为了准备起义,他们开始暗中打造兵器。韦昌辉在家中开设了十二座铁炉,表面上是在打造农具,实际上是在偷偷打造刀枪。为了不让人发现,韦昌辉还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养了一大群鹅,那鹅叫声此起彼伏,正好掩盖了打铁的声音。打造好的兵器,全都藏在了村中的犀牛潭里。

1850年,“拜上帝会”决定起义。四月,杨秀清和萧朝贵等人开始布置起义事宜,萧朝贵多次假借“天兄下凡”发布命令,让韦昌辉和他一起负责起义的布置工作。十月初一,金田团营起义正式打响,“拜上帝会”会众与地主团练展开激战,韦昌辉家成了谋划起义和指挥团营起义的大本营。十一月二十四日,平南“迎主之战”获胜后,洪秀全、冯云山进入金田,就住在韦昌辉家指挥誓师起义。

1851年1月11日,韦昌辉正式参与金田起义。由于金田是团营的中心,韦昌辉家又是起义的大本营,所以清廷一开始还以为韦昌辉是起义的一号头目呢。

金田起义后,韦昌辉便跟着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四处征战,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1851年六月,太平军从象州、武宣回师紫荆山、金田。韦昌辉与杨秀清、萧朝贵率部进驻盘龙、安众、金田、新圩等地,并占据了思盘江与鹏化水之间的几十里平川。韦昌辉亲自率领两千太平军驻守安众,和清军隔江对峙。有一天,清军趁着夜色渡江偷袭安众,韦昌辉得到消息后,立刻率部抵抗。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打得太平军有些措手不及,营寨都被清军给焚毁了,还战死了三十多人。但韦昌辉可没被这点挫折吓倒,他身先士卒,带领太平军奋起反击,最终击毙了清军千总韦有声。这一战虽然损失不小,但也让韦昌辉在太平军中有了一定的威望。

同年八月,太平军在平南官村大败清军,随后兵分水陆向永安州进军。韦昌辉和萧朝贵、秦日纲、罗大纲等人负责统率陆上主力。一路上,他们过关斩将,顺利抵达永安州。十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后,洪秀全开始论功行赏,进行封王建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称六千岁,位居太平天国领导层第五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封王对韦昌辉来说,那可是人生的一大高光时刻。想当初,他在科举路上屡屡受挫,被人看不起,如今却成了太平天国的王爷,这身份地位的转变,简直就像坐火箭一样。他心里别提多激动了,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太平天国的事业好好干,不辜负洪秀全的信任。

自从1852年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韦昌辉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地位就蹭蹭往上涨,成了仅次于东王杨秀清的第三号人物,开始辅佐杨秀清处理太平天国内政。

1853年,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进驻江宁(今江苏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太平天国的军政大事,基本上都由东王杨秀清主理,韦昌辉协助执行,名为“协理天事” 。

当时保卫天京指挥部就设在北王府,韦昌辉主管军事。每到敌军攻城的时候,韦昌辉就会登上高塔红望楼指挥作战,白天吹角摇旗,夜晚悬灯传令,全城太平军民都以他的号令为准。将士们一看到号令,就会先来到北王府前,听候分派前往各门拒敌。太平军将士出征的事儿,也得先由东王杨秀清决定,然后再由韦昌辉的北王府传布命令分遣军队。可以说,在军事方面,韦昌辉的权力还是挺大的。

太平天国定制后,诸王皆受东王杨秀清节制,政权由正军师杨秀清掌控。所有的军国事务,必须先禀报给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韦昌辉认为可行后,再禀奏给东王杨秀清。也就是说,韦昌辉虽然权力不小,但上面还有个杨秀清压着,大事儿还得杨秀清说了算。

这杨秀清自恃功劳大,又掌握着军政大权,渐渐变得飞扬跋扈起来。他不仅经常欺压韦昌辉,连天王洪秀全也不放在眼里,甚至还假借天父下凡,责罚天王。洪秀全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发作。韦昌辉就更惨了,杨秀清三天两头找他麻烦,时不时就训斥他一顿,当众给他难堪。韦昌辉心里恨得牙痒痒,但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表面上对杨秀清谄媚逢迎,每次杨秀清坐轿前来,他都亲自扶轿迎接,谈论政事不到三四句,就跪谢说:“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乎不知道。”

1854年1月,杨秀清为了削弱韦昌辉的权力,命令他将主管军事的权力移交给自安庆返回的石达开,同时把保卫天京指挥部改到了翼王府。这还不算完,同年五月,杨秀清又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督师,可韦昌辉刚准备出发,杨秀清又私下嘱咐下属禀奏挽留他,然后临时改派韦俊、黄再兴前往湖北。八月,杨秀清再次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安徽督师,韦昌辉刚走到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就又被调回,改派石达开前往。这一来二去的,韦昌辉就像个被杨秀清随意摆弄的棋子,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更过分的是,因为韦昌辉部将张子朋引起水营兵变,杨秀清竟然亲自到北府,当着众人的面杖责了韦昌辉几百下,打得韦昌辉好几天都下不了床。这还不算完,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妻兄争夺房屋,杨秀清知道后大怒,要杀韦昌辉的哥哥,还把人交给韦昌辉处理。韦昌辉为了讨好杨秀清,竟然说不以五马分尸处置,不足以警示众人。你说这韦昌辉得有多无奈,多憋屈啊!

但韦昌辉可不是个甘心被人拿捏的主儿,他表面上对杨秀清服服帖帖,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可就在这个时候,东王杨秀清却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 ,还预定于八月他生日的时候举行受封典礼。这可把洪秀全给惹毛了,洪秀全心想,你杨秀清这是要骑到我头上拉屎啊,我才是天王,你想当万岁,那我算什么?于是,洪秀全决定除掉杨秀清。

可这事儿得找个靠谱的人来干啊,找谁呢?洪秀全思来想去,想到了韦昌辉。韦昌辉是金田首义的六王之一,而且长期受杨秀清的欺辱,对杨秀清那是恨之入骨,肯定能完成这个任务。于是,洪秀全秘密下诏,命令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回京诛杀杨秀清。

正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接到洪秀全的密诏后,那叫一个兴奋,心里想,老子等这一天好久了,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他当即统领三千太平军,日夜兼程,从江西前线赶回天京。同时,他还与督师江苏丹阳的秦日纲约定一同返回天京。这秦日纲也对杨秀清不满,两人一拍即合。

七月二十六日夜晚,韦昌辉率部抵达天京城外,和从丹阳返回的秦日纲汇合。在陈承瑢的接应下,他们打开了天京城门,军队悄悄进入天京城。韦昌辉等人按照预定计划迅速布置,在不到两个小时内,就将城内要害据点及通往东王府的街道全部攻占。随后,韦昌辉亲自率部攻入东王府,将杨秀清和他的家人及东王府内侍从全部杀死。这一夜,东王府血流成河,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王杨秀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天京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清晨,韦昌辉带着杨秀清的首级前往天王府,请求洪秀全标榜公示罪状。可这时候,天京城内东王府的官员士兵还有部分未被监视,韦昌辉担心他们会报复,就想斩草除根,将他们一网打尽。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毒计,假称洪秀全降诏,说他处置杨秀清超过了诏旨,应该承受杖刑四百,并让所有杨秀清下属全部去观看他和秦日纲受刑。那些杨秀清的下属们不知是计,纷纷前来观看。结果,他们一到现场,就被韦昌辉的人解除了武装,随后全部被杀。这一场屠杀,足足杀了五千多人。

但韦昌辉还不满足,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和秦日纲等人在天京城内大肆搜捕杀害杨秀清的部属,前后共计死了两万余人。整个天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之中,人人自危。

石达开听说天京事变后,急忙从湖北前线赶回天京。他一回到天京,就责备韦昌辉杀戮太甚,这样会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韦昌辉本来就对石达开有些忌惮,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大怒,心想你石达开算老几,还敢来指责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你也一起杀了。石达开见势不妙,连夜缒城出走。韦昌辉没抓到石达开,就把他在天京城中的妻儿老小全给残忍杀害了。

石达开逃至安庆后,悲愤交加,他立即起兵靖难,上奏请杀韦昌辉。此时的洪秀全,看到事态越来越严重,韦昌辉的滥杀无辜已经引起了天京军民的极大不满,再加上石达开的讨韦大军压境,他知道不能再任由韦昌辉胡作非为了,于是下令制止韦昌辉滥杀。

韦昌辉见洪秀全竟然站在了石达开那边,彻底恼羞成怒,他觉得洪秀全是要抛弃他了。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率领三千部众欲火攻天王府。这一下,可彻底激怒了洪秀全和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将士。大家纷纷起来反抗韦昌辉,经过一番激战,终于打退了韦昌辉的进攻。

1856年11月2日(太平天国“天历”为九月二十七日),韦昌辉的部属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二百人。这些人也被太平军将士全部杀死,韦昌辉本人也被活捉。洪秀全下令将韦昌辉“五马分尸”,还割下他的肉悬挂于天京城内各处栅栏上示众。曾经风光无限的北王韦昌辉,就这样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韦昌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他早期为太平天国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倾尽家产支持起义,在战场上也屡立战功,从一个受欺负的地主子弟,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协助杨秀清处理政务,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最初两三年间,贯彻执行政令,为创造清明政局付出了努力。

然而,在天京事变中,他的行为却让人瞠目结舌。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大肆屠杀杨秀清及其部属,手段极其残忍,导致太平天国的高、中级骨干力量被屠戮殆尽,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无数太平军将士失去了生命,也让太平天国的前途变得黯淡无光。

历史学家钟文典认为,韦昌辉为太平天国的创建添砖加瓦,以功臣开始,在太平天国事业发展之际破坏革命,以罪人之身终止。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有辉煌,有悲壮,有功也有过。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将他定义为好人或者坏人,而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所作所为。

参考《太平天国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