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42章 杨幺:生逢乱世起蒿莱,却叹末路亦堪哀!

生逢乱世起蒿莱,义举湖湘志未衰。

大圣天王威赫处,却叹末路亦堪哀。

这首诗,便是杨幺跌宕起伏一生的缩影。在南宋那个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时代,杨幺从一个平凡雇工崛起,搅弄风云,成为令朝廷头疼不已的义军首领,最终却在权力与命运的旋涡中走向悲壮结局,他的故事,犹如一部精彩绝伦的传奇大剧。

公元1108年,杨幺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祝家岗的一个贫苦家庭,本名杨太。小时候,父母咬着牙送他去私塾读了两年书,可生活的重担实在太重,家里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还有余钱供他读书呢?没办法,杨幺只能辍学,跟着家人艰难度日。

为了生计,杨幺去商船上当了雇工。在船上,他每日起早贪黑,干着最累最脏的活,不仅要忍受船主的呵斥,还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未知的风浪。但这些磨难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见识到了世间的种种不公和百姓的困苦。在闲暇之余,他总会听商人们谈论各地的奇闻轶事,其中宋江在水泊梁山的故事让他热血沸腾,心中暗暗向往着有一天也能像宋江一样,为受压迫的百姓出一口气。

南宋初年,朝廷偏安一隅,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钟相瞅准时机,在湖南一带振臂一呼,发起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瞬间就点燃了广大百姓心中反抗的火焰。杨幺听闻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钟相的义军。

在义军中,杨幺虽然年纪小,可他脑子灵活、身手敏捷,还特别有胆识,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钟相的得力助手。钟相也十分看重他,常常对身边人说:“杨幺这小子有谋略,能担大任,日后继承我志向的,肯定是他。”杨幺也没辜负这份信任,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出谋划策时也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在义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好景不长,公元1130年三月,起义军遭到了南宋朝廷的残酷镇压,钟相不幸被俘牺牲。义军群龙无首,一时陷入混乱。杨幺站了出来,他联络龙阳的夏诚、杨钦、杨广,以及慈利的陈寓信、松滋的李合戎、澧阳的英宣等数十名首领,重新举起义旗。他们集结了8万起义将士,在洞庭湖区利用河湖港汊的险要地形,伐木为船,垒土成寨,构建起了坚固的防线,继续与朝廷抗争。《宋史》中虽未对这一集结场景有详细记载,但从后续义军的行动来看,这次凝聚人心的举措至关重要,让农民军的声威再度振作起来。

南宋朝廷自然不会对义军坐视不管,频繁派兵围剿。公元1130年6月,朝廷任命程昌寓为鼎、澧州镇抚使兼鼎州知府,让他去镇压杨幺起义军。程昌寓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赶来,结果在鼎口被杨幺的水寨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他自己差点都没能逃掉。这一战,让杨幺和义军的名声更响亮了,也让朝廷意识到,这群农民军可不好对付。

吃了败仗的程昌寓不甘心,回去后就琢磨着怎么报仇。说来也巧,他偶然得到水手木匠高宣献上的车船图样(这车船可是个厉害玩意儿,以脚踏木制机轮为动力,大型的战船高两三层楼,能容纳近千人,在当时的水战中优势巨大),立马就下令按图打造,还招募水军,训练水战,准备一雪前耻。

公元1131年正月,程昌寓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率领新造车船及海鳅船队向下沚江夏诚水寨发起进攻。可他没想到,夏诚早就严阵以待。下沚江地形复杂,窄狭不说,江水涨落还不定。程昌寓急于炫耀车船威力,不顾这些危险,督军疾进。到了寨前,夏诚大开寨门,程昌寓心里直发毛,搞不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愣是不敢进去。结果天公也不作美,突然下起阴雨,士兵们在泥淖里泡了好几天,等天晴的时候,都疲惫不堪了。程昌寓一看这情况,想撤军,可下沚江水已经渐落,沚江口滩浅,车船根本出不去。杨幺和义军抓住机会,奋力冲杀,打得官军大败。程昌寓只能灰溜溜地乘海鳅船逃脱,他辛苦打造的车船和工匠高宣都被义军缴获了。

这下,义军可捡到宝了。他们利用鼎州、德山、澧州、钦山、药山、夹山盛产的木材,在高宣的帮助下,改制创新出十余种车楼大船,还配上轻便的海鳅船,在洞庭湖区神出鬼没,把官军打得晕头转向。每次水战,义军的车船就像威风凛凛的水上巨兽,踏车击水,往来飞快,再加上拍竿、木老鸦、鱼叉、弩拿子等各种厉害的武器,官船根本就靠近不了。《宋史纪事本末》虽未详细描述车船的战斗细节,但对义军凭借车船在水战中取得优势有所提及,足见这些战船在当时的威慑力。

公元1133年,杨幺的势力越来越大,洞庭湖区各县起义军一致推举他为总首领,称“大圣天王”,还立钟相的少子钟子义为太子,封黄诚为军师、左仆射,杨钦为军马太尉,在宝台山设立总寨,在关口要隘分置水寨70余个,建立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政权。这可把南宋朝廷吓得不轻,宋高宗赶忙启用李纲为帅,四路合击杨幺。李纲那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面对杨幺精心布置的防线和英勇善战的义军,他的“四路围剿”就像纸糊的一样,被轻易粉碎。宋高宗又改派龙图阁直学士折彦质及荆南制置使王燮率兵镇压,结果还是被杨幺打得丢盔弃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年十月,王燮卷土重来,率领水军到岳州,打算从水路下游进兵,还派统制官右世达率2000兵去鼎州,和程昌寓在上游会合,想两面夹击义军。杨幺可不是吃素的,他将计就计,先把上游诸寨的民众、牲畜转移到酉港隐蔽起来,然后用部分水军牵制上游宋军,自己则带着数千人潜乘车船数只,偃旗息鼓,放流东下。王燮一看湖中飘流着几只车船,以为义军溃败了,高兴得不得了,赶忙让崔增、吴全率领舟船数百,争相入湖。等宋军到了阳武口,水面宽阔,义军突然擂鼓呐喊,踏车回旋,车船横冲直撞,把宋军的舟船全部撞沉,崔增、吴全及属下万余人被尽数歼灭。这一战,杨幺巧施疑兵之计,利用车船的水上优势,大获全胜,成为义军击败官军的一次经典水上战役,在洞庭湖区威名远扬。

公元1134年正月至八月,在社木寨之战中,杨幺的义军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当时,南宋荆南、潭鼎澧岳制置使王燮围剿义军失败后,留统制官王渥、赵兴等四军,转隶程昌寓节制,移驻上让江口。义军乘胜出击,集结8只车船,满载精锐铁甲士卒出酉港进击上游宋军,双方在金风**战,宋军溃逃。程昌寓害怕义军攻打鼎州,就在德山沅水对岸、社木寨、船场寨各派兵500人戍守。

七月,江水暴涨,社木寨地势低平,水被灌进寨中,还冲断了新陂桥,守寨宋军没船转移,被困在里面。杨钦率领车船水军趁机直入寨中猛攻,守将许筌被杀,守寨官兵五六百人疲惫无援,被全部歼灭。这一战让南宋朝廷颜面尽失,王燮也因为出战无功,屡战屡败,连贬三官。而杨幺的义军则士气大振,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东越岳阳,西至鼎澧,北抵公安,南至长沙界内,席卷洞庭湖区7州19县,拥众达到20万,成了南宋朝廷的心腹大患。

随着义军势力的不断壮大,南宋朝廷坐不住了,决定下血本剿灭杨幺。1135年2月,宋高宗任命右仆射张浚为监军,把岳飞从抗金前线调回来,担任荆湖南北襄阳府路置使,发起对义军的第七次“围剿”。

岳飞那可不是一般人,他深知强攻不是办法,就采用了招安和军事威胁双管齐下的策略。他先是派降人杨华为间谍,潜入义军内部,暗中结交杨幺的部下,诱降义军。同时,他在湖区各要道屯驻重兵,缩小包围圈,加紧经济封锁,还在夏季进兵,践踏义军的庄稼,让起义地区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一招确实厉害,义军内部开始出现动摇。

在岳飞的引诱下,黄佐、杨钦等义军将领先后叛变投敌。杨钦还献上毒计,建议岳飞掘闸放水,伐木塞港,再把杂草漂浮在水面上。这样一来,义军的车船就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无法在水中自由行驶。

公元1135年6月11日,宝台山总寨被攻破,杨幺拒不降宋,他跳进水里企图突围。可惜,他还是被牛皋抓获。面对敌人,杨幺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圣天王”,就这样落下了人生的帷幕,他所领导的起义也随之失败。

杨幺领导的这次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口号,反映了当时广大百姓对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着无数受压迫的百姓奋起反抗。在起义过程中,他采用“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政策,豁免义区钱粮赋税,发展生产,让境内百姓过上了一段相对安稳富足的日子,使得洞庭湖区出现了“田蚕兴旺,生理丰富”的景象,深受百姓拥戴。他和义军在水战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车船等先进武器的运用,也在中**事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然而,杨幺的起义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权力的增长,他和一些领导层渐渐背离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初衷。他们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衣食住行无不穷奢极欲,连睡觉的床都要金玉镶嵌,可部下士卒和治下百姓却依旧困苦潦倒。这种反差,让不少人感到失望,也为起义的失败埋下了隐患。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义军的一些行为也给洞庭湖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他们焚烧宅院庙宇,滥杀官吏书生僧道,把滥杀无辜称为“行法”,将反抗朝廷压迫和野蛮烧杀混为一谈,使得民不聊生。直到岳飞平定杨幺军后,当地才渐渐恢复元气。

杨幺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他是那个乱世中的英雄,为了百姓的利益挺身而出,与腐朽的朝廷抗争;他也是权力和**的牺牲品,在成功和失败之间徘徊。

参考《宋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