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3章 楚威王:十一年间风云变,楚旗直插泗上途!

扬威江淮破越都,问鼎中原气自殊。

十一年间风云变,楚旗直插泗上途。

楚威王上台时,用当时大臣的话说,就是疆土虽广,劲旅虽多,却如散沙一盘。楚威王看着朝堂上那帮只会捋胡子的老臣,心里直犯嘀咕:就这?祖宗打下的基业,总不能在我手里歇菜吧?

他刚继位那阵子,天天穿着战甲上朝,吓得大臣们以为新老板要当场约架。有回相国昭阳劝他:大王,您这金贵身子总披甲胄,万一磕着碰着......话没说完就被楚威王瞪回去:盔甲就是国君的朝服,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讲究这些?

这话传到列国耳朵里,不少人笑他土包子,说楚国国君没见过世面。只有秦国的秦惠文王摸着下巴说了句:这熊商,怕是个不好惹的主。

楚威王的第一个目标,是东边的越国。这越国跟楚国算是老冤家了,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后来越国后代们就飘了,总觉得自己是东南一霸,时不时越过边境线抢点东西,跟现在小区里专偷快递的熊孩子似的。

有回越国太子姒无疆带着人马来犯,刚抢了两个县城就嚷嚷着要饮马汉江。楚威王正在吃饭,听了汇报把青铜爵一摔:给脸不要脸是吧?当即点了五万精兵,自己亲自带队东征。

两军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相遇,姒无疆还以为楚国还是以前那副好脾气,骑着马在阵前叫骂。楚威王啥也没说,抽出宝剑往前一指,楚军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冲过去。越**队平时抢老百姓还行,真遇上硬茬就怂了,没一顿饭的功夫就溃不成军,姒无疆当场被砍成了肉泥。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楚国直接把越国的地盘吞了大半,一直打到海边。《史记·楚世家》里记载这事儿: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简单说就是,不仅把越国摁在地上摩擦,还顺带威慑了一把旁边的齐国。

消息传到临淄,齐威王(注意,是齐国的威王,跟楚威王算同时代的)正跟孟子聊天,听了这消息半天没说话,最后叹口气:这熊商,下手太黑了。

收拾了越国,楚威王又把目光投向了北边的齐国。齐国那会儿也挺强,齐威王刚搞完邹忌变法,国力蒸蒸日上,俩凑到一起,就跟俩学霸比成绩似的,总得较个高下。

导火索是徐州。这地方本来是宋国的,后来被齐国占了,楚威王觉得你占就占了,还敢在那称王?(齐威王在徐州举行仪式,正式称王),这就有点打楚威王的脸了——在楚国眼里,自己才是南方的老大,你齐国凑什么热闹?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亲率大军北上,直扑徐州。齐威王派大将申缚率军迎战,这申缚是个纸上谈兵的主儿,天天研究兵法却没打过仗,刚一接战就被楚军包了饺子。楚威王站在高坡上观战,见齐军阵脚大乱,笑着对身边人说:齐国人的兵法,是用来写在竹简上看的?

这一仗楚国大获全胜,不仅夺回了徐州,还把齐国的精锐部队打残了。齐威王没办法,只好派人来求和,送了一大堆金银财宝,还把之前占的楚国小县城还了回来。楚威王拿着齐国送来的宝玉,掂了掂说:早这样不就完了?非得挨顿揍才舒坦。

不过楚威王也没赶尽杀绝,见好就收。有大臣劝他趁势北上,他摇摇头:齐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逼急了跟秦国联手,咱得不偿失。这脑子,比后来那些穷兵黩武的国君清醒多了。

别以为楚威王就知道打打杀杀,他治理国家的本事也不含糊。楚国那会儿最大的问题是贵族势力太大,地方官跟土皇帝似的,中央的命令到了地方就变味儿。楚威王上台没多久就下了道狠令:不管你是亲王还是国公,敢贪赃枉法的,一律扒皮抽筋!

有个叫景舍的宗室贵族,仗着自己是楚威王的堂叔,在封地私自加税,老百姓告到京城。楚威王让人把景舍抓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叔,你觉得这税该加吗?景舍还挺横:我封地的人,我想咋收就咋收!楚威王没废话,直接下令:拉出去,斩了!

这一下可把其他贵族吓破了胆,再也没人敢胡来了。接着楚威王又搞了郡县制改革,把全国分成十几个郡,郡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还派了监察御史下去盯着,跟现在的巡视组似的,专治各种不服。

经济上,他重点开发了江南地区,修了不少水渠,鼓励老百姓种水稻。当时的云梦泽一带(今湖北江汉平原),很快成了楚国的,每年能多收几百万石粮食。有了粮食,军队的底气就更足了,用楚威王的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打仗才有劲儿!

文化上,他也没落下。楚国本来就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跟中原不太一样,楚威王觉得不一样才好,咱得发扬光大。他建了,招揽天下文人墨客,屈原的老师宋玉就是那时候被招到楚国的。这些文化人天天写赋唱歌,把楚国的名气又炒高了一大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楚威王这辈子,最想干的事儿其实是问鼎中原。当年楚庄王就干过这事儿,到周王室问九鼎的重量,意思是我能不能取而代之,虽然最后没成功,但把楚国的野心昭告天下了。

楚威王比他前辈更直接。有回周显王派使者来楚国,楚威王当着使者的面抚摸着自己的宝剑说:周天子的鼎,放在洛阳有点浪费,不如搬到郢都(楚国都城)来,我保证天天擦得锃亮。吓得周使当场差点尿裤子,回去后赶紧跟周显王说:楚国要反!

当然,楚威王也不傻,他知道真要直接打洛阳,肯定会被列国群殴。所以他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先稳住西边的秦国,跟秦惠文王搞了个秦楚会盟,互相保证不背后捅刀子;然后收拾东边的越国、北边的齐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再慢慢向中原渗透,等着时机成熟。

可惜这机会他没等到。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突然病倒了,据说是常年征战落下的病根。弥留之际,他把太子熊槐(就是后来的楚怀王)叫到床边,指着地图说:爹给你打下的地盘,你得守好,千万别学那些败家子......话没说完就咽了气,享年也就四十出头。

他这一死,楚国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楚怀王是个典型的富二代,没他爹那两下子,还耳根子软,被秦国忽悠得团团转,最后客死他乡,楚国也一步步走向衰落。后来的人提起楚威王,都觉得可惜:要是这老爷子能多活几年,说不定统一中国的就不是秦国了。

楚威王在位十一年,成绩单相当亮眼:

一、军事上,灭越国大部,败齐国精锐,威慑秦国,把楚国的疆域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东至大海,西至巫峡,南到岭南,北达黄河,成了当时地盘最大的国家;

二、政治上,打击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让楚国从松散联盟变成了铁板一块;

三、经济上,开发江南,兴修水利,让楚国的粮食储备稳居列国第一;

四、文化上,发扬楚文化,让这个标签成了时尚潮流。

《战国策》里评价他:楚威王之时,举江东,灭越,威震齐秦,天下侧目。这评价够高了。

说到底,楚威王就像个创业公司的狠CEO,接手时公司不算顶尖,但他凭着一股子狠劲和清醒的头脑,硬生生把公司做到了行业第一。只可惜继任者不给力,没能守住这份家业。

所以说啊,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光要有能打的君主,还得有靠谱的继承人。楚威王用他的一生证明了打江山难,而他的儿子则证明了守江山更难。这道理,放到现在也一样——不管你多牛,要是后继无人,最后只能成了别人嘴里的当年勇。

参考《史记》《战国策》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