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26章 清世祖顺治:六岁登基做傀儡,亲政革新逝匆匆!

六岁登基承大统,少年心事谁同?

入关定鼎赖臣功。

董鄂魂断后,青灯伴梵钟。

亲政革新除弊政,汉官南北争雄。

天花一疫逝匆匆。

史书留争议,成败转头空。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的盛京,寒风卷着雪粒子,像要把这座后金都城冻成冰坨。皇宫深处的大政殿里,气氛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冷——皇太极突然驾崩,没留下半个字的遗诏,一群手握兵权的王爷们正围着龙椅吵得面红耳赤。这时候,一个梳着总角的小男孩被乳母抱在怀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眼前的混乱,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这场权力游戏的最终赢家。这个男孩,就是爱新觉罗·福临,后来的顺治帝。

《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崇德八年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这段看似平静的文字背后,是刀光剑影的政治博弈。当时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衮,两人一个手握两黄旗,一个掌控两白旗,谁也不服谁,差点就拔刀相向。最后还是老谋深算的代善出来打圆场,提出让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招看似折中,实则是多尔衮以退为进,为后来独揽大权埋下了伏笔。

福临的童年,说好听点是“早承大统”,说难听点就是个傀儡皇帝。每天天不亮就得被太监从被窝里揪出来,穿着沉重的龙袍去上朝,听着下面一群大老爷们讨论听不懂的军国大事。多尔衮则以“皇叔父摄政王”的身份,住在紫禁城外的睿亲王府里,却把朝廷大权牢牢抓在手里。有一次,福临想给去世的生母孝庄太后加个尊号,多尔衮眼皮都没抬就驳回了:“小孩子家家懂什么朝政,好好读书就行了。”气得小皇帝躲在宫里哭了半天,却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年,也是福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消息传到盛京,多尔衮立刻意识到这是入主中原的绝佳机会,他一边安抚朝中反对意见,一边以“为崇祯帝报仇”为名,率领八旗大军向山海关进发。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前有李自成的追兵,后无援军,走投无路之下选择向清军投降——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吴三桂倒戈”。

清军入关的过程,远比想象中顺利。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在山海关一战中被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多尔衮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占领了北京。同年十月,多尔衮亲自护送福临从盛京迁都北京,在天坛举行了登基大典。当福临站在天坛的圜丘上,望着下面黑压压的文武百官,听着他们山呼“万岁”时,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皇权的重量。《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顺治元年十月乙卯,上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遣官告祭太庙、社稷。定都燕京,纪元顺治。”从此,清朝正式取代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迁都北京后,福临的日子并没有变好,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压抑。多尔衮凭借入关之功,权势越来越大,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名字都要放在皇帝之前,出门的仪仗比皇帝还要威风。更过分的是,多尔衮还把孝庄太后接到自己的王府里“议事”,两人经常关起门来谈上好几个时辰,外面流言蜚语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懂的都懂!福临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些流言对自己和母亲来说是奇耻大辱,可他除了默默忍受,什么也做不了。

这一时期的朝政,基本上是多尔衮一人说了算。他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剃发易服”令。多尔衮认为,汉人只有剃掉头发、穿上满人的衣服,才算真正归顺清朝,于是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个政策一出台,立刻引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江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其中最惨烈的当属“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清军为了镇压反抗,在扬州屠杀了十天,死难者超过八十万人;在嘉定更是先后三次屠城,几乎把这座历史名城变成了废墟。

福临虽然不认同多尔衮的残暴政策,但也无力阻止。有一次,他看到一份奏折,上面写着江南百姓因为反抗剃发令而被屠杀的惨状,忍不住对身边的太监说:“这样下去,百姓怎么会真心归顺我们呢?”太监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万岁爷,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摄政王听到了,奴才们都要掉脑袋!”福临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从此更加沉默寡言。

除了“剃发易服”,多尔衮还在朝廷中大力打压异己,尤其是那些支持豪格的大臣。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一直是多尔衮的眼中钉,多尔衮先是以“谋逆”的罪名把豪格关进监狱,后来又找了个借口把他害死在狱中。豪格的妻子也被多尔衮强行纳为侧福晋,这种违背伦理的行为,让满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福临得知豪格的死讯后,连续几天没有上朝,躲在宫里偷偷哭泣,他知道,只要多尔衮还在一天,自己就永远只是个傀儡皇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冬天,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时不慎从马上摔下来,伤重不治去世。消息传到北京,福临先是震惊,接着是一种解脱后的狂喜。他表面上按照亲王的规格为多尔衮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可暗地里却在策划一场清算。《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顺治七年十二月戊子,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壬辰,讣闻,上震悼,辍朝三日。”这段记载看似充满了哀悼之情,实则是福临在掩人耳目,等待时机成熟后对多尔衮进行彻底的清算。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福临正式宣布亲政,这一年他刚满十八岁。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多尔衮进行清算。他下令剥夺多尔衮的一切封号,掘开他的坟墓,鞭尸示众,还把多尔衮的党羽一网打尽。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让满朝文武都见识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狠辣手段,再也不敢把他当成小孩子看待。

亲政后的福临,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远见。他深知,要想统治好这个以汉人为主的国家,光靠武力是不够的,必须重用汉官,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制度。于是,他打破了满族贵族对朝政的垄断,大量提拔汉人官员,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陈名夏和冯铨。陈名夏是江南人,文采出众,深得福临的信任;冯铨是北方人,熟悉明朝的典章制度,也是福临的得力助手。

可没想到的是,陈名夏和冯铨入职后,却因为地域差异爆发了激烈的矛盾,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内阁南北之争”。冯铨认为“南人优于文而行不符,北人短于文而行或善”,主张重用北方官员;陈名夏则讥笑北方人“强言谈文”,不学无术,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福临虽然知道两人在互相拆台,但也乐于看到这种制衡的局面,他曾对身边的太监说:“他们吵得越厉害,就越不敢欺骗朕,这叫以毒攻毒。”

为了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福临还恢复了科举制度。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清朝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录取了傅以渐等四百多名进士。这些进士后来大多成为清朝的栋梁之材,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福临对科举制度非常重视,亲自出题监考,还对考生们说:“朕不管你们是满人还是汉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朕就会重用你们。”

除了重用汉官和恢复科举,福临还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生产。当时经过多年的战乱,全国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福临下令减免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安抚流民。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全国的经济逐渐恢复,社会秩序也慢慢稳定下来。《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顺治十年六月,免直隶、江南、河南、浙江、山东、陕西、湖广、江西、福建九省灾赋。”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福临对百姓的疾苦还是非常关心的。

然而,福临的革新举措也遭到了满族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福临重用汉官、学习汉文化,是在“忘本”,甚至有人联名上书,要求福临废除这些政策。面对满族贵族的压力,福临毫不退缩,他在朝堂上公开表示:“朕身为天下之主,不仅要对满人负责,也要对汉人负责。如果只重用满人,疏远汉人,怎么能让天下百姓真心归顺呢?”这番话让满族贵族们哑口无言,也让福临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就在福临全力推行革新举措的时候,一个女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个女人,就是董鄂妃。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关于她的入宫经历,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清朝的选秀制度,秀女的年龄应该在13—16岁之间,可董鄂妃入宫时已经18岁了,这显然不符合规定。因此,有史料推测,董鄂妃最初是福临同父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被福临纳入后宫。

不管董鄂妃的入宫经历如何,她的出现确实给福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幸福。福临的前两任皇后,都是孝庄太后为了政治联姻而指定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福临对她们没有丝毫感情。只有在董鄂妃这里皇帝陛下才能感觉到自己也是个人,有血有肉有感情,而不是国家运转的机器。

董鄂妃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诗词书画,对佛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与福临的兴趣爱好非常契合。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一起探讨诗词,研究佛法,福临还把董鄂妃称为“红颜知己”。

董鄂妃入宫后的晋升速度,堪称清朝历史上的奇迹。她入宫仅一个月,就被封为贤妃;过了一个月,又被晋封为皇贵妃,这种晋升速度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福临还为董鄂妃的册封典礼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并且大赦天下,这种礼遇原本只有皇后才能享受,可见福临对董鄂妃的宠爱之深。《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顺治十三年,董鄂氏入宫,册为贤妃,十二月,晋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这段记载虽然简短,但足以看出董鄂妃在福临心中的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