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22章 明嘉宗朱由校:可怜“木匠”错投胎,大权旁落魏忠贤

斧凿声中帝座空,朝堂权落宦官峰。

百工技艺惊神鬼,一代江山付乱风。

宠信阉党忠良去,边尘四起国库空。

廿三春秋如一梦,史笔堪怜亦堪痛。

在明朝的皇帝堆里,朱由校绝对是个非主流。别人当皇帝,要么琢磨着怎么治国,要么盘算着怎么享乐,他倒好,一门心思扑在刨子、凿子上,把皇宫变成了自己的木工坊。这位在位七年的皇帝,用一把斧头劈出了明朝最荒诞的一段历史,也把自己活成了史书里一个尴尬的注脚。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朱由校出生的时候,没人觉得这孩子能当皇帝。他爹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意外之子,因为老妈是个宫女,打小就不受待见,连带着朱由校也成了皇宫里的边缘人。万历老爷子眼里只有福王朱常洵,对这个皇长孙几乎懒得正眼瞧,别说请名师教他读书了,能让他平安长大就不错了。

于是,朱由校的童年基本处于状态。别的皇子在书房里背《论语》,他在宫里追太监玩;别的皇孙跟着太傅学治国,他拿着小刀在木头块上刻小人。等他长到十多岁,还是个半文盲,连奏折都认不全——这为他后来的奇葩操作埋下了伏笔。

谁也没想到,命运这玩意儿比木匠的墨线还没准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当了四十八年皇帝的万历爷驾崩,朱由校他爹朱常洛总算熬出了头,登基成了明光宗。可这位光宗皇帝是个短命鬼,刚坐上龙椅一个月,就因为吃了暴毙,史称红丸案。

一个月内,爷爷和爹先后驾崩,十六岁的朱由校被大臣们架到了龙椅上。《明史》里写这事儿特简单: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皇长子嗣皇帝位。可当时的场面乱得像一锅粥——光宗的宠妃李选侍把朱由校扣在乾清宫,想当垂帘听政的吕后,大臣们跟抢孩子似的把他从宫里抬出来,折腾了好几天才稳定住局面。

登基那天,朱由校穿着不合身的龙袍,站在太和殿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大臣,估计心里还在琢磨:这木头椅子没我做的结实啊。他大概没意识到,自己接手的不仅是一把龙椅,还有一个烂到根儿的大明王朝。

朱由校当上皇帝后,干的第一件不是批阅奏折,而是给自己建了个木工坊。他对朝政的兴趣,还不如对一块上好楠木的兴趣大。史书记载他性喜营造,自操斧锯凿削,巧匠不能及,意思是这哥们儿拿起斧头锯子,比专业木匠还牛。

他的木工活到底有多牛?说出来能让现在的非遗传承人都汗颜。宫里的宫殿坏了,他不用工匠动手,自己带着工具就上,从设计到施工全程包办。他做的小木头人,穿着彩衣,手脚能动,五官逼真,放到市场上能卖大价钱。最绝的是他做的折叠床,又轻又结实,还能带着走,比现在的行军床还高级。

有一次,他做成了一座微缩宫殿模型,高三尺多,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样样俱全,连房梁上的花纹都刻得清清楚楚。太监们拍马屁说:皇上,这手艺能卖一万两银子!朱由校听了特得意,居然真的让人去卖,还说:你们别说是我做的,看看能不能卖出去。结果还真有人出高价买,乐得他好几天都泡在工坊里。

可皇帝总不能天天刨木头吧?大臣们急得跳脚,天天上奏章劝他理政。朱由校的应对办法很绝:让太监念奏折,他一边听一边刨木头,听到不耐烦了就挥挥手:知道了,你们看着办吧。《明史》里说他章奏多不省,意思是大臣的奏折他大多不看,全凭别人说了算。

这就给了一个人可乘之机——魏忠贤。

魏忠贤本来是个街头混混,赌钱输光了家产,干脆自阉进宫当太监。这人没别的本事,就会拍马屁,尤其会拍朱由校的奶妈客氏的马屁。客氏是朱由校从小依赖的人,在宫里地位比皇后还高,魏忠贤搭上她这条线,等于拿到了通往权力中心的门票。

朱由校天天在木工坊忙得满头大汗,魏忠贤就专挑他干活最投入的时候去汇报工作。朱由校手里拿着刨子,头也不抬地说:你处理了就行,别烦我。一来二去,朝廷大权全落到了魏忠贤手里。

这魏忠贤可真不是省油的灯。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九千岁——皇帝是万岁,他比皇帝就差一千岁,嚣张到了极点。他拉帮结派,把反对他的大臣都叫做东林党,天天琢磨着怎么收拾他们。

当时的朝堂上,简直成了魏忠贤的戏台。他的亲信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在朝廷里横着走,谁敢说个字,立马就被罗织罪名,要么流放,要么杀头。左副都御史杨涟看不下去,上奏章列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结果被魏忠贤扔进大牢,活活折磨死。《明史》里写涟死,士民莫不悲愤,可见当时老百姓有多恨魏忠贤。

可朱由校呢?他还在木工坊里忙得热火朝天。有一次,魏忠贤故意在他面前哭诉,说东林党人欺负他。朱由校一边削木头一边安慰:别哭了,我知道了,他们再闹就收拾他们。他大概觉得,这些大臣还不如他手里的木头听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忙着做家具,太监忙着搞迫害,大明王朝的日子可想而知。辽东的努尔哈赤趁机崛起,明朝军队打一次败一次,丢了大片土地。可魏忠贤还在谎报军情,说打了大胜仗,朱由校居然信了,还赏给他一堆东西。

朱由校虽然沉迷木工,但也得按规矩娶皇后。他的皇后张氏是个难得的明白人,不仅长得漂亮,还识大体,经常劝他别老跟魏忠贤混在一起。有一次,张氏把魏忠贤的罪状写在纸上,想让朱由校看看,结果被魏忠贤的人截胡了。魏忠贤跑到朱由校面前哭哭啼啼,朱由校居然还安慰他:皇后年轻,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

除了皇后,朱由校还有几个妃子,其中一个叫张裕妃。这张裕妃怀孕了,到期没生,魏忠贤和客氏就诬陷她假孕,把她关进冷宫。冷宫连口饭都不给,张裕妃渴得不行,下雨的时候爬到屋檐下接雨水喝,最后活活饿死了。朱由校知道了这事儿,居然没当回事,继续做他的木头活。

说来也怪,朱由校虽然有不少妃子,却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早产儿,没活多久就死了。后来他又有过几个孩子,不是夭折就是胎死腹中,有人说是客氏和魏忠贤搞的鬼,怕有皇子出生会威胁他们的地位。朱由校自己好像也不在乎,有没有儿子,对他来说可能还不如一块好木头重要。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夏天,朱由校带着太监去西苑划船。他大概觉得工匠做的船不够好,自己设计了一艘游船,样子挺别致。结果划到湖中间,一阵大风刮过来,船翻了,朱由校掉进水里,虽然被救了上来,却受了惊吓,落下了病根。

病了之后,朱由校还是改不了老毛病,不爱吃药,偏偏信那些道士的。他吃的药叫灵露饮,据说是用五谷杂粮蒸馏出来的,喝了能长生不老。结果越喝身体越差,才二十三岁就卧床不起了。

临死前,朱由校总算做了件靠谱的事——把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他拉着朱由检的手说:弟弟,我不行了,大明就交给你了。魏忠贤是个忠臣,你要好好用他。这话把朱由检听得一愣一愣的——估计心里在想:哥,你怕不是被木头砸坏脑子了?

天启七年八月,朱由校驾崩,在位七年,享年二十三岁。《明史》对他的评价就八个字:在位七年,妇寺窃权。意思是他当了七年皇帝,权力全被女人(客氏)和太监(魏忠贤)偷走了。

朱由校这一生,就像历史开的一个大玩笑。他要是生在木匠世家,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宗师,留下无数传世佳作。可偏偏让他当了皇帝,结果既耽误了国家,也耽误了自己的手艺。

他在位的七年,明朝加速下滑:朝廷里,魏忠贤一手遮天,忠良被杀;边境上,努尔哈赤步步紧逼,失地千里;民间,赋税越来越重,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些烂摊子,最后都扔给了他弟弟崇祯。

有人说,朱由校是故意装糊涂,用沉迷木工来躲避朝政。可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更像是真的热爱木工,对当皇帝这事儿完全提不起兴趣。就像一个被迫学钢琴的孩子,心里只想去踢足球,最后钢琴没学好,足球也没踢出名堂。

不管怎么说,这位木匠皇帝都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道奇特的印记。他做的木头活早就化成了灰烬,可他留下的那个烂摊子,却让后来的崇祯皇帝头疼了十七年,最后陪着大明王朝一起走向了灭亡。

如果有下辈子,朱由校大概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木匠,手里拿着斧头,而不是那枚沉甸甸的玉玺吧!

参考《明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