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82章 金世宗完颜雍:帝王中的“劳模”,开创“大定之治”

东京龙起定乾坤,大定风华岁月存。

节俭躬行兴盛世,仁心善治惠黎元。

振兴女真寻根本,融合汉俗启新门。

小尧舜名传千古,青史长留美誉痕。

天辅七年(公元1123年),完颜雍出生在上京,他可不是一般的孩子。这小家伙生得那叫一个体貌奇伟,胡子长得都过了肚子,更神奇的是,他胸口有七颗痣,排列得跟北斗七星似的,搁现在那就是妥妥的“天选之子”标配。

完颜雍打小就性格仁孝,为人沉静还特别明达,搁现在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且他骑射技术一流,在女真族里那是公认的第一。每次出去打猎,村里的老头老太太都跟追星似的,跟着去看他一展身手,那场面,比现在看明星演唱会还热闹。

皇统年间,按照宗室子弟的惯例,完颜雍被授予光禄大夫,还封了葛王,当上了兵部尚书,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仕途快车道。到了天德初年,他又去判会宁牧,之后那官职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路调动,判大宗正事、中京留守、燕京留守、济南尹……贞元初年,他成了西京留守,三年后又改到东京,还进封赵王。正隆二年,他被降封郑国公,后来又进封卫国,三年后再任留守,徙封曹国。这一路折腾,他的人生阅历可丰富了不少,也积累了不少政治经验。

完颜雍这前半生,虽然官职换来换去,但总体还算顺风顺水。可谁能想到,他的命运转折点很快就来了。当时在位的海陵王完颜亮,那可是个疑心重、手段狠的主儿。他瞧完颜雍在女真贵族里威望挺高,心里就不踏实,跟防贼似的防着他,时不时就给他换个官职,就怕他在一个地方扎根太深。

后来,完颜亮干脆把完颜雍派到东京(辽阳)当留守。这还不算完,他还惦记上了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让她入京为质,那心思路人都能看出来。乌林答氏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洁,也为了不让丈夫为难,在进京半道上自杀了。这事儿可把完颜雍给伤透了,也让他对海陵王的怨恨更深了。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王野心勃勃,想一举拿下宋朝,于是厉兵秣马,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动南伐。这一下,金国上下可就乱套了,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多地都爆发了起义。

与此同时,还有个麻烦事儿。当时金国征调契丹部的壮丁当兵,契丹人本来就不乐意,就跟使者反映情况。结果这使者叫燥合,怕海陵王怪罪,愣是没敢把这事儿上报。契丹人一看,这不是欺负人嘛,一怒之下就反了。这造反的队伍里,有个咸平府谋克括里,他攻陷了韩州,占据咸平,还打算进犯东京。

八月,守孝中的完颜雍被起复为东京留守。好在婆速路的四百兵马来会合,一起讨伐括里,城中还有几百子弟自愿当兵。完颜雍的舅舅兴中少尹李石,虽然因病免官在家,但关键时刻还是挺身而出,帮着外甥料理东京留守事务。

完颜雍带着队伍出征,那场面相当震撼,战鼓声响彻天际,旌旗多得都把原野给遮住了。造反的那帮人一听,以为国公(完颜雍)带了十万大军来了,吓得腿都软了,到了渖州就赶紧逃了。巧了,乌延查剌等人也打败了贼兵,撤到常安县。这时候,海陵王派婆速路总管完颜谋衍来讨贼,完颜雍就把自己的兵马交给了他。

九月,完颜雍回到东京。可这东京留守府里也不安生,副留守高存福,他女儿在海陵王后宫,所以海陵王就派他来监视完颜雍。这不,完颜雍用造兵器剩下的材料造了几十副铠甲,高存福就到处嚷嚷:“留守造铠甲干啥,这不是要造反吗?”还偷偷派人报告海陵王。他还和推官李彦隆借口击球,谋划着对完颜雍不利。好在高存福家人把这阴谋给泄露了,平定知军李蒲速越也向完颜雍报告了这事。

海陵王之前就听说完颜雍有病,还派亲信来探听动静,这次又派谋良虎图谋淮北诸王,完颜雍心里那是又气又怕。等他讨伐括里回来,走到清河,碰到个以前的小吏六斤,从南边骑马赶来。六斤一见到完颜雍,就竹筒倒豆子,把海陵王杀母、杀兄子檀奴、阿里白以及枢密使仆散忽土等事儿全说了,还提醒他:“海陵王还要派人来害宗室兄弟呢!”完颜雍一听,更慌了。再加上又得知高存福要谋害自己,而且事情都有苗头了,在舅舅李石的劝说下,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完颜雍以商议防备贼寇的事儿为由,把官属召集到清安寺。李彦隆来得早,高存福磨磨蹭蹭,叫了好几次才来,结果一到就被当场拿下。这月,还有祥瑞出现,有云彩从西边来,云中出现黄龙,仿佛老天都在预示着要改朝换代了。

十月辛丑,南征万户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奴等从山东率领所部兵马两万,完颜谋衍从常安率兵五千,都来归附完颜雍。谋衍一见到完颜雍,就恭恭敬敬地以臣子之礼拜见。乙巳,各路军马入城,一起击杀了高存福等人。当天夜里,将士们身披铠甲,把皇城围得严严实实,就等着拥立完颜雍称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丙午,天空出现庆云,这可是大吉之兆。官属和诸军都来劝进,完颜雍假意推辞了好一会儿,心里估计早就乐开了花。最后,他亲自祭告上天和太祖庙,回到宣政殿,正式即皇帝位。这一称帝,可就和海陵王彻底撕破脸了。

完颜雍称帝后,立马开始论功行赏,任命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为元帅左监军,完颜福寿为右监军,卢万家奴为显德军节度使。丁未,他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定,还下诏把海陵王的罪恶一条一条列出来,公之于众,这就相当于在舆论上给自己正名,告诉天下人,自己称帝是替天行道。

己酉,完颜雍犒赏将士,根据功劳大小,赏赐官职和财物,还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徭役。会宁、胡里改、速频等路南伐的各路军马,到尚书省集合,有人上奏请求让从军回来的人补充各局司承应人和官吏的空缺。完颜雍却说:“原来的人南征回来,怎么安置他们呢?实在必不可少的职位,适量任用新人就行了。”从这就能看出,他考虑事情很周全,不想厚此薄彼,寒了老部下的心。

辛亥,完颜雍任命利涉军节度使独吉义为参知政事。中都留守、西北面行营都统完颜彀英率领三万兵马驻扎在归化,被任命为左副元帅。丁巳,他拿出内府的金银器物犒赏军队,官吏和百姓也纷纷拿出财物资助官府,这军民一心的场面,让完颜雍心里暖暖的,也更坚定了他治理好国家的决心。

壬戌,完颜雍任命前临潢尹晏为左丞相。癸亥,他下诏告知南京太傅、尚书令张浩,让他知道新皇帝登基的事儿。甲子,兴平军节度使张玄素前来拜见。尚书省上奏说:“正隆年间战争之后,进献钱粟的人应该酌情授予官职。”完颜雍批准了。他还下诏派移剌札八去招抚叛乱的契丹各部,任命前肇州防御使神土懑为元帅右都监,这一系列操作,迅速稳定了朝堂和局势。

十一月己巳朔,完颜雍任命左丞相晏兼任都元帅。辛未,任命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政事。己卯,下诏征用民间马匹充作军用,等战事结束后归还主人,马匹死亡的给予赔偿。阿琐、璋杀了同知中都留守事沙离只,阿琐自称中都留守,璋自称同知留守事,还派石家奴等人来上表祝贺。辛巳,完颜雍下诏告知群臣自己前往中都的日期。壬午,他对中都转运使左渊说:“宫殿里的陈设不要增加添置,不要役使一个百姓来打扰他们,只要小心守护宫禁,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就行了。”他还任命尚书右司员外郎完颜兀古出为诏谕高丽使。癸未,派权元帅左都监吾札忽、右都监神土懑、广宁尹仆散浑坦去讨伐契丹各部。甲申,他追尊自己的父亲幽王为皇帝,谥号简肃,庙号睿宗,母亲蒲察氏为钦慈皇后,李氏为贞懿皇后。群臣给完颜雍上尊号为仁明圣孝皇帝。乙酉,追复东昏王帝号,谥号武灵,庙号闵宗,昭告天下。封儿子实鲁剌为许王,胡土瓦为楚王。戊子,完颜雍辞别太祖庙和贞懿皇后园陵,己丑,前往中都。走到小辽口时,派中都留守宗宪先去中都准备。壬辰,走到梁鱼务。枢密副使、北面行营都统白彦敬、南京留守北面行营副统纥石烈志宁把自己统领的军队数量上报。安武军节度使爽前来归附。乙未,完颜元宜等人在扬州杀了海陵王。丙申,走到义州。丁酉,宋人攻破陕州,防御使折可直投降,同知防御使事李柔立战死。

十二月乙卯,走到三河县,左副元帅完颜彀英前来朝见。丙辰,走到通州,延安尹唐括德温前来朝见。丁巳,到达中都。戊午,拜谒太祖庙。己未,在贞元殿,接受群臣朝拜。庚申,任命元帅左监军高忠建等人为报谕宋国使,告诉宋朝新皇帝登基的事儿。壬戌,下诏免除从东京扈从到京师的军士三年赋税徭役。同知河间尹高昌福上书陈述治国策略,完颜雍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挺有道理,就下诏让内外大小职官都来陈述治国策略,广开言路,这可是当皇帝的明智之举。丙寅,下诏让左副元帅完颜彀英筹划南边以及陕西等路的事务,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长远打算。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正月戊辰朔,发生日食。按照惯例,要击鼓用币祭祀,完颜雍为了表示敬畏,撤去音乐,减少膳食,还不上朝听政。庚午,他对宰相说:“提拔贤能,辞退不才之人,这是宰相的职责。有些人有才能比自己高,就害怕他们分权,往往不肯把他们引荐到同列,我很不赞同这种做法。你们可别这么小心眼。”他这一番话,既是告诫宰相,也是在为自己选拔人才铺路,要打造一个高效廉洁的朝廷班子。

这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儿。都统斜哥、副统完颜布辉擅自更换中都官吏,这可犯了大忌。完颜雍毫不留情,把斜哥除名,完颜布辉削去两级官阶,直接罢免。辛未,他在太和殿大宴百官,宗戚命妇也都有赏赐,大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可这背后,完颜雍也在观察着这些臣子们的表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壬申,他敕令御史台检察六部的公文,要是有拖延不办或者办事不当的,都要举报弹劾。甲戌,废除迎赛神佛的禁令,让老百姓能自由地进行一些传统的宗教活动,缓和社会矛盾。乙亥,他前往大房山,丙子,祭祀山陵,祭祀完了,他本来想打猎再回去,左丞相晏等人赶紧劝谏:“边境战事还没平息,不宜出游打猎。”完颜雍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劝谏,戊寅,回到宫中。他还趁机告诫晏等人:“我一直仰慕古代帝王,虚心接受劝谏。你们有话就直说,别藏着掖着,自己图个清闲。”从这些事儿就能看出,完颜雍虽然当了皇帝,但还是很虚心,愿意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辛巳,兵部尚书可喜等人谋反,被完颜雍发现,直接伏诛,还下诏通告天下。这一天,他还赏赐了扈从的猛安谋克甲士,一直到阿里喜(女真军队中的基层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赏赐,既震慑了心怀不轨之人,又安抚了军心。他还派左副点检蒲察阿孛罕等赏赐河南将士,稳定前线军心。任命前劝农使移剌元宜为御史大夫。下诏让前工部尚书苏保衡、太子少保高思廉赈济赏赐山东百姓粟帛,没有妻子的,要把姓名登记上报,关心百姓生活,这皇帝当得还挺贴心。庚寅,实行纳粟补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财政压力,也给了一些人上进的机会。

这边朝堂刚稳定点,那边又有麻烦了。之前造反的契丹人,在萧窝斡的带领下,势力越来越大,成了完颜雍的心腹大患。壬辰,完颜雍任命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率领军队讨伐萧窝斡。这萧窝斡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他带着契丹军队,东奔西跑,和金军打起了游击战。

完颜谋衍带着大军追了好久,才在长泺追上萧窝斡。双方一交战,打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一开始,金军还占了上风,可萧窝斡这小子狡猾得很,瞅准机会就突围跑了。完颜谋衍也不着急追,在后面慢悠悠地跟着,气得完颜雍不行。

他赶紧派了仆散忠义去代替完颜谋衍当主帅。仆散忠义一到,就改变战术,带着军队昼夜兼程,终于在袅岭西陷泉追上了萧窝斡。这一战,仆散忠义身先士卒,鼓舞了金军士气,把萧窝斡打得落花流水,萧窝斡带着几个残兵败将,慌慌张张地往奚部逃去。

后来,萧窝斡被自己的手下抓住,献给了金军,这场契丹叛乱总算是平定了。完颜雍知道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这下可以专心搞国家建设了。

解决了内部叛乱,完颜雍又把目光投向了和宋朝的关系。之前海陵王南伐,宋金两国打得不可开交,百姓苦不堪言。完颜雍可不想再打下去了,他派人去和宋朝谈判。

宋朝那边也被战争拖得疲惫不堪,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和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签订了“隆兴和议”。这和议规定,宋不再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岁贡改为岁币,而且数量也减少了;双方疆界维持绍兴和议时的状态。

这和议一签,宋金两国之间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完颜雍就趁着这个机会,在国内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还兴修水利,让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金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人口也逐渐增加,国家慢慢走上了正轨。

完颜雍这人,可不满足于国家仅仅稳定,他还有更大的抱负,那就是让金国走向繁荣昌盛。于是,他开始在国内推行一系列改革。

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有才能就任用。他还经常亲自考察官员,对于贪污**、无能之辈,毫不留情地撤职查办。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县令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立马派人去调查,查证属实后,直接把这县令革职查办,还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警示其他官员。这一下,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官员们都不敢再胡作非为了。

在经济上,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他还鼓励商业发展,减少商业税,让市场活跃起来。金国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纺织业和陶瓷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国外。

在文化上,他可有点纠结。一方面,他大力推广儒家文化,完善科举制度,选拔汉族人才,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他自己汉语说得贼溜,经常引经据典教育大臣,还亲自给太子讲《资治通鉴》。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女真族被汉化,失去本民族的特色和勇武精神。于是,他下令恢复猛安谋克骑射传统,定期组织大型狩猎和骑射考核,贵族子弟必须参加,成绩还和工资、升职挂钩。射得差的,不仅罚钱,还丢人。一时间,贵族们都哭着找弓箭教练,忙着练习骑射。他还要求重要国宴必须穿女真传统服饰,奏乐唱歌必须用女真语,可宴会流程礼仪规矩又按汉人的来,祭祀祖宗用女真萨满仪式,祭孔又用儒家礼法——这混搭风玩得挺溜,既保住了女真的根,又不耽误学汉人的好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民族政策上,完颜雍更是个明白人。他知道金国地盘上民族多,光靠打压不行,得搞团结。他规定契丹人、汉人、渤海人只要有本事,照样能当官,还能和女真人通婚。有个汉人官员叫梁肃,因为会理财,被他一路提拔到参知政事,成了核心班子成员。契丹人移剌道,原本是个小官,因为清廉能干,最后做到了宰相。这下各族人都服了,觉得跟着这位皇帝有奔头,国家自然就稳了。

完颜雍这皇帝当得,一点都不轻松,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批阅奏折到深夜,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大臣们劝他歇会儿,他总说:“老百姓还在地里忙活呢,我这点累算啥?”

他不光勤奋,还特别节俭,堪称金国“最抠门皇帝”。宫里的地毯用旧了,他让人缝缝补补接着用,不许换新的。有回太子想给东宫添点新家具,他瞪着眼说:“旧的能使就别换,你当皇帝儿子就该铺张?”连自己的衣服,都是洗了又洗,打了补丁还在穿。

有一年大旱,他带头吃素,每天就喝点粥,还跑到郊外祈雨,跪在太阳底下暴晒,直到下雨才起来。大臣们心疼他,给他打伞,他还不让:“老百姓盼雨盼得焦头烂额,我这点罪算什么?”就冲这份心,老百姓能不拥护他吗?

他对贪官污吏那叫一个狠。有个叫李通的官员,贪污了几百贯钱,被他发现后,直接拉到集市上斩首示众,还把他的家产全充公了。他常说:“当官的要是敢拿百姓的钱,我就让他没好下场!”吓得那些想伸手的官员赶紧把爪子缩了回去。

别看完颜雍治国时铁面无私,在家里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发妻乌林答氏,当年为了保全他,被逼自杀,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当了皇帝后,他再也没立过皇后,后宫也没啥美人,心里就装着乌林答氏一个。

他对儿子们要求也严。有回太子完颜允恭出去打猎,踩坏了老百姓的庄稼,被他知道后,狠狠骂了一顿:“你是未来的皇帝,老百姓的庄稼就是命根子,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罚太子去给老百姓赔罪,还让他闭门思过三天。

不过他也不是光会骂,对孩子们的教育很上心。他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儿子们读书、骑射,还经常亲自监督他们学习。有回小儿子完颜允济射箭没射中,哭丧着脸,他没骂,反而拿起弓示范:“你看,拉弓要稳,瞄准要准,心别慌。”手把手教到儿子射中为止。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完颜雍已经六十五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还是照样天天上朝,处理国事。大臣们劝他退休享福,他摇摇头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得为国家办事。”

这年正月,他病倒了,躺在床上还惦记着边境的防务,拉着宰相徒单克宁的手说:“北边的蒙古人要防着点,别让他们闹事。还有,老百姓的赋税别太重,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徒单克宁一边哭一边点头。

正月初二,这位当了二十九年皇帝的“小尧舜”,在中都皇宫里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他留下遗诏,让皇太孙完颜璟继位,还嘱咐丧事从简,别打扰老百姓。

《金史》里评价他:“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号称‘小尧舜’,此其效也。”这话一点不假,他在位的二十九年,金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大定之治”,这可是金国最黄金的时代。

回头看看完颜雍的一生,从被海陵王猜忌的落难王子,到临危受命的开国之君,再到开创盛世的中兴之主,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复杂的局势中步步为营,既保住了女真的根基,又吸收了汉人的智慧,把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就认一个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他勤俭、勤政、爱民,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为君者,当以民为天”的道理。虽然他也有纠结的时候,想保住女真本色又怕跟不上时代,但总的来说,他做到了平衡,做到了让大多数人满意。

这样的皇帝,难怪会被后人称为“小尧舜”,难怪他的故事能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他告诉我们,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领袖,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脚踏实地做事,就能留下好名声,就能被历史记住。完颜雍的一生,就像他所处的“大定”年号一样,安定、稳固,也闪耀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光芒。

参考《金史》《资治通鉴》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