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56章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疑影到“高梁河”战神

烛影斧声千秋谜,黄袍加身续传奇。

勤政崇文开盛景,燕云遗恨志难期。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宛如一颗复杂而耀眼的星辰,以充满争议又影响深远的一生,在宋史的篇章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光义出生之时,便自带传奇色彩。其母昭宪皇后杜氏梦到神人捧日授予自己,随后便有了身孕 ,他出生那晚,赤光上腾,如火焰照亮夜空,街巷都弥漫着奇异的香气,仿若上天都在预示着这个孩子未来的不凡。

幼年的赵光义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和小伙伴们玩耍,大家都对他敬畏有加,甘心听从他的“指挥”,活脱脱一个孩子王。长大后,他仪表堂堂,“隆准龙颜”,一看就有大人物的气质。而且他非常好学,父亲宣祖在淮南领兵作战时,攻破州县后,别的财物一概不要,专门搜罗古书带回来给赵光义,还常常督促他学习。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赵光义不仅擅长文学,还掌握了多种技能,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到了后周时期,赵光义担任供奉官都知。后来哥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赵光义的人生也随之开启了新的篇章。他先后担任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等职,在哥哥亲征泽、潞时,他以大内点检的身份留守京城,之后又领泰宁军节度使,一路平步青云。征讨李重进时,他担任大内都部署,还加官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后来又兼任中书令。征讨太原时,他改任东都留守,还被赐予门戟,封晋王,地位排在宰相之上。可以说,在太祖一朝,赵光义已经积累了极高的威望和权力,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在一片质疑声中登上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烛影斧声”疑案,《宋史纪事本末》也没有明确记载真相,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有人说,太祖是正常死亡,赵光义是合法继位;也有人说,当晚兄弟二人在宫中饮酒,烛影之下,似乎有异常动静,之后太祖就驾崩了,赵光义的继位充满了阴谋的味道。这个谜团至今都没有定论,但赵光义确实在太祖驾崩后,迅速稳定了局势,登上了皇位。

刚即位的赵光义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稳定人心,他大赦天下,连那些平时赦免不了的罪犯都被免除了罪行,这一招迅速赢得了不少民心。他还对皇室宗亲、朝中大臣进行了一系列的封赏,将弟弟赵廷美封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将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封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同时,对宰相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枢密使曹彬、楚昭辅,宣徽南院使潘美等朝中重臣都进行了加官进爵,让大家都能在新朝得到好处,从而支持他的统治。

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赵光义也不忘对外展示自己的大国风范。他册封权知高丽国事王伷为高丽国王,派遣使者出使契丹告哀,向周边国家宣告宋朝的新君即位,展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外交手段。

赵光义深知,要想让宋朝长治久安,必须改变五代以来武将擅权的局面,于是他大力推行“崇文抑武”政策。他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让更多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这一举措可不得了,无数寒门子弟看到了希望,纷纷埋头苦读,一时间,全国上下读书的风气愈发浓厚。《宋史》记载:“帝锐意文史,太平兴国初,诏诸州大索知天文术数人送阙下。”他还组织编纂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大型典籍,这可是文化界的大工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赵光义的统治下,文官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句话就是他说的。他通过这些措施,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以文官为主导的政治体系,让宋朝的政治环境变得相对稳定,为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赵光义虽然是个文人皇帝,但他也有自己的军事抱负,一心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未竟的事业。太平兴国四年,他亲率大军北伐北汉,一路势如破竹,成功灭掉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可是不小的功绩。

可接下来的北伐契丹,就没那么顺利了。高粱河之战,宋军起初打得还不错,可后来被契丹援军打得大败,赵光义本人也中了箭,坐着驴车才仓皇逃脱,这可真是太狼狈了。这场战役让宋朝损失惨重,也让赵光义的威望受到了一定影响。

但赵光义并没有放弃,雍熙三年,他再次发动北伐,史称“雍熙北伐”。这次他兵分三路,本想着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东路军在曹彬的率领下,贸然进军,被契丹打得大败;中路军和西路军也受到牵连,不得不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西路军副帅杨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杨家将的代表人物,为了掩护百姓撤退,陷入重围,最终战死沙场。这场战役的失败,让宋朝彻底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此后宋朝在对辽关系上,逐渐转为守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光义在位期间,皇位传承问题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按照所谓的“金匮之盟”,皇位应该兄终弟及,先传给弟弟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给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可赵光义既然已经当了皇帝,哪还愿意把皇位再传给别人呢?

于是,他开始对赵廷美下手。先是诬陷赵廷美谋反,将他贬到房州,赵廷美最终在房州抑郁而死。而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也因为在北伐时,建议赵光义对将士进行封赏,被赵光义一顿臭骂,说等他自己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赵德昭不堪受辱,回家后就自刎而死。另一个侄子赵德芳也英年早逝,死因不明。就这样,赵光义扫清了皇位传承路上的障碍,为自己的儿子赵恒顺利继位铺平了道路。

到了晚年,赵光义开始沉迷于宗教,尤其是道教。他广召道士,修建宫观,还亲自参与道教典籍的编纂。他为什么这么痴迷道教呢?一方面,他可能是想通过宗教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毕竟当皇帝压力也挺大的;另一方面,他也想利用道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还写了很多与道教相关的诗词,像《逍遥咏》《缘识》等,在这些诗词里,既有对宇宙哲理的思考,也有对自己治国理念的阐述,虽然文学性比不上那些大诗人,但也算是他独特的“政治宣言”了。

至道三年三月,赵光义驾崩,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他在位二十一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扩大科举、编修典籍、推动文化发展,让宋朝的文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的皇位继承充满谜团,军事上的失败也让宋朝的边疆压力增大,兄弟侄子的悲剧更是让他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光义,这位在“烛影斧声”后登上皇位的皇帝,他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的历史传奇,充满了权谋、野心、抱负与遗憾,让后人不断地去探寻、去解读。

参考《宋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