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10章 北魏末年的"皇帝速食店":从元晔到元修的荒诞接力赛

龙椅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昨日金銮殿,今朝野草花。

权臣刀上肉,宗室风中沙。

六朝兴废事,笑看一杯茶。

要论中国历史上最的皇位继承,北魏末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从公元530年到534年,短短四年间,龙椅上换了五个皇帝,平均任期不足一年。这伙人里,有被按着头登基的,有刚坐热乎就被废的,还有硬撑着跟权臣叫板最后跑路的。说好听点是皇室宗亲轮流坐庄,说难听点,就是权臣手里的提线木偶——线断了,人也就没了。

元晔这名字,在北魏宗室里不算起眼。他是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孙,按辈分是孝庄帝元子攸的堂叔,但论实力,也就是个偏远宗室,平时最大的梦想可能是安稳当个王爷,喝点小酒遛遛鸟。

可命运这玩意儿,总爱跟老实人开玩笑。公元530年,孝庄帝元子攸手刃权臣尔朱荣,本以为能亲掌大权,没想到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堂弟尔朱世隆不干了。《魏书·前废帝纪》里说,这俩人举兵向洛,以讨荣为辞,打着为尔朱荣报仇的旗号,带着大军就往洛阳杀。

杀到半路,尔朱兆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是臣子,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还行,直接称帝有点说不过去。得找个宗室当幌子,显得师出有名。找谁呢?翻来翻去,发现正平太守元晔恰好在附近,还是皇室血脉,人看着也老实,好拿捏。

就你了!

于是,在尔朱兆的热情邀请下,元晔被迫在长子城(今山西长子)登基,改元建明。《北史·魏本纪》里写得直白:尔朱兆等立晔为帝——一个字,道尽了傀儡的本质。

元晔当上皇帝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尔朱兆带着他进了洛阳,杀了孝庄帝,大权全在尔朱家手里。元晔每天上朝,看着底下尔朱世隆、尔朱兆等人指手画脚,自己连句话都插不上。更惨的是,他连亲戚都保不住。尔朱世隆觉得元晔的宗室关系太远,疏属,又无人望(《资治通鉴》),迟早是个麻烦,不如换个更根正苗红的。

公元531年二月,当了三个月皇帝的元晔,被尔朱世隆以德行有亏为由废黜,降为东海王。史书里没写他被废时的反应,估计是麻木了——反正这皇帝当得跟做梦似的,醒了,也就算了。

后来,元晔被新皇帝元恭赐死。临死前,他可能才想明白:这龙椅,不是谁都能坐的,尤其是权臣递过来的。

元晔被废后,尔朱世隆需要一个新的傀儡。这次,他挑中了元恭。

元恭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身份比元晔正统多了。但他有个特点:据说哑巴了八年。

为啥哑巴?还不是怕惹祸。北魏末年政局混乱,宗室杀头跟切菜似的,元恭干脆装病,说自己嗓子坏了,不能说话,躲在家里看书,眼不见为净。《魏书·节闵帝纪》记载: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以孝闻。正光中,拜给事黄门侍郎。以元叉擅权,遂称疾不起。久之,因托喑病。

尔朱世隆找上门时,估计也犯嘀咕:这人哑巴了,怎么当皇帝?别是装的吧?于是派人去试探,问他:大王若能登基,可不能一直不说话啊。元恭一听,知道装不下去了,当即开口:天何言哉!意思是,老天爷也不说话,不照样管着万物?

这一开口,可把尔朱世隆惊着了:好家伙,不仅会说话,还挺有文化!就他了!

公元531年二月,元恭登基,是为节闵帝。这位皇帝,装了八年哑巴,一上岗就展现出过人的智商。他知道自己是尔朱家立的,表面上对尔朱世隆百依百顺,暗地里却在观察局势。

当时,另一个权臣高欢已经崛起。高欢本来是尔朱荣的部下,尔朱荣死后,他趁机发展势力,看不惯尔朱家专权,于是另立元朗为帝,跟元恭对着干。

公元532年,高欢率军击败尔朱氏,攻入洛阳。元恭的好日子到头了。高欢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找理由废帝。他给元恭安了个前废帝的头衔,说他德行有亏,不堪为君。《北史》里写,高欢把元恭关在崇训寺,最后遇弑,年三十五。

元恭死前,还保持着皇帝的体面。有人给他送毒酒,他说:我死可以,但不能用毒酒,太难看。于是让人用绳子把自己勒死了。这位装了八年哑巴的皇帝,刚当了一年多,就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只能说,演技再好,也架不住权臣手里的刀快。

高欢废了元恭,自己手里也得有个皇帝。这次,他选了元朗。

元朗是章武王元融的儿子,论辈分,比元恭还低一辈,当时才19岁,还是个少年。高欢选他,就是看中了他年纪小、背景浅,好控制。《魏书·后废帝纪》说他少称明悟,但在高欢面前,再聪明也没用。

公元531年十月,元朗在信都(今河北邢台)登基,改元中兴。说是皇帝,其实就是高欢的移动公章,高欢说啥,他就得同意啥。

可元朗这过渡品的保质期,比元晔还短。高欢打败尔朱氏后,觉得元朗出身太低,疏属,又无德望(《资治通鉴》),撑不起场面,于是开始物色新的人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看中了元修。元修是孝文帝元宏的孙子,身份够硬,而且沈厚少言,好武事(《魏书·出帝纪》),看起来像个能当皇帝的样。

公元532年四月,高欢找了个借口,说元朗非正绪,废了他,降为安定王。一个月后,元朗被秘密处死。可怜这少年,当了半年皇帝,连龙椅都没坐热,就成了高欢换人的垫脚石。

临死前,元朗可能都没弄明白:我到底做错了啥?其实他啥也没做错,错就错在,他是高欢手里的临时道具,用完了,自然要被扔掉。

元修能当上皇帝,全靠高欢。但他跟前面几个傀儡不一样,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当真正的皇帝。

公元532年七月,元修登基,是为出帝。刚上台,他就跟高欢较上了劲。高欢想把女儿嫁给元修,元修不愿意,找了个借口推辞了;高欢在朝中安插亲信,元修就提拔自己人,比如斛斯椿、王思政,跟高欢对着干。

《魏书·出帝纪》里说,元修性沉厚,少言语,好武事,平时喜欢跟武士们练摔跤、比射箭,一心想培养自己的军事力量。可他忘了,高欢手里握着北魏最精锐的部队,自己那点家底,根本不够看。

矛盾越闹越大。公元534年,元修觉得再待下去迟早被高欢干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亲信跑路了。跑哪去了?投奔关中的宇文泰。

宇文泰是另一个权臣,跟高欢是死对头。元修觉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宇文泰肯定会帮自己。可他没想到,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宇文泰表面上对元修毕恭毕敬,暗地里却把他看得死死的。元修到了长安,发现自己还是个傀儡,而且宇文泰比高欢更狠。两人矛盾激化,宇文泰忍无可忍,公元535年,干脆把元修杀了,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

而高欢呢,见元修跑了,也不含糊,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建立东魏。

就这样,北魏在元修手里,彻底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元修成了北魏最后一个皇帝,也成了历史上少有的跑路皇帝。《北史》评价他:出帝锐情政事,欲牢笼权纲,而才不逮志,高欢既逼,遂至奔亡。说白了,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从元晔到元修,北魏最后这五位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他们有的是被迫登基,有的是主动争位,最终却都成了权臣手里的棋子。

《魏书》里说:自孝昌已后,天下淆乱,权臣擅命,宗枝芟夷。意思是,从孝昌年间开始,天下大乱,权臣把持朝政,皇室宗亲被杀得差不多了。到了元晔、元恭这时候,北魏的气数早已尽了,所谓的皇帝,不过是权臣用来遮羞的幌子。

这四年荒诞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权力这东西,就像龙椅上的泡沫,看着光鲜亮丽,一戳就破。尤其是在乱世,没有实力支撑的皇位,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催命符。

参考《魏书·前废帝纪》《北史》《资治通鉴》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