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二十年前的你 > 第八十三章 躲进书里

二十年前的你 第八十三章 躲进书里

作者:云心若诗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2 19:3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

日记:

.

2001年5月8日……星期二……晴

.

好久没收到小点子、苏小鹏和春生的信了,想必都忙于高考备考,腾不出空来写信吧。前几天劳动节放假,去苏小鹏家没碰到她,给她留话,让她有空到家里来玩,她也没来,想必是高考前的事太多了吧……

放假期间,我的事也不少,除了陪表弟打球,妈妈还非要拉我上街给我买衣服,说上大学还是需要两身像样的行头。买衣服是好事,可上大学的事还没谱,万一没考上或没考个好大学,这衣服不就成了现成的被念叨的由头?而且跟妈妈逛街买衣服可不是件轻松的事。通常我喜欢的不会买,妈妈会找各种理由给它们扣上“丑”、“奇装异服”之类的帽子,或者直接对我进行“臭美”、“九精八怪”之类的人身攻击;而妈妈要买的我看不上,在试穿环节我会各种不配合。在样式上我俩不存在大的分歧的衣服,大概率会被卡在价格上。经过多年训练,我已能在看过标签后和妈妈默契一致地笑着回应服务员:“再看看。”这么多年了,每次都乘兴而出,败兴而归,毫无意外。

我厌倦了每次买衣服的折磨,摆出乖巧的样子说不用买,不用花不必要的钱,穿原来的旧衣服挺好,说不缺衣服,说没有看得上的,说要在家写作业,说她的冰棍摊子要人看守……无论说什么都打消不了妈妈拉我去逛街的心,只好跟她一起出了门。一下午逛遍了街上卖衣服的店铺,一件没买成。妈妈一副任务没完成下次接着再来,不买到决不罢休的架势,我终于放弃自己的坚持,同意了买妈妈看中的T恤和休闲裤。不知这妥协能否算是种智慧,还是单纯的软弱。

现实生活的压抑、无法抗拒又无力改变,只能让人逃离。对学生而言,躲进书里是一个绝好的方式,书像一个时空隧道,带我们进入作者塑造的另一个世界,通过文字猜测作者是怎样的人是我看书的另一附属乐趣。我又开始看各种闲书了。

《痛并快乐着》看了大半,白岩松在里面记录了许多他的人生经历、新闻人的生活以及他眼中的世界。文字平实、不华丽,但时而观点犀利、独到、引人深思。他记录的奥运、香港澳门回归之类的大事件,与我生命中的某一刻同步过,我有的烦恼、迷茫和纠结他也曾有过。他不只是严肃光鲜的媒体人,也是普通的凡人,有幽默活泼、追求时尚的一面。他说阅读、足球、音乐是他逃避现实的方法。我深有同感!打球、跑步,运动到精疲力竭,忘我地拉二胡,原来我骨子里是想逃避些什么。这书看起来感觉很熟悉,像在看日记,当然他的“日记”比我写的好。他看到的世界与我不同,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迷茫的方式与我不同,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让我跳出既有思维反思的地方。他像一位素未蒙面的好友,分享自己的挫折和迷惑,又像一盏明灯,以自身的经历指明了某个前进的方向。

.

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晴

.

昨天和丁静去阅览室看到一本散文集,写得挺好,可惜时间有限,我只看完了前两篇。

《悲伤的小号》作者说他喜欢悲伤——淡淡的悲伤,人在失意悲伤时最能接近诗的意向,只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已成了一种奢侈品。他说重精神感受、轻物质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越来越少,让他有些悲伤。

每每考试后,我心中都有淡淡的悲伤。我与浩浩荡荡的求学大军一齐向“大学”的独木桥进军,行进中时常忘了自己,物质感官也早已退化,山珍海味还是萝卜白菜在完成填饱肚子的任务上,并没区别,过桥的终极目标却也仅仅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物质生活而已。矛盾不?扭曲不?南辕北辙不?我赞同他所说的重精神、轻物质,但这对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来说没有意义,对于没有倚仗的人来说,先要活着,然后才有权谈物质或精神。与生存相比,这悲伤反而成了文人的矫情与虚枉。

可悲!谁可悲?

根据学校一向的尿性,下午的体育课大概会是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节体育课了。艺婷为去见四眼,已早逃了课。体育老师按惯例,从器材室拿了些球出来之后就消失了,让我们自由活动。大操场旁的篮球场早已被男生们占据,大部分女生回了教室,我和尤友玲拿了个篮球,去小池塘旁的篮球场练投篮。

小池塘旁的篮球场四周没有护栏围挡,我投篮后没及时跑去拣球,球顺着场边土坡滚到了池塘里。到塘边一看,塘里飘着两个球,我们的球离塘边近些,另一个球是一群男生的。看他们说话稚嫩、慌乱的样子,大概是高一的学生。他们拿着长长的竹竿望球兴叹,球已超出竹竿所及范围,飘到了塘心。我观察了一下池塘驳岸和四周情况:池塘水面离驳岸顶约一米二至一米三的样子。塘边水位浅,隐约能看见池底,离驳岸近处有一掌大小、高于水面的小石块,石块旁的塘壁有个洞,大小能把手伸进去。我让尤友玲找男生们借来竹竿,把球往边上赶,自己则顺着驳岸边慢慢下塘,一脚悬空、一脚踩在高出水面的石块上,一手伸进塘壁的洞里,抠住洞内侧凸出的石头固定住身体,一手去够尤友玲赶过来的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捡到球上岸,看他们还一筹莫展地围着商量怎么办,一个男生打算爬上塘边枝杈伸向塘心的一棵柳树。这方案一看就不可行,且不论那伸向塘中的枝杈能不能承载一个男生的重量,有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就算在树上用竹竿拨球,竹竿的长度也是不够的。看他们挠头的样子,我忍不住冲他们喊:“你们去多拣些石头,统一投扔到球的那边,靠水波把球荡过来,荡到刚才我捡球的地方!”“石块?”男生们楞了会便明白过来,纷纷去找石块打水。我再次下塘捡球,这次驾轻就熟,动作迅速很多。

这时正碰到金燕和王晶晶从一旁经过,她们惊讶道:“哎呀!你干嘛?别……小心!”

我甩给她们一个笑脸,说:“放心,没事!”

把球递给高一的小男生,他们客气、羞涩地道谢,随后便听到金燕和王晶晶一唱一和地教育:“你们怎么搞的啊?让女生帮你们去捡球?”“是啊,有没有点男人样?……”我心里倒很是开心和满足,满足于我能快速想到解决办法,并打破人为划定的男女壁垒,果断决定帮他们;满足于我能想做就做,主动跳下塘,不当娇气的“小家子气女生”,什么都怕、什么都不做,让人供着;满足于在关键时刻我是一个能帮人一把的有用之人。这是件小事,但由此产生自我认定,足以。

开心没一会,拿着球回到篮球场,却发现场地被人占了。我和尤友玲跟他们一起投篮,却被他们要求离开,说我们影响他们打球。这很可能是我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堂体育课,我不想把时间耽误在校内到处游走、找场地上,于是好好跟他们解释道:“我们之前就在这打,刚球掉到池塘里去捡球了,对面半场的男生就是刚刚跟我们一起捡球的,他们能作证。且不论先来后到,一起打个球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领头的男生翻着白眼骂骂咧咧地说他不跟女生一起打球,仗着他们人多就上来撵人。刚帮着捡球的男生们畏畏缩缩地聚在对面半场,什么也不说,远远望着我们这边。尤友玲一面拉着我走,一面说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去我们班男生的场子玩。

从进入这个学校开始,老师们对体育课不重视,我们自己也不珍惜,在体育课坚持运动的女生一直寥寥。上课没有足够的篮球场,想活动胳膊腿只能看谁先抢占到场地,女生永远只能混在男生的半场里随便拍拍球。三年了!作为毕业班的女生,我们在自己最后的体育课上竟被学弟驱赶。不愿高中生涯的体育课结束得如此窝囊,我心中顿时火起,拽住尤友玲,梗着脖子大声说:“我们就在这,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他打球没本事就找场子和人的歪,要是他球打得好,也不必在乎有没有我们在这打!”我说着用眼神狠狠地盯住那个嚣张的领头男生,和尤友玲不顾他们的牢骚和抱怨,自顾自地玩起来,没一会,那人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了脾气。

唉!这世道,外强中干的人真不少。遇事指望别人靠不住,一切还得靠自己。

.

2001年5月13日……星期日……大风

.

似乎我每日所记都是些琐碎的事,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人。也许平淡才是人生的真谛吧!可十几岁的年纪,谁又会甘于平淡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三毛……的书。翻看了些许片段,其中大部分记录的是“我”与荷西的故事。看着看着,我脑中现实和虚构的边界开始模糊。笔者三毛真的就是“我”么?或者“我”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三毛真的有一个西班牙丈夫?且不论文字里有多少真实、多少杜撰,“我”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却真真美得令人向往,六年的婚姻又短暂得令人叹惜。荷西与“我”心意相通,送奇葩的骆驼头骨当结婚礼物竟能送到对方心坎上;相爱的人下厨做个粉丝,也能吃出“三翻两抖”的有趣故事;两人一同探寻奇人异事、一同历险、一同受苦、一同苦中作乐……三毛文笔朴实、幽默,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对话也写得甚是有趣,笑着笑着我又怀疑起来。现实中,贫困潦倒的婚姻双方面对个人错误真能幽默地说两句话一笑了之,而不是相互指责、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吗?普通人的生活真的会那么离奇、跌宕起伏、像小说情节一样吗?

“我”与荷西不像夫妇,他俩互不侵犯、互不占有,各自保持独立自由的关系也很令人羡慕。现实中,太多人把爱与“占有”等同,我似乎也无法例外。三毛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得那么美,美得过于虚幻、超脱,我无法相信它是真实的,怀疑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在食堂遇到陶然,点头、打招呼,然后各自离开。这是数日来,我们仅有的交集,仅此而已,心里有些怅然若失。这不是我想要的吗?到底觉得失去了什么?……

.

午间放学时,保卫处处长在校门口检查校园卡,推着自行车的人自由出入,一个没推车的男生被拦下来。“我是走读生。”男生着急地说,语气还算和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看不像!卡呢?”处长一副猫捉老鼠的鬼样,上下审视着。

“卡在教室里,我有急事!”男生急忙辩解。

“有什么急事?把卡给我看!”处长威吓道,怒目圆睁瞪着男生,仿佛在说:“别在我眼前玩花样,我火眼金睛,谁也逃不出我法眼。”

面对处长的怒视,男生并未退缩,反而怒了,吼起来:“我真的是走读生!我赶时间要去买东西——今天是母亲节!”

“都什么时候了,还‘五一’节?!给我看卡!”处长气势不弱地反吼回去。男生见其不依不饶地说不通,赶紧转身一溜烟地跑回教室拿卡。

故事结束,落幕。

何斌他们这些安保委员与保卫处长混得熟,平日里给处长递两根烟,说两句好话,睁只眼闭只眼,住读生也会让他们出去。今天这男生不会说软话,注定要多跑几步路。这个“大孝子”倒是提醒了我今天是母亲节。我这个女儿不孝,不仅没为母亲做任何准备,甚至忘了这茬。想想能空出来的时间,看看空空如也的兜,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只能作罢。

夜间刮起大风,飞沙走石,落叶、纸片和各种垃圾打着旋儿在空中飘摇。老远看见在漆黑一片的校门口外站着个一袭白色西装短套裙的女孩,身材高挑,齐耳短发把脸遮得仅剩下长方形窄窄的一条,两眼也各遮了一半,看不清脸。她两臂交叉紧紧抱在胸前,细细的腿杆紧紧并拢,撑在空荡荡的短套裙下,越发显得她瘦。

丁静告诉我那是万念后我才认出她。两人一同上前打招呼,好奇她怎么这时一个人出现在这里,她浅笑一下,轻声说:“来接我妹妹放学。”

夜风凉得让人发抖,回家路上,我和丁静皆好奇:我们知道小学时她并没有亲妹妹,那现在这个只比她小一两岁的妹妹是什么妹妹?什么妹妹会在母亲节让她大晚上一个人来接?各种猜测,堂表妹?后妈的孩子?那个老男人的妹妹?或者……

.

2001年5月15日……星期二……晴

.

高考前的又一项预备工作来了——学校通知我们班去医院体检。

老班把所有人分成八组,每组由一个班委带队。医院离学校不远,我带着我们组的十个人步行过去,拿着各种检查的单子在医院各科室上上下下跑来跑去,忙得晕头转向。过程中没出什么大事,抽血时王晶晶低血糖头晕,我让吴雪华陪她坐着歇会,自己带其他人先去检查别的项目,等忙活差不多,又回头带她俩把剩下的检查流程走了一遍。所有检查做完,我也累成了狗,累归累,心里却是开心的。我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喜欢遇事镇定不慌乱的自己,讨厌考试后自卑自责的那个“我”。

施莱特邀我和东霞晚饭时间去看他踢足球,他说今天穿了专业的钉鞋,还约了几个踢得不错的朋友组队。我吐槽他的“臭脚”和球不沾边的奔跑实力,不愿在不值得的事上浪费时间消耗生命。他亮出结实如砖块的小腿肌肉,信誓旦旦地说要一雪前耻,改变我对他球技的认知,保证值得一看。东霞没看过他踢球,怀着好奇和对干哥哥的捧场,拉我一起去。不出意料,施莱特在场上来回跑了二十多分钟,一球未进。与上次比,有进步的是碰到球了。我回教室看书,东霞继续在操场边给她干哥哥捧场。

比足球更吸引我的是《人与永恒》。这是本周国平写的哲学书,书里谈人生、诗歌、写作、爱情、孤独、艺术等等许多。说是哲学书,却没有板起一副严肃的面孔长篇大论,反倒像散文、随感录,一些有诗意有哲理的句子,写得精致、俏皮。这书是前两天从乐为那借来的。乐为宝贝书,但对书面的干净整洁却没太高要求,他在书旁空白处作了些眉批、脚注,我看到兴致浓时,也诌了几句感想写上。这感觉像与作者、与和之后的读者隔空对话、讨论,或激烈,或平静。

我是个俗人,注定平庸、无法超脱俗人的七情六欲,可又厌恶自己骨子里那些无法超脱的卑劣与龌龊,痛恨自己眼高手低,想而不可达,分裂仅在一念间。读《人与永恒》时,我却得到了某种宽慰,在平和宁静的氛围里,仿佛自己也没有那么可恶可恨了。

我不是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之人,书中喜欢的、有所感触的句子有好多,摘抄些下来,待日后回味,可能又另有一番感触。

《人与永恒》摘抄:

我们读英雄探宝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宝物,而是探宝途中惊心动魄的历险情境。寻求意义就是一次精神探宝。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点。

鼾声、响屁、饱嗝……这些声响之所以使人觉得愚蠢,是因为它们暴露了人的动物性的一面。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人大约都是这样:自己所爱的人如果一定要失去,宁愿给上帝或魔鬼,也不愿给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爱和理解并不能使人原谅,而只是使人容忍。超脱才使人原谅,因为超脱就是原谅一切。

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爱不是交换,然而一种没有回报的爱是不能持久的。哪怕是一块炽燃的炭,在冷空气中也会自行熄灭。

一切迷恋都凭借幻觉,一切理解都包含误解,一切忠诚都指望报答,一切牺牲都附有条件。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流,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前提是,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

性格孤僻属于弱者,心灵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承认虚伪本身仍是一种虚伪。

……

.

--------------------------------------------------------------------------------------------------

.

在那段迷茫、彷徨、生命力乏弱的日子里,在向周遭寻不到答案的日子里,我看了许多被老师家长们定义为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闲书”。这些与应考无关的“闲书”给予的精神慰藉与滋养,在之后许多年里,时而会跳出来发挥些许作用,而那些经年累月苦读的“正经书”在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便陆续从我生命中退场。

什么是真正的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站在人生的长度看,没有浪费时间一说,你花费的每一分钟都会在你身上留下印迹,成为塑造你、使你成为“你”的工具。从宇宙角度看,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徒劳的浪费时间。人们努力在这世间留下痕迹,但痕迹终究会被时间抹平,只要时间足够长。

我们总是功利地为达到一个目标付出时间、金钱和行动,可短期小目标又时常与大目标或后续目标背道而驰。年轻时以健康换金钱地位,年长后用金钱买健康,我们辗转往复,只为完成当下的目标,没有绝对的对错,道理只是用来自圆其说的工具而已。

曾经,我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后来发现没有“意义”,人仍会活着。也许,没有意义就是意义;也许,存在就是“意义”。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