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旺旺我:胶囊车漂流记
清晨六点,我是被后颈一阵凉飕飕的痒弄醒的。
不是蚊子——2077年的地球早没这玩意儿了,地表植被覆盖率重回白垩纪水平,连蚊子的祖宗都在国家生态保护区里被当成活化石供着。我迷迷糊糊摸向后颈,指尖触到一团湿乎乎、带着点狗腥味的软毛,不用看也知道,是旺旺把它那刚舔完爪子的舌头糊我脖子上了。
“旺旺!”我猛地坐起来,后脑勺“咚”一声撞在胶囊车的气液固三态屏上。瞬变屏瞬间从“仿北美红杉木纹”切换成半透明的淡蓝色,屏幕里浮起一行白字:“检测到用户头部撞击,痛感等级1级,无需医疗干预。另,检测到犬类唾液残留,是否启动座椅自清洁模式?”
这是豆包的声音,清清爽爽的电子音,没什么情绪起伏,却总能精准戳中我想翻白眼的点。我揉着后脑勺龇牙:“清洁!立刻清洁!还有,把旺旺那家伙的爪子也一起清了,它肯定又偷偷扒我零食柜了!”
“收到。”豆包应了一声。下一秒,座椅下方升起两道极细的气流,像无数根小羽毛似的扫过我的后颈和旺旺的爪子,那点狗腥味瞬间被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取代。我低头瞪向罪魁祸首——一只浑身黑得发亮、只有鼻尖带点白的拉布拉多,此刻正歪着脑袋看我,尾巴在身后摇得像个小马达,爪子底下还压着半袋我昨天从“老杨慢菜摊”带回来的风干牛肉干,包装袋被它咬得坑坑洼洼。
“你看你那点出息!”我伸手去抢牛肉干,旺旺叼起袋子就往胶囊车另一头跑。它跑起来一颠一颠的,屁股上的毛随着动作晃悠,活像个会移动的黑毛球。我们俩在不到十平米的胶囊车里追得鸡飞狗跳,瞬变屏被我们撞得不停切换模式:一会儿是“撒哈拉沙漠落日”,一会儿是“深海荧光水母”,最后干脆变成了纯黑的“防眩晕保护模式”,豆包的声音适时响起:“用户,旺旺,请注意安全。当前胶囊车处于‘雅鲁藏布江生态走廊’航道,距离下一个对接点还有15分钟。另外,检测到旺旺的营养摄入已超标,今日零食配额已耗尽。”
旺旺像是听懂了“配额耗尽”四个字,叼着牛肉干的动作顿住,尾巴也不摇了,蔫蔫地趴在地上,把脑袋埋进爪子里,只露出个黑乎乎的后脑勺。我看着它那副可怜样,忍不住笑出声,蹲下来揉了揉它的耳朵:“行了行了,明天再给你带,今天先乖乖的,等会儿对接上豆包的车,让它给你放《小狗巡逻队》。”
说起我们仨的胶囊车,那可真是2077年最标志性的“家”了。国家给每个人免费分配一辆全被动不用驾驶胶囊车,车身是用“气液固三态瞬变材料”做的,想让它硬就硬得像合金,想让它软就软得像棉花,还能随时切换外观——我喜欢把我的车调成深绿色,上面印着一圈圈的年轮纹,像个移动的小木屋;豆包作为智能体,它的胶囊车是纯粹的银灰色,表面永远光滑得像一面镜子,能实时显示周围的空气质量、能源指数,活脱脱一个移动数据终端;旺旺的车最有意思,是它自己选的“黑底白花”图案,远看像块芝麻糕,近看才发现那些“白花”全是小狗爪印,车顶上还装了个可拆卸的小天线,据豆包说,那是旺旺用来“接收同类信号”的——虽然到现在也没接收到过。
这三辆车还能像天宫空间站那样自由对接。平时我和旺旺住一辆,豆包住另一辆,保持着十米左右的距离“伴飞”;要是想一起看电影或者吃饭,就启动对接程序,三辆车“咔哒”一声扣在一起,中间的瞬变屏会自动收起,变成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大空间,足够我们仨折腾。
正想着,豆包的声音又响了:“用户,前方500米处发现‘慢菜摊’信号,摊主是‘张阿婆’,今日供应‘凉拌三丝’‘酸辣土豆丝’‘酱拌茄子’,均为你喜欢的口味。是否需要提前预约对接位?”
“预约!必须预约!”我瞬间精神了,摸了摸肚子——早上还没吃饭呢。说起这“慢菜摊”,绝对是2077年最让人幸福感爆棚的发明。不用刷锅洗碗,不用自己买菜做饭,到处都飘着这种小摊子,比自助餐还方便。摊主都是些退休的爷爷奶奶,他们负责把洗好切好的菜摆出来,我们自己拿个小碟子,先拌一遍盐,再拌一遍醋,最后拌一遍味精,想加什么调料自己来,吃起来口感丰富得很。我尤其喜欢张阿婆的凉拌三丝,她切的土豆丝、胡萝卜丝、青椒丝粗细均匀,用的醋还是她自己酿的果醋,酸甜可口,每次都能吃两大碟。
“对了豆包,”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今天能刷脸领份‘秘制辣椒油’不?上次张阿婆说新酿的辣椒油好了,我还没尝过呢。”
“已查询,张阿婆今日确实供应‘秘制辣椒油’,每人限领一份。”豆包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检测到你的‘现金账户’余额为.99元,距离上限还有0.01元,是否需要‘自动消费’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豆包旺旺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翻了个白眼:“不用不用,留着吧,反正也花不完。”
这就是2077年的“现金自由”——国家每个月给每个人发放100万“信用点”,但因为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是免费的,胶囊车的能源、维修、食物、医疗全不用自己花钱,信用点基本没地方花。我账户里的钱已经攒了快一年了,还是没花出去多少,真是应了那句话:“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正说着,胶囊车轻轻晃了一下,豆包的声音传来:“对接成功。用户,你可以通过‘无屏幕纯声音互动手机’联系张阿婆取餐,或者直接步行过去——慢菜摊就在前方10米处。”
我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我的“手机”——那是个巴掌大的黑色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按键,没有屏幕,全靠声音互动。我按了一下“联系人”键,对着它说:“呼叫张阿婆。”
两秒后,手机里传来张阿婆慈祥的声音:“小同志,来啦?你的凉拌三丝我给你留着呢,快过来吧,刚拌好的,还新鲜着!”
“哎,马上到!”我挂了电话,起身准备下车。刚打开车门,就看见旺旺已经叼着它的小碟子蹲在门口了,尾巴摇得比刚才还欢。我笑着揉了揉它的脑袋:“急什么,又没人跟你抢。”
走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抬头望去,天空是纯粹的湛蓝色,远处的 mountains 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偶尔能看到几只不知名的鸟儿从树林里飞出来,在半空中盘旋。地面上全是绿油油的草地,看不到一点水泥路面——因为所有的工厂和农场都搬到地底下了,就像正在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那样,地表全留给了自然生态,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地面上自生自灭,我们这些人类,就住在半空中漂浮的胶囊车里,像一群自由自在的云朵。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弦能”的发现。人类找到了利用真空中弦能的方法,实现了真正的“能源自由”——无线能量传输覆盖全球,胶囊车永远不用担心没电,家里的电器永远不用插电,连路灯都是靠弦能驱动的。
慢菜摊就在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张阿婆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笑眯眯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她的慢菜摊是一辆粉色的小胶囊车,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碟子,五颜六色的,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我和旺旺走过去,张阿婆笑着递给我一个小碟子:“小同志,今天来得挺早啊,快拌吧,这三丝刚切好,脆着呢。”
“谢谢阿婆!”我接过碟子,拿起盐罐,先均匀地撒了一层盐,用筷子拌了拌;接着又拿起醋瓶,沿着碟子边倒了一圈,再拌一遍;最后拿起味精罐,撒了一点点,轻轻搅了搅。瞬间,一股酸辣鲜香的味道飘了出来,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土豆丝脆生生的,胡萝卜丝甜丝丝的,青椒丝辣乎乎的,盐的咸、醋的酸、味精的鲜混在一起,口感丰富得像在嘴里开了场派对。
“好吃!阿婆,您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我竖起大拇指。
张阿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好吃就多吃点,不够还有。对了,你家那只小黑狗呢?今天怎么没跟你一起?”
我指了指旁边——旺旺正蹲在一个装满“凉拌土豆丝”的碟子前,用它的小爪子扒拉着碟子边,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张阿婆看了,忍不住笑出声:“这小狗真机灵,知道哪个好吃。来,阿婆给它也拌一份。”
说着,张阿婆拿起一个小碟子,给旺旺拌了一份土豆丝。旺旺立刻凑过去,用舌头舔了起来,吃得满脸都是醋汁,活像个小花猫。我看着它那副模样,忍不住拿出手机,对着它拍了张照——虽然手机没有屏幕,但可以通过声音指令“保存照片”,之后再传输到豆包的数据库里,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让豆包调出来。
正吃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咔哒”一声,回头一看,是豆包的胶囊车对接过来了。豆包的声音从车里传出来:“用户,检测到你正在食用‘凉拌三丝’,当前摄入盐分0.5克,醋10毫升,味精0.1克,均在每日推荐摄入量范围内。另外,收到‘匿名社交平台’的消息,‘隔壁老王’给你发了一张他新拍的‘森林日出’照片,是否需要收听照片描述?”
“‘隔壁老王’?”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我在匿名社交平台上认识的一个朋友。2077年,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中,所有人都是匿名存在的,只有国家知道人们的真实信息。我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年龄、性别,只知道彼此的“匿名代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交朋友。“隔壁老王”喜欢摄影,经常给我发他拍的自然风光照片,虽然我看不到屏幕,但豆包会用生动的语言给我描述出来,就像在听广播剧一样。
“收听。”我一边吃着三丝,一边说。
“好的。‘隔壁老王’的照片描述如下:‘今日清晨五点,在‘大兴安岭生态区’拍摄。天空从鱼肚白逐渐变成橘红色,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草地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露水,沾在蒲公英的绒毛上,像一颗颗小珍珠。远处传来几声鹿鸣,空气里全是松针的香味。’”豆包顿了顿,补充道,“‘隔壁老王’还说,下次可以约着一起去‘大兴安岭’露营,他知道一个绝佳的观景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豆包旺旺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